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气候变化媒体高层论坛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179411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8KB
主题气候变化媒体高层论坛Word格式.docx
《主题气候变化媒体高层论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气候变化媒体高层论坛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什么要报道气候变化,今天很多科学家在这儿,我就不讲了。
我现在要讲是从我们记者自身来讲为什么要报道气候变化?
当然一个是重要,有很多是很优先性的问题,另外有关气候变化投入的研究力量是比较大的,这样就意味着你今天听到这儿的一块冰化了,那儿的一个羊死了,总是有新的新闻出来。
还有有新闻点,意味着我们能写很动人的人性化的故事。
当然,确实有一些编辑没有意识到重要性,就像今天上午Ian谈到的一点,可能只有两三条专门的气候变化的报道,但是更多的新闻是把气候变化已经作为它内涵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觉得气候变化对于媒体还是有很多的机会。
另外,气候变化这件事情是一个需要方方面面的,因此它提供的机会也是方方面面,我非常坚信将来有很多记者通过报道气候变化了解了更多的东西,既然很有可能,我们将来自己会成为以气候变化去发财,或者说取得个人的发展,我相信未来在座的人中就会有靠气候变化成为亿万富翁的,当然我们做气候变化不能忽悠发财的事情。
我想,气候变化对于媒体产业也会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是无纸阅读,因为媒体消耗了大量纸张,包括我们每次一印杂志的时候,我自己就琢磨又造了多少碳出来。
另外,广告市场的冲击,大家知道奢侈的消费通常来讲是以高碳相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如果未来奢侈的消费因为高碳受到抵制的话,广告市场也会受到冲击。
再一个,怎么样计量公众过程中碳的消耗,出差这件事情将来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因为出差坐飞机本身就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当然,也会有一些积极的应该,最关键的是为媒体的经营带来新的机会,包括新的广告客户、新的形式,甚至包括新的投资者,我们最近在谈一个新能源投资的事情,就是他的钱多得烧掉的时候,也许可以给媒体投点资。
我们每一期包括气候变化的科学、气候变化的政策、气候变化综述性大的报道。
作为我们科学新闻杂志,跟在座的大众媒体可以形成一种共享,或者形成非常牢固的合作,因为我们这边的团队总体上来讲还是有很多背景知识,并且在科学院的角度上可以比较方便有很多专家请教。
但是我们作为专业的杂志,影响力是有限的,大家如果能形成一个传播的链条,比如说我们先发现一个东西,然后一环一环传播下来。
下个星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要发布《2050中国低碳情景报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林星期前已经报道出来了,就是说我们相对来讲跟学者,跟这方面研究圈走得比较近,会早一点拿到这个消息。
再一点,我们能协调科研的各种部门。
我们做这个杂志的前提是因为有一小撮记者每天不安心于本质工作,还想挑挑头,就做了气候变化报道俱乐部,做来做去还是觉得自己做一个杂志更直接一点。
作为俱乐部,我们实际上也做了很乐工作,包括在座去年可能也参加过我们的活动,组织媒体的研修班,同时去年也组织了一次规模还算比较大的去西藏进行考察,产生了一系列比较深入也比较有人性化的报道。
回过头来看还可以写更多,很多博客里的东西还可以再写一下。
但是,我觉得媒体报道气候变化也有很多的挑战,(见图)这是我2006年做的一个研究,当时用了几个样本,06年的时候发现党报媒体对气候变化的重视远远高于都市报,但是有一点是党报报的都是气候变化的活动,这儿开什么会,那个专家讲什么话,但是都市报不报就不报,一报就是非常大块很生动的故事,这是当时研究的发现。
当时研究里还对30个记者和30个科学家分别做了问卷,当然原则来讲,统计意义也许不是太足,才30个,30个人中只有18%的人采访过气候变化的科学家,有29%的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完全没有接受过采访。
其实大多数的记者和大多数的科学家之间是没有打过交道的,但是我的问卷里当时设计了一点,您认为你是不是充分了解采访了科学家的观点,78%的记者回答充分了解,我觉得可能因为很多记者不觉得跟科学家打交道有必要性,觉得看了别人的报道就是了解了。
很多人会把气候变化纳入到对环境领域的报道中,但是气候变化的报道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报道还是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比如说气候变化的报道通常来讲是建立在大量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跟科学家会打很多的交道,会引述很多的论文。
但是我们很典型的环境通常并不是很在乎引用科学界的理论。
今天上午大家也听到了周大地研究员非常极力赞同水电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大家知道咱们很多环境组织对中国的水电是持非常非常保留的态度,而这些环境组织同时这两年气候变化变成热门以后也在忽悠气候变化这件事儿,比如说地球村。
在水电的问题上他们就是比较矛盾的态度,同时也没有太为大家提供围绕着水电问题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证据。
另外,节能和减排,其实今天上午大家也都谈到了,我们说的节能减排并不是指减二氧化碳,因为政府减的是二氧化硫COD。
但是二氧化碳的减排和节能也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我觉得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只能从自己长期报道的角度说一下,盖新房子可以用很节能的技术,但是房子一盖一定增加了排放。
因此要区分节能减排的差别,对新闻报道还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仅仅说节能这件事情,是我们中国语境的事情,但是碳减排是涉及到国际的问题、气候的问题。
现在从媒体日常的报道中,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就是我们现在政府说的节能减排减的是二氧化硫和COD,而不是减碳,但是记者搞不清楚,这样就会导致我们面临一个情况,中国明明不具有量化碳减排的能力,明明是处于这样的阶段,但是因为大家每天都在听政府节能减排取得什么效果,很多不明白真相的记者都会觉得中国在减排。
假设是在谈判中,就会圈进去了。
所以,一个是大家自己要去了解,一个是当时的决策者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传播方面的因素。
还有一点,气候变化和国家利益,包括今天很多围绕着气候变化的活动都是国际的组织,包括国际的基金会支持大家在做气候变化的报道和研讨,气候变化记者水平的提高。
中国是不具有节能减排的能力,不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不考虑气候变化这件事情了?
我觉得仍然要考虑。
怎么看待我们国家的立场?
是从短期看还是长期看?
即使我们现在不具有减排能力,但是我们严格认真地努力朝向应对气候变化,仍然是对我们国家发展有好处的一件事情。
而且按照政府的说法,2050年以前我们减排,按照学界的说法,2030年有可能减排。
当我们全民都动员起来的时候,我们并不在乎到底减排的时间结点在哪儿,而是我们为这件事情去努力,也许就能加快这个进程,我们并不在乎这个东西一定在什么时候达到。
只有公众都行动起来,才能把围绕着碳排放,围绕着节能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变成国家的意志。
我最近读的一篇报道,是说北京大兴区奖励企业创造就业,怎么奖励?
创造了1000个就业岗位的奖一辆奥迪A86升排量的,这个事情至少体现出大兴区政府脑袋里有节能这件事。
同时,也是非常希望大家能行动起来以后,通过公众的参与,把国家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统一起来,这方面我特别想到一点,我现在完全是从记者的角度出发,可能不一定是很专业的看法,我们虽然整体上不具有减排的能力,但是中国已经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富裕起来的这部分人的排放甚至高于西方人的标准,我们是不是让这些人承担一些减排的义务?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跟高消费品、高奢侈品联系起来的东西以比较高的碳税的形式结合起来,让这批人先承担一部分义务,让那些住大别墅的人,开及其高排量汽车的人,让那些买非常奢侈品的人先承担义务。
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见得是国家以后总体上采取什么行动,但是我们从这个方面去考虑我们能做点什么、该做点什么。
记者大家经常可能会说不要炒作这件事情,但是我觉得不要炒作不等于不进行报道,我们要对它进行理性的报道,是建立在中国某种需求的基础上。
同样,中国即使没有量化减排的目标,一样也可以去低碳的发展。
最后,围绕着气候变化和报道,因为有很多NGO都在做这件事情,我觉得媒体和NGO很好地结合起来。
因为以前如果说纯粹的环境问题上媒体是跟着NGO跑的话,在气候变化相关的传播问题上,如果每品比较严谨,我们要引导NGO,让大家能更理性、更有建设性地做一些事情。
孙晓华:
刚才贾主编的报告讲得非常全面,也非常精彩。
有一点我想跟贾主编探讨一下,就是我们在07年底08年初成立的气候变化报道俱乐部,当时并不是因为我们几个记者不安心本职工作,而是因为我们想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同时我们想帮助更多的记者在关于气候变化报道方面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当时才成立了气候变化报道俱乐部,事实也证明很多记者确实因为我们这个俱乐部一系列的活动受益很多,也有很多记者参加了我们去年西藏的实地考察活动,回来发了很多大量精彩的报道,并因此得了奖。
在这儿,欢迎各位记者,今天有很多总编辑的领导在,也欢迎他们,鼓励他们的记者多多参与我们俱乐部的活动。
刚才大家听完了关于中国气候变化报道的经验和总结,现在我们来听听国外是怎么报道这一块的。
PaddyCoulter:
很高兴做这个发言。
实际上我现在在牛津大学做一些学术方面的研究,但是在之前我也在电视媒体从事了很多年的工作,现在在牛津大学有一个路透社的新闻研究中心,在我们这个中心也有很多来自于中国的记者,对此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
(见图)在这张图上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在牛津大学的一些同事做的,他们调查了差不多20个国家关于气候变化的报道,很遗憾在这个调查中没有包括中国,它包括了韩国、印度、日本等等,还是因为中国的英文报纸比较有限,所以没有包括中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气候变化报道方面比较弱的应该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
从底下往上看,第二条线就是亚洲和中东地区。
从这样一张图上我们很快可以看到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报道的文章数量震荡很大,就是它会突然之间一下子有特别多的文章,然后很快数量又会掉下来,这对公众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某一段时间他们会看到特别多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报道,某一段时间就看不到了。
在我这个图表上反映出来的是2004-2008年之间出现的关于气候变化方面报道的文章的数量,真正实质上开始对气候变化报道的文章最早是在1988年就可以看到,尤其是在当时的印尼发生了非常大规模的森林大火之后,一下子突然之间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但是好象一下子又消失了。
下一次高潮出现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气候大会之后,突然一下媒体的报道又很多,但是很快又销声匿迹了。
但是如果从平均水平上看的话,我们看到还是逐年的增长,尤其是2007年之后。
我在这里可以非常有把握的预测,因为今年年底12月份就要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大会,在这之前我们一定会看到新一轮关于气候变化报道的新的高潮,而且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融入到这个大潮之中。
我想对大家来说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就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能够继续关注和报道气候变化的事情,能够持续下去,比如到2010年,这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从这张图上我们能够看到第二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是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可能在欧洲或者美洲这样一些地区报道的量会更大一些,而在非洲这样的地区就非常少了。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对气候变化报道最多的却是出现在大洋洲,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比如像海平面升高这样的问题,对大洋洲的国家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再看一下我们所做的研究,它实际上是由来自加纳、挪威和中国三的国家的研究队伍组成的共同的研究项目。
我们选择三个国家来进行这次研究也是有意识的选择,加纳是代表了贫穷的非洲或者南部的国家,也是和加纳大学的传播学院共同合作的这个研究。
选择挪威,它应该是代表着比较富裕的发达国家。
选了中国是因为它是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个研究主要是和中山大学一起展开的。
在这里我们也想解释一下,这可能是新闻传播学里特殊的词汇,气候变化问题在传播媒体上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可能包括科学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我们到底把它放到什么样的框架下对它进行报道呢?
如果在座的各位大家有来自电台、电视台或者网络媒体的话,我们可能非常抱歉地说,我们的研究只包括了报纸,因为相对来说研究报纸上关于气候变化报道的文章数量相对来说要更容易操作一些,因为我们去看报纸,去搜索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就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听,然后才能做分析。
在我们选择报纸的时候,在三个国家中每一个国家都选择三份报纸,一份是主流的报纸,能够反映政府意见和观点的,在中国我们选择了《人民日报》,还有一个是选择经济类的报纸,就是《经济日报》,还有选择都市报,我们选择了《南方日报》,当然我们也不能确保我们的选择都是最恰当的,如果大家觉得你们的报纸具有代表性的话,我们还可以进行沟通,展开新的研究项目。
(见图)我们研究之后从这个表中可以发现,三个国家中还是有很多具有共同点,在这三个国家都反映出一个特点,就是使用气候变化这样的题目或者词汇要远远多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
另外还能够看到,这三个国家都反映出主流报纸对气候变化以及对气候变暖话题的报道远远多于其他商业性报纸或者都市报纸,而且其他报纸加起来,主流报纸报道的数量最多。
(见图)再来考察一下这些报道的消息来源,三个国家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可以看到在加纳,信息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组织,包括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是紫色的柱状,远远高于其他的消息的来源。
在挪威这样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它多多少少比其他两个国家显得更加平衡一些,主要是来自于科学家的来源。
在中国很明显地看出来主要是来自于政府或者来自于政治家。
刚才在贾鹤鹏的报告中也说到了非政府组织也在环境和气候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在挪威,非政府组织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消息的来源,但是在中国好象还不是那么重要。
在我们调查的《南方日报》,也看到很多信息来源是来自于当地的科学家或者是当地的社区组织。
这是让我们觉得比较失望的情形,首先在讲这个图表之前,先给大家说一说我们用的术语。
第一个是蓝色的,它所代表的是比较格式化的报道,就是报纸上表现的报道大多数都来自于领导的发言、大会上的讲话或者官方发布的消息,或者是一些新闻稿,记者本身并没有在其中有过多的创作,只是把新闻稿这样的东西拿来修修改改发出的文章,创作的因素不是特别多。
第二种是有创作性的文章,就是记者自己发现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他会自己展开更加广泛或者深入的调查,来寻找另外的视角,看看其他人还有什么样的看法,有自己的创作和发现在里面。
现在在记者范围内也出现这样一个趋势,记者都坐在电脑面前,网络比较发达,大家就在网上搜一搜,剪剪贴贴,作出自己的文章来。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挪威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记者有很多自己原创性的报道,另外在挪威我们也看到有非常多的关于评论的文章,以及很多专家意见的文章。
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挪威所有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中,他们可能是唯一或者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报道了很多相反的观点,我们也知道现在气候变化方面有主流的意见,但是也有相反的看法,说现在气候变化并没有发生,或者说发生了,但也不是由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或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但是影响没有那么巨大,就是有一些反面的声音,在挪威反面的声音也进行了很多的报道,但是在中国和其他国家这样的报道看不到。
(见图)这是我们研究的另外一项发现,就是关于到底在报纸当中,这些报道在什么位置,它的显著性。
在加纳基本上都是在边边角角的,不是在比较显著的位置,六个月的观察中只有一次讲到召开非常重要的一个气候变化的会,这样才让他们能够在报纸的头版出现这样一个大标题,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在中国,除非这个报道和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的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够在比较显著的位置得以刊登,其他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也不会特别重视。
在挪威,有关于气候变化的报道是有比较显著的在报纸中的位置,对于相反不同的观点也给予比较多的空间进行报道。
原因可能是在挪威第二大反对党,进步党,他们否认气候变化的事情。
当然,报道在报纸上的位置是由编辑决定的,我们所听到的加纳的非常主要的报纸的编辑所说的话,采访中他说“气候变化写不出什么大东西来”。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问题没有那么重视。
加纳这个国家,根据IPCC的报告,是在所有国家中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这样的国家在即将召开哥本哈根会议,即将进行重要谈判之际,他们的政府、他们的人民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却没有这么高的程度,而这也跟加纳媒体报纸编辑的认识是相关的,在这样非常重要的谈判即将到来之际,部分媒体记者、媒体编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那么重要,而使得这个本来应该受到重视的问题,使受到这个问题影响严重的国家政府代表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没有那么深的程度,也没有那么高的重视。
(见图)对我来说,能够来参加这次会,而且在早上也听到大家所讲的这些东西,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再次验证了我们这个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非常有意思的,结论是在上面。
第一,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把气候危机作为最为重要意义的全球性的挑战这样的话题来对待,基本上能够做到次要的关注就已经不错了,有些地方甚至连次要的关注也算不上,可能是次次要的关注。
第二,也是早上重庆的这位先生所提的问题是有关的,在气候变化报道中能够与本地的视角联系起来,确实有本地视角的气候变化报道相对来说数量比较少,但是我也找到发现了一些,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来自于本地的新闻员、来自本地的科学家以及有这些知识的记者,同时相关的NGO,使得我们可以写出更多有本地视角、和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关于气候变化的报道。
第三,很多时候这些报道都是来自于高层的,似乎和人们的生活现实非常遥远,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能够把这个似乎很遥远、似乎很高层的东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兴趣联系起来,来弥补这当中的差距和鸿沟。
第四,要解决它需要媒体更大地来帮助公众参与进来。
上周《卫报》头版刊登了大幅的照片,是北极冰的熔化,有非常大的标题,有非常大的照片,有很多文字描述,这当然是新闻。
除此之外,与此相关相配合的,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来帮助应对这个问题,我这里也带了一个小东西,我就不解释了,可以让IanKatz来解释一下,也就是说这样一种模式非常好,一方面有非常大的非常显著的新闻的报道,在里面有更多的让公众可以参与进来、鼓励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见图)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网站,大家如果想了解我们的研究项目,可以去这个地址找到更多的内容。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面请台上的嘉宾谈谈他们的看法。
张称意:
也没什么准备,对他们的演讲,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讲了对气候变化报道的重要性,这是我感觉很强烈的一点。
我觉得气候变化确确实实有好多事,大家能帮助我向公众作出介绍,让媒体参与到抵制气候变化这样的事情当中。
贾鹤鹏刚才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意见,指出一些建议和不足。
我在这里补充一点,最近在召开WCCC,有150个国家参与了这个会,会上一致同意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这个框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没有参与这个会,但是我参与了前边会议议题的准备,略微说一下我的感受,供大家参考。
希望大家手下留情,为什么留情?
说实在的,我是小人物,正确的话我不会讲,希望大家笔下留情,万一留下的千万别放到媒体中,因为这对媒体是有害的。
有几点,一个是对科学上它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它可以使全社会认识到,从气候的观测一直到气候预测、预报,最后到期后服务产品。
我们知道现在全球的气候服务,大家可以看到天气预报。
大家有没有接触过气候预测?
通过这次会,我相信对以后气候科学的进步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一方面,我们这种信息作为一种服务意识向公众公布,以后的气候服务是面向用户,这个用户代表从决策者一直到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一直最后到每一个人。
我们知道气候预测同天气预报最大的不同至少是跨月的,然后是季度,然后是年的,甚至十几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预估。
面对现在的气候变化,我们知道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气候变化是通过极端气候事件体现的,比如近几年中国发生的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08年南方的冰冻雨雪灾害,一直到09年台湾出现的强台风,这次台风强不强?
根本没达到超强,可是它的伤亡损害很大。
再看看08年的冰冻灾害,比历史低吗?
温度差得很远,但是损失很严重。
如果我们早一个月知道,相信我们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
通过这个大家就会知道,气候预测一旦面向服务对象,就会变得有很多很多领域,可以给大家提供很多的机会来报到。
98年那次大洪水,我们国家在历史上那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洪水,但是我们那年中国很平稳地度过了,没有发生大的饥荒,是因为我们很早几个月前给中央做了汇报,国家最高领导人专门听了报道,他们当时调动了物资和部队,所以那次很成功。
这样就说明气候变化对公众服务的意义也是很大的。
科学家和媒体之间,很多记者找科学家沟通的时候存在障碍,上午丁老师也谈到这个问题,很多记者在很多问题上不深入,所以专家有一些意见。
肖学智:
首先我跟张先生不一样的观点,各位记者如果手下留情我们就敢畅所欲言,如果不手下留情,我们就不敢说什么了。
为什么记者和专家沟通上存在障碍?
我的感觉一方面是记者没听明白,或者有时候是读者的眼球故意某一方面夸大,导致本来不是那个意思,引申以后导致谁也不敢见记者了。
回到主题上来讲,刚才贾主编和IanKatz的发言,我觉得他们反映的现象还是准确的,贾先生说的气候变化报道和环境问题不一样,我觉得就是环境问题。
为什么不一样?
比如说现在大家说的二氧化硫污染,不用说二氧化硫、铅怎么危害人,但是如果说二氧化碳,不要说记者,甚至有些政府部门、一些学者,气候问题是不是环境问题?
是不是污染?
他们都有不同看法。
这样一来学术性的报道肯定会比较多,二氧化碳是天然就存在的,天然存在的为什么变成污染物了?
肯定现在是个阶段的问题。
还有刚才IanKatz的先生提到对比三个国家,我觉得是个客观事实,可能在英国气候变化报道非常多,在中国就相对少一点,加纳就更少,这是符合规律、符合现状的。
我曾经在2001年参加世界银行在华盛顿的研讨会,当时世界银行比较各国环境意识,发达国家的环境意识都比发展中国家高,而且在发达国家环境意识中又是对全球环境的关注度更高,在发展中国家,即便在微观的环境意识中也大部分关注的是局地环境问题,对全球环境问题没有关注。
由此,在发达国家当前环境问题基本都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全球环境问题,没有咱们说的二氧化硫、COD问题,咱们说节能减排讲的是二氧化硫和COD,各位媒体可能很清楚,现在炒作很厉害的是铅污染、重金属污染,咱们氮氧化物、重金属是不是污染了?
这么多污染都还没有纳入总量控制。
咱们COD都解决不了,二氧化碳大气中本来就有。
所以,对比一下中国和英国这些国家,不要只局限气候变化的一个环境问题,假如把整个环境问题归纳起来,中国的环境意识已经相当高了。
举个例子说,我是八十年代开始就读环境研究硕士研究生,当时在北大校园就说学环境不就是扫大街吗,还用读博士吗?
但是现在坐公交车,讲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题 气候变化 媒体 高层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