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190104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50.87KB
宜章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格式.docx
《宜章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章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格式.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有利因素………………………………………………9
(二)不利因素…………………………………………10
三、林业“十三五”建设发展思路………………………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发展战略与基本原则……………………………11
(三)发展目标……………………………………………14
(四)总体布局……………………………………………15
四、林业生态“十三五”建设主要任务…………………15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巩固提高城乡绿化成效…15
(二)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确保林区秩序稳定和生态安全………………………………………………………16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全社会共享“森林宜章”、“美丽宜章”创建成果…………………………………………17
(四)积极抓好民生林业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19
(五)认真谋划实施好林业改革,为林业建设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
(六)切实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22
五、林业“十三五”建设重点项目…………………………22
(一)生态林业建设项目………………………………22
(二)民生(产业)林业建设项目………………………………25
(三)森林资源保护建设项目……………………………28
(四)生态文明(文化)建设项目…………………………28
(五)基础设施和业务装备建设项目………………………………32
(六)人才队伍和治理体系建设项目………………………35
六、保障措施…………………………………………………36
(一)加强组织领导……………………………………36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37
(三)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37
(四)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38
(五)加强信息宣传工作……………………………………38
七、附表……………………………………………………38
为加快全县现代林业发展步伐,切实推进全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宜章县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办字〔2014〕70号)文件精神,根据《湖南省宜章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宜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参照《郴州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特制定《宜章县“十三五”林业生态发展规划》。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县林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紧扣“大干新三年,建成新宜章”的目标和实施“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按照“生态提质,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全县林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建设成就
——城乡造林绿化取得新突破。
全县林业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年城乡绿化攻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开展了第三至第七轮生态营造林工程,珠江防护林、长江防护林工程,迹地更新,水源地、通道绿化和义务植树等为重点造林绿化工作。
2011—2015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28.8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20.5万亩。
——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常态。
“十二五”期间,宜章更加注重保护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进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示范点建设,积极开展了“两高”沿线森林景观带提质建设,实施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水源保护工程、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基础建设工程、乡村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全县人民积极投身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
——森林资源管护取得新成效。
连续多年狠抓《禁火令》的贯彻实施,强化森林火灾监控,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配齐乡镇专业森防巡查队伍和村组森防信息联络员,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和措施,变季节性防火为常态化防火。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禁伐、禁火、禁荒、禁猎、禁牧的森林生态“五禁”措施,全面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征占用林地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加大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生态公益林保护进一步加强,提高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协助市林业局申报了狮子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启动了申报黄岑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工作。
——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为确保山上增绿、林地增效、林农增收,县委、县政府加大政策、资金、科技支持力度,促进森林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助推重点商品林发展和林下经济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建设了重点商品林基地297670.5亩,松香、松节油等林化深加工产品产量达1000吨,梅花鹿等一批林下种养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森林旅游和苗木花卉业迅速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进展。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深入发动、规范操作、扎实推进,全县集体林地明晰产权现场核实率达到91.9%以上、林权发证率87.4%以上、山林纠纷调处率达82.6%以上,在完成主体改革的同时,深化配套改革,在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产权交易、森林保险、林业合作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基本经验
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是加快林业生态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年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林业生态工作,确定林业生态工程,筹集资金,制定各项林业生态发展政策,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县林业局党组主动将林业生态建设融入到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争取各乡镇各部门的支持,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实施三年城乡绿化攻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牵头组织了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为林业生态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造林绿化与封山育林相结合是提升森林资源总量的有效途径。
“十二五”期间,我县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坚持造管并重,造林投入、造林面积、造林质量连年位居全市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61.5%。
同时,大力推进封山育林禁伐工作,将全县林地划分为禁伐区(面积225万亩)和开发区(面积6.1569万亩),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改善调整了林分结构和树种结构,实现了资源总量和质量逐年提升。
3、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强了林政管理,国家、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进一步强化了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加大了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力度,各乡镇、各村组、各部门防火意识不断增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过火面积逐年减少。
进一步完善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建立了信息共享、联防联治机制,加大了无公害防治力度,为实现健康森林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全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十二五”期间,我县着力夯实林业科技基础,增强林业科技实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引种了耐寒邓恩桉等速生树种,引进了梅花鹿养殖,推广了林木良种栽培技术、名特优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全面完成了全县林地测土配方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县林地测土配方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平台,为实现全县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推进森林宜章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5、加大林业资金投入是推进林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
“十二五”期间,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对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采取“财政带动、社会联动、政策推动”等重要举措,大力筹措林业建设和发展资金。
全县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达9.2亿元,其中县、乡财政共投入173120741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绿化建设,全县企事业单位、机关干部职工、社会捐款6057.92万元,有效推动了全社会各类造林主体投资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
(三)主要问题
1、森林资源结构不优。
面上造林以杉木、松树等针叶树纯林为主,局部地区林分针阔混交比在8:
2以上,人工林集中连片的杉松纯林面积过大,林相单一、树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较为突出。
同时,全县森林林分质量较差的低产林和低效林还大量存在,亩均蓄积量较低,生态保障功能还未充分发挥。
2、林业产业效益较低。
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力度不大,原料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
林业加工企业规模小,林产品精深加工少,技术工艺落后,产品整体档次低,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形成地方主导产业,品牌支撑有待加强。
林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专业批发市场少,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林业产业行业管理乏力,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森林公园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态旅游带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3、资源保护难度增大。
野外用火管理难度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凸显,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严峻;
资源林政管理有待加强,乱砍滥伐林木、违规征占用林地等现象屡禁不止,林地保护压力不断增大;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严峻,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呈现多发、易发趋势;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力量薄弱,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盗伐珍稀树种现象时有发生。
4、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科研滞后,林业科技人才队伍不强,林业高级技术人才不足,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林业科研相对滞后,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完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二、当前我县林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有利因素
1、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心地位得到提升。
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我县林业生态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和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关注度及参与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为林业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和舆论导向。
2、林业财政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引导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全市纳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中央财政将安排一定引导资金,加大对试点市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
省级在分解国家生态建设工程投资时适当向试点市、县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建设任务,并将符合条件的生态公益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对林业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包括扩大湿地保护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
加大对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和林业机械等补贴力度;
加强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林业灾害监测和防治的投入等。
同时,我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随着县财政收入的增长,各乡镇支持林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对林业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政府资金对林业建设的引导力不断提升,将有力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建设,为我县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3、林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由于森林资源绿色、健康、环保、可循环等特性,人民群众对木本粮油等森林食品、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等需求与日俱增,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林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同时,我县森林资源丰富,加之我县的区位优势和不断优化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林业。
(二)不利因素
1、造林绿化难度加大。
我县存在一定数量荒山荒地有待绿化,紫色岩、钙质岩和石灰岩山地石漠化程度较高的“三难地”面积较大,仍有不少废弃工矿、砖厂地、空心村庄等困难造林地,这些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本高,成果巩固难。
同时,由于全县造林绿化点多面广,管护资金不足,后期管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2、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水平较低。
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路、电力、通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均未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基本依靠自身建设和维护,制约着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国有林场改革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如人事编制政策、财政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金融政策等。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制度建设滞后。
近年来,国家推行了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但相关配套政策仍不完善,资金拨入严重不足,森林资源流转评估交易管理等还未健全,林地流转缓慢,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
三、林业“十三五”建设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源动力,以严守林地、森林、湿地生态红线为根本,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总揽,围绕生态景观提质、产业转型发展、生态文化繁荣建设,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协调发展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全县森林总量、质量和均量,着力构建湘南生态屏障和珠江源核心保护区,加快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为我县现代化建设提供绿色保障和支撑服务。
(二)发展战略与基本原则
1、发展战略。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适应发展新常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是实施创新驱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健期,是宜章探索合作区,建设桥头堡、实践省管县体制、实现创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也是新常态下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宜章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宜章林业“十三五”发展战略为:
红线立林、产业强林、文化繁林、科技兴林、依法治林。
①红线立林。
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要求和“保护优美、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总原则,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科学划定林地、森林、湿地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林地、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制度,守住林业生态底线,构筑保障和维护宜章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②产业强林。
根据宜章的森林资源特点和优势,在坚持生态优先和有效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引导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大力推动林业产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和绿色产品,为山区林农增加就业岗位和财产性收入,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贡献,为调动广大林农群众积极投身生态建设,大力护林造林增添不懈动力。
③文化繁林。
按照生态文化支撑、引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重点工程、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生态文化法制建设;
全面普及生态文化和科技知识,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推进生态文化创建活动,构建生态理念、生态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先进思想、鲜明特色的传统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生态文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行动。
④科技兴林。
根据林业发展现实需求及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林业创新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推广力度,通过多形式组织技术攻关,引种优良新品种,开展推广示范和对重点林业科技项目的支持引导,推动宜章林业发展由以投资拉动、要素驱动为主向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不断提升全县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切实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实力。
⑤依法治林。
坚持依法治林,全面推进法治林业建设,重点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加大依法治理力度,依法治理林火,依法管理林地、湿地,依法管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和苗圃,依法打击毁林犯罪等。
通过法治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林区秩序持续稳定。
2、基本原则
——坚持把林业资源“三量”齐升目标作为林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坚持把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深化改革、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把科技兴林、创新驱动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坚持把依法治林、建设法治林业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坚持把分类经营、分区实策、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作为推进林业发展的基本工作方法。
(三)发展目标
根据全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我县“十三五”林业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生态立县,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森林经营水平,增强林农致富能力;
构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绿色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
具体指标为:
1、森林覆盖率达到65%,城镇绿化率达45%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478万立方米以上,立竹总株数2280万株以上,林地面积达到226.8万亩以上,其中有林地面积174万亩。
2、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24.39万亩以上,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120.87万亩以上,市、县级生态公益林3.52万亩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比例达到61.3%以上。
3、完成人工造林16.5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森林抚育35万亩,义务植树196万株。
4、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定在10平方米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大树名木保护率达100%,村庄绿化率35%以上。
5、林业产业年总产值“十三五”期末达到26亿元。
松香等林化产品5000吨,茶油1500吨,经济果木5000吨。
6、林地、森林和湿地生态红线分别218万亩,161万亩和4.5万亩。
(四)总体布局
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构建“两屏三区”(“两屏”:
即南部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屏障和西北部城市环境保护林及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
“三区”:
即东北部生态安全保护区、东部丹霞地貌保护区、西南部中山及东南部丘陵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以保护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任务,以保护国有骑田林场、溶家洞林场、狮子口大山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瑶岗仙地质公园以及石漠化区、采矿区植被恢复为重点任务,严格保护国家及省级公益林地。
四、林业生态“十三五”建设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巩固提高城乡绿化成效
1、抓好生态景观提质。
结合森林生态建设、水生态建设的要求,重点对京港澳、厦蓉、宜连、国道107线、省道S353线、黄莽公路等县乡道路,武广高铁、京广铁路、玉溪河、武水河等道路、水系沿岸和城镇周边第一层可视山脊内区域,通过新造、补植兼具景观、珍贵和速生特性的乡土树种,调整林分结构,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形成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景观效果。
同时,加强城乡公园、游园绿地和单位庭院绿化,打造树种结构合理、林相优美、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四季有景的自然生态景观;
坚持“生态优先、适地造树、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原则,实施开展以矿山、石漠化地区等困难造林地为主的重点区域绿化工程。
按照树种多样、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要求,采取封、造、补、抚、管相结合,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等工程项目。
2、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采用“封育、新造、补植、改造”等综合措施,重点突出封山育林、引种推广优良乡土树种改造现有林分质量、改善树种结构组成、优化森林群落结构等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林地生产力,切实优化全县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改变传统造林整地方法,实施无公害化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加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保护小区建设力度,强化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疫病监测防控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与防治。
“十三五”期间,积极配合市林业局新建狮子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溶家洞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确保林区秩序稳定和生态安全。
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强化林地管理,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和凭证运输制度,严禁采伐天然林,加强林木采伐源头管理和流通管理,规范木材运输检查行为,加强竹木经营加工监管,积极推进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
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鼓励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和合理有序开发利用;
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和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大林木种苗执法力度,规范花卉苗木生产经营;
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确保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2、强化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继续严格实施“禁火、禁伐、禁荒、禁猎、禁牧”措施,严格林区火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
加快专职护林员队伍、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提升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能力。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控,控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及规模,降低常发性有害生物的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严防外来危险性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
加快森林防火预警监控体系、生物防火林带、森林资源消长动态监测体系,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和山林纠纷应急预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森林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全社会共享“森林宜章”、“美丽宜章”创建成果
1、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
围绕建设“森林宜章”,打造“林中之城、休闲之都”目标,以管护提质为主线,全面落实“五禁”措施,持续开展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实施“裸露山地”绿化攻坚,通过示范工程带动,不断提升全县森林绿量、质量和总量,建成“森林环绕、蓝脉绿网、十字绿轴、多园均布”的城镇与森林相依存,人与自然共和谐的森林宜章,实现成功创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目标。
2、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以示范创建为平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生态文明企业、生态文明学校、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社区(村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质。
3、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根据全县生态功能区划,将禁止开发区、生态公益林地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科学划定林地、森林、湿地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
加快建立黄岑水库等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节约集约用地、碳排放权交易、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和制度;
落实我县乡镇、国有林场主体生态功能区保护措施、完善生态公益林、水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
建设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资源产权制度;
研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资源环境决策责任、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
将生态文明纳入综合绩效评估重要内容,改进考核办法,实行分区分类考核,对列入生态主体功能区的区域降低其经济发展指标考核比重,提高生态保护及生态考核比重,探索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考核评估体系,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奖励、问责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宜章 林业 发展 十三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