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综合评估检测二第一十一章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168748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02.11KB
届高三化学综合评估检测二第一十一章Word格式.docx
《届高三化学综合评估检测二第一十一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综合评估检测二第一十一章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只用淀粉溶液即可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盐
C.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D.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杂质
7.(2012·
洛阳模拟)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mol·
L-1。
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m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mmol),丙瓶不变。
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的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甲=乙>
丙B.甲>
丙>
乙
C.丙>
甲=乙D.乙>
甲
8.家庭中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B.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mol电子
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SO2相同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共同使用,可达到既清洁又消毒的双重效果
9.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两种金属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金属Al无剩余B.c(Na+)=c(AlO2-)
C.所得溶液呈碱性D.Na的物质的量是0.6mol
10.如图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选项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
C
NO
稀硝酸
铜屑
H2O
D
NO2
浓硝酸
NaOH溶液
11.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数轴的表示方法可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与分散系种类的关系:
B.常温下,溶液的pH与其酸碱性的关系:
C.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硫元素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D.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
的关系:
12.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
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
A.B3A2B.BA2C.A3B2D.AB2
13.(2012·
重庆模拟)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6H12O6+6H2O-24e-====6CO2↑+24H+
C.放电过程中:
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22.4/6L
14.(2012·
佛山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硫酸清洗
B.在用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有两种
C.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一律不能放回原瓶
D.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15.(2012·
成都模拟)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B.12.5mL16mol·
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C.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
D.NA个SO3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体积为Va的0.02mol·
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2mol·
L-1NaOH溶液,Va>Vb时:
c(CH3COOH)+c(CH3COO-)>c(Na+)
B.将0.2mol·
L-1的盐酸与0.1mol·
L-1的K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OH-)<c(Al3+)<c(H+)<c(K+)<c(Cl-)
C.pH=5的HCOOH溶液和pH=5的NH4NO3溶液中,c(H+)不相等
D.25℃时,pH=4,浓度均为0.1mol·
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c(CH3COOH)+c(H+)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Ⅰ)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B.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10mL的量筒量取5.0mL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C.用天平称量20.5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得药品的质量
D.10%的硫酸和9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
E.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浓度
(Ⅱ)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
a.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b.锥形瓶c.滴定管d.烧杯(若干)e.玻璃棒
f.胶头滴管g.托盘天平(含砝码)h.滤纸i.量筒
j.漏斗k.温度计。
现有下列试剂:
A.NaOH固体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镁溶液D.蒸馏水,试填空:
如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
(1)下述判断及读数(虚线刻度)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①是量筒,读数为1.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0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0mL
D.①是温度计,读数是1.50℃
(2)配制10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________。
(3)除去Mg(OH)2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以用的试剂是:
_________(选填序号),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
完成上述操作,上述仪器或用品用到的有_________(从上述仪器或用品中选择,填上相应序号)。
18.(8分)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
①A与D同主族,A形成的氢化物分子M与D形成的氢化物分子N都含有18个电子;
②一定条件下,A、D分别和B形成的化合物X和Y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③A和C形成的化合物Z可形成原子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
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化合物Y的水溶液pH>7,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M的溶液中通入N,可发生反应生成D的单质和A的另一种氢化物,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分)锆(Zr)元素是核反应堆燃料棒的包裹材料,二氧化锆(ZrO2)可以制造耐高温纳米陶瓷。
我国有丰富的锆英石(ZrSiO4),含Al2O3、SiO2、Fe2O3等杂质,生产锆的流程之一如下:
(1)写出上述流程中高温气化的反应方程式(C转化成CO):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ZrOCl2·
8H2O在900℃生成ZrO2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
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在熔融电解质中,O2-向__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2012·
武汉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他们认为X不一定是Fe,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
为探究X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定性检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1中,注入浓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黄绿色;
有少量气泡产生
②
向试管1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溶液出现红色
③
另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2中,注入足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
有极少量红色物质析出,仍有较多黑色固体未溶解
(1)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X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定量测定
(1)操作Z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仪器中,在灼烧沉淀时必须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写出溶液Y中滴加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数据,得出2.376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1.(12分)Ⅰ.飞机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
利用催化剂可使尾气中的NO和CO发生反应2NO(g)+2CO(g)
2CO2(g)+N2(g)ΔH<
0。
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Ⅰ
280
1.20×
10-3
5.80×
82
Ⅱ
124
Ⅲ
350
(1)请填全表中的各空格。
(2)请在下边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Ⅱ.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N2和O2反应:
N2(g)+O2(g)====2NO(g),该反应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2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2与5molO2,达到平衡后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1molN2和一定量的O2,平衡时O2与NO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生活垃圾应分类后进行回收处理、变废为宝,以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
2.【解析】选B。
A项,16O与18O互为同位素,但H216O、D216O、H218O、D218O等都不
是单质,不能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项,非金属性Si、P、Cl逐渐增强,所以
SiH4、PH3、HCl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C项,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
D项,Ca2+
的结构示意图为,NH4Cl的电子式为。
3.【解析】选C。
A中过量的SO2应生成HSO3-,错误;
B中Fe(NO3)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HI溶液,酸性条件下NO3-的氧化性强,应是NO3-氧化I-,错误;
D中反应为:
HCO3-+Ba2++OH-====BaCO3↓+H2O。
4.【解析】选C。
NaClO3和Na2SO3的物质质量之比为71∶42,物质的量之比为2∶1,设棕黄色的气体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2×
(+5-x)=1×
[(+6)-(+4)],x=+4,该棕黄色的气体为ClO2。
【一题多解】解答本题也可以这样分析:
由NaClO3和Na2SO3物质质量之比为71∶42知,物质的量之比为2∶1,即1摩尔Na2SO3被氧化,失去2摩尔电子,2摩尔NaClO3得到2摩尔电子,NaClO3中氯元素由+5价降低1价,变成+4价,棕黄色的气体X为ClO2。
5.【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混合气体的成分是氢气和氧气,由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即可求出Na和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
(2)本题中Na2O的物质的量可以是任意值。
【解析】选C。
由于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收集到的混合气体放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发生2H2+O2
2H2O,由2Na+2H2O====2NaOH+H2↑,2Na2O2+2H2O====
4NaOH+O2↑,可知Na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与Na2O的量无关,故选C。
6.【解析】选C。
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是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环烷烃的混合物,因此A选项错误;
淀粉只有遇到碘单质才变蓝,因此B选项错误;
纯毛织物灼烧后有特殊的气味,因此灼烧可以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C选项正确;
浓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乙酸乙酯、乙酸等反应,反而除去了乙酸乙酯,因此D选项错误。
7.【解析】选B。
氯水中有如下反应:
Cl2+H2O
HCl+HClO,甲中加入NaHCO3,与盐酸反应使平衡右移,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乙瓶中加入少量NaHSO3,NaHSO3有还原性与HClO反应,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丙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B正确。
8.【解析】选A。
HClO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A正确;
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1mol电子,B错误;
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是氧化,SO2的漂白原理是化合,两者不相同,C错误;
D中发生NaClO+2HCl====NaCl+Cl2↑+H2O,漂白效果减弱,错误。
【误区警示】Cl2在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1molCl2转移1mol电子,而不是转移2mol电子;
NaClO溶液和盐酸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会使人中毒,不能混合使用。
9.【解析】选B。
n(H2)=
=1.2mol,设n(Na)=n(Al)=x,根据电子守恒得x+3x=2×
1.2mol,x=0.6mol,D正确。
设AlO2-物质的量为w,由关系式:
Al~OH-~AlO2-
111
0.6mol0.6molw
得w=0.6mol,A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lO2-,没有剩余,A正确。
所得溶液是NaAlO2溶液,由于AlO2-水解溶液显碱性,故c(Na+)>c(AlO2-),B错,C正确。
10.【解析】选B。
A中净化装置c里装碱石灰不合适,应将NH3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A错误;
C中该装置不适合制NO,因2NO+O2====2NO2,C错误;
D中生成的NO2用NaOH净化,会使NO2发生反应,且NO2有刺激性气味,收集之后要有除尾气装置,D错误。
11.【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2)铁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
【解析】选D。
Fe在Cl2中燃烧时,即使氯气的量较少,铁也生成FeCl3,不生成FeCl2,D错误。
12.【解析】选B。
分析过程如表:
K
L
M
元素
化学式
b=2
a=6
O
SiO2
2
a+b=8
a-b=4
Si
13.【解析】选B。
A项,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破坏微生物,所以该电池不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项,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6H12O6+6H2O-24e-====6CO2↑+24H+;
C项,放电过程中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
D项,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22.4L。
14.【解析】选B。
银不溶于稀硫酸,A项错误;
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有例外,如金属钠,剩余的应放回原瓶,C项错误;
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固体剩余少量液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D项错误;
B项中溶解氯化钠搅拌和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都要用玻璃棒,正确。
15.【解析】选C。
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燃烧时氯气不足,铁有剩余,转移电子数小于0.3NA,A错误;
12.5mL16mol·
L-1浓硫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铜只与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2NA,B错误;
Na2S和Na2O2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78,两者物质的量之和为0.1mol,Na2S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C正确;
D中SO3分子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错误。
16.【解析】选A。
A项等浓度CH3COOH与NaOH溶液反应,当Va>Vb时,醋酸剩余,n(CH3COOH)+n(CH3COO-)=0.02Va,氢氧化钠完全电离,n(Na+)=0.02Vb,A项正确;
B项将0.2mol·
L-1的K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AlO2-+H++H2O====Al(OH)3↓,剩余盐酸与Al(OH)3反应,沉淀不能完全反应,氢离子全部反应,c(H+)<c(Al3+),B项错误;
C项pH=5的两种溶液,它们的c(H+)相等,C项错误;
D项根据物料守恒得:
c(CH3COOH)+c(CH3COO-)=2c(Na+),由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H+)+c(Na+),得到c(CH3COO-)+2c(OH-)=2c(H+)+
c(CH3COOH),整理变形为c(CH3COO-)+c(OH-)-c(H+)-c(CH3COOH)=c(H+)-c(OH-),pH=4,溶液显酸性,c(H+)>c(OH-),c(CH3COO-)+c(OH-)>c(CH3COOH)+c(H+),D项错误。
17.【解析】
(Ⅰ)A准确,液面低于刻度线的原因是容量瓶刻度线上边的内壁附着液体;
量筒量取5.0mL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用天平称量20.5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得药品的质量为19.5g,偏低;
D偏高,硫酸的密度大于1g/cm3,10%的H2SO4和90%的H2SO4等体积混合后,H2SO4的质量分数应大于(10%+90%)÷
2=50%;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浓度偏低。
(Ⅱ)
(1)量筒的0刻度在下边,但不标出,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面,温度计的0刻度在中间,可知①是温度计,②是量筒,③是滴定管,再根据精确度只有滴定管为0.01mL,可知只有C正确。
(2)从给出的仪器看,还缺少药匙和100mL容量瓶。
(3)利用溶解性Mg(OH)2难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取样品加入蒸馏水溶解,加少量氯化镁溶液,过滤即可除去;
用到的仪器或用品:
a.铁架台(含铁圈、铁夹)、d.烧杯、e.玻璃棒、h.滤纸、j.漏斗。
答案:
(Ⅰ)D
(Ⅱ)
(1)A、B、D
(2)药匙、100mL容量瓶
(3)C、D溶解过滤a、d、e、h、j
18.【解析】根据①,含18个电子的氢化物分子最容易想到的是第三周期的气态氢化物,而与之同主族的18电子氢化物分子就只有H2O2和H2S了,所以A是O,D是S,则M、N分别是H2O2和H2S;
根据②知B是Na,类似H2O2和H2S,X、Y分别是Na2O2和Na2S;
根据③知C为Si,Z为SiO2。
(1)
SiO2
(2)O<S<Si<Na
(3)S2-+H2O
HS-+OH-
(4)H2O2+H2S====S↓+2H2O
19.【解析】
(1)高温气化时发生反应的产物为ZrCl4、SiCl4和CO,化学方程式为:
4C+4Cl2+ZrSiO4
ZrCl4+SiCl4+4CO
(2)ZrOCl2·
8H2O在900℃生成ZrO2的反应方程式为:
ZrOCl2·
8H2O
ZrO2+
2HCl↑+7H2O↑。
(3)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O2+4e-====2O2-。
负极上丁烷失去电子跟O2-反应生成CO2和H2O,电极反应为:
C4H10-26e-+13O2-====4CO2
+5H2O。
(1)4C+4Cl2+ZrSiO4
ZrO2+2HCl↑+7H2O↑
(3)负O2+4e-====2O2-
C4H10-26e-+13O2-===4CO2+5H2O
20.【解析】Ⅰ.Fe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FeCl2溶液,因为溶液呈黄绿色,所以可以初步判断溶液中含有Fe3+,为了进一步确认Fe3+是否存在可以加入KSCN溶液,因为溶液出现红色,所以一定含有Fe3+,即黑色粉末中有Fe3O4。
Fe能够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的单质铜,所以黑色粉末中有Fe。
综上所述,黑色粉末是Fe3O4和Fe的混合物。
Ⅱ.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Fe3O4转化成Fe3+和Fe2+,Fe转化成Fe2+,加入H2O2溶液,H2O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再加入足量氨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Fe(OH)3沉淀,然后在坩埚(加泥三角起支撑作用)中加热灼烧分解得到Fe2O3。
n(Fe2O3)=
=0.0155mol,假设混合物中Fe3O4和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
x·
232g/mol+y·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化学 综合 评估 检测 第一 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