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185524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6.71KB
教育学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学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2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技术上的广泛应用,能够使教育对象的视野和实践经验得以扩大。
③再次,科学技术还会渗透到教育影响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只有在适宜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中介作用下才能变为现实。
5.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迁移和分布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③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2.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②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③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④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传递文化;
教育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
②教育传播文化;
特点:
a.教育传播文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b.教育传播文化具有深层面的特点;
c.教育传播文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③教育选择文化;
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④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4.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5.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①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
③教育是使人口的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三、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即特点)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在整体上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这种顺序主要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个体认知按照感知运动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
“揠苗助长”“凌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这一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
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前后相邻的阶段会有规律的更替。
在一段时间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
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里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继续得到发展。
(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
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的爬梯试验证明,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人的体态、感官和神经活动的类型上。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
人的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②环境:
个体身心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
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如果说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那么社会环境的影响则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③教育: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能够排除一些外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年青一代朝着健康、正面的方向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学校教育的选择性,对于培养目标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都为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教育对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不是无限的,必须以遗传素质为基础,以外界环境为条件。
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学生只有把内在的需求和外在的环境、教育的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设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长期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可操作的;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
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3.教育目的的功能
①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教育工作的最根本问题。
教育目的对培养人的标准的规定及其所体现的超前性,使它具有导向性。
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培养目标。
②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待,是人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反应。
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③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教育活动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①个人本位论:
从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代表:
卢梭)
②社会本位论: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主张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代表:
赫尔巴特)
③文化本位论:
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发展和形成新的文化。
④生活本位论:
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其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
(代表:
杜威)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1.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2.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活动。
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根本任务)、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体育
①概念:
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
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②体育的功能:
健体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③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a、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④体育的组织形式:
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
早操、课间操;
课外体育锻炼;
运动队训练;
运动竞赛
4.美育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②美育的功能:
直接功能:
即“育美”
间接功能:
育德功能、促智、健体功能等
超美育功能
③中小学美誉的主要任务:
a、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④学校美育的实施:
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教育美育。
5.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
三、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教育方针:
党的十七大指出: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章课程
一、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课程的基本结构:
教学(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课本)
2.课程的类型:
①根据任务的不同,分为基础型课程(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②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即“活动课程”)。
③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④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⑤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⑥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
显性课程(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隐性课程。
二、布鲁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1977年,加涅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2、心智技能的学习。
解决“怎么做”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又称“过程知识”。
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程度依次分为:
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心理技能。
3、认知策略的学习。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的学习。
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5、运动机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又称“动作技能”,如体操技能、写字技能、作图技能、操作仪器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
2.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1识记:
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
②领会:
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③运用:
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分析:
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⑤综合:
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⑥评价:
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识记”,主要涉及对言语信息的简单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
而以后的五个层次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
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
三、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
课程开发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1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a.教师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b.学生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c.学校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d.社会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③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的制约
b.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制约
c.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对课程的制约
d.课程理论的制约
第六章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
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⑤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概念: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①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②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
③教材:
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传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的内涵;
④教学手段:
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的桥梁。
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
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④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
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
③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充分发展,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修批改(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课外辅导与答疑、学业成绩的评价
①备课: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对上课进行计划安排和设计准备的工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乃至做好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
备课的方法:
a.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钻研教材;
(教科书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
二是了解学生;
三是选择教学方法。
b.写好三种计划:
一是写好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开学前);
二是写好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开学前制定);
三是写好课时教学计划(或教案)。
(每节课上课前写好)
②上课:
上课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的基本要求:
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c.教学方法得当,教师善“启”、善“导”;
d.教学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e.教学语言清晰,注重语言艺术;
f.双边活动积极,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g.板书规范。
③学业成绩的评价:
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
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①观察法:
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
②测验法:
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它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
测验的质量指标:
a.信度:
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测验的长度、测验的时间、受试者的身心状态、测验的标准等。
b.效度:
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
c.难度:
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d.区分度:
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测验的种类:
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标准化测验。
③调查法:
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方法。
调查一般通过问卷,交谈等形式进行。
④自我评价法:
主要方法有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等。
④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应注意的问题:
①作业的内容
首先,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
其次,作业类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②作业的质和量。
作业的质和量应该适度。
③对作业的要求
教室对布置的作业应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具体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
另外,教师也可对作业中的一些难点和疑点做一些启发式的讲解,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④作业的批改与讲评
教师通过检查和批改学生课外作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并以此作为自己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
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个别化教学3.分组教学
(以下是班级授课制)17世纪,捷克教育家款美纽斯首先提出。
苏联的凯洛夫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优点:
a.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b.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c.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d.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
a.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b.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五、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1基本要求:
a.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对讲授的知识要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要注意学生反馈,调控教学活动的进行;
b.教学语言要准确,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有感染力;
c.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或讲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讲中有导,讲中有练;
d.对内容要进行精心组织,使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e.讲授过程中要结合板书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