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频考点.docx
- 文档编号:20139775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5.67KB
历史高频考点.docx
《历史高频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频考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高频考点
全国卷高考历史高频考点
一、中国古代政治:
高频考点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尤其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分封制: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又称封邦建国(封建)。
对象:
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同姓亲族(血缘)是分封的主体。
体现了古代中国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特点: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拥有很强的独立性
影响:
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周疆域的扩大和周文化的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实力变化,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
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是其现实表现。
(2)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
特点(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
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权力、财产继承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对后世影响:
祭祖、姓氏、族谱、祠堂、重男轻女、尊宗敬祖、任人唯亲、传统节日等大都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宗族自治有利于地方统治秩序的稳定;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高频考点2: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尤其是秦汉、宋、明)
(1)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中央官制的变革(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从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到汉朝内(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达到顶峰。
削弱相权的基本策略是分散宰相权力、增加宰相人数、权力制衡(唐)。
(2)制约皇权的因素:
官僚制度中的谏诤、廷议、宰相制度等;史官修史;儒家思想(如“天人感应”)
(2)趋势: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并发展到顶峰,相权不断削弱,最终丞相被废除。
高频考点3:
古代中国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古代中国对地方的管辖主要有分封制(奴隶社会的地方制度,西周确立、春秋战国瓦解)、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国并行制(西汉前期实行,引发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采取“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行省制(元朝开始实行,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变古代“山川形便”为“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方式;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等重要制度。
(2)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反映任官原则由宗法血缘向行政任命的变化,标志着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3)总趋势: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区划越来越细,秦朝郡县两级——元朝行省、路、府、州、县,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趋严密,但个别朝代也有中央集权削弱的现象(汉初的郡国并行引发“七王之乱”;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清朝晚期汉族地方督抚的崛起)
(4)作用:
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古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行成和发展。
高频考点4: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科举制是常考点)
(1)演变: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战国至秦时实行的军功制、汉代实行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统治基础),提高官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二、中国古代经济
高频考点1:
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地位和影响
(1)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其典型特点:
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2)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地位和影响:
原因:
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二生产力的进步(铁器、牛耕的出现)
地位和影响: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明清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高频考点2: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后消失)、农民土地私有制(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消亡)。
封建土地国有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至唐中期的均田制是在不触动现有土地所有权基础上、旨在增加政府赋役收入,它不能真正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尤其注意汉朝田庄、宋的不抑兼并
高频考点3:
经济重心移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2)东晋南朝: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3)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5)两宋时期:
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考中进士的人数和状元的人数上,南方占据了绝对优势,以至明朝不得不采取南北方分开录取以协调矛盾。
2)经济中心的南移使中国古代后期各王朝的财政经济重心与政治军事重心分离,促进了沟通经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线——大运河的发展,提高了漕运在各王朝中的政治地位。
3)经济中心的南移使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元明清时期,从全国经济发展格局看,太湖流域的江浙和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
其发达的工商业逐渐使广大的北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成为其原材料供应地;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改善,对外贸易兴盛。
4)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消极影响:
其一,人口对南方土地的压力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其二,江南的富庶带来了江南重赋时代;其三,造成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
高频考点4:
古代中国商业商品经济发展
(1)从西周至唐——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和夜市开始出现。
(2)宋元时期——“市”的变迁:
①时间上:
汉唐时期有严格的开市、闭市时间规定,宋朝出现早市、夜市,打破了时间限制。
②空间上:
汉唐时期坊市严格分开,宋朝“坊巷桥门以及隐辟处,俱是铺席买卖”,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在一些交通方便之地出现了数十座市镇,著名的是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商业名镇。
③管理上:
汉唐时期设有市长和市令对市进行严格管理,而宋朝时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3)明清时期——城(市)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工商业市镇兴起;
常考点是唐宋、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表现及影响,尤其是对社会秩序和传统观念的冲击,对市民文学的推动。
总之将经济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考察。
高频考点9: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在封建社会初期,它有利于农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在封建社会后期,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
(注意:
古代工商业政策的务实性和灵活性,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程度的时代性。
)
(3)闭关锁国政策:
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高频考点1:
先秦思想(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
(1)春秋时期:
老子主张“无为”,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
两人都是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
(2)战国时期:
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代表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利益。
②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
③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高频考点2:
西汉新儒学的内容和汉武帝尊儒的措施(董仲舒主张的背景、内容及特点,罢黜百家的实质和影响。
)
(1)西汉新儒学的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以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统治秩序。
(2)汉武帝尊儒措施:
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教育上,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高频考点3:
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朱熹的主张,王阳明的主张。
宋明理学的地位和影响。
)
(1)主张:
①程朱理学:
宇宙观上,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宣扬三纲五常,要人们“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明道德之善。
②陆王心学:
宇宙观上,提出“心即理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上,强调“发明本心”,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的学说。
(2)影响: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注意:
宋明理学尤其是心学,也使儒学逐渐走向世俗化
高频考点4:
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明清进步思想产生原因,明清思想共同主张,尤其黄宗羲主张。
)
(1)代表: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否定了孔子是“天生圣人”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惊惧不已。
反封建专制——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强调“经世致用”——顾炎武力图以此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时代要求——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的主张。
主张唯物主义——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这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影响:
批判的继承传统了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高频考点5: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1)科技:
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注意中西科技特点对比)
(2)古代书画:
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
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3)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的文学也辉煌灿烂。
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
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宋元明清的市民文学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4)古代戏曲:
以京剧为代表的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雅俗共赏。
总体中国古代史无论是对政治制度的建设还是社会经济生活或突出人物的考察,常集中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清前期这几个阶段。
四、中国近代政治
高频考点1: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
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影响:
对中国,使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对列强,拓展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特征:
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英、法、美等国。
甲午中日战争及之后的侵华,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列强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侵华政策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高频考点2:
近代外交观念形成的原因和表现、近代民族观念
1、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1840年之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均以“天朝上国”自居,视所有外国人为夷蛮戎狄,除了朝贡和宗藩关系外,不承认其他形式的中外关系,外交因此成为王朝政治的附属物,成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对外宣扬国威的手段。
到了近代,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打破了东亚地区存在了近2000年的封建宗藩体系,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割据。
总理衙门的设立意味着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变革。
2、近代外交思想:
晚清时期的中国政府,既不能像列强那样推行强权外交,也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同等的发言权。
当时面临的外交形势是: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积极开展国际交往。
了解列强情况,运用国际惯例和外交手段,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国家的利益,反对列强侵略成为势须完成的外交任务。
但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和戎”.“自强”成为人们主要的外交思想。
3、近代民族观念:
鸦片战争后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升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全面高涨。
高频考点3:
洋务运动
(1)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2)背景:
内忧外患(内:
太平天国运动;外:
列强的入侵)
(3)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4)内容: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崇厚(满族):
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创建新式学堂(同文馆),派遣留学生。
(5)人物: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6)影响: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高频考点4:
戊戌变法
(1)时间:
1898年。
(2)派别:
维新派(资产阶级)。
(3)主张:
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4)内容: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5)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等。
(6)地位和作用: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频考点5:
清末新政
1、第一个阶段(1901-1905)
政治上:
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整饬吏治。
经济上: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军事上:
主要是编练新军。
文化教育方面:
废科举,兴学堂,奖励游学。
2、新政的第二个阶段(1906-1911):
预备立宪
3、评价:
虽然许多方面的改革在执行上大打折扣,但是新政的实行对中国的近代化变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1)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变迁
(2)新政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政同时促进了中国军事、警察及司法制度的近代化
(4)新政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5)新政促进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6)新政的实行对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危亡,但是新政的实行加深了其统治危机,对其覆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清廷在新政的过程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满洲贵族的权力,此外尚有其他方面的权力之争,这都加深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满汉矛盾等,使清政府的统治中心日趋涣散,离心力不断增强。
新政同时加深了官民矛盾。
清政府在财政危机的情况下为举办新政,不断增加新的捐税,有的官员以办新政为名乘机敛财,从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许多民变因此而起。
这一切都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高频考点6:
辛亥革命(背景、影响)
1、辛亥革命的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清朝统治危机严重(“新政”和“预备立宪”)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壮大(根本原因)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思想准备)
(5)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组织准备)
(6)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军事准备)
(7)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时机(直接原因)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
①政治上:
推翻了清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主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②思想上:
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高频考点7: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探索。
革命道路:
由走俄国式的路(攻打中心城市)——走自己的路(农村包围城市)
国共关系:
由反蒋——反蒋抗日——联蒋抗日——内战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封建剥削和债务)——阶级矛盾为主,争取农民支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需要;抗日战争时期:
“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民族矛盾为主,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一切可能的力量抗战;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变封建剥削的土地制为农民的土地制度)。
高频考点8:
抗日战争与国民政府(频率很高)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日渐上升,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用血肉筑就了一道“钢铁长城”。
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先是集重点于正面战场,作用突出;后逐渐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强化独裁统治。
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政治统治、经济政策(如统制经济)等。
五、中国近代经济
高频考点9:
自然经济解体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1)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2)表现:
①“纺”与“织”分离②“织”与“耕”分离③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3)影响: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高频考点1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影响因素和历史启示
(1)发展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2-19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资本主义工商业被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新生。
(2)影响因素: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政府的政策、列强的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3)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高频考点11:
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制经济)、共(大生产运动)、日(以战养战:
发行军用票等方式)三方的经济政策;
六、中国近代思想文化
高频考点1: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目的、方向、三阶段;(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和目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抵抗派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概念:
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意义:
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3、康梁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①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深入一步。
②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接受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5、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1)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反封建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2)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高频考点2: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如:
近代社会生活中西合璧、中西交融的特点和表现。
19世纪末服饰变革、诗界革命、妇女运动等社会生现象的目的,及其与维新变法等同时期重大事件的关系。
)
(1)变化原因:
经济上,近代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思想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外因上,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我国。
(2)变化表现: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法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民国时期,人们逐步摈弃等级观念,平等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高频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