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下册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189875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25KB
人教版语文四年下册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语文四年下册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下册第六单元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1、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出现生字、词,带拼音的拼读准确,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把课文读正确。
5分钟后,咱们比一比谁读得既准确又响亮。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汇报
1、出示字词
试着自己读一读
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花、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
同桌互读指名读
2、理解:
天高地阔:
形容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
装饰:
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时令:
时节。
照例:
按照惯例。
向晚:
将近晚上。
3、指名分段读课文共同评议纠正错误
(一)出示自学指导二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此环节约3分钟)
(2)快速浏览课文,课文时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此环节约2分钟)
1、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2、师总结(主要写了乡下人家在不同时候、不同季节独特迷人的风光,按房前屋后、春夏秋三季及白天、傍晚、夜里这种空间、时间交织在一起的顺序描写。
)
(一)出示自学指导三
熟读课后生字口头组词后独立书写。
把字写对写好。
8分钟完成。
(二)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三)同桌交流评一评。
三、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shì
pé
nɡshuà
imì
dǎochá
oɡuān
装()()架()领()食()衣鸟()鸡()花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藤叶()的浓荫()的鸭子()的房屋()的竹笋()的微风
3、多音字练习
率
冠
ɡuān()shuà
i()
ɡuà
n()l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深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
三、细读品味自学感悟
边读边想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的风景?
逐段找到划出相关语句,作批注:
你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5分钟你就一定能自学得非常好。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汇报
1、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的风景
(1)瓜、藤、檐
(2)鲜花轮绽(3)雨后春笋
(4)鸡鸭觅食(5)院落晚餐(6)织娘催眠
2、你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什么?
感受到了乡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和美好、自然、淳朴、和谐的生活,体会到了乡亲们的勤劳纯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
四、感情朗读体会写法
1、作者是怎样写出乡村风景的美的?
提示:
可以从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等方面思考。
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作批注。
2、找出最喜欢的一处乡村风景读一读,把它展现的美读出来。
3、反复自读最后一段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重点句子交流体会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装饰”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方法。
门前的大旗杆太单调;
蹲着一对大石狮子又太威严,让人不由得拘谨、胆怯,难以亲近。
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其中的青、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探”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种写法使我们感到雄鸡俨然一位大将军,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位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了浓厚的人情味。
4、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5、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五、积累词语总结全文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摘抄好词佳句。
3、总结拓展
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非是乡下人家极为普通的瓜藤、花、竹、鸡鸭等景物,却体现出自然、美好、和谐,令人欣赏、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着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之妙。
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一些对比手法,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些词句生动准确,作者观察仔细,体味深刻,把情融在其中,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六、当堂训练
1、选择填空风趣有趣趣味
(1)这本书越读越觉得()。
(2)乡下人家有很多()的事,不信你来看一看。
(3)爷爷是个很()的人,和他们在一起非常开心。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
,爬不上屋檐。
(2)无边的红霞,,,,,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
(3)乡下人家,不论,不论,却都有一道、
的风景。
3、用不同的字表示“看“的意思。
看:
、、、、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绿藤红瓜 鲜花春笋
鸡群觅食 群鸭戏水
庭院晚餐 月下虫鸣
课后反思: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异国风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图片。
教师制作课件
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2课时
说说我知道的异国风景特点。
一、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师:
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
对,导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
齐读课题。
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镶、嵌、骏、膘、垠、爵、悠、畜”等8个相关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二、初步课文,感受美景
(一)自学指导一
1、自读课文,读准带拼音的字词,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提出你还不懂的问题。
5分钟后进行交流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
1、指读课文,逐段进行,随时纠错。
师并把易错、读错的字词适机板书(圈里、模样、好似等)
2、出示生词指名读。
毛毡牛犊模样丝绒镶嵌骏马膘肥体壮辽阔无垠
公爵仪态端庄呼噜吆喝悠然自得哞哞叫圈里牲畜
3、课文内容:
课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示荷兰的独特风情。
对荷兰的美丽景色发出了赞叹。
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
(一)自学指导二
自由朗读课文、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映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同时划出你不理解的部分。
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5分钟后交流
1、现在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
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
读通顺了没有?
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2、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是啊!
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之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
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出示句子: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之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是“牧场之国”引出下文。
牛群吃草是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你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捉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美丽,同时可以看出整个地底的安静和谐。
3、课文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者所介绍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细细地读,看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对具体的描写牛活动的场面的总括,“全是”可以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上,活动的黑白两色的花牛,精致壮观,色彩明丽。
引发作者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上一片碧草,上面有黑白两色花牛,它们在吃草,悠闲自得。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碧绿的低地上有成群的骏马,它们膘肥体壮,成了原野的主人。
在绿色草原上,绵羊悠然自得猪群不停地呼噜,小鸡、长毛山羊安闲自在。
傍晚,有人驾船默默挤奶,船只行驶舒缓平稳,车船离去又是一片平静:
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低地无声,夜晚漆黑,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片静谧,一幅沉寂的静夜图。
师小结:
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
4、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
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
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
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背一背。
四、总结全文,升华拓展
真正的荷兰,牧场有无垠的碧草、成群的牛、马、猪、羊和小鸡,它们悠然自得,快乐舒适,没有人打扰,没有人侵犯,是一幅幅家禽家畜安闲游谐的场景。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荷兰的牧场,感受到牧场独特的异国风情,在作者反复的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中向我们介绍荷兰的独特特点以及对荷兰这种独特风光的赞叹。
五、当堂训练
1.多音字练习。
()()
()
模圈
2.读读,连连。
牛犊无比尊严金色的夜晚
骏马成群结队寂静的晚霞
山羊仪态端庄微弱的牲畜
老牛膘肥体壮沉睡的光线
碧绿草原牛成群
牧场之国 骏马飞驰任自由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羊闲猪乐鸡安闲
牲畜归圈夜悠悠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书写“蚕桑耘田白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熟读古诗词自学生字词,查阅时代背景。
课时计划:
3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
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简介诗人: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本诗。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要表达思想感情。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一)出示自学指导1
1、自读古诗独立识字“蚕桑”理解词义。
2、熟读古诗达到准确有感情。
5分钟后检查
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评议读准字音达到熟练。
认识“蚕桑”两个字。
各种方式读古诗指导达到有感情。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
1、利用注释逐句理解诗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古诗。
7分钟后交流
1、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诗句含义的。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一片绿色。
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了,没有人闲着,刚忙完了采桑养蚕,又开始插秧种田了。
3、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了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4、背诵,积累语言
一、板题、读题作者简介
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人,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mà
o),合称南宋四大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2、理解诗文的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读古诗独立识字“昼耘绩”三个生字理解词义。
认识“昼耘绩”三个字。
3、理解诗句意思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楚地,夜晚搓麻,农家儿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中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过度:
诗文描绘了乡村大人们耘织,孩子也学耕种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是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农家耕织图,本诗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让我们把这份真诚的赞美之情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吧!
请快速背诵。
(1)自由背诵
(2)指名背诵
(3)齐背诵
四、当堂训练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2、默写本诗。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前两首古诗
作者介绍张志和:
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被贬官后,不再复仕,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一书。
《渔歌子》为词牌如:
西江月蝶恋花渔歌子
1、学习《渔歌子》,理解词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1、自读古诗独立识字“塞鹭笠箬蓑”五个生字理解词义。
认识“塞鹭笠箬蓑”五个字并书写“塞鹭笠”三个字。
3、理解词义
斜风:
微风归:
回家、回去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诗中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全词动静结合,意境深远优美,生动再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让我们带着这份悠闲之情把这首词快速记到脑海中吧,现在我们就来背一背这首优美的古词。
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
课后反思:
《麦哨》教学设计
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
学生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由图入题
1、观察插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
(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初读课文
3、出示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积累语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课文中生字词读熟。
2、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
是怎样描写的?
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
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
3、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谁的什么样生活?
(二)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1、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撩起湖畔肚兜嫩荚擎起穗儿茅草裹着剥开嚼嚼吮吮沁人肺腑你呼我应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议,纠正错误。
3、课文几次写到“麦哨”?
4、课文主要描写了谁的什么样生活?
课文的作者怀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期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示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洋溢着浓浓地生活情趣。
三、感悟文章体会快乐
1、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5分钟后交流汇报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找出排比句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田间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作物:
有才、蚕豆、萝卜它们不同颜色的话相继凋谢,各种形状的嫩芽刚缀,为人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也营造了一个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
2、找出一个对比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表明作者为乡村孩子们有这样“天然的运动场”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样的运动场是农村特有的,是城市运动场无法比拟的。
总结:
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
清风,炊烟,农家;
青山,翠柳,稻花;
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四、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语文 年下 第六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