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169840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38MB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城市地域特色的形成...........................................................................3
2.2城市地域特色的现实问题.......................................................................3
2.2.1城市面貌的紊乱与相似.....................................................................3
2.2.2传统历史街区的破坏.......................................................................3
2.2.3攀比与跟风现象严重.......................................................................3
2.3城市地域特色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4
2.3.1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4
2.3.2经济利益的驱动...........................................................................4
2.3.3观念及认识水平的限制.....................................................................4
3.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思想与方法探索.........................................................5
3.1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思想...............................................................5
3.1.1以人为本的思想...........................................................................5
3.1.2传承文脉的思想...........................................................................5
3.1.3因地制宜的思想...........................................................................5
3.2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方法...............................................................6
3.2.1空间形态分析法...........................................................................6
3.2.2城市活力营造法...........................................................................6
3.2.3认知意象分析法...........................................................................7
4.贵阳市中心城区地域特色及城市现状.................................................................7
4.1贵阳市中心城区地域特色.......................................................................7
4.1.1贵阳市中心城区自然资源特色...............................................................7
4.1.2贵阳市中心城区人文资源特色...............................................................7
4.1.3贵阳市中心城区历史资源特色...............................................................8
4.2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现状.......................................................................8
4.2.1贵阳城市发展历程.........................................................................8
4.2.2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特点.................................................................9
4.2.3贵阳市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的突出问题........................................................9
5.本次设计理念概述................................................................................9
5.1设计理念....................................................................................9
5.2设计方法与结果.............................................................................10
5.结论...........................................................................................11
参考文献.........................................................................................12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的模仿和“克隆”现象的增加,全国城市的面孔大同小异。
许多的城市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原有的格局、历史街区被破坏得很严重,由于盲目和无序的大兴建设,致使城市风貌的紊乱。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除了其固有的经济职能外,城市作为精神文化和情感寄托的作用逐渐凸显,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地域特色的表达。
本文通过对大批已有的城市设计理念课本知识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并总结深化,试图探索一种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思想和方法,由此为以后的城市设计理的实践活动起到一些借鉴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
地域特色历史文脉现代城市设计贵州贵阳
1.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完整的综合性专业概念。
[1]城市设计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
[2]通过城市设计,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城市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同时还能维护、延续城市文脉,使城市发展两个关键因子较好地协调发展,为人类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
本文通过对大量已有的城市设计理念课本知识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通过对贵阳中心城区历史规划与本次设计进行对比,论述贵阳本土地域特色给城市设计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总结,予以深化。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也迎来了大兴建设的高潮,特别是在过去的10年中,在各大城市新建筑拔地而起。
同时,它也带来了“千城一面”的负面影响。
城市建设是西方理性主义“现代化”的形式,是传统城市文化内涵的缺失。
城市建筑密度过高,开放空间不足、基础设施短缺、交通混乱、城市风貌丧失等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式的城市危机”。
全球化和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和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如何不被全球化的“文化趋同”大潮所淹没;
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保持和发展我国城市的地域特色;
如何在众多城市普遍性之中寻找特殊性,将是我国今后城市建设和发展面临的难点和痛点。
因此探讨地域特色给城市设计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战后,美国建筑理论和批评家芒福德率先提出应该以当地的、本土的和人道的现代主义形式打破单一和贫乏的工业城市面貌,这是首次将地域文化研究引入到现代文化语境中;
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积极探索建筑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
弗兰普顿提出“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地理、气候、地区的材料,颜色,和解决环境问题,强调地方文化的意义。
同时,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提出了运用理性主义类型学和类似性城市的方法来分析城市特色;
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通过人的认知地图和环境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形式,强调城市结构和环境的可识别性及可意向性。
这些理论对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3]
我国的城市设计发展相对于国外起步比较滞后,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发展的过程也颇为坎坷。
建国以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城市大部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建和扩建,并且规划了不少的新城。
因为经济发展的波动、人口的膨胀,以及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滞后,导致城市建设落后很多,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也缺乏系统的研究。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转为中心,城市房地产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当时城市规划设计许可和城市建设条例还不完善,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许多城市发展的无需与混乱。
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在《广义建筑学》上,吴良镛老一辈建筑师论述了城市发展的一些规律,还发表了不少城市设计的论述。
而后,大量的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著作被先后翻译到国内,如林奇的《城市的意向》、培根的《城市设计》等。
国内的杂志发表了不少有关城市设计的著作和文章。
同时,随着城市建设高潮的兴起,许多城市建设的问题迫在眉睫。
在许多城市,一个高度合格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是城市设计的迫切需要。
1.3论题的阐述
“地域”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
“地域特色”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共同构成的特征,它是相对于一定空间维度存在的,是历史特征和时代属性相统一的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
其包括了地域的温度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行为方式等等。
地域与地域特色是有区别的,地域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区域和空间,而地域特色所阐述的却是城市的一种属性,表达的是城市与其所在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与文化、社会经济等共同发生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空间的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地域特征应该反映这种差异,因为它是一个地区或地方特有的风土个性,是隶属于当地最为本质的特征。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即现代城
市设计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应该遵循哪些思想,如何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公
共空间和景观环境。
2.城市的地域特色及现实问题
2.1城市地域特色的形成
我们今天所见到传统民居和传统城市空间与形态所表现出的地域性,是一种历史沉积的结果,它的形成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1)科学技术水平低下。
(2)缺乏与外界的交流。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建造技术和结构水平不发达,人们的建设活动还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没有能力改变自然,只能利用和顺从自然。
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与交流的贫乏,受到外来的影响和冲击也较少,因此一个地方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单一的文化形态。
这种单一的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获得缓慢的演进,并获得可识别的特征和可延续传承的地区传统。
2.2城市地域特色的现实问题
2.2.1城市面貌的紊乱与相似
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们发现很多城市都有着相似的街道,有着相似的形式、风格、色彩的建筑物,有着模样大同小异的银行大楼、宾馆、饭店和商场。
走在不同的城市中,却总会产生一种既陌生又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的同时,不同的城市也在飞速发展和盲目建设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出现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现象,“克隆”城市现象非常严重。
2.2.2传统历史街区的破坏
目前为止,我国正式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101座,但像北京、西安、长沙等历史古城,大部分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都已消失不见,城市中残存的一些历史建筑也都面临着严重的被现代高楼大厦淹没的危险。
只有下了丽江、平遥、周庄的等屈指可数的几座城市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然而这些商业化糜烂,我们很难感受到这些城市的历史气息。
2.2.3攀比与跟风现象严重
中国城市曾兴起一股建“第一高楼”热潮。
许多城市争建第一高楼,尤其是北上广等一些大型城市(如图一、图二所示)。
中国现在这中盲目攀比的现象,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很多社会问题,同时加速了城市本身特色的丧失。
图一:
深圳中心城区图二:
上海中心城区
2.3城市地域特色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2.3.1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工业社会的到来打破了以农业社会为基础形成的地域界限,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人们脱离了地域的限制走向了全球。
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现代建筑可以不被环境和地域的条件所限制。
因此任何地方的建筑都可以“克隆”另一个地方的建筑,而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明,将世界的各个角落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连接在一起,世界各地的城市互相不再是完全陌生的,即使人们没有亲自到过,也可以从媒体上了解欧洲、美洲乃至是非洲的城市风光和建筑风格,从而在对城市的观察过程中,有了更大的可比较参照范围。
在世界文化与技术得到快速共享的同时,原本具有各自地域特色的城市自身的性格逐渐丧失。
2.3.2经济利益的驱动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房地产开发商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在不断追逐经济利益的热潮中,城市本身具有的特色也在逐渐的丧失。
一方面,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采取最低门槛,最大优惠,最优服务的政策来招商引资,于是出现了城市规划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现象。
在城市的建设中,政府已经失去了自主权,城市规划也是可有可无。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三、五年就换一届,在职领导在政绩机制、赶超机制、利益机制等作用下,求功
心切,对违规建设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违法者还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这种由利益驱动所导致的规划建设现象,是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
2.3.3观念及认识水平的限制
思想观念意识的落后首先是体现在规划滞后上,甚至很多城市没有规划,直接导致了建设的盲目和无序。
大量传统民居、古建被无情的拆除,地域风俗也逐渐消失,这种种现象都是对城市特色无知的表现。
地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自身的定位和对自身境遇的理解,进而失去了文化的自信和自尊。
地域的文化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就容易屈从于强势的外来文化,而出现自身地方文化的日渐衰微的现象。
规划过程中规划人员缺乏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对自身文化底蕴的认识不够,规划决策中缺乏特色文化理念的指导,定位不准。
对公共环境效益的关注却较少,这在主观上增加了达成共识的难度,从而阻碍了城市设计的实施。
3.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思想与方法探索
3.1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思想
3.1.1以人为本的思想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自身价值获得更为适宜的实现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提升优化,从而让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更加舒适、健康、安全和幸福。
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强调和关注具体的、现实的人的需要,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主旨。
3.1.2传承文脉的思想
城市文脉是指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特有的、景观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城市文脉包括两种形态:
形态的表型是指能够使人感受城市的功能之外,直观表现为实体的城市和城市空间的能力。
隐型的形态是指那些潜在的、深刻影响着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其中有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心理等因素。
现代城市设计不仅要体现城市的自然和区域特征,还要体现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延续,不同时代的建筑、街区与场所,不同时代的人物、事件都蕴含着城市历史文化的烙印,对其的继承和保留是对地方特色、场所精神与文化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与延续。
因此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还应该遵循传承文脉的思想。
3.1.3因地制宜的思想
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不同的城市由于所在的地点和区域的自然、人工、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各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城市会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形态,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我国的吴良镛老一辈学者,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他主张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应该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城市肌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并认为从总体到细节城市都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的各个部分就像生物的细胞一样,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共同形成整体的秩序与活力,城市的各个组织更新应该遵循原有的城市肌理和内在秩序与规律,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进行更新。
3.2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方法
3.2.1空间形态分析法
城市的空间、形式和秩序是城市永远不变的主题。
城市设计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它能创造出良好的、美的城市空间秩序,给人以美的视觉和感觉享受。
有的是由空间类型分布而形成秩序;
有的是通过空间关系的建立而形成秩序;
有的是通过空间中的运动而形成秩序。
图底关系理论是比较典型的空间形态分析法。
图底关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和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它将直觉对象建筑作为“图”,将周围被忽视的空间作为“底”,它是将城市空间结构和秩序简化到二维平面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空间总体结构特色和城市的空间等级(如图三、图四所示)。
[4]
图三:
图底关系图四:
图底反转
3.2.2城市活力营造法
人的活动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
雅各布斯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出发,认为创造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激发城市的活力。
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塑造宜人交往的空间尺度。
空间是可以感知的,一个空间由长、宽、高等因素所定义,一个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一个被赋予空间意义的“场所”,一个有归属感与场地情感的公共空间才是人们喜爱的空间。
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从而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5]
保留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活动。
它丰富了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也展示了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和城市形象。
保留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活动,有助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营造,同时,这也是尊重城市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体现。
3.2.3认知意象分析法
林奇的认知意象分析法是从人的环境心理出发,通过人的认知地图和环境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形式,强调城市结构和环境的可识别性及可意向性。
林奇认为有五种基本要素构成了这种意象。
他们分别是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这几个要素的提取、转译、再生成,达到对城市原有意向的延续与继承。
从而实现尊重城市地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目的。
4.贵阳市中心城区地域特色及城市现状
4.1贵阳市中心城区地域特色
4.1.1贵阳市中心城区自然资源特色
贵阳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城市,自古以来,贵阳就有“地无三尺平”的说法,山体连绵不断,平地少,市域范围内85%的面积属于喀斯特地貌,具有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景观格局,展现出来的地貌多是山地、丘陵为主的盆地地区。
贵阳被称为“森林之城”“高原翠城”。
贵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森林覆盖率很高,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树木常青,四季如春,素有“第二春城”之称。
城内水系发达,南明、花溪、市西河、贯城河、鱼梁河若干细小支流纵横蜿蜒,构成城市活力的动脉。
“山、水、林”是贵阳市显著的自然资源特色。
4.1.2贵阳市中心城区人文资源特色
贵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文化特质也兼容并包,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移民文化,包容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最显著的文化有多民族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等。
在长期的生活中也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市民文化。
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吃新节等民俗文化(如图五、图六所示),以及贵阳万东花鸟市场、贵钢花鸟市场、贵州阳明路古玩城等市民文化活动。
花鸟市场是最具贵阳生活情趣的去处,承载着很多贵阳人的记忆。
各种平时难得一见的手工艺表演可以勾起了大人对老贵阳的回忆,也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给他们带来了一种与电脑游戏和高级玩具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这些都是宝贵的城市文化资源。
图五:
彝族火把节图六:
仡佬族吃新节
4.1.3贵阳市中心城区历史资源特色
贵阳市中心城区历史资源丰富,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设计 理论 方法 课程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