《愣严经》思考题秉教沙门释理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245151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43KB
《愣严经》思考题秉教沙门释理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愣严经》思考题秉教沙门释理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愣严经》思考题秉教沙门释理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众生何故“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六道轮转?
3.佛如何开示阿难: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4.试述佛第一次徵心。
阿难是如何回答的?
5.阿难执心在内,佛如何与阿难三番问答的?
6.佛如何破阿难执心在内及执心在外?
7.佛又如何破阿难说:
“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
8.佛又如何破阿难说:
“见暗,名为见内”?
9.佛又如何破阿难妄分见属眼,知属心?
10.佛又如何破阿难“随所合处,心则随有“?
11.佛又如何破阿难执心在根尘之中?
12.佛又如何破阿难执”一切无着,名之为心“。
13.佛面门放光,六种震动,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表示什么?
14.佛又开示: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是什么原因?
15.“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
是开示什么?
16.试述佛第二次徵心。
17.何谓“法尘分别影事”?
18.阿难错认缘影为真心,有何过错?
19.佛说:
“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
九次第定,于小乘法中,已为漏尽,即是阿罗汉。
何以这里佛说“不得漏尽,成阿罗汉”?
20.佛破哪三迷?
如何破?
21.佛与阿难是二次徵心还是七次徵心?
22.试总述二次徵心及七番破处。
卷三
1.阿难为什么“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
2.佛“从胸卐字,涌出宝光”,表示什么?
卐字表示什么?
3.何谓“大法幢”?
4.佛为阿难及“十方一切众生,获微密性,净明心,得清静眼”。
如何三问堪验阿难?
5.佛如何开示阿难“无眼非见全无”。
(即“无眼有见”)?
6.“客尘烦恼”是何义?
7.“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住”与“不住”,“客”,“主人”比喻什么?
8.“如来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
向阿难开示什么?
9.阿难如何领悟“动静”,“住”,“无住”?
及“左右动头”?
10.阿难恭请如来诲示“二发明性”。
何谓“二发明性”?
11.波斯匿王如何回答佛问:
“汝今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12.波斯匿王答:
“世尊!
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的“观”字作何解?
13.佛如何诲示波斯匿王身有衰变,但有不变者?
14.如来垂臂,如何开示阿难等“正倒之义”?
“正倒”比喻什么?
15.何为“正知偏知”?
16.佛如何叙述“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从真起妄”因而产生宇宙万有根身器界的?
。
17.“澄清百千大海”,“一浮沤体”,比喻什么?
18.如来说何等人“危可怜悯者”?
卷四
1.何为妙音?
何为圆因?
何谓疑根?
何谓无上道?
2.试述佛告阿难“缘心所法”,“不得法性”原因?
3.“指月”之喻,“指”和“月”分别喻什么?
4.何为“客”与“亭主”,比喻什么?
5.试述印度外道数论师拘舍离的哲学观点。
6.佛如何开示“妙明无心”,“无述”之旨?
7.佛说“第二月”与水中“月影”有何不同?
8.佛有“大讲堂”八相与八还之教。
试述一下。
9.阿那律何义能“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10.佛要阿难“分别自他”。
“自他”指什么?
11.试述佛说:
“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
”
12.阿难疑见性大小不一,以为“体本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
缩小为大。
”佛如何开示“见性无碍”?
13.佛说“迷己为物,为物所转,则同如来。
”?
14.阿难谬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
佛如何用万法一体以破之?
15.解释阿难说:
“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我实偏见,此祗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
”“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16.“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何以“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何为“非无学”?
17.外道末伽黎“四种不死”是什么?
试用佛法分析批判之。
18.文殊师利法王子是如何向世尊解释大众惊怖的原因?
19.“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为什么?
20.什么是“三摩地”,“自住”,“想”,“相”,“见”,“见缘”?
21.佛问文殊,是有文殊,无文殊是开示什么?
22.文殊师利是如何回答世尊的?
说明什么?
23.什么是妙明?
诸空尘?
无上?
净?
24.何为“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25.二月之喻说明什么?
卷五
1.觉缘,湛然,偏十方界,常住何义?
2.先梵志等外道的理论是什么?
3.阿难如何“约偏常义疑自然”?
4.佛如何以真如随缘义以破之?
5.阿难又如何翻自然而疑因缘?
6.佛如何以不定义以破之?
7.何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8.佛何以责阿难“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
9.佛说“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因缘”是权巧方便,是对什么机说的?
“第一义”是什么?
10.何谓四义成就?
何能成就离缘第一义?
11.“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四个“见”字,一三“见”字指什么?
二四“见”字指什么?
12.佛何以责“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静实相”?
何谓“清静实相”?
13.佛慈悲,十番显见,然阿难至今什么“心犹未开”?
且“重增迷闷”?
14.试总述十番显见内容。
15.佛告阿难虽强记多闻,然“心犹未了”,指什么?
16.“大陀罗尼”指什么?
17.众生生死有哪二种?
何谓分段生死?
何谓变向生死?
18.何谓“二颠倒”?
19.“当初发生”?
“当初”指什么?
20.何谓“别业妄见”?
何谓“同分妄见”?
21.《楞严经》是如何说我们所处的这个阎浮提世界?
22.经说,有两国,一国人,同感恶缘,众生即见种种不祥境界,而此国人则没见不祥之境界,这说明什么?
23.佛说我们所见的山河大地国土及诸众生,与灯光所见的圆影,都是什么行起的?
24.佛说“本觉明心,觉缘非眚”何义?
25.“十类众生”是什么?
26.佛说:
“一病目人,同彼一国。
”何义?
27.佛开示如何“灭除诸生死因”?
28.佛说“阿难虽先悟本觉妙明,”不是从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生,为什么又说阿难不曾明白,“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而生?
佛又是如何开示的?
29。
阿难又执“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是和合。
佛又如何慈悲开示?
卷六
1.解释:
“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梦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2.解释: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及“如来藏”。
3.佛是如何解宇宙万有生与灭?
4.佛如何开示“相妄”,“性真”的呢?
5.身心世界,生灭来去之相,与如来藏是二是一?
6.为什么佛说,性真常中,没有来去,迷悟,生死等相可得?
7.为什么佛说:
五阴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8.佛告阿难:
“以清静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
“清静目”喻什么?
“晴明空”喻什么?
佛开示什么?
9.佛又开示“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
比喻什么?
10.佛又如何说明“色阴虚妄,本非因缘。
非自然性”。
11.佛如何以“二手掌,于空相摩。
”说明“受阴虚妄”?
12.佛又如何开示,想阴“虚妄”?
“行阴虚妄”?
“识阴虚妄”?
13.佛又如何开示“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14.佛又如何开示“眼入虚妄”?
“耳入虚妄”?
“鼻入虚妄”?
“舌入虚妄”?
“身入虚妄”?
“意入虚妄”?
卷七
1.佛如何开示“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2.“处”是何义?
“入”是何义?
3.佛又如何开示“色与见,二处虚妄”?
“听与声,两处虚妄”?
“鼻臭与香,二处虚妄”?
“尝与味,二处虚妄”?
“身与触,二处虚妄”?
“意与法,二处虚妄”?
4.佛如何开示“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5.何谓“界”?
6.佛如何开示“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舌与味,及味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身与触,及触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意与法,及法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卷八
1.阿难执佛说诸法因缘,故白佛:
“因缘自然,二俱排摈”?
祈佛垂愍开示。
佛告阿难先发什么心?
2.何谓“无上菩提”?
何谓“实相”?
3.何谓大性?
何以“彼大性,体非和合”?
4.何谓微尘,邻虚空,极微?
析到最后是什么?
(这也讲明物质是无限可分,还是不可无限可分问题)。
5.试述佛用月、珠、水之喻破和合生,破“自然而有”。
6.佛说“世间无知”,为何所惑?
“循业”何义?
7.试总述佛批评阿难“汝心昏迷,不悟”什么?
不知如来藏中(色、火、水、风、恐)什么?
8.见性、见元、见精、见大、见觉是同是异?
9.佛如何破见大与六尘同一体?
破见大与六尘不是同一体?
破见大与六尘或同或异?
破见大与六尘非同非异?
10.佛慈悲反复嘱咐开示阿难“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什么?
11.何谓“六大”,何谓“见闻觉知”?
12.佛警令阿难悟“见闻觉知”是什么?
13.佛说“识性无源”,何谓也?
14.何谓“圆满湛然”?
15.何谓“七大”?
七大性是什么?
卷九
1.“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后,为什么“身心荡然,得无罣碍”?
2.何谓“身心荡然,无罣碍”?
3.经中是如何比喻自己这“父母所生之身”?
4.何谓妙湛?
总持?
不动?
颠倒?
僧祈?
法身?
5.阿难于佛前如何发大心的?
6.如何“名为报佛恩”?
7.阿难誓愿:
“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是果后“自度才能度人”还是果前“自未得度先度人”?
8.“终不于此取涅磐”,“不取”有何二义?
9.解释:
大雄、大力、大慈、大悲义及微细惑?
10.解释: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11.解释:
大威德、善为、第一义谛。
12.说法第一富楼那弥多尼子疑佛所说什么?
13.又说:
“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又说:
“我等会中,登无漏土,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疑悔”什么意思?
试述这两类佛弟子不同处。
14.何谓定性、不定性声闻?
15.前阿难所执与富楼那有何不同?
所以生疑。
16.何谓“胜义中真胜义?
一乘?
寂灭场地?
真练?
17.解释佛说: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18.富楼那答佛问:
”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佛又如何直斥,加明之非?
19.佛如何开示富楼那”清静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之间?
20.试述佛开示”引起尘劳烦恼“。
”“世界”,“虚空”的原油。
21.佛说世界形成过程与现代天文学家说得星体成因是同是异?
22.试述佛说世界油无明妄力熏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
成巨海,洲洋,江河,高山,草木。
世界因而相续。
23.佛开示前之世界(山河大地)后之业果(众生),由什么妄起?
24.佛又如何进一步开示妄起众生,终不能超越业相(六妄)范围?
25.佛又如何开示胎、卵、湿、化四类众生“同类相缠,合离化成”流转无穷的?
26.佛如何开示众生“以杀贪为本”,“以盗贪为本”?
27.“杀贪”和盗贪“有何不同?
28.业果相续,以哪三种贪习种子以为根本?
卷十
1.佛如何破富楼那所提:
假使这个妙觉本来是妙,本来是明的怎么忽然会产生山河大地,及种种有为相来〉如来已得了妙孔明觉,那么这些众生积聚业习的漏果报和山河大地,又怎样会重新生出来的呢?
2.解释佛关于”迷“的一段开示:
此谜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谜。
3.佛又如何破富楼那所提:
地水火风,本性园融,周偏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
又徵虚空及诸大地,俱偏法界,不合相容。
4.解释佛说:
“婉转虚妄,无可凭据”。
5.佛如何破四大相陵灭?
6.佛如何破四大不相容?
7.解释:
“背觉合尘”。
“圆照法界”。
“灭尘合觉”。
8.“世间相”是如何显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愣严经 愣严经思考题 秉教沙门 释理悟 思考题 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