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周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177016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4.12KB
第34周教案文档格式.docx
《第34周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4周教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
(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
我们来帮助二
(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
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清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
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
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
什么平均分?
(2)判断:
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课堂总结
1.请学生回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五、布置作业:
完成小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认识
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把个物体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物体。
把个物体每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教学反思:
白丽格第二单元第2、3课时授课时间:
2016年3月4、7日
平均分的认识
(二)练习课
教科书第10页例3和练习二第4~9题。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息;
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采用操作演示,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等方法突破难点。
水果、小棒、主题图。
第一课时
一、复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想一想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
这两句话一样吗?
不同点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
2.学生分组,用○纸片代替果冻,分一分。
3.汇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每次拿2个,拿完后看有几份。
)(也可在图中画圈,每个圈里有2个,圈完后看有几个圈。
4.小结:
这也是平均分的一种情况。
5.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香蕉活动。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香蕉平均分给小猴”。
让学生独立完成分香蕉任务。
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
你是怎样想的?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完成小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
第5题:
分一分,说一说
请学生用学具表示一罐蜂蜜,动手分一分,
然后说说分的过程,
最后填空:
一共有()罐蜂蜜。
分给4只小熊,
可以分给()只小熊。
第6题:
圈一圈,说一说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提出问题:
可以装机袋?
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体订正。
说说是怎样圈的,圈的结果怎样。
问:
除了圈一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想乘法
三、独立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第7、8、9题。
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
完成大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平均分的认识
(二)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份
白丽格第二单元第4课时授课时间:
2016年3月8日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科书第13页例4,练习三第1-3题。
①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验除法算式的意义。
②会读、写除法算式,熟悉并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活动中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并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理解除法的意义。
采用动手操作、交流、讲解引导、巩固练习等方法突破难点。
课件学具
一、创境激趣,设置问题。
今天大熊猫“笨笨”要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要求每盘分的同样多。
2、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一)、引入除法
1、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2、问: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3、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
”,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
4=3,读作:
12除以4等于3。
4、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练习三第1题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3、练习三第2题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并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学习除法,希望大家也能像今天一样认真学习。
完成大练习册相关习题。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3(个)
读作:
表示:
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白丽格第二单元第4、5课时授课时间:
2016年3月9、10日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科书第14页例5,练习三第4-11题
(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①、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1、除法的第二种分法及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突破难点。
例题5的图片,学具、练习题卡。
第一课时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大熊猫“笨笨”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看到那么多它喜欢的竹笋,就禁不住多采了些。
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大熊猫“笨笨”是怎样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4)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思考:
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谈话: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学生举例。
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16页练习三第7题。
(1)、说说算式的意思。
(2)、根据算式意思用○片摆一摆。
(3)、填空。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9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3、引导学生完成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说说算式意思。
(2)、看图写出除法算式,说说算式意思。
24÷
4=624÷
6=4
4、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第10题。
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分后填写算式。
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5、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第11题。
三、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0÷
4=5
被除数除数商
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5份
白丽格第二单元第6课时授课时间:
2016年3月11日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
教科书第18页例1及练习四的第1~3题.
①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
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
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操练的方法突破难点。
课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过了一个春节不知大家忘了没有?
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胆应战?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
2=4×
3=2×
5=3×
3=
2、填空。
2×
()=43×
()=64×
()=8
()×
3=12()×
4=205×
()=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4、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1、引出除法算式12÷
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
(1)个问题: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
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并且突出强调:
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
(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
商几?
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显化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
求12÷
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4、小结。
用乘法口诀能快速求出商。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18页的“做一做”。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2、3。
4题。
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4题。
从这到题中你们有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⒈请同学们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
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4=3
想:
4和3相乘等于12,口诀三四十二,商就是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4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