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0154475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1.38MB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招投标文件、答疑纪要等
2
施工图纸
3
施工组织设计
4
虹光施工工艺标准(土建、安装、装饰施工工艺标准)
5
规范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3
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8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10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1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4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2002
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16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1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2工程概况
结构用材、装饰做法一览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部位
垫层
基础
墙、柱
梁、板
1#楼基础
C15
C35
C45
C35
1#楼地下室
C15
C35P6
C35P6
C35P6
3#楼
C15
C35
C35
C35
1#
1层~2层
C45
C35
3层~6层
C35
C30
7层~8层
C35
C30
钢筋
本工程全部采用三级钢。
最大钢筋直径C25用于1#楼柱、梁,最小钢筋C6,用于砌体结构拉筋。
直径d≥18mm
采用Ⅱ级机械直螺纹连接
直径d<18mm
采用搭接或焊接连接
砌体
砌体材料
地上外填充墙(B06A5.0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8kN/m3)、地上地下内墙(B06A3.5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8kN/m3)、砂浆均为Ms5
砌体底部翻边做法
外墙翻边:
200高C20混凝土坎台,宽度同墙厚;
卫生间、厨房翻边:
200高现浇钢筋混凝土翻边,与楼板同时浇筑;
内墙底:
200高混凝土砖砌筑坎台;
外挑构件:
200高素混凝土翻边;
屋面女儿墙:
600高钢筋混凝土翻边,与楼板同时浇筑;
二次结构
构造柱
截面:
墙厚*200,纵筋4C12,箍筋C6@100/200;
女儿墙构造柱
间距小于2m分布,做法:
截面同墙厚,纵筋4C14,箍筋C6@200;
过梁
填充墙门洞、窗洞、设备孔洞、安装等大于300mm预留洞口;
门垛
截面按图,纵筋4C12,箍筋C6@200;
窗台梁
100高,宽同墙厚,两端伸入墙面内250mm,纵筋3C12,箍筋C6@200;
阳台翻边
按图示尺寸,混凝土等级同楼板等级;
电梯圈梁
混凝土C20,截面:
墙厚*300,4C14,箍筋C6@200;
防水做法
1)地下室:
2mm聚合物弹性水泥基防水涂料;
2)厨房、卫生间地面、浴室墙面:
2厚聚氨脂防水涂料;
保温材料
1)屋面保温:
65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
2)墙面保温:
20复合发泡水泥板(干密度不低于250kg/m3)膨胀螺钉锚固;
地下室楼地面
大面:
100厚混凝土面层,随捣随抹;
楼梯间、电梯间:
50厚混凝土面层,随捣随抹;地砖面层
弱电间:
50厚混凝土面层,随捣随抹;
1#楼地面
PVC地胶板、地砖地面
墙面
乳胶漆、釉面、瓷砖防水墙面
天棚
基层清理,乳胶漆;
门窗
甲级防盗门、甲、乙、丙级防火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窗;
屋面
4mmSBS+聚合物弹性水泥基防水涂料;
幕墙
玻璃幕墙、穿孔铝板幕墙、花岗岩石材幕墙
阳台栏杆
玻璃栏杆、不锈钢管栏杆
3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
确保本工程达到确保一次性合格验收通过,达到“宿迁市优质工程”。
4质量通病防治分析
1、本工程为医院项目,质量管理目标是宿迁市优质工程,对质量通病的防治有较高要求。
2、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图,结合以往经验,容易在裂缝、渗漏水方面产生质量问题;
3、裂缝容易在以下区域产生:
地下室大截面剪力墙、底板、大开间房间角部、钢筋混凝土女儿墙竖向裂缝、模板支撑架立杆周边、窗下墙“八字”缝、不同材料交接处、粉刷面层、混凝土楼面、水泥砂浆楼地面、台阶踏步与主楼间;
4、渗漏易发生部位:
地下室的基础和墙体、厨卫间墙角、管道洞口、窗周边、外墙、屋面;
5、其它易发生的质量通病: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偏差、回填土塌陷、地面空鼓起砂、内外墙涂料起皮。
5质量通病防治管理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创出优质工程,对一些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5.1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
强化质量意识,在施工准备过程中认真抓好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以公司工程管理“每建必建,精细管理”的方针为主题,宣传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每位职工的质量意识。
1、严格执行建立方案审批制度,要求和审核分包单位提出分包工程的通病防治措施。
2、建立生产例会和质量专题会议制度,协调和解决质量通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研究质量工作的计划和对策,并对近期工程质量做出全面评估,制定进一步质量优化方案。
3、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和见证取样制度,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
在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的检测。
严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工程中使用。
严禁检测试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4、提高验收标准,为确保创优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国家验收规范的基础上,各质量管理人员都相应提高验收评定标准。
5、狠抓关键工序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实行样板引路制和施工挂牌制,施工前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长负责向班组长,班组长负责向具体作业人员进行施工质量技术要求的交底。
未作技术交底不得施工,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经常性巡视现场,指导施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关键工序或部位由工长协同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核实指导。
6、实行施工人员“自检”、班组间“交接检”和质检人员“专职检”的过程三检制。
加强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采取班组自检,专业工长复检后向施工、技术科提出申请,技术科安排质检员验收,查出问题下达书面整改令,由工长负责落实整改。
隐蔽工程的正式验收由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会同政府质监部门共同验收。
5.2质量通病防治经济措施
1、建立质量奖罚制度,职工分配与工程质量等级挂钩制度,对工程质量实行奖优罚劣,对质量高于本工程验收标准的实行奖励,对于质量低于本工程验收标准的,坚决予以整改,作业人员承担材料损失费并受到适当的处罚。
2、保证项目资金的正确使用,确保项目资金确实用于工程中。
5.3质量通病防冶技术措施
1、从基础阶段开始,到工程交付,结合以往经验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部位与节点进行梳理。
2、本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控制:
工程测量、土方工程、防水混凝土、主体结构、砌体工程、房屋裂缝防治、装修工程、防渗漏、屋面工程、电气工程、管道工程、预埋件。
6工程测量
6.1建筑高程误差偏大
1、现象
水准测量时,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超出了容许误差范围。
2、原因分析
1)仪器和标尺有缺陷或未校正,产生误差。
2)仪器架设位置与前后视点距离差偏大,产生偏差。
3)水准仪视线未整平,视平线不平行于水准面。
4)水准仪照准时,“十”字丝线未正对水准尺中线。
3、预防措施
1)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定期送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和校正,消除系统误差。
2)架设仪器时,力求前后视距相等,消除因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弓[起的误差;
3)水准仪照准时,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线正对水准尺中线,持尺者要使尺身垂直。
4)望远镜精确调平时,确保水准气泡居中,照准后眼睛在目镜后上下移动观测,调整调焦螺旋,直到十字丝交点在目标中上下不显动,消除视差。
6.2高程控制不当
1、现象
高层建筑测量水准精度差。
2、原因分析
1)高程控制网点选择位置不正确,水准点未妥善保护,引测标高未闭合复测。
2)实测选用仪器不当及方法不规范。
3、防治措施
1)制定高层建筑工地上高程控制点,要联测到国家水准标志上或城市水准点上,高层建筑物的外部水准点的标高系统与城市水准点的标高系统必须统一。
2)高层建筑工地所用的水准点必须固定,且各水准点和±0.000水平线应妥善保护,以求得施工过程中标高统一,在雨季前后对控制点各复测一次,保证标高的正确性。
3)实测时应使用精度不低于S3级的水准仪,视线长度不大于80m,且要注意前后视线等长,镜位与转点均要稳定,使用塔尺时要尽量不抽第二节。
4)水准测量结果的限差,应符合规程要求。
6.3激光铅垂仪法投点偏差大
1、现象
使用激光铅垂仪投测轴线进行竖向控制,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2、原因分析
1)首层结构平面上轴线控制点精度不能保证。
2)仪器未调置好或仪器自身未校核好。
3)未消除竖轴不垂直于水平轴产生的误差。
3、防治措施
1)首层楼面上的轴线控制网点必须要保证精度,预埋钢板上的投测点
要校核无误后刻上“+”字标识。
在浇筑上升的各层混凝土时,必须在
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与首层楼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孔洞,保
证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2)为保证轴线控制点的准确性,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整仪器对中,严格整平后方可启动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
光斑通过结构板面对应的预留孔洞,显示在盖着的玻璃板或白纸上,将仪器水平转一周,若光斑在白板上的轨迹为一闭合环时,调节激光管的校正螺丝,使其轨迹趋于一点为止。
3)为了消除竖轴不垂直水平轴产生的误差,需绕竖轴转动照准部,让水平度盘分别在0度、90度、180度、270度。
四个位置上,观察光斑变动位置,并作标记,若有变动,其变动的位置成十字的对称型,对称连线的交点即为精确的铅垂仪正中点。
7土方工程
7.1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1、现象
基坑(槽)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靠墙地面、室外散水空鼓下陷,建筑物基础积水,有的甚至引起建筑结构不均匀下沉,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居夯实;或槽边松土落入基坑(槽),夯填前未认真进行处理,回填后土受到水的浸泡产生沉陷。
2)基槽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回填夯实,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3)回填土料中夹有大量干土块,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土料,回填质量不合要求。
4)回填土采用水泡法沉实,含水量大,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3、预防措施
1)基坑(槽)回填前,应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如有地下水或地表滞水,应有排水措施。
2)回填土采取严格分层回填、夯实。
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得大于300mm。
土料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回填土密实度要按规定抽样检查,使符合要求。
3)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大于50mm直径的土块,不应有较多的干土块,急需进行下道工序时,宜用2:
8或3:
7灰土回填夯实。
4)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方。
4、治理方法
1)基坑(槽)回填土沉陷造成墙脚散水空鼓,如混凝土面层尚未破坏,可填入碎石,侧向挤压捣实。
若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则应视面积大小或损坏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
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去,填灰土或粘土、碎石混合物夯实,再作面层。
2)因回填土沉陷引起结构物下沉时,应会同设计部门针对情况采取加固措施。
7.2房心回填土下沉
1、现象
房心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垫层面层空鼓、开裂甚至塌陷破坏。
2、原因分析
1)填土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土块,有机质腐朽造成填土沉陷。
2)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垣,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
3)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有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经处理或未发现,使用后,荷重增加,造成局部塌陷。
冬期回填土中含有冰块。
3、预防措施
1)选用较好土料回填,认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优范围以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并抽样检验密实度使符合质量要求。
2)回填土前,应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认真处理,将有机杂质清理干净。
4、治理方法
可参见3.3.2“基坑(槽)回填土沉陷”的治理方法
(1)。
7.3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
1、现象
夯填基础墙两侧土方或用推土机送土时,将基础、墙体挤动变形,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墙体受力性能。
2、原因分析
1)回填土时只填墙体一侧,或用机械单侧推土压实,基础、墙体在一侧受到土的较大侧压力而被挤动变形。
2)墙体两侧回填土设计标高相差悬殊(如暖气沟、室内外标高差较大的外墙),仅在单侧夯填土,墙体受到侧压力作用。
3)在基础墙体一侧临时堆土,堆放材料,设备或行走重型机械,造成单侧受力使墙体变形。
3、预防措施
1)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使受力平衡。
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300mm。
2)如遇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支撑顶牢。
3)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土施工。
同时防止在单侧临时大量堆土或材料、设备,以及行走重型机械设备。
4、治理方法
已造成基础墙体开裂、变形、轴线偏移等严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质量事故,要会同设计部门,根据具体损坏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如填塞缝隙、加围套等)进行处理,或将基础墙体局部或大部分拆除重砌。
7.4回填砂石密实度差
1、现象
松土坑等开挖后,回填的灰土、砂、砂石的干质量密度或贯入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原因分析
1)回填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灰土拌合不均匀。
2)回填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导致无法压实,
3)施工时,对回填材料的含水率控制不当。
3、预防措施
1)垫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A.砂石;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当使用粉细砂时,应掺入25%~30%的碎石或卵石。
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渗水材料。
B.素土:
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也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
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50mm。
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素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
C.灰土:
体积配合比宜为2:
8或3:
7。
土料宜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
灰土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2)砂和砂石地基的捣实,视不同条件,可选用振实、夯实或压实等方法。
施工时应分层进行,在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每层铺筑厚度不宜超过300mm。
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4、治理方法
灰土、三合土或回填砂石的密实度差,往往导致地基基础变形加大,上部结构开裂等危害。
常用处理方法除了返工重做外,还可采用水泥灌浆、化学灌浆、复合地基等方法补强处理、但需经有关各方协商统一意见后,方可设计和施工。
8防水混凝土
8.1混凝土裂缝渗漏水
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或环形裂缝。
当裂缝贯穿于混凝土结构本体时,即产生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设计对结构抵抗外荷载及温度、材料干缩、不均匀沉降等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和抗渗性及细部构造处理的合理性,考虑欠周。
2)部分桩基没有设置在可靠的持力层上,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很大,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散发,因此,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显著升高,但混凝土表面散热快,这样就形成较大的温差,表面拉应力增大。
此时,混凝土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当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混凝土就会在表面产生裂缝。
4)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施工中,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裂措施,把防水混凝土等同于一般混凝土,造成开裂。
5)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混凝土质量优劣,却是关键所在。
由于一些混凝土生产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前商品混凝土供应存在如下质量问题。
A.厂家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偏向于加大水泥用量。
如C40、C45混凝土采用52.5级硅酸盐水泥用量都在400kg以上。
这样,因水泥浆过剩,为收缩裂缝提供了可能。
B.不按现场操作环境实际需要的坍落度及时调整加水量,晴、阴、雨和冰雪天,加。
水量几乎一个样。
有些工地管理人员视而不见,增加了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3、预防措施
1)设计方面
A.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最不利情况,即地下水、地表水和毛细管水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
桩基、筏基必须支撑在可靠的持力层上,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抑制地基基础局部下沉。
B.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地下工程确定的几何尺寸,地基土和桩基情况,验算整浇混凝土由于温差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总温度应力是否超过当时基础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并采取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和抗渗。
等级,合理配置钢筋,提高混凝土的瞬时极限拉伸值,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而不出现裂缝。
2)施工方面
A.计算基础底板浇筑混凝土3d后,内部混凝土的实际最高温升,混凝土入模温度,两者之和,即为基础底板内部混凝土的最高温度。
根据天气预报3d的自然平均温度并测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得出内部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
当混凝土内外最大温差小于25℃时,混凝土就不会产生表面裂缝。
B.为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防水混凝土用的水泥,宜优先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内掺适量超细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但应注意延长搅拌时间。
C.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并通过精心级配,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D.基础底板和围护墙可采用240~370mm厚的砖模,混凝土浇筑后,砖模不拆即回填土。
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草袋或麻袋浇水养护;或在混凝土表面用砖做浅水池,池内放30cm深的水等,可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能得到充分养护。
E.防水泥凝土必须使用同一品种水泥。
按同一配合比用料拌制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砂率38%~145%,坍落度150~160mm。
4、治理方法
1)根据裂缝渗漏水量和水压大小,采取促凝胶浆或氰凝、丙凝灌浆堵漏。
2)对不渗漏的裂缝,可直接用灰浆处理,其方法参见“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渗漏水”的治理方法。
3)对于结构出现的环形裂缝,应按变形缝的方法处理。
8.2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1、现象
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接搓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施工缝留的位置不当,如把施工缝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
2)施工缝混凝土面没有凿毛,残渣没有冲洗干净,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
3)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4)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结。
5)施工缝未做企口或没有安装止水带。
6)下料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3.预防措施
1)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其钢筋布置和墙体厚度,应考虑方便施工,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2)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少留置施工缝。
当需留置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
B.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当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加强防水措施。
C.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
3)高于2m的墙体,宜用串筒或振动溜管下料。
4)施工缝处混凝土要仔细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4.治理方法
1)根据施工缝渗漏水情况和水压大小,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丙凝)灌浆堵漏。
2)对于不渗漏水的施工缝出现缺陷,可沿缝剔成V形槽,遇有松散部位,须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后,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素浆打底,抹1:
2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8.3预埋件部位渗漏水
1、现象
沿预埋件周边渗漏水,或预埋件附近出现渗漏水。
2、原因分析
1)支撑地下工程底板钢筋的支架脚直接撑在混凝土垫层上;脚手架钢管支在混凝土垫层上,混凝土浇筑后未立即拔除,压力水沿支架脚或撑脚缝渗漏水。
2)穿过地下工程墙体的水电套管、固定式主管、模板对拉螺栓等,未满焊止水环,或环板宽度太窄,起不到延长渗漏水距离的作用;预埋铁件及环片表面有锈蚀层未清除,混凝土不能与埋件粘结。
3、预防措施
1)设计应合理布置预埋件,利于保证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必要时预埋件部位的截面应局部加厚,使埋设件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50mm。
2)所有穿过防水混凝土的预埋件,必须满焊止水环,焊缝要密实无缝。
环片净宽至少要50mm,大管径的套管不得小于100mm。
安装时,须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3)预埋铁件表面锈蚀,必须作除锈处理。
4)预埋件埋人防水混凝土内,应在其弯钩端满焊止水板防水。
4、治理方法
如发现预埋件有渗漏水,按“地下防水工程堵漏技术”有关方法处理。
9主体结构
9.1原材料表面锈蚀
1、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如图)
2、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3、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4、治理方法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钢筋锈蚀严重
9.2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1、现象
箍筋末端未按规定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
2、原因分析
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及应用范围;现场配料及钢筋加工管理混乱。
3、防治措施
1)熟悉半圆(180°)弯钩、直(90°)弯钩、斜(135°)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如图)。
2)对于已加工成型而发现弯钩形式不正确的箍筋,可做如下处理:
斜弯钩可代替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但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不能代替斜弯钩。
9.3直螺纹丝扣加工
图2-3部分钢筋直螺纹丝扣加工不合格及加工机械
1、现象
丝扣缺损、数量不够、丝头端部不平整,成品保护不到位等(如图2-3、图2-4、图2-5)。
图2-4直螺纹连接采用专用螺帽保护丝扣图2-5直螺纹丝口存在断丝现象
2、原因分析
1)操作工人未经培训,现场交底不清;
2)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加工机械维护不到位;
3)丝头加工后未及时加戴保护帽进行保护;
4)钢筋端部直接采用切断机切割。
3、防治措施
1)钢筋接头丝扣加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现场须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通病 防治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