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167047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77KB
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Word格式.docx
《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
“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
”“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
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三、刘邦《手敕太子文》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
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
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
今定汝为嗣。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
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手敕太子文》是刘邦病危时(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三月)为确立嫡长子刘盈为帝位继承人,并对其进行谆谆告诫和嘱托而亲笔撰写的遗训。
在这篇遗训中,刘邦深悔早年轻薄文人之举,并以现身说法告诉儿子为学的重要性。
同年四月刘邦驾崩,五月,十六岁刘盈继皇位。
四、司马谈《命子迁》
作者司马谈(?
—公元前110),西汉夏阳(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
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
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
五、《诫子书》《诫外甥书》
作者诸葛亮(181-234)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诫外甥书)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
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
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
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六、琅琊王氏家训
琅琊王氏有中华第一望族之称,自汉谏议大夫王吉“始家臬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即开创了家族贵显的先河,后经东汉魏晋南北朝至唐末约一千年,族中竟有六百余人将名字刻在了人类文明史上,单宰相就出产了九十二位。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
推美引过,德之至也;
扬名显亲,孝之至也;
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
临财莫过乎让:
此五者,立身之本。
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极点;
把美名推让给别人而自己承担过失,是德的极点;
传播好名声使亲人显赫,是孝的极点;
兄弟和乐,宗族欢欣,是悌的极点;
在财物面前没有比谦让更好的了:
这五条,是立身的根本。
七、《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
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
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
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八、钱氏家训
无锡鸿山钱氏(原籍浙水),先祖吴越王钱鏐。
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玄同、钱三强、钱基博、钱钟书、钱复、钱穆、钱逊……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王后裔。
三十多世,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
有评论称钱氏家族千年兴盛,近代俊彦接踵的原因出自家族重视传统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而《钱氏家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钱氏家训》基于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角度出发,为子孙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
钱鏐在临终前,曾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
一千多年来,遗训和《家训》世代相传,更得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力行,成为立族之本,旺族之纲。
九、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付弈。
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
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
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
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十、范仲淹家训
范仲淹早年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
然后对子弟的教育也是忠恕之道,所以子孙发达,代有达人。
范仲淹立范氏义庄,也是很大的功德,对子孙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也奠定家族发达的基础。
苏州天平山的高义园,就是这些历史遗存。
妄想莫起,想亦无益,美色莫迷,报应甚速。
待人莫刻,一个恕字,作事莫霸,众怒难犯,
女色莫溺,汝心安乎,淫书莫看,譬如吃砒,
立身莫歪,子孙看样、果报莫疑、眼前悟出。
降惊莫损,及早回头,淫念莫萌,怕有报应。
暗室莫愧,君子独慎,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范仲淹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其中的精华绝妙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至今仍广泛传颁,激励后人。
一生治国有略,教子有方,他的两个儿子先后都成了宋朝的宰相,继续为实现他富民强国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正是凭着这样的家训、家风,范仲淹家族兴旺数百年。
十一、《包拯家训》
作者包拯(999—1062),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
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
“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又十四字。
“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
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
十二、宋·
司马光《家范》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古人有言曰:
“慈母败子”。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当人母亲不担心她不慈祥,担心的是过于溺爱而不知道教导他们。
对于母辈,司马光认为:
慈母之所以败子,关键在于爱而不教,只是过分的宠爱和溺爱。
它小则使儿女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知稼穑之艰,不晓生计之难;
大则使儿女们任性孤行,不顾纲纪,无法无天,以至于干出不忠不孝、丧尽天良的事,到头来身入囹圄,身首异地,成为社会上的渣滓和罪人。
司马光自己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
他说;
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
就研究立身处世和处理复杂的身边矛盾而言,《家范》确实比《资治通鉴》更重要,更实用。
现代人需要从古训中汲取智慧,做一个世事练达之人。
十三,《袁氏世范》
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
1163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为官刚正。
《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
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
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
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拏,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
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
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
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
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最亲的莫过于父子和兄弟。
然而,父子与兄弟有相处不融洽,不和睦的。
父与子之间,或者因为父亲对孩子求全责备,要求太过苛刻,兄与弟之间,或者因为相互争夺家产财物。
有的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并没有求全责备、争夺财产,却很不和睦,周围的人看见他们不和,有的便从这种不和中分辩是非,最终仍找不到任何有说服力的理由。
大概人的性情,有的宽容缓和,有的偏颇急躁,有的刚戾粗暴,有的柔弱儒雅,有的严肃庄重,有的轻糜浮薄,有的克制检点,有的放肆纵情,有的喜欢闲雅恬静,有的喜欢纷纷扰扰,有的人识见短浅,有的人识见广博,各自的禀性气质各有不同。
父亲如果一定要强迫自己的子女合于自己的脾性,而子女的脾性未必是那个样子;
兄长如果一定要强迫自己的弟弟合于自己的性格,而弟弟的性格也未必如此。
他们的性格不可能做到相合,那么他们的言语与行动也不可能相合。
这就是父与子,兄与弟不和睦的最根本的原因。
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
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
盖忍或有藏蓄之意。
人之犯我,藏蓄而不发,不过一再而已。
积之既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
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
人们常说为人家能经常和睦的原因,本于能够忍耐,然而徒知忍耐而不明白如何去忍耐,其中的失误会更多。
大概忍耐中有的具有隐藏蓄积的意思在内。
别人冒犯了我,我埋藏隐蔽而不发露,这种做法仅适用于一两次罢了。
积蓄的越多,发泄之时,越象洪流决口,不可穷尽。
不如将愤懑随时发泄,随时调解,不存留于胸中为好。
袁采为人才德并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
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
《袁氏世范》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所以又称《俗训》,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
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该书,奉为至宝。
十四、朱熹《朱子文集》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
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
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
不拘长短,惟善是取。
凡是品性忠厚为人忠诚守信,能指出并批评我过错的人,是有益的好友;
那些为人谄媚行事轻薄,对人傲慢不庄重,引导人作恶的人,是损友啊
一提《朱子家训》大多人都认为指的是《朱柏庐治家格言》,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就完全错了。
《朱子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两篇完全不同的由两个人写的文章,不能把《朱柏庐治家格言》通称《朱子家训》,朱子指的是朱夫子朱熹。
十五、陆游《放翁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才思敏捷的孩子,最容易学坏。
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
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
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
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
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十六、王阳明家训
《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
勤读书,要孝悌;
学谦恭,循礼仪;
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
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幼儿曹”意为:
孩子们。
这是王阳明写给儿子宪儿的。
王阳明的家训采用的是简短的三字句的形式,虽然简短,但是却包含了这位心学大师为人处世、以及建功立业的法门。
每一个字都需要细细品读。
十七、高攀龙《高氏家训》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做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
做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
千古以来,成败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觉悟?
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
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
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
《高子遗书·
家训》言简意赅,影响较大。
十八、朱柏庐《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可以说是古代最有名的家训,流传甚广。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十九、曾国藩家训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
不和未有不败者。
曾国藩的家训散见于他的家书中。
曾国藩家训词约义丰,包罗甚广,不少人将其称之为千古第一家训。
二十、左宗堂《与陶少云书》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须随时随事,留心著力为要。
事无大小,均有一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
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
’…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
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
由此累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邪!
这是左宗棠写给女婿的信。
左宗棠从20岁开始就参加进士考试,6年当中,3次入京考试,全部铩羽而归。
就这么个看似落魄的落榜生,却成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收复新疆,成为民族英雄。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可能得到他成功的秘诀。
学识和才干,一天不用心,就留出一天的差距,千日不用心,就留下千日的差距。
所以随时随地要留心,要勤于琢磨。
不管什么样的事务,无论它怎样微小,其中很可能蕴藏巨大的信息量和规律——“均有一当然之理”。
、因此,就身边碰到的事情进行琢磨,一定能琢磨出道道来,从而领悟到真理和科学原理——“即事穷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规 中国古代 20 家训 持家 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