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0165187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9.04KB
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docx
《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二00六年四月
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06年—2010年,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乌拉特后旗缩小与发达地区间差距,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关键时期。
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落实乌拉特后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1、自然地理环境
乌拉特后旗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阴山山脉西部的狼山横亘旗境内,山峰耸立,南陡北缓,主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5米,为旗最高点。
阴山以北多为戈壁,地势南高北低。
东与乌拉特中旗交界,西与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毗邻,南与杭锦后旗、磴口县相连,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边境线长195.25公里。
旗政府驻地距巴彦淖尔市临河区50公里。
乌拉特后旗地形较为复杂,阴山以南为河套平原906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408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537平方公里;荒漠地5620平方公里;丘陵平原13219平方公里,海拔平均高度1056.6米。
主要山脉有二狼山和扎格拉山。
乌拉特后旗地处中温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4.4℃左右,最高气温为35.2℃,最低气温为-34.6℃,年平均降水量在138.5毫米左右,年蒸发量2752.2毫米,年日照3279.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5.1米/秒,瞬间最大风速36米/秒。
年均七级以上大风日数89.6天。
乌拉特后旗无长年河流,较大的季节河有莫林河,宝音图河。
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均不丰富,是缺水地区。
全旗水资源总量2.13亿立方米。
乌拉特后旗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各类矿床21处,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3处,各类矿点80多处。
按矿种分,共有8大类,46个矿种。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团羊、岩羊、野驴、黄羊、狐狸、狼等。
野生植物有63科430种,其中被誉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为珍贵药材,年产量可达10万公斤。
此外,锁阳、发菜也久负盛名,远销全国各地。
2、人文与经济环境
乌拉特后旗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旗县。
男女比例为52:
48,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0.4人。
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辖3个镇2个苏木48个嘎查村。
乌拉特后旗山前有耕地约7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
乌拉特后旗林木植被稀疏,且分布不均。
山南沿山一线,水资源较为充足,有人工林6万亩;山后以灌木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边境一带,其中有梭梭林94万亩,是骆驼的主要食物来源。
此外,山地尚有少量山榆、山柳。
乌拉特后旗虽地处北漠,但人类文明遗址,亦多处可见。
乌拉特后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传统产业的旗县。
2004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64.85万头(只),增长8.93%,接活仔畜18.4万头(只);日历年度牲畜达47.21万头(只),同比增加1.74万头(只),增长3.8%,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46.86%和40.99%。
乌拉特后旗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山前大坝口工业园区。
2002年以来旗委、旗政府加大了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了重组和改制,使乌拉特后旗的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连续2年以超出30%的速度快速发展。
全旗以“山前集中,山后收缩,在不放松农牧基础地位的前提下,集中精力抓工业”的经济发展思路使乌拉特后旗的经济总量在2年之内翻了一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三产业在工业的带动下也有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薄弱,流动人口少,非农人口所占比重较小,文化事业还不够发达等因素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二)优势条件
1、畜牧业良种优势
乌后旗有天然牧场3529万亩,其中“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是国内外珍稀畜种。
被纺织专家誉为“白雪公主、纤维之王”的二狼山白绒山羊因绒长、纤细、色泽洁白、质地优良而闻名遐迩,备受外商青眯。
年产二狼山山羊白绒7—10万公斤,是乌拉特后旗打入国内外市场的拳头产品;戈壁双峰红驼绒,以其纤维长、绒丝细、产量高,蜚声海内外。
2、药材优势
乌拉特后旗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境内共有野生植物63科,289属、430种,有的可入药。
其中有被誉为“沙漠人参”的苁蓉为珍贵药材。
3、矿产优势
乌拉特后旗地域辽阔,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储量丰富。
其中霍各气(蒙语,意为铜绿锈)铜矿系全国六大铜矿之一,是个铜、铅、锌、铁多金属共生矿。
东升庙硫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且地处山前,交通便利,易于开采。
4、区位优势
乌拉特后旗地处祖国西北部,北靠蒙古,南临呼-包-银-兰经济带,向西产业延伸至甘肃、新疆,向东达到锡林郭勒盟。
临策铁路的建设和巴格毛都口岸的开放将为乌拉特后旗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极好的条件。
(三)“十五”回顾及评估
1、经济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乌拉特后旗GDP的总量一直徘徊在巴彦淖尔市的后列。
2000年以来,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乌拉特后旗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指标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5年乌拉特后旗的经济总量将由“九五”末期的44676万元达到15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总和,人均达到3400美元,年均增长33%;三次产业之比达7.6:
66.7:
25.7。
财政总收入达到2.75亿元,是九五末的9.3倍,年均增长74%,总量跃居全市第四位。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多;共引进项目67项,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0多倍,累计引进区内(市外)资金7.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90多倍;2005年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283和2097元,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5项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2004年一举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快速提升百强县行列。
2、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十五”期间,旗委提出了“矿业立旗”战略和“集中精力抓工业”的发展思路,在全旗人民的一致努力下,乌拉特后旗充分发挥了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经济结构转型,工业经济步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现价总产值、增加值、产品销售额、利税总额比“九五”时期分别增长了4.7倍、5.9倍、5倍和800倍,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81.7%,特别是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从2000年的13%增长到2005年的406%,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一是顺利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三大矿”转制工作,国有资产得到盘活,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经营效益显著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真正体现。
二是工业总量迅速扩张。
全旗已建成工业企业6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7户。
培育形成了以东矿、西矿、齐华、紫金、飞尚、万城等采、选、冶为龙头支柱的工业体系。
三是建成青山、东升庙大坝口工业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驻企业23户,以固察线和获青线为轴心的横纵两条工业带初具规模,矿山工业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态势,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四是以获各琦二、三号铁矿和东升庙西矿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矿业权整合,实现了重点矿区规模适度,开采有序,利用科学,为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城镇化发展
“十五”期间,旗委旗政府努力践行“山前集中”的思路上,最大的举措就是组织实施了旗府搬迁工程,仅仅利用两年的时间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4亿多元,规划区建筑面积达到19.7万千米,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2.8万平米。
行政办公楼、干部职工住房、市政道路、供水、供热、排污、防洪、休闲娱乐等各类设施一次性规划、高标准建设,一座富有民族气息、展现时代特征的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同时,进一步加强潮格温都尔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扩镇移民工程,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保持了集镇功能的完善。
呼和温都尔镇在工业经济的带动下,城镇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三大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和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全旗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完成交通道路建设投资1.1亿元,新、改、扩建道路384公里,全旗通车总里程达到1100公里,初步形成“四横三纵”的交通网络。
固察线、陕青线全部改造为黑色路面,川敖公路、赛那公路、边防公路全面整修。
农牧区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修缮乡村道路16条340公里。
截止“十五”末,全旗共建220千伏输变电站1座,新开工建设1座,建成110千伏输变电站2座,35千伏输变电站5座,配电线路总里程达1100公里,年总供电能力达35万千瓦。
用电量由“九五”末的6300万千瓦时,增加到目前的近8亿千瓦时。
移动、联通、铁通、电信、网通等通讯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固定电话总装机容量达到9100门,移动用户由1570户增加到11881户,是“九五”末的7.6倍。
4、农村牧区经济
“十五”末全旗总播面积达到7万亩,牲畜总头数达到72.72万头(只)。
按照“山后收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累计投入农村牧区发展建设资金2.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4.6倍。
重点实施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沙源治理、生态债券、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多项工程。
建设标准化棚圈1360处、青贮窖560座、施作人畜饮水工程80处、农区打机电井214眼。
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共退出草牧场757万亩,转移牧民1407户5375人。
五年累计新增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31.2万亩,其中造林3.6万亩,围封100.6万亩,飞播27万亩。
各项支农支牧工程的有效实施,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特别是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末的2.5%提高到目前的5.1%。
5、社会事业
“十五”期间,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财政支出达1.6亿元,年均递增18%。
深入实施科教兴旗战略,加快科技推广和信息化建设步伐。
按照“整合资源,集中办学”的思路,撤并学校9所,投资1110万元新建了蒙古族中学、旗二中、呼和中心校教学大楼,投资310万元为各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
以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优秀教师28名,并对教师购房给予5万元贴息贷款的特殊政策。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力度继续加大,投资1190万元强化了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效地预防了“非典”等疫情的发生。
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以及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健全,人口出生率“十五”时期始终控制在9%以内。
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效实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文体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恢复重建“871”中波发射台,改造有线电视阿络,广播和电视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5%。
地域特色鲜明的文体活动深入群众,“文企联姻”卓有成效,企业文化日益繁荣,以企业冠名和参与的文体活动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妇女儿童、红十字会、金融、信访、工商、环保、人防、地震、气象、民族宗教、安全生产、消防、技术监督和老龄工作全面加强。
全旗各族人民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6、人民生活
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通过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再就业政策,加强再就业服务,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801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3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以下。
特别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农牧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累计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4363人。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五项社会保险全部启动,参统人数达到74488人(次)。
五年三次提高城镇低保基数,2982户8371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启动农牧民医疗救助制度,发放救助资金35万元。
率先试行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户671人列入首批保障范围。
以“千村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为主的扶贫开发工程取得积极成效,受益人口达到1.06万人。
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提前一年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退牧还草牧民实行粮料补贴,对旗府搬迁占用集体土地的村社给予棚圈建设和塑料暖棚补贴,对农牧户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广大农牧民不仅实现零负担,而且享受到政府的多项补贴。
率先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民族学校“三免一补”政策,到“十五”末期,民族学校学生基本实现了全免费就读。
特别是在旗府搬迁过程中,政府采取补贴、贷款贴息和开发经济适用住房等多种措施,妥善解决干部职工住房问题。
7、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统计申报、财政集中核算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税费改革、苏木镇机构改革和粮食企业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以教育、卫生为主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组建行政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旗进程,圆满完成“四五”普法任务,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行政监察、审计、政务公开工作力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
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82件,政协委员提案227件。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族宗教事务、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边境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确保了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社会稳定。
总体评估:
进入“十五”时期,乌拉特后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和自治区能源战略的拉动下,乌拉特后旗加快了工矿企业的资产重组,调整了工业发展思路使矿山采掘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全旗的主导产业,推动全旗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加速期。
随着旗府搬迁,全旗政治、经济中心向山前聚集的趋势加快,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释放。
民营经济正在崛起,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计划目标超额完成,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社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发展体制不顺,改革开放相对滞后等原因,导致全旗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快。
发展中还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改革成本高、城乡差距拉大,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事业滞后等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用新的发展观谋划未来发展。
二、发展环境与战略定位
(一)宏观环境
1、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将逐步加快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9.9%,为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预计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
在这一时期,发达地区的很大一部分初级产品和工业项目正在实施战略性转移,这给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方面,发达地区一些技术档次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正在丧失原有的优势,急需向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转移。
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条件的制约,要直接大规模投资办厂或引进外资困难很大,但由于有劳动力和资源优势,而且近年来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均得到了较大改善,接受发达地区辐射的条件也已基本具备。
这将有利于我们以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的发展。
2、壮大县域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重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中“壮大县域经济”被作为重要内容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旗(县、市)一级行政区所具有的潜在经济功能得到空前发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将成为国家后一阶段的经济工作重点。
3、西部大开发将继续作为国家的主要战略任务
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并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西部地区。
同时,国家还将重点扶持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此外,呼-包-银-兰经济带正在形成和崛起,在“十五”中后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整体地位显著提高,由先前的二级经济开发区域升级为全国重点经济开发带。
乌拉特后旗目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产业发展有赖于投资及周边整体经济的带动。
呼-包-银-兰经济带的崛起必将给乌拉特后旗的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自治区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十五”以来,自治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和加入世贸组织等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6%,快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发展规划中提出,全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到2010年,全区三分之二以上的旗县实现由农牧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转变。
这为乌拉特后旗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5、巴彦淖尔市经济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十五”前4年,巴彦淖尔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2.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巴彦淖尔市经济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预计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000美元,巴彦淖尔市经济步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其经济将会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必将对乌拉特后旗的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周边环境
1、总体经济指标比较
2004年乌拉特后旗区域经济指标比较
单位:
万元
旗县名称
生产总值
人均GDP
地方财政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城镇化率
乌拉特后旗
94477
16733
6425
87406
63.38%
乌拉特中旗
130740
9400
6989
98534
29.56%
乌拉特前旗
368045
10980
17008
281669
28.55%
五原县
254089
9000
13026
123150
23.32%
杭锦后旗
317822
10576
14411
132800
26.25%
磴口县
144581
11740
8134
122708
54.05%
临河区
585099
10967
27429
230603
53.19%
(资料来源:
《2005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2、结论
乌拉特后旗长期以来以农牧业为主且自然条件恶劣,因此,社会基础薄弱。
近几年来,在矿山开采业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下,2002年以来经济社会指标迅速提高,总量不断扩大,整个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比较而言,乌拉特后旗经济总量仍然居于巴彦淖尔市的后列,但人口较少,相对优势较强,发展潜力大,远景预期较高。
(三)战略分析
1、战略分析图
优势(Strengths)
1、矿产资源丰富。
2、人口基数小,人均水平高。
3、采掘业基础较好。
4、自然生态有较好的基础。
5、有悠久、深厚的草原文化。
劣势(Weaknesses)
1、山前地域相对狭窄,发展空间受一定限制。
2、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3、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4、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薄弱
机遇(Opportunities)
1、西部大开发推动项目建设。
2、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视。
3、循环经济政策推动新型工业发展模式的建立。
4、自治区重化工时期的到来,为矿产采掘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挑战(Threats)
1、面临周边旗县相同产业的竞争。
2、面临改革、发展、稳定的挑战。
3、面临各周边旗县对资源、能源的争夺。
4、面临下游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
2、战略选择
SWOT组合策略
S:
优势
W:
劣势
O:
机遇
S+O:
☆加快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就地转化增值能力
☆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
☆科学布局产业基地,加快产业升级,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
☆弘扬草原文化,打造草原旅游品牌
W+O: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强山前政治、经济中心的聚集效应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引进区内外智力支持,挖掘民族文化精髓,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T:
挑战
S+T:
☆注重后发优势,引进先进技术,高起点开发采矿业
☆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建立与蒙古的经贸合作关系,加快开发、利用蒙古矿产资源的步伐
☆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
W+T:
☆综合利用拓展山前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周边旗县建立良好的产业接续关系,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经济系统
☆建立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的良好环境和鼓励机制,形成人才洼地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大企业集团利用先进技术开发矿产资源
3、分析结论:
乌拉特后旗面临整个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大环境。
一方面要努力弥补劣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沉稳应对威胁。
积极调整战略方针努力克服困难,立足长远,建设稳定、健康、和谐的富裕社会。
(四)战略定位
1、“中国西部有色金属王国”
2、“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示范区”
3、“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
4、“草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乌拉特后旗的比较优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速推进矿产采掘业、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施“山前集中”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乌拉特后旗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力争在自治区率先建成惠及全旗人民的高水平、全面的小康社会。
——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大力推进经济增长基础上,重视扩大城乡就业,既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关注公共安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
加快发展仍然是乌拉特后旗的第一要务。
为此,要着力解决发展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问题。
在发展中推进经济与社会、环境、人口、资源的协调。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体制创新推进全旗发展。
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改革的内容、力度、时机,要与社会承受力相适应。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乌拉特后旗的工业主体是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加工等产业。
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能源的大量需求。
加快循环经济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降低工业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是乌拉特后旗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推进乌拉特后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实施山前聚集战略。
考虑到山前经济基础、交通、科技等优势,确立山前聚集战略;山后受到环境、生产要素稀缺等限制,确立收缩转移,山前聚集的战略。
从而推进全旗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发展。
突出经济发展,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方向,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维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和谐相统一。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达到3:
83:
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6亿元。
进入全区旗县的综合实力排名中的前10名。
——新型工业化基地初步建立。
产业基地空间布局进一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乌拉特后旗 十一 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