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跟其专业群建设.docx
- 文档编号:201672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392.65KB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跟其专业群建设.docx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跟其专业群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跟其专业群建设.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跟其专业群建设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项目名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及专业群建设
【项目总负责人】佟天宇(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主任副教授)
【项目负责人】赵林源(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高级工程师)
李金彪(抚顺佳化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春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高级工程师)
许云锋(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副主任副教授)
【项目参与人】安磊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柴敬安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孟帅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教研室主任讲师
陈娆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肇薇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书记副教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区域产业优势
抚顺是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重工业城市。
2002年初抚顺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北方石化城”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了国家级和省级的论证。
抚顺石化行业正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步伐,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全力打造“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世界级炼化生产基地。
2008初国家科技部正式认定抚顺市为“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精细化工”命名的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可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带动抚顺成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聚、优势明显的地区。
2.人才需求分析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拉动对化工技术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经过调研,根据“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炼化生产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的发展规划以及对化工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未来十年化工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新增从业人员将达到15万人,其中化工生产操作、化工设备与维护、化工分析检测等高职人才需求6万人。
同时化工企业原有从业人员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自身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化工人才,原有从业人员急需知识更新和培训。
如何培养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教育院校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专业建设的基础与优势
根据抚顺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学院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是“辽宁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研究首批试点专业”、“辽宁省高等学校高职品牌专业”、“抚顺市高等学校高职示范专业”和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毕业生就业形势好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立足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化工专业技能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强调职业素质和化工专业技能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融合。
由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紧扣抚顺及辽宁省市化工行业技术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在化工企业工艺操作、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生产供销等岗位就业供不应求。
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
经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为“毕业生职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
2.零学费“订单培养”实现了新突破
上学期间挣工资,企业出资报学费。
我院先后与抚顺佳化化学有限公司、沈阳科创集团等单位签订了“零学费”订单培养协议。
订单企业为了吸引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到企业工作,与入学新生签订培养协议,协议规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拿岗位工资,若学生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则按在企业服务年限报销50%-100%的学费,实现了零学费订单培养的新突破。
3.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49人,其中专职教师30人,兼职教师19人。
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5%,中级职称占3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85%;具有一定企业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占55%,具备高职教学的师资实力。
教师团队中,确立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5人。
“化工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张建中教授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是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
近五年来,教学团队承担省、市科研项目8项,其中辽宁省科技三等奖1项、抚顺市科技一等奖1项、专利1项。
开展省、市、院教学科学研究多项,省级教学成果3项、院级教学成果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多篇。
4.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扎实推进
依托校企合作机制,开展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基于石油化工生产工作过程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把课堂搬进实训室,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毕业顶岗实习作为支撑,进而服务于化工操作、化工设备维护、产品检验和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群。
5.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设施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得到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植,已形成规模,被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确定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拥有7000㎡的实验实训教学场地,建有基础化学实训中心、分析检测中心,化工单元操作中心、丙烯酸甲酯实训工厂、化工仿真模拟中心、化工仪表维修中心6个实训中心,下设23个实训室,能够面对化工专业群开设60多个实训项目,同时承担化工反应工、化工总控工、化工分析工等多个职业工种的培训及鉴定工作。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1997年开始实行“双证书”制度,对学生进行化工岗位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基本能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
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1处。
6.校企合作
本专业建设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始终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抚顺佳化化学有限公司等数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和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同时企业也将职工培训基地设在我院,校企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
7.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深入
送教上门,把数2个成人大专学历班和培训班建到了企业,实现了厂中有校。
教师不仅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理论培训,同时还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及横向课题研究等工作,并及时将生产中的典型产品、技术问题、代表案例、岗位规程和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
(三)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2.基于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3.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尚未形成;
4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数量相对不足,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尚需加强。
5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不足)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抚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背景,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特色鲜明,“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实现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无缝对接;以省内外职业大赛为风向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双融合的三阶段、三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岗位从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本岗位工作能力为培养规格,基于本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构建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核心课程和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教学团队,不断培育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产业发展的适应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100%。
坚持立足于抚顺市及服务辽宁省其他地区化学工业,在辽宁省同类院校中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的高职教育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组建由合作企业、学院领导、教职工代表和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利益相关方组成的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
在董事会框架下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育教学改革等,校企共同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解决人才共育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等问题;建立校企合作“三级反馈”运行机制,定期反馈环节对各部门工作及效果进行反馈,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积极探索、实践完善以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技能大赛为风向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双融合的三阶段、三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探索按计划、分阶段、弹性、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2)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本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构建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核心课程和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建设5门核心课程?
?
具体?
3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在现有实训基地基础上,强化校内实训的内涵建设,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与职业氛围,为更好的配合新课程体系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新建精细化工生产实训中心、化机维修实训中心,扩建分析检测中心、化工仪表维修中心。
新建和扩建的实训中心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支撑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进一步完善化工技术相关实验实训室设备设施,拓宽实验实训室的功能,力争把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实训基地。
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抚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抚顺佳化聚氨酯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以落实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顶岗实习为目的,进一步稳定和扩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采取协议挂牌、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寻求企业对学院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通过3年的改革与建设,新建成4个校企高度融合,对专业建设产生强大支撑力的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
(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三年建设,教学团队教师总数达到65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兼职教师33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达到31人,占专任教师的97%;培养、引进(聘用)专业带头人1人(企业知名专家);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2人;引进(聘用)专业骨干教师1人(企业一线技术能手);培养校内骨干教师6人,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
(五)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
搭建专业群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成为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抚顺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等企业教育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到2015年培训1800人;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到2016年拟创造收入100万元;积极开展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到2015年化工职业技能鉴定1200人次。
三、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建设
(1)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专人专管,分工明确,把校企合作做大做强;深化体制改革,联合地方石化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董事会,制定规程,明确各方在共同发展、共同建设、共同育人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多元化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加强石油化工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使其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表3-1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完成
时间
资金投入
2014
2015
2016
1
校企合作董事会建设
王永红(学校)
(企业)
2016
2
0.5
0.5
2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
张建中(学校)
张庆斌(行业)
2016
0.7
0.5
0.4
合计
4.6
2)按照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三级反馈”运行机制。
图跨页
图3-1“三级反馈”运行机制图
“三级反馈”机制由三级组织构成,即校企合作领导机构,校企合作协调小组和校企合作工作小组。
政府部门作为载体,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协调保障校企合作的运行,领导机构由学院领导、行业及企业负责人组成,校企双方制定方针政策,合作方式,制度管理等内容;协调小组由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实施、运行管理、培养方案确定等内容;由校企双方组建的工作小组负责教学标准的设定、课程体系的建设等内容。
定期反馈环节对各部门工作及效果进行反馈,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
表3-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内容、进度及资金投入表
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化工 生产技术 专业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