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领域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0152818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6.39KB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领域教案.docx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领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领域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美术领域教案
大班上册美术领域
小小马蒂斯(欣赏)
活动目标:
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的色彩美和形态美,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尝试运用剪、贴、拼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欣赏过的马蒂斯的作品。
材料准备:
剪刀、胶水、大小不同的彩纸等。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蜗牛》《天空》《彩绘玻璃》。
活动过程:
1.欣赏数字资源《蜗牛》《天空》《彩绘玻璃》。
,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1)播放数字资源,提问:
这是哪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呢?
(2)感受马蒂斯作品的美。
师:
这几幅作品美吗?
美在哪儿?
(3)小结:
马蒂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画家,他选择多种颜色进行搭配,用剪纸的方法剪出各种图形的造型。
一张张彩色的图形叠加拼贴在纸上就变成一幅色彩丰富、造型有趣、富有创意的作品。
2.鼓励幼儿运用剪、贴、拼等方式创作一幅剪贴作品。
(1)介绍材料,鼓励幼儿合作创作。
引导语:
这有大小各异的彩纸及各种工具材料,可独立创作或与同伴合作,请你们选择喜欢的纸张,用剪、贴、拼等方法剪一剪和拼一拼,与马蒂斯比一比谁的作品更有创意。
3.幼儿自主创作,敢于表现自己的创意。
(1)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4.展示作品,与同伴分享作品。
(1)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幼儿可以玩图形组合游戏。
创意绘画(绘画)
活动目标:
借助艺术大师的作品,大胆想象,运用多种表现方式进行创意绘画。
大胆表达。
与同伴分享富有创意的表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能运用混彩、拓印、点彩等技法作画;有用水彩颜料和油画棒作画的经验。
。
材料准备:
绘本底板、图画纸、卡纸、油画棒、水彩笔等。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大师画》、课件《生命之树》。
活动过程:
1.欣赏数字资源《大师画》,分享交流。
师:
你们见过这些画吗?
看到这些画,你们想到什么?
2.欣赏课件《生命之树》,激发幼儿大胆想象。
(1)依次播放课件《生命之树》画面①、画面②、画面③。
师: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幅画吗?
(2)如果把它放在一张白纸的左上角,请你们想象一下,这幅画的旁边可能会出现什么?
小结:
这是奥地利画家克林姆的作品《生命之树》,把它放在左上角,有个小朋友把它变成了花瓶上花束的一部分了。
(2)依次播放课件《生命之树》画面④、画面⑤,引导幼儿想象。
师:
如果把这幅画旋转一下,放在这里,它的旁边又会出现什么呢?
小结:
哇《生命之树》变成了章鱼的触角了!
(3)依次播放课件《生命之树》⑥~⑨,引导幼儿继续欣赏。
师:
小朋友们,这棵生命之树还可以放在什么位置,它还可以变成什么呢?
小结:
原来我们把同一幅画以不同的方向放在不同的位置,它就能变成不同的画面。
3.介绍工具材料,引导幼儿创作。
(1)出示工具材料,提出绘画要求:
自由选择一幅名画,摆在画纸的某个位置,通过在名画旁边添画让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2)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交流。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
你们觉得哪幅作品最有创意?
哪幅作品最美?
为什么?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继续创作创意绘画。
中外名建筑(欣赏)
活动目标:
欣赏中外不同风格、造型的建筑,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
了解中国的建筑风格,用比较的方式发现中外建筑的不同风格。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观察过生活中的建筑,初步感知了建筑风格与造型多样性。
材料准备:
幼儿与家人、同样一起收集中外不同风格的著名建筑图片,并记录在中外建筑特点记录表上。
环境创设:
将收集的建筑图片展示在活动室四周。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中外名建筑》,亲自手册《福建的建筑》。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分享、交流收集的建筑图片,初步感知不同建筑的风格。
(1)引导幼儿分组与同伴分享自己收集的建筑图片。
(2)讨论:
这是什么建筑?
是哪个国家(地区)的?
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小结: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现代,有的古典,有的对称,有的富有创意。
2.播放数字资源《中外名建筑》图①~⑤,引导幼儿欣赏外国著名建筑。
师:
你们见过这些建筑吗?
知道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吗?
它们有什么建筑特点?
小结:
这些外国的建筑世界闻名,因为它们造型独特,并且对于它们的国家有着特殊的意义。
3.播放数字资源《中外名建筑》图⑥~⑩,引导幼儿欣赏中国著名建筑。
(1)引导幼儿欣赏中国传统建筑天安门、长城、四合院等。
(2)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现代建筑国家大剧院、鸟巢等。
4.分组讨论记录中外建筑的风格特点。
(1)引导幼儿分为两组,分别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外国建筑和中国建筑的特点。
(2)小组讨论记录,教师指导,每个小组分别请代表分享外国建筑与中国建筑的特点。
(3)引导幼儿对比两组记录表,发现其不同之处。
小结:
中国传统建筑是古典美,现在中国有许多崛起的现代建筑已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的风格,既有古典美,又有现代美;外国建筑有其他独特的异域风情。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在建构区引导幼儿融合中外建筑特点,建构一座独特的建筑。
家园共育:
请家长引导幼儿欣赏亲子手册《福建的建筑》中的特色建筑图片。
红砖古厝(手工)
活动目标:
尝试用剪纸艺术表现红砖古厝,感受闽南建筑的特色。
运用对称剪的方法表现红砖古厝对称的图案、花纹、燕尾脊、马鞍脊等。
萌发对乡土建筑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参观过红砖古厝或欣赏过红砖古厝的图片,并以绘画形式表现红砖古厝,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活动室内。
材料准备:
红色蜡光纸、纸膜、铅笔、剪刀、糨糊等。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红砖古厝》。
活动过程:
1.观看数字资源《红砖古厝》,感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色。
(1)幼儿交流参观红钻古厝后的感受。
(2)借助数字资源,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古厝特征。
师:
红砖古厝屋顶像什么?
古厝的墙上、门窗上有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
它们有什么特点?
小结:
红砖的墙,飘逸的燕尾脊,圆润的马鞍脊,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真美!
这就是闽南建筑特色,人们称之为红砖古厝。
(3)欣赏红砖古厝对称剪纸作品,进一步感受红砖古厝的建筑特色,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2.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1)师幼讨论剪红砖古厝的方法:
先对折,画出屋檐剪出红砖古厝的外形;将剪好的红砖古厝的外形,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创新各种花纹。
3.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1)引导幼儿将剪好的红砖古厝作品展示成一幅红砖村庄。
(2)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谈一谈、议一议哪一幅红砖古厝作品最美、最有创意。
小结:
小朋友的手真巧,用剪纸的方法剪出了各种各样的红砖古厝作品,“剪”出一个新的红砖古厝村庄,特别美,我们请其他小朋友来欣赏吧!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对称剪的方式剪人、树、风筝等作品,装饰红砖古厝村庄。
家园共育:
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家乡的特色建筑,欣赏建筑的美。
秋天的河景(绘画)
活动目标:
欣赏、感受秋天自然景色的美好。
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能大胆、自由地创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了解秋天景色的特色与色彩。
材料准备:
纸盘、木板、油画棒、颜料、尼龙刷、轻音乐。
环境创设:
幼儿将椅子作为小船,电子屏幕上展示《秋天的河景》作为背景。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秋天的河景》亲子手册《河景》。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感受秋天河边的风景。
(1)播放轻音乐,引导幼儿将椅子作为小船,随音乐自由做划船的动作。
(2)讨论:
秋天河边的风景是什么样子的?
大胆描述天空、河水、岸边的景物。
2.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河景》,能用语言配合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1)引导幼儿感知作品的色彩及布局。
师:
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画中有哪些景色?
这幅画主要有哪些色彩?
画中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
这是法国著名的大画家莫奈的画——《秋天的河景》。
整幅画主要是橙色与蓝色为主色调,上边是天空,下边是河水,旁边是树林,河水里也有天空和树木的倒影。
3.幼儿分组尝试创作秋天的河景。
(1)幼儿自主选择工具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点彩的方式进行绘画。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逛公园,感受秋天的季节特点。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欣赏亲子手册《河景》中的图片。
领域渗透:
结合科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倒影。
风筝(欣赏)
活动目标:
欣赏风筝的造型、颜色、图案,了解其左右对称的特点。
知道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有放风筝的经验,已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
教师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基本结构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材料准备:
家长与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风筝。
环境创设:
将收集的风筝布置成“风筝展览会”。
活动过程;
1.参观“风筝展览会”,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风筝。
师:
你们最喜欢“风筝展览会”里的哪只风筝,为什么?
小结:
风筝有各式各样的造型和图案,而且左右的图案基本是对称的。
2.观察、谈论风筝的特点。
(1)感知风筝对称的特点。
师:
风筝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风筝的图案、骨架、尾巴左右两边有相同的地方吗?
风筝的尾巴有长有短,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
所有的风筝都有蒙面、骨架和放飞线。
风筝的图案、骨架都是对称的。
对称才能保持风筝平衡,才能放飞到天上去。
(2)感知风筝的造型特点。
师:
刚才小朋友看到了那么多的风筝,你们觉得它们除了大小不同、尾巴长短不同、图案不同、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和你们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说一说。
小结:
风筝的造型很多,种类上大体分为三种,有平面的、立体的,还有串式的。
3.了解风筝历史。
(1)幼儿自由讨论风筝的由来。
(2)讲述风筝的历史:
风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风筝并不是想现在这么轻巧,而是笨重、庞大,所以早期的风筝飞得不高,也飞得不稳。
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现在的风筝轻巧而绚丽,不仅飞得高,也飞得更稳。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1)在美工区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设计、制作风筝。
(2)在户外开展放风筝游戏,比一比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
民间剪纸艺术(手工)
活动目标:
欣赏中国民间剪纸,感受剪纸的独特魅力,了解剪纸图案的吉祥寓意。
尝试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各种造型图案。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有欣赏剪纸作品和折纸的经验。
材料准备:
彩色蜡光纸,剪刀,有关民间艺人剪纸的视频。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民间剪纸艺术》亲子手册《剪纸作品欣赏》。
活动过程:
1.欣赏数字资源《民间剪纸艺术》中的作品,谈论作品的造型、色彩。
师:
剪纸术作品里有什么造型?
表达了什么内容?
剪纸作品一般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
小结:
这几幅作品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造型各不相同,有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等,剪出各种镂空造型的图案。
红色代表喜庆、祥和,寓意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2.观看民间艺人剪纸的视频,讨论剪纸的方法。
(1)观看视频后讨论:
剪纸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制作的?
民间艺人是如何剪纸的?
小结:
剪纸作品是用纸张剪出来的。
剪纸时可以将纸用角对角折、边对边折、角对中心折等方法折叠后再剪出对称或连环的镂空造型。
3.尝试简单的折叠、剪纸方法,体验剪纸。
(1)幼儿尝试用角对角折、边对边折、角对中心折等方法将纸折叠后再剪。
(2)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在美工区引导幼儿尝试连环图案的剪纸。
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尝试合作剪不规则的作品。
(2)请家长引导幼儿欣赏亲子手册《剪纸作品欣赏》中的民间剪纸作品。
百变小人(手工)
活动目标:
继续学习剪纸的各种方法,创作“百变小人”。
体验多元百变造型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玩过体态变造形游戏,提示幼儿可以做一些弯腰、举手等各种不一样的动作。
材料准备:
制作百变小人的头发、脸、手、脚、身体的卡纸若干,剪刀,水彩笔、油性笔、相机,小人模板,作品展板,音乐《船长与船员》。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百变小人》。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场,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船长与船员》,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律动,音乐停时摆出造型,教师拍照。
师:
看谁摆的造型最有趣,我们来拍照、欣赏。
(2)欣赏幼儿各种造型。
师:
哇,小朋友刚才摆的造型真是太帅了,老师已经把你们的造型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造型。
(教师播放现场拍得照片。
)
(3)出示范例(参见图5-8、图5-9),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师: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叫百变小人,他可厉害了,能摆出你们的造型,(教师根据幼儿造型照片,摆出百变小人的造型。
)
师:
这个小朋友摆的是什么造型?
(弯腰。
)神奇的百变小人也摆好了跟这个小朋友一样的造型。
除了跟这个小朋友一样的造型,我们来看看还可以摆成什么样的造型。
2.探索“小人”的秘密,制作百变小人。
(1)幼儿观察探索,教师讲解操作。
(2)讨论:
仔细观察,百变小人是由哪几个部位组成?
哪几个部位是两两相同的?
用什么方法能最快剪出两个相同的东西?
用什么样的方法剪出两个不一样颜色的?
想要剪出高矮胖瘦不一样的小人有什么办法?
小结:
想要剪出两个颜色一样的就拿一张卡纸对折剪,想要颜色不一样就拿两张卡纸叠剪,想剪出高瘦的就把卡纸竖着画、剪,想剪出矮胖的就横着画、剪。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用折、剪、贴的方法,尝试制作百变小人。
(5)提供漂亮的线描、花纹给幼儿参考,引导幼儿帮助百变小人装饰漂亮的花纹。
(6)尝试用制作好的百变小人摆出不同的造型。
师:
百变小人可摆出更多有趣的造型哦,看谁能摆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特色造型。
3.分享交流,体验百变造型的乐趣。
(1)幼儿展示作品,相互交流,根据百变小人做出肢体动作。
小结:
你们设计了各种造型的百变小人,有像在打武术,有像在做早操的,还有的像……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1)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继续创作百变小人。
(2)引导幼儿将创作好的百变小人拿到表演区进行表演。
京剧脸谱(欣赏)
活动目标:
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戏曲艺术。
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的意义,尝试画脸谱。
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欣赏过京剧脸谱。
材料准备:
油画棒、排笔、勾线笔、颜料、卡纸、白纸、砂纸、脸谱模具、炫彩排、音乐《说唱脸谱》,京剧视频。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京剧脸谱》,亲子手册《京剧和京剧脸谱》。
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视频。
(1)播放京剧视频,引导幼儿欣赏京剧。
师: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好看吗?
好听吗?
这些人物造型有什么特点?
(2)简单介绍京剧和京剧脸谱。
小结:
刚才我们看到的表演叫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
京剧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演员的穿戴都和我们平时不一样,尤其是演员脸部化的妆非常夸张、特别。
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京剧脸谱。
2.欣赏脸谱,引导幼儿猜一猜脸谱的颜色意义。
(1)播放数字资源《京剧脸谱》。
,引导幼儿发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师:
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很相似,哪些地方跟我们普通人的脸不一样?
小结:
京剧脸谱跟我们普通人的脸一样的地方是都有五官;不一样的地方是京剧脸谱上有很多颜色和花纹,花纹基本都是对称的。
(2)引导幼儿猜一猜、讲一讲脸谱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3)教师介绍“红脸”“篮脸”“黄脸”“黑脸”“白脸”所代表的角色性格和品质特征。
3.画一画京剧脸谱。
(1)再次播放数字资源《京剧脸谱》,引导幼儿再次欣赏脸谱。
(2)引导幼儿自己画一张京剧脸谱,可以建议幼儿以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画脸谱。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1)在美工区投放制作京剧脸谱的材料,让幼儿继续创作京剧脸谱。
(2)将幼儿制作好的脸谱作品投放到表演区,引导幼儿进行表演。
家园共育:
建议家长将亲子手册《京剧和京剧脸谱》中的小知识讲给幼儿听,丰富幼儿的经验。
动物面具(绘画)
活动目标:
欣赏各种面具的造型美、色彩美。
尝试运用剪贴、绘画等形式绘制动物面具。
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事先收集舞会、玩具、表演道具中的面具,并知道自己收集的面具的特点;懂得常见动物的外形。
材料准备:
纸质购物袋,卡纸,各色颜料,羽毛,画笔,剪刀,胶水,音乐《森林狂想曲》。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面具》。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分享造型各异的面具实物(或数字资源《面具》)。
(1)幼儿互相分享自己收集面具的造型美、色彩美。
(2)教师出示舞会面具、印第安人面具、表演面具,引导幼儿感受面具的特点。
(3)提问:
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
造型和色彩有什么不同?
小结:
面具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是镂空的。
面具的造型各不相同,有立体的、平面的,还有3D立体造型(直接套在头上)。
面具上的造型和色彩非常丰富,如舞会面具颜色非常鲜亮,表演面具上的造型形象地表现了表演角色,印第安人面具的造型和颜色表现了他们民族的特点,等等。
2.以开化装舞会激发幼儿制作面具的兴趣。
师:
节日里,人们喜欢利用色彩鲜艳、夸张有趣的面具举办热闹的化装舞会,表达人们快乐的心情。
今天,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小动物化装舞会,好不好?
我们先自己动手做一个动物面具吧!
(1)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分享自己要做的动物面具。
3.引导幼儿制作面具。
(1)鼓励幼儿利用纸质购物袋、卡纸等材料,运用剪贴、绘画等形式绘制平面或立体的动物面具。
(2)提醒幼儿面具的眼睛部位要挖空,重点指导幼儿表现动物的不同特征。
4.参加化装舞会。
(1)请幼儿戴上自己做的面具,随着音乐《森林狂想曲》一起跳舞。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幼儿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面具开展表演游戏。
青花瓷盘(绘画)
活动目标:
欣赏青花瓷盘花纹,发现花纹的连贯性和重复性,并能大胆地设计青花瓷盘。
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产生兴趣,感受青花瓷盘的美丽。
感受青花瓷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陶瓷的美。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一次性纸圆盘、蓝色勾线笔人手一份。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青花瓷盘》。
活动过程:
1.欣赏青花瓷盘,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点。
(1)播放数字资源《青花瓷盘》,引导幼儿整体观察。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非常漂亮的盘子,我们来看看这些盘子有什么图案、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
小结:
这些漂亮的盘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青花瓷盘”。
这种盘子很早以前就在我国出现,古代人在这些盘子上用青色(也就是蓝色)画上了很多好看的图案,有山水、花鸟、鱼虫等。
青花瓷盘只有蓝、白两色,很有特色。
2.进一步观察青花瓷盘,观察青花瓷盘的布局。
(1)再次播放数字资源《青花瓷盘》图①~④,引导幼儿观察图案对称的青花瓷盘。
师:
这四个青花瓷盘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小结:
这四个青花瓷盘的图案不是对称的,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花草、动物、人物等各种美好的东西画在了瓷盘上,使这些瓷盘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
3.幼儿尝试设计青花瓷盘。
(1)出示一次性纸圆盘、蓝色勾线笔,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设计青花瓷盘。
师: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当一次青花瓷盘的设计师,设计一个好看的青花瓷盘。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评价作品。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操作材料(如空白的杯子、花瓶、茶壶等物品),让幼儿尝试绘画青花图案。
小小波洛克(绘画)
活动目标:
欣赏波洛克艺术大师作品,感受作品的线条美、色彩美。
尝试用滴流的技法表现线条美。
喜欢参与艺术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能够使用颜料、滴流工具等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材料准备:
(1)各色颜料,滴流技法盒,纸张,小滚珠,废旧鞋盒或者托盘,一次性手套。
(2)各色颜料,滴流技法盒,纸张,大滚珠,竹制圆簸箕,一次性手套。
(3)各色颜料,滴流技法盒,浅色布,大小不同的滚珠,一次性手套。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第十八号》。
活动过程:
1.欣赏艺术大师的画《第十八号》。
(1)欣赏作品的点、线自然挥洒呈现出来的线条美。
(2)观察作品,感受作品丰富的色彩美。
(3)讨论:
你们觉得这幅画看起来像什么?
猜一猜它是怎么画出来的。
小结:
这是艺术大师波洛克爷爷的《第十八号》。
整个画面看起来线条纵横交错,颜色丰富,像马路、蜘蛛网、棉花糖、紫菜蛋汤……他用笔、拖把、棍子等生活中的物品把颜色表现在画面上,形成了一幅独特、富有想象的画面。
2.幼儿分组创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2)引导幼儿借助滚珠等辅助材料让颜料流动起来。
(3)通过双手转动底图或多人合作晃动,让颜料滚动起来。
(4)可选用多种颜料混色(注意一个辅助材料只用一种颜色),保持自身及画面整洁。
3.幼儿交流分享。
(1)引导幼儿说一说:
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和谁一起创作的?
像什么?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可以在美工区提供颜料、滚珠等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创作。
家园共育:
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可以进行颜料滚画的材料。
生活活动:
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多欣赏生活事物的色彩搭配。
睡莲花开(绘画)
活动目标:
欣赏水池里的睡莲,感受睡莲的造型美、色彩美。
尝试运用重叠擦印、盖印、组合擦印、写意等技法表现睡莲。
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能运用海绵擦印、海绵盖印等工具,并初步掌握擦印和盖印等技能;幼儿欣赏过现实生活中的睡莲。
材料准备:
(1)椭圆形擦印板、油画棒、海绵、擦印技法盒、纸盘、卡纸、白纸。
(2)海绵,睡莲花瓣的纸膜,红色、白色、绿色颜料,黑色卡纸。
(3)宣纸、毛笔、墨水、国画颜料、调色盘等工具。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睡莲》。
活动过程:
1.播放数字资源《睡莲》,欣赏睡莲。
(1)欣赏睡莲的实物图,引导幼儿观察睡莲的外形,感受睡莲盛开时花瓣重叠交错的美丽姿态以及未开时含苞待放的优美造型,欣赏睡莲花朵和叶子的色彩。
(2)欣赏法国画家莫奈的名画《睡莲》,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疏密、远近以及色彩的美。
2.分组创作,体验乐趣。
(1)幼儿自由选择国画组、擦印组、盖印组进行作画。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擦印,盖印的时候要先固定好擦印板,再用海绵进行着色可以重叠擦印椭圆形纸膜,通过花瓣的重叠和遮挡来表现睡莲的形态,将它变成含苞待放的睡莲或者是盛开的睡莲。
3.交流分享。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纸膜和油画棒等擦印、盖印材料,引导幼儿继续自由发挥创作。
生活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观察身边的实物,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季的树(绘画)
活动目标:
认识四季的树,感受四季树的变化。
尝试运用油画棒、单彩刮画等技法表现四季的树。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欣赏过春夏秋冬的树,知道一年四季的树有哪些变化,有一定的油画棒、单彩刮画等技法。
材料准备:
图画纸,油画棒(黄色、浅绿色、肤色、深绿色四色),刮画笔。
材料配套:
数字资源《四季的树》,亲子手册《多样的树》。
活动过程:
1.播放数字资源《四季的树》,感受树的四季变化。
(1)欣赏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
你们最喜欢哪棵树?
它是什么颜色的,哪个季节的树?
(2)讨论:
树的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
随着季节的变化,四季也会给同一棵大树换上不同的衣裳,春天小树刚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上学 美术 领域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