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228584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0.70KB
第十一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文档格式.docx
《第十一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当事人(parties)是指项目的参与各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项目当事人包括业主(建设单位)、投资方(建设单位的产权方)、贷款人、承包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等。
项目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s)除了包括项目当事人外,还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公众、项目用户、潜在竞争对手和新闻媒体等。
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和开放性特点,使项目审计应该正确界定审计对象的范围,明确审计主体与各项目当事人之间的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
4、成果的不可挽回性
项目不象其他事情可以作坏了重来,也不象批量产品,合格率达到99%就很好了。
项目必须确保成功,这是因为在项目特定条件下,个人和组织的资源都有限,一旦失败就永远失去重新实施原项目的机会。
由于这一特点,项目要求有精心的设计、精心的计算和调研、精心的制作和控制,以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不仅应该前期审计为重点,而且应该把项目的设计、调研、计算、控制列作重点审计的内容。
5、项目的生命期和阶段性
项目经济活动是一种一次性的渐进过程,从它的开始到结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构成项目的整个生命期。
不同的项目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大多数项目的生命期都可以归纳为启动、规划、实施、结尾等阶段,各阶段的资源投入强度也有相似的模式,即开始投入较低,而后逐步增高,接近结束时迅速降低。
每个项目阶段都以它的某种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标志,例如,建设项目的启动阶段要交付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一阶段的可交付成果经批准后才可作为输入,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例如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才能开始开展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项目经济活动的这种特点,决定了项目效益审计应该按项目的不同阶段为线索,重点对个阶段的可交付成果进行审查,这样做可以保证前阶段成果的正确完整,避免造成对以后各阶段的影响和返工。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审计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以分为可行性研究、投资方案决策、方案实施和项目终结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经济效益的表现方式和效益审计的内容都有所不同,现分析如下;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投资项目的合理必要性和可行性,合理性是该投资项目要达到的目标效果是否明确,这种目标效果对投资主体或项目当事人来说是否必要;
可行性是针对项目方案而言的,即项目方案一旦实施,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效果。
投资项目的合理必要性和项目方案的可行性也就是这一阶段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
由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计算,因此,此阶段的审计内容,也应该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核心,对项目方案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的调查研究和计算进行审核和复核,包括调查范围的完整性、资料来源的可靠性、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调研结果的正确性等。
(二)投资方案决策阶段
这一阶段应该以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其目的是通过决策过程选择达到投资项目目标的最优方案,该最优方案也就是本阶段可交付的成果。
所谓最优方案,应该是在相对节约资源投入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该项目的各项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方案,或者说是投入、产出关系最佳的方案。
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间,正确地选择最优方案,这就是本阶段经济效益的表现方式。
最优方案的选择过程,事实上是指标的选择、测算、评价的过程,因此,该阶段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对决策指标的选择、测算和评价进行审核和复核,包括所选择的指标体系的适当性(是否符合该投资项目的项目目标要求),指标测算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等。
(三)方案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以经过选择的最优方案为基础,按照该方案所规定的设计规模、投资标准、工期进度、质量、成本对该项目进行实施,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该阶段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对规模、标准、进度、质量和成本(造价)的控制程度,所以,该阶段的效益审计内容,也应该以最优方案执行过程中有关规定(上述诸要素)的控制程度和效果,其中包括有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
(四)项目终结阶段
上述实施阶段的可交付成果,体现为实际实现的项目目标和效果。
在项目终结阶段的审计中,主要应该将实际提供的项目效果与已经确定的项目目标进行比较,以确认既定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
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应分析这种差异的发生原因,明确责任并可以采取的必要措施。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应该考虑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的经济活动,它与正常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同;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又是一种投入巨量经济资源的活动,这又与一般的资源利用开发活动不同;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投产到资金回收,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过程,这一点又与短期投资活动不同。
鉴于以上方面的特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货币时间价值或资金成本
货币时间价值是放弃货币现在的使用机会,所取得的无风险报酬率。
在测算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时,把项目各年的现金流入量折算为现值与现金流出量进行比较;
资金成本是进行货币时间价值计算时确定折算率的依据,资金成本应该根据项目投资的筹措情况加以确定,应该注意资金成本(折算率)的偏差往往会影响项目效益审计的最后结论。
2、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
投资项目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收取利息是无风险的,在我国,商业银行仍有破产、倒闭之可能,投资于银行从理论上讲不无风险。
风险报酬是由于投资存在较高风险,而期望得到的高于货币时间价值的额外报酬。
项目的风险越高,要求的风险报酬率也越高。
在通货膨胀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以上,投资项目的折算率应该包含通货膨胀贴水率,即在货币随时间而贬值的前提下,未来取得的现金流入能够合理补偿现在(过去)发生的现金流出。
根据以上所述,投资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即所用的折算率由三部分组成:
投资项目=货币时间+通货+风险
期望报酬率价值膨胀率报酬率
3、现金净流量(NCF)
现金净流量是投资项目建设和运行各年所发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之差。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项目运营收入–项目运营成本(不包括折旧)
=项目运营净利润+折旧
现金净流量是计算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主要依据,一个项目的现金流量可以用现金流量表的形式来表达,它可以清晰地反映项目各年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变动情况,以及项目投资回收的时间。
4、机会成本
因为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称为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往往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之间进行选择最优方案,所以对投资项目的审计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实行最优方案》放弃次优方案
的现实收益所丧失的潜在收益
方案的报酬率只有大于其机会成本,方案才是最优方案。
5、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形成或增加了生产的能力,但是如果同行业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快,可能会导致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成果如设备、生产线等在技术上陷于陈旧落后,过早地被淘汰报废,直接影响该投资项目的寿命年限和经济效益。
同样,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会导致运营费用的提高或收入的减少,甚至减少项目的运营年限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效益审计应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核心,对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其报告的审查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依据,该研究是对投资项目建议书提出的项目方案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科学论证的过程。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对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能够更准确地提供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效的建设方案。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总论;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3、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情况;
4、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5、设计方案;
6、环境保护;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实施进度建议;
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社会和经济效果评价。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就是按照该报告所列示的内容,对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程度逐一加以审核,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必要性的审查、市场预测可靠性审查、项目规模和技术配套审查、外部供应和公用设施的审查、设计方案合理性审查、财务预测可靠性审查和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测算分析正确性审查。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具体内容
(一)投资项目必要性审查
所谓投资项目必要性,在审计中有三方面的含义:
1、是否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微观层次上的效益,如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增加销售收入、增加利润等;
二是宏观层次上的效益,如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等。
某项目如果仅对投资项目当事人的微观经济效益有利,但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理论上讲可以直接下“不必要”或“不可行”的审计结论。
作为内部审计来说,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应该提出建议,尽可能使项目的投资方向既符合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又符合宏观经济效益提高的要求。
2、是否存在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的问题
盲目引进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包含的新技术、设备工艺等引进项目;
重复建设主要是针对投资项目成果的主要功能是否与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的已建或在建固定资产相重复。
3、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项目背景是指项目建议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能够解决项目当事人生产、经营、事业、发展中的什么问题,能够满足项目当事人的哪些需要等;
项目必要性是指项目成果的功能能够给项目当事人带来的利益是否必要。
(二)供销市场预测的审查
市场预测是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性环节,一方面它对项目投资必要性从当量分析角度加以说明,另一方面市场能力大小的预测结果将决定项目投资的规模。
当然,市场预测的结果也可能直接推翻项目的可行性。
1、市场预测方法科学性审查
在可行性研究中的市场预测,通常包括项目运行所需要生产要素的供应市场和项目产品的销售市场两种预测。
供应市场的预测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可以根据所需的生产要素生产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和拟建、扩建中的生产能力进行测算。
但也应该注意,有些必要的生产要素并不是以企业化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如专门技术、人力资源等;
有些要受到国家政府的管制,如土地使用权等。
上述的预测方法对这些要素的供应就不适用。
项目产品销售市场的预测的方法,按照预测期的远近可以分为“市场潜量预测”和“市场趋势预测”两种:
(1)市场潜量预测着重分析产品当前的潜在需求量,预测方法有抽样调查法、相关产品分析法和购买力估算法等;
(2)市场趋势预测法是预测项目产品在今后一段时期需求发展趋势的方法,包括历史资料外推法、回归分析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等。
对市场预测方法进行审查时,主要应注意所用方法与预测的内容是否相适用,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预测目的的要求等。
2、审查市场预测所用的数据来源是否可靠
市场预测所用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历史资料、市场调查资料和由政府和上级部门机构(如行业主管部门、统计部门、商业和外贸部门等)提供的资料,对数据来源可靠性的审查,除了审查其来源是否正规、有据可查外,还要审查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等。
3、审查市场预测的范围是否适当和完整
项目运营生产要素的供应市场和项目产品的销售市场,很可能涉及到当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特别是发展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时,预测范围是否完整对确定项目的规模有很大影响。
注意在对国际市场预测时,应注意企业的供销预测与国家的进出口能力是否相适应,其中销售预测主要是预测有多少产品可以大入国际市场;
供应预测主要是预测我国可能进口的产品数量,而不是世界各国对该产品的总供应量。
4、审查市场预测项目的适当与完整性
项目的供销市场预测不仅是对可以得到的供应数量和可以实现的销售数量的预测,同时还应该包括对供应和销售有关的重要条件进行预测,包括:
(1)在各种不同市场供应和销售的价格;
(2)在各种不同市场交纳的税金和费用;
(3)未来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
(4)运输方式和运输费用;
(5)为了供应和销售而可能引起的各种附加条件等。
5、形成项目的市场能力
所谓项目的市场能力是指,由生产要素的市场供应和项目产品的市场销售而形成的对项目规模的约束。
市场能力是项目供销市场预测的工作成果,它为可行性研究的以后各阶段工作提供了基础。
审计人员通过以上各项审查以后,可以判断市场预测所形成的项目市场能力是否适当。
(三)项目规模和工艺方案的审查
对工业投资项目来说,项目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通常称为生产能力,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反映为设计生产能力。
项目的规模主要受两方面的约束:
一是项目市场能力的约束;
二是受规模经济的约束。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规模多大时,投资最节约,利润最大。
项目的市场能力决定了项目规模的最大可能性;
而规模经济却决定了项目的最优化。
项目规模确定以后方可选择项目相关的工艺方案,由于各个工艺方案的投入和产出不同,经济效益也不同,这样,已经确定的项目规模就成为判断哪个方案最优的重要依据了。
1、项目规模确定合理性的审查
一般要确定项目的经济规模,首先应确定该项目获得预期利润的起始规模,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市场能力提出多种被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经济规模即最优方案。
所以审查方法包括:
(1)用规模经济方法如本量利分析法,测试所确定的项目规模是否能够实现项目预期利润的要求;
(2)对照项目的市场能力,判断所确定的项目规模是否符合市场能力的约束条件。
2、项目工艺方案先进合理性审查
工艺技术的先进程度经常受项目规模的限制,项目规模越大,工艺技术可能越先进。
工艺技术的先进程度还应适应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任何投资项目都是工艺越先进越好。
先进的工艺需要其他相关因素与之相配合,如原材料、设备、操作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任何一个因素不配合都会导致整体水平的下降。
项目工艺方案先进合理性的审查应该包括:
(1)审查项目最优工艺方案
不同的工艺方案,投资规模、能源消耗量、劳动力需求量、产品成本等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除了审查工艺方案的技术先进、合理性外,还要审查其经济上的合理性。
(2)审查设备的选择是否与工艺要求相协调
工艺与设备是密切相关的,先进的工艺要求有先进的设备。
(3)审查设备的购置决策是否经济有效
设备投资经常是项目投资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任何组织设备购置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较大。
因此应该审查:
——在设备购置决策时是否比较了自制、国内采购、国外引进等多种途径,最优途径的确定是否以先进、适用、经济为依据;
——采购设备是否使用最有效的方式,例如实地考察、价格调查和招标投标等,使设备的采购最符合经济原则;
——引进的设备与原有的其他设备是否配套协调;
——引进设备与备品备件、维修保养等关系是否兼顾。
(4)审查设备的可靠性和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应该审查选择的设备是否有技术鉴定,尤其是引进的设备特别应该注意技术鉴定的可靠性,还应注意所采购的设备有关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资料是否完整,设备的有效使用有无保障。
(四)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
投资项目的设计方案除了工艺技术和设备外,还包括项目选址、三废处理设计和建筑安装工程设计等。
1、项目选址的审查
对于一个新建项目,恰当的选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它不仅涉及到自然资源、水文地质、交通运输和社会基础设施等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政策。
例如对三废比较严重的项目,国家经常规定应建造在限定的区域内。
审查项目选址,应当检查项目的选址是否考虑了上述因素,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
3、审查三废处理设计的合规性
三废的处理设计是设计方案审查的重点内容,首先要调查项目建成运行会产生哪些废气、废水和固体污染物,对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然后检查项目设计方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能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最后应该审查三废治理工程与项目主体工程能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五)财务预测的审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财务预测,包括两部分;
一是与投资支出有关的财务预测,另一部分是与项目完工运行有关的财务预测。
这两部分预测所生成的财务数据是计算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重要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重点。
1、与项目投资支出有关的财务预测审查
这部分审查包括对投资概预算合理性的审查、投资资金来源的审查以及资金筹措方案优化的审查。
(1)投资概预算合理性审查
所谓投资概预算的合理性,应指与投资活动发生当时取得等量同类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的平均成本相当。
例如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概预算,应该与投资当时单位建筑面积的实际平均造价相当。
评价可行性研究中投资概预算的合理性,一般的非专业基建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先选择一项已经完工并办理竣工决算的参照项目,该参照项目必须经过审计得出真实的、不含水分的实际成本;
其形成的使用价值或生产能力必须与被审项目相同或同类。
——根据这一参照项目的决算成本和实际形成的使用价值(生产能力)计算其单位使用价值的投资额:
单位使用价值投资额=决算成本/实际形成使用价值
——根据以上计算的单位使用价值投资额和被审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经审查优化的项目设计规模),计算被审项目的社会平均投资额:
被审项目=参照项目单位*被审项目设计
社会平均投资额使用价值投资额生产能力
——以被审项目社会平均投资额为标准,评价被审项目概预算的合理性;
如果被审项目的概预算与社会平均投资额一致或比较接近,审计一般可以确认其合理性;
如果两者相差甚远,审计应该对其合理性提出质疑,并建议由专业的基建审计人员进行进一步审查取证。
(2)投资资金来源及筹资方案优化的审查
确认了项目投资概预算的合理性以后,应审查投资资金来源的落实和合法性情况。
审计人员可以检查与项目有关的投资协议、贷款合同以及项目当事人单位的会计资料,检查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是否有合法而充裕的资金来源,资金的及时到位是否有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措资金的渠道往往有很多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投资资金,是由若干种不同资金来源组成的“拼盘”。
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审查“拼盘”投资项目的筹资方案是否经过优化。
所谓优化在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筹资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二是各项不同资金的占用时间与项目进度以及资金使用回收的现金流量相一致。
2、与项目投产运行有关的财务预测审查
项目投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成本、税金、收入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预测的重要内容,这部分预测的结果形成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是计算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重要数据来源,所以应该重点审查其可靠性。
审查时应该注意:
(1)成本费用、税金和收入的预算审查,应该以经过审计被确认为优化的项目规模为基础,未来的销售量、产量等都不应超越项目规模的界限;
(2)注意项目运行的年限预计是否合理,可以参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或项目产品的寿命年限加以评价;
(3)由于项目运行的年限一般比较长,运行风险比较高,应注意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成本费用、税金和收入的影响。
项目财务预测经过审查如果确认为不可靠,在审计结论中应提出重新预测的建议,或者审计师通过自己的预测来建议修正原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预测结果。
如果可以确认原财务预测的可靠性,那么以此为基础进行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测算
(六)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测算评价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反映投资项目经过实施所带来的最终效果,另一方面也为投资决策,即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较优方案提供指标数据方面的基础。
1、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测算
在本书第一章中我们已经提到,由于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较存在不同的方法,比较的结果也分别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因此我们主张对一个单位或一个项目的评价应该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形成不同的指标进行测算,反映经济效益的不同侧面。
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最低量地包括:
(1)净现值(NPV)
=项目未来报酬总现值–项目原投资额
(2)现值指数(PVI)
=项目未来报酬总现值/项目原投资额
(3)内涵报酬率(IRR)相当于使项目净现值计算等于零所用的折现率。
(4)投资回收期(N)
=项目原投资额/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现值
上述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测算所用的数据,主要包括:
一是项目运行各年的现金净流量(NCF),该数据的来源是与项目运行有关的财务预测结果;
二是将现金净流量折算为现值所用的折现率(I),该数据的来源是投资资金筹措方案所形成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三是项目的运行年限,该数据系根据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项目产品市场寿命年限孰短原则确定;
四是项目的原始投资额,该数据的来源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经审计被确认为合理的投资概预算。
2、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的社会效益平评价一般用定性方法为多,包括对贯彻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对地方经济建设的影响、对地方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对缩小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的影响、对提高我国某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健康文化水平的影响等。
3、注意对项目的宏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 第十一 固定资产 投资 项目 效益 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