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经济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181058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68KB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经济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括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各种补贴等。
作用是重新分配收入,即把收入的一部分由就业者转向失业者,从城市居民转向农民,
例外,增发货币、出卖债券所得来支付福利、救济金,仍被看做转移支付。
2011年7月,为推动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功能,中央财政正式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5、财政收入
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比或实物收入。
主要包括:
税、利、债、费。
(1)税,指税收。
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
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我国税收通常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税收政策主要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等目标。
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税率与失业率通常呈反向变动关系。
(2)利,指利润。
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3)债,指公债。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行驶,主要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与地方政府的债务。
一般中央政府的债务成为国债。
(4)费,指费用。
是指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
具有有偿性、不确定性,不宜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5)其他收入,如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6、国家预算
政府当年的税收和支出之间的差额叫预算余额。
预算余额为零叫做预算平衡,为正数叫预算盈余,为负数叫预算赤字。
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没有相应的增加税收,或者减少税收而没有相应的减少支出,叫做赤字财政。
7、国债:
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目的:
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战争筹措资金。
特点:
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相对较低。
8、内在稳定器:
又称自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自动稳定经济的机制,从而起到自动缓和经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增产的作用,即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
适用范围:
当经济运行出现小幅波动时,内在稳定器自动弥补经济运行缺口,而不需要政府出面
三种类型:
所得税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政府维持农产品价格的政策。
9、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定义:
政府主动增加总需求的政策。
即当社会总支出水平过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进入衰退,失业率提高时,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需要增加社会的总支出。
适用时期:
经济衰退时
具体做法:
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
增加政府补贴;
减少税收。
具体过程:
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减少税收,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10、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减少总需求的政策。
即社会总需求过度,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主动减少支出。
直接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补贴和转移支付;
增税。
11、挤出效应:
指增加一定数量的公共支出,同时减少一定数量的私人投资。
原因:
政府收入的增加,货比供应不变,引起利率上升,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减少。
12、我国前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总思路:
2011年我国将从完善财政体制、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税制改革三方面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11年将调减营业税,将部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13、“十一五”时期,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30.3万亿元,年均增长21.3%。
全国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分别达到4.45万亿元、1.49万亿元、3.33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1.6倍、2.6倍、1.3倍。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目标。
14、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
会议强调必须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建立健全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3、2011-积极的财政政策
(1)房地产调控及房产税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至3500
(3)公共服务
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23亿元,用于新农保试点补助。
增加安排后,2011年新农保覆盖地区范围将从原计划的40%提高至60%,从7月1日起实施,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步推进。
2011年7月,财政部研究制定出《2011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明确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构成、资金的分配原则及分配办法等,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3)政府采购
2011年批量集中采购试点范围
(4)车船税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6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
。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
指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终于银行运用其政策工具,调节或改变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利率和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的目标:
具有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外,还有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稳定利率以防利率大幅度波动。
3、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贴现(3)公开市场业务
4、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比例。
准备率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数额等而不同。
有最低限和最高限。
要突破,就必须请求立法机构。
5、再贴现:
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也包括中央银行向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其他放宽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进经济扩张或收缩。
手段:
中央银行根据政策调整再贴现率。
提高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大些,作用力度相对缓和些。
主动权操纵在存款货币银行手中。
6、公开市场业务:
指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活动,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信贷能力。
(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
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低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
经济萧条时,买进政府债券,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扩大投资需求,
公开市场政策由国家公开市场委员会讨论决定,由中央银行高级职员出任公开市场业务经理具体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
债券交易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自2004年起,除商业银行外,中国人民银行增加部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2010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有50家。
7、利息率:
又称利息。
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利息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定数量的借贷资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息的多少。
利息率=利息量/本金
影响因素: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
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奉献的程度。
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发展;
膨胀时间,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进经济的恶性发展。
8、窗口指导:
一种劝谕式监管手段,指监管机构解释说明相关政策意图,提出指导性意见,或者根据监管信息向金融机构提示风险,属于温和的、非强制性的工具。
直接目的是通过调控资金的供求以影响银行同业拆放市场利率;
间接目的是通过银行同业拆放市场的利率功能,使信贷总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相吻合。
9、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实行抽紧银根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治理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一般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
(1)出售政府债券——缩减货币供应和货币供应潜在的膨胀——最重要且经常被利用的工具
(2)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利息率——信贷紧缩和利率上升——控制信贷膨胀;
(3)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放款——减少货币供应
(4)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增加使用信贷资金的成本——减少信贷——吸收储蓄存款,减少通货膨胀压力
1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比
实施主体
传导过程
政策手段
政策时滞
财政政策
政府
直接作用于企业和居民
税收、预算、补贴、公债
内部时滞较长、外部时滞较短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必须借助中介手段,比如,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等;
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外部时滞较长,内部时滞较短
11、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形势变化适度调整,确保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及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支持扩大内需,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12、扩张性货币政策:
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降低。
13、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宜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纸币供大于求;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
纸币供小于求,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四、收入分配政策
1、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影响总体收入水平、影响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结构。
偏紧的收入分配政策抑制当地投资需求,造成相应的资产价格下跌;
偏松的收入分配政策刺激当地投资需求,支持资产价格上涨。
2、收入分配的三个层次:
(1)一次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
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背景。
教育水平起很大区分作用;
地域差距,按照东部中部西部递减,城市向农村递减。
(2)二次收入分配:
再次分配。
国家通过行政力量,从财政中拿出部分款项进行转移支付,增加部分人的特定收入。
往往是贫困群体和低收入群体。
被迫式慈善、免费培训
(3)三次收入分配:
资源性质的财富转移,自愿式慈善活动
3、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政策: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是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
三是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
4、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基尼1922年提出的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
含义是: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在0.48-0.5之间。
5、财产性收入:
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
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入等。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组成,按所占比例大小分别是:
工资性收入(工资等,占到70%左右)、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财产性收入(占2%左右)
6、三种社会结构形状:
“金字塔型”:
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处于底层,属于贫困阶层;
“哑铃型”:
贫困者和富裕者占多数,中间阶层弱小;
“橄榄型”:
稳定型社会结构。
我国,“提低”: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中”: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调高”: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打非”: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保困”: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消费政策
1、我国消费政策的实施:
2、“三驾马车”
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出口。
它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投资和消费合成为内需,出口称为外需。
3、扩大内需:
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
4、经济衰退时一般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并配合扩张的货币政策,即减少税收(降低利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5、恩格尔系数:
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恩格尔对消费结构变化总结的规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事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
59%以上,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反映生活水平的状况,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六、信贷政策
1、信贷政策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
2、我国目前的信贷政策:
3、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和区别
(1)货币政策着眼于调控总量,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保持币值稳定。
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经济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从调控手段看,货币政策条款工具更市场化,信贷政策需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调控措施
七、失业与通货膨胀
1、失业:
指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入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
失业主体需具备三个条件:
有劳动能力;
愿意就业;
没有工作。
2、按失业原因分类:
(1)摩擦性失业:
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老工人退休、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新老交替过程;
人们出于某种原因放弃原来工作或被解雇,以及转移地区、寻找新工作的过程。
由于人们不同变动工作而引起
(2)结构性失业:
因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造成的失业。
由于失业者不具备空缺岗位所须具备的劳动技能;
失业者不在空缺岗位的居住区。
(3)季节性失业:
由于季节变化。
如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
(4)周期性失业:
指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3、按失业者的意愿分:
(1)自愿失业: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愿性失业现象就越多。
(2)非自愿失业: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
凯恩斯提出。
4、失业率:
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之比,是测度失业最常见的指标。
自然失业: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性失业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经济运行周期无关。
自然失业率:
又称正常失业率,即自然失业与总劳动力的比率。
充分就业:
指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以后的就业状况。
充分就业不等同与全民就业,在充分就业状况下仍存在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的关系:
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
5、通货膨胀: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
(1)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和持续上升。
部分、个别、季节性、暂时性都不算。
(2)物价持续一定时期的上涨。
不是一时。
(3)物价上涨幅度相当大。
(4)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而不是其他。
(5)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总体特征。
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6、通货膨胀类型: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物价上涨——商品价格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上升——总供给曲线的上移。
(3)结构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等因素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
表现: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呈现过热态势。
7、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三个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
8、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又称生活费用指数,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一定时期消费价格指数=本期价格指数/基期价格指数
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
9、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反映某一时期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能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
是原材料价格指数和中间产品价格的信息来源,是通货膨胀最敏感的早起报警器之一。
10、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GDPdeflator):
又称GDP平减指数。
覆盖范围全面,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11、降低通货膨胀的对策:
(1)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2)紧缩的财政政策:
提高税率、减少政府支出
(3)其他政策:
价格、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
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以上方法都不行时,政府可以废除现行币值发行新币。
12、奥肯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揭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当实际GDP增长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
当实际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约1%。
13、价格水平:
将一个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度量因素加权计算出来,反映平均价格的指标
14、价格指数:
反映不同时期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放下、趋势、程度。
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工具。
15、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活动的扩张和紧缩交替过程和周期性波动,通常表现为国民收入或总产出的绝对量的周期性变动。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两个主要阶段构成:
繁荣和萧条。
繁荣到萧条称为衰退或危机阶段;
萧条到繁荣称为复苏阶段。
16、反周期调节:
逆经济风向行事。
17、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
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基础知识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