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上.docx
- 文档编号:2018006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65.28KB
学前儿童文学上.docx
《学前儿童文学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文学上.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文学上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
1.明确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
2.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3.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
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特点。
【教学难点】
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及审美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
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
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从三方面理解这一概念:
1)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婴幼儿”文学
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3.分组讨论:
按照这一概念,《哈里·波特》、《西游记》算不算学前儿童文学?
引导学生从读者对象、功用、文学特点等方面判断。
4.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总结。
二.学生自学第二节内容,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语言特征。
三.介绍婴幼儿心理特征和学前儿童文学的关系
1.感知觉
(1)观察事物的特点是粗线条、大轮廓、重外部特征
举狼、兔为例
因此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多着墨于人物外部形象的描绘,避免大段的心理描写和独白。
(2)幼儿喜欢听有节奏的声音
学前儿童文学能促进幼儿听觉的发展
(3)幼儿的空间时间知觉处于低级阶段,举例
为幼儿创作图画书时,要注意背景不能过于复杂。
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要尽量使用笼统的时间词汇。
2.注意
以无意注意为主,不持久。
什么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有变化的东西。
所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要有趣、生动才能吸引幼儿。
同时还要以态势语辅助,注意声音的起伏。
不同幼儿集中注意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不持久。
所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要紧凑简短。
3.记忆
无意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
需要多次反复,这在幼儿认知初期非常明显。
所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总是有意重复。
举例《拔萝卜》。
易记住形象的东西。
4.思维
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在教幼儿算术时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所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材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主,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塑造幼儿熟悉的形象,并构思富于幼儿情趣的情节。
以《三只小猪》《长袜子皮皮》为例
5.想象
以无意想象为主,易变化。
读《爱丽丝漫游仙境记》其中一段。
幼儿自编故事时,主题经常变化。
学前儿童文学常运用幻想、比喻、夸张、拟人、荒诞、变形等手法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6.语言
已掌握了基本的语音,但仍是低级阶段所以作品语言要形象、生动、口语化,但又要稍微超出幼儿的理解水平。
举《小雨点》《七彩的梦》为例
【板书设计】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
二.介绍婴幼儿心理特征和学前儿童文学的关系
1.感知觉2.注意3.记忆
4.思维5.想象6.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幼儿审美心理的特殊性及其与学前儿童文学的关系。
2.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
【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导入。
二.新授
(一)幼儿审美心理的特殊性及其与学前儿童文学的关系
师释“审美”,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概念区分。
1.幼儿的审美是动态的审美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参与。
所以儿歌与幼儿诗中,更喜欢儿歌;童话与散文中更喜欢童话;教学中往往要设计幼儿表演这一环节。
所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避免静态、枯燥的描写。
2.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一般只能从感性上把握审美对象。
举例《悯农》《卖火柴的小女孩》
3.“自我中心”思维
特点:
主体与客体不分,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界限、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的界限、现实与想象的界限。
产生两种思维方式:
任意结合思维:
不懂得事物内在的联系,喜欢将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东西互相扯在一起。
这使得幼儿容易接受荒诞的东西。
举例。
泛灵观念:
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生命,都和人一样又感觉和意识。
表现举例。
小结:
学前儿童文学要受到读者的喜爱,应该把握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既浅显又有内涵才是有品味的作品。
(二)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
1.以“听赏”为主要接受方式
就算幼儿已经识字,他们仍愿意听赏。
所以作品要讲究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让幼儿在听赏的过程中得到语言的熏陶智力的发展。
2.“图画”是幼儿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
图画书中的图画含有构图、色彩、线条、造型等多种艺术要素,能给幼儿很多信息,并帮助他们理解故事。
举例。
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
注意力始终集中于感兴趣的形象、色彩和声音上。
举例。
三.小结,布置预习。
【板书设计】
(一)幼儿审美心理的特殊性及其与学前儿童文学的关系
1.幼儿的审美是动态的审美
2.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3.“自我中心”思维
(二)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
1.以“听赏”为主要接受方式
2.“图画”是幼儿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
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2.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教学步骤】
一.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1.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形式上的特点)
重点明确:
幼儿以听赏为主,所以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明白易懂,是“浅语的艺术”即能适合幼儿的听觉感知水平,并能在幼儿口头流传,所以语言上要具体、形象,上口,尽量运用幼儿能理解词汇。
举例分析①关于幼儿能理解的词汇:
能理解“伤心、难过、难受”不能理解“悲痛欲绝,痛彻心骨”,能理解“漂亮、美丽”不能理解“瑰丽、壮观……”
②《妈妈下班了》
③举《岩石上的小蝌蚪》(原稿)中某些句子让学生思考修改
2.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为什么说学前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具体表现?
明确:
①有利于幼儿认识万事万物
儿歌:
《地球是个运动员》《什么花春天最早开》《什么尖尖尖上天》
童话:
《小蝌蚪找妈妈》《小公鸡和小鸭子》
动画片:
《蓝猫》
②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
儿歌:
《睡觉》《牙齿亮晶晶》《馒头说了话》《小弟和小猫》
③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有启蒙引导作用
数数歌:
帮助幼儿记忆数字
绕口令、谜语歌
童话《小羊和狼》勇敢、正直、友情
戏剧不同角色的扮演
3.学生阅读第三部分“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①点出学前儿童文学快乐的特征:
美好的主题、有趣的题材、生动的情节、出奇的表现手法等
举例:
王子吻醒公主,《海的女儿》尾巴变为双腿……
②游戏性《拔萝卜》
③作家处理情节时讲究技巧
4.学前儿童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现代社会中如何让幼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爱心、善良、同情、友谊、宽容等人类的共同美德,可以让幼儿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
《寻找快活林》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学前儿童文学不会因为它的读者是年幼的孩子而降低对美的追求,相反,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在单纯明净的外表下饱含着美的成分,充满着幼儿情绪的稚拙美、纯真美、荒诞美和质朴美。
具体分析上述四种美学特质
1.稚拙美——天真活泼,并非愚昧无知,笨傻呆蠢
稚拙美的具体表现,以生活中的例子予以佐证。
举例《我学猫儿》《会跑会跳的树》
2.纯真美
学生自读,谈生活中的表现。
纯真美是幼儿纯洁真诚的心灵在作品中的艺术再现,它所展现的是一种极为透明、至纯至真的美,常给成人以自叹不如的美好感觉。
举例:
《快住手》、《轻轻地》
3.荒诞美
略讲,前一章涉及到了。
4.质朴美
表现:
形式上简洁朴素,内容上浅显简单,语言不加雕琢,本色自然
举例:
格林童话《玫瑰公主》学生读
注意:
质朴美决不是形式的粗糙,语言的简陋,内容的贫乏,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反例:
幽默小品
【布置作业】
自学:
中外学前儿童文学的发展概况
【板书设计】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1.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形式上的特点)
2.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3.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4.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1.稚拙美2.纯真美3.荒诞美4.质朴美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了解学前儿童文学改编和创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步骤】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改编
把包含有幼儿审美特质的作品或作品片段简化,浅化为适合幼儿听赏的作品。
具体方法以后再详细介绍。
总原则:
吃透两头,生发中间
吃透两头:
(1)谨慎选择原作,把握原作的精髓。
《红楼梦》不宜,《西游记》适合,但只能选取一个片断如《三打白骨精》等
(2)把握作品改编的文体规范。
再以《三打白骨精》为例
生发中间:
情节、人物、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处理
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1.题材
文学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体现主题的具体材料。
创作要求
(1)学前儿童文学的题材要广泛多样
反映幼儿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等):
《共伞》许多婴幼儿故事(包括古代的)
反映成人生活的:
雷锋、爱迪生
侦破探险:
名侦探柯南、黑猫警长
传统题材改写:
聪明的阿凡提、端午节的传说、寓言
知识性题材:
小蝌蚪找妈妈
(2)题材要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芭蕉扇》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夫妻矛盾就不适合幼儿。
(3)勇于尝试新的题材
童话:
《认识我自己》
2.主题
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
学前儿童文学的主题主要有:
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
要求:
(1)主题要单纯、浅显、鲜明,但同时也要防止“主题先行”
《蜻蜓和蚂蚁》
(2)主题不人为设限制,要勇于创新
“死亡”主题《祝你生日快乐》;环保、和平(抗日)
(3)注意表现的角度,努力让幼儿能理解、认同
金近《小鲤鱼跳龙门》
克雷洛夫寓言《蜻蜓和蚂蚁》
传统寓言《后羿射日》
第五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了解学前儿童文学改编和创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题材
2.主题
二.继续学习学前儿童文学创作的要求
3.情节
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他的整个活动过程,由具体事件组成。
要求:
(1)情节要符合幼儿理解的水平
现实生活中幼儿听完故事后出现茫然情况往往就是由于情节超出了他们的理解水平。
幼儿对人物的行为动机理解水平不高,往往并不关注这个
(2)情节要单纯、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
《吹牛大王历险记》
幼儿只关心有不有趣,不关心是否符合现实逻辑关系
《小红帽》《傻大胆学害怕》
(3)情节应该是完整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猴吃西瓜》
留白往往运用在成人文学中,如《等待戈多》《红楼梦》等,学前儿童文学用得少。
4.结构
文学作品中内容的组织安排和构造
要求:
(1)条理清楚
尽量用顺叙,避免插叙、倒叙和补叙
一线贯穿,避免多线索并行。
(成人作品中用的多,如“花开两朵,各表一技”“话分两头”等)
(2)注意故事的起伏跌宕,切忌平铺直叙
制造悬念
5.形象
反映生活,表现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要求:
(1)多塑造正面形象,反映反面事物时,要态度鲜明:
《两只笨狗熊》
(2)突出形象的动作和外部特征:
《小羊和狼》
(3)塑造好“类型化形象”:
狼外婆、灰姑娘、狗熊、狐狸……
这类形象并非一成不变的,如
蛇:
《葫芦娃》与《白娘子传奇》
老鼠:
《米老鼠和唐老鸭》
6.语言
要求:
既具有可接受性,又具有超前性
(1)浅显
词汇:
少用虚词;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词;尽量避免使用方言、成语、俗语
句型:
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
(2)音乐性
文句有韵(儿歌细讲);使用象声词;安排好节奏,句式或长短不一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