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0132567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81
- 大小:542.08KB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docx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整理和复习)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较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
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法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方法,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会解比例;养
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及对象,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改写。
3、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
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方法;能用数对,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画出简单的统计图表,能根据图表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物的可能性,能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查漏补缺。
数的认识(3课时)
数的运算(4课时)
式与方程(2课时)
比和比例(2课时)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4课时)
数与图形图形的运动(1课时)
图形与位置(1课时)
整理和复习
(27课时)
统计表(1课时)
统计图(1课时)
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1课时)
可能性(1课时)
数学思考(3课时)
综合与实践(4课时)
1、数与代数(11课时)第1课时数的认识
(1)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1)
教学目标:
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
数的例子吗?
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自然数,分数,百分数,负数,小数,质数,合数。
)二、数的分类
自然数
整数
①数零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整数
②数有限小数
小数(十进制分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三、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
①“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
②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
.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
数小数部分点
万
级
千
百
十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千
百
十
万
万
万
个级
十
百
千
万
分
分
分
分
位
位
位
位
.
十
百
千
万
分
分
分
分
之
之
之
之
一
一
一
一
数
千百十个
万
位位
位位位位
计一
数
单万千百十︵个
位
︶
③“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④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⑤27046=2×()+7×()+0×()+4×()+6×()
⑥4004.04中的3个“4”分别在什么数位上?
各表示什么?
这个数中的3个“0”有什么作用?
四、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正数大于0,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
2、自然数(多位数)的比较
3、分数的比较:
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
五、正整数的分类(非零自然数)
奇数能否被2整除
1、正整数
偶数
质数有几个因数
2、正整数
合数
六、布置作业:
73页的3、4、5题
课后作业:
74页的1、2题
教学反思
在复习数的意义时,学生对数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自然数与整数及计数单位与数位等简单概念。
第2课时数的认识
(2)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自然数和整数,今天我们一起回忆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二、归纳整理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
(一)分数和小数你住的分类
1、分数的有关知识:
①什么叫分数?
②分数的分类
2、人数与除法的关系:
a÷
a(b≠0)
b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分母)
3、①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②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③什么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可以怎样简写?
小数是不是都小于1?
4、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关系?
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
(小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0、100、100的分数,所以小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特殊情况。
)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5()35()45
735()28()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
3、下面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它们有什么规律?
0.1081.0810.81081080
四、课堂练习:
75页的7题
课后练习:
74页的2、3题
教学反思
本课的复习时要联系前节课来讲,关于数的分类,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都归为分数。
(2)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第3课时数的认识(3)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3)百分数。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数的认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归纳整理,百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百分数
(1)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板书
(2)什么样的数叫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教版分数。
)
(3)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①意义不同: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要是具体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但是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
0以外的自然数。
(4)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
15()小数
()
(5)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0.185=()%
三、课堂练习:
1、73页的“做一做”。
0.5表示
5,是十进制分数;
10
1是分数,分数可以表示两种意义:
后面带计量单位
2
可以表示具体的量。
古代计量单位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
5%,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
2、74页的练习十四的2题。
3、74页练习十四的3题。
4、74页的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75页的7题、9题。
课后作业:
75页的6题、8题
教学反思
在复习时,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选择方法。
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和概念。
第4课时数的运算
(1)
教学内容:
数的运算
(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利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对学过的知识就是我们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1)“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做准备,有的在折幸运星,有的在做蝴蝶结
2、播放课件
(1)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心?
(2)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一共要付多少元?
(3)小红要写32个毛笔字,已经写了
1,还要写多少个?
2
(4)小明做了28朵红花,还要做
1
。
他计划做多少朵花?
3
3、在解决上面的问题时,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
二、讲授新课
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
如2+3=5(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加法。
)
(2)减法的意义:
如10-3=7(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减法。
)
(3)乘法的意义:
如6x4=2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
(4)除法的意义:
如15÷3=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
2、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加法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借“1”当“10”.
②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先把两个因素的相同数位对齐,第一步,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各位,从最低位(个位)乘起,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
要加进位的数,第二步,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各位,所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如365×23)
③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4182÷123)
除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先看最高位是否够除,如果够除,那么,第一位商,就在最高位
上,除到哪位商就在哪位,哪位不够除用“0”占位,注意每次所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是否够除,若够除,那么,商的最高位就定在被除数的左起第二位,不够除,首位商就定在左起第三位。
除到哪位,商到哪位,不够除零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数点对齐,末尾的零要去掉)(如3.2+6.756.26-3.759)
⑤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再看两个因素共有几位小数,
就从积的末尾向左数出几位,在这位的左边打上小数点,末尾的零要去掉)(如1.42×2.3)
⑥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先把除数化成整数,再看除数是几位小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几位,再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新小数点对齐。
(3.75÷2.563÷0.75)
⑦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或相减,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变,只
15
25
把单位个数相加减,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14-9
1313
+
)
1827
⑧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再约分,积要化成最简分数。
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再按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76页的“做一做”
2、在四则运算中,如果有0和1参与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
①0和任何数相乘,得0;②1和任何数相乘,得原数;③任何数除以1得原数;④任何数加(减)0得原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79页练习十五的3、4题
课后作业:
79页练习十五的1、2题
教学反思
1、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复习的时候要加强理解,因为他是后面复习应用题的基础。
2、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对比着复习,找出它们的异同,便于学生记忆。
第5课时数的运算
(2)
教学内容:
数的运算
(2),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正确的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通过探索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
的应用意识。
4、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优化思,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整理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3、灵活准确的运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有关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天天学数学,在这六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学了几级运算?
几种运算?
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二、复习讲授:
1、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
(播放课件)
5400-2940÷28x27
83
×[÷(
7-1)]
94164
这是两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题,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①无括号的
(1)同级运算:
“+、—”、“×、÷”是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两级混合运算:
先二级运算(×、÷),后一级运算(+、-)
②有括号的:
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复习简便运算:
(播放课件)
①3.87+2.9975.2-19.810.47-5.68-1.325.39-2.88-1.39
②4.37
17
0.63+
88
1.25×7238×56+44×3894×101
③6.28+(3.75-1.28)7.43-(4.43-1.95)25×(1.85×4)
④16.8÷(16.8÷3.5)125×25×8×4
22
×99+
55
三、巩固练习:
76页的“做一做”、77页的7题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79页的5、7题
课后作业:
77页的8题、“做一做”
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分两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阶段复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复习四则运算,先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
由于计算加减法,是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所以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
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讲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还要讲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联系,突出分数除法是运用倒数的知识,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
第6课时数的运算(3)
教学内容:
数的运算(3)——解决问题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1
①口算20×
2
100×
723
450××
4
②板演12×(1+
5
1)540×(1-
3
1054
1)630×(1+2)
97
(2)只列式不计算(课件播放)
①六年级学生为灾区专款,六年级一班捐款105元,六年级二班捐款98元。
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②池塘里原有150只鸭,48只上了岸,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
③小红每天写毛笔字62个,15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④水果店有24筐雪梨,6天要卖完。
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
⑤48本本子,平均每个同学发6本,可以发给几个同学?
⑥五年级有136人,上次考试语文成绩获得优秀的占
5,或得优秀的有多少人?
8
(列完算式后,指名说出列式的理由,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
小结:
这些都是简单应用题,它们都是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和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
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
问题:
如果是复合应用题,我们又该如何入手呢?
二、讲授新课
1、例题78页的10题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一班同学上交作品24件,
六二班比六一班多交
1。
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4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集体讲评:
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呢?
a.理解题意,提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b.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c.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d.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这是一道有间接问题的复合应用题。
32件
六二班:
(比六一班多1)
4
六一班:
?
件
解答时:
①先要求出六二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这里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么求?
)
②再来求,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这里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么求)
三、巩固练习:
80页的13题、14题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80页练习十五的8、9、10题课后作业:
80页练习十五的11、12题
教学反思
1、强化基础训练,掌握数量关系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的基本应用。
如: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解答等;任何一道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复习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综合运用知识,拓宽解题思路。
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
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
我们在复习时侧重分析法的应用。
第7课时数的运算(4)
教学内容:
数的运算(4)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1、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对不懂的地方或有不同观点的地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合应用题
1、例1:
有三根绳子,第一根根绳子有多长?
7米,比第二根长
8
1米,第三根比第二根长
4
2米,第三
5
分析法综合法
第三根绳子有多少米
第一根?
米—第一根比第二根长?
米
第二根?
米+第三根比第二根长?
米第二根?
米+第三根比第二根长?
米
第一根?
米—第一根比第二根长?
米第三根绳子?
米
(7-
8
1)+2
45
2、练习:
李师傅改进技术后,每天制造零件120个,你原来每天多生产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原来每天生产?
个
?
个
1,李师傅
5
现在每天生产?
个÷现在是原来的?
倍
原来:
把原来每天生产量看作“1”+现在每天比原来多几分之几
现在:
120个
提问:
①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步骤?
每一步做什么?
②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几种方法?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③你会借助图示法吗?
④解决问题要注意什么?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解决问题时的一般步骤来解决例2吧!
二、例2
一把椅子的价钱是56元,比一张桌子便宜
1。
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有多少元?
3
①这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问题是什么?
你知道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哪些方
法?
a.综合法:
从已知信息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一直到求出未知
数。
b.分析法:
从所求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直到解决问题。
②我们通常是用分析法分析,用综合法列式。
③用我们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要求“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多少元?
”就要已知“一把椅子多少元?
”和“一张桌子多少
元?
”但是“一张桌子多少元?
”不知道,就要先求“一张桌子多少元?
”,要求“一张桌子多少元?
”就要知道“一把椅子多少元?
”和“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几分之几?
”要求“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几分之几?
”就要知道把谁看做单位“1”?
“椅子比桌子便宜几分之几?
”
椅子和桌子共多少元?
一张桌子?
元+一把椅子?
元
分析:
列式:
一把椅子?
元÷一把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几分之几?
56÷(1-
1)+56
3
把桌子价钱看做单位“1—椅子比桌子便宜几分之几
=56
2
+56
÷
3
=56
3
+56
×
2
=84+56
=140(元)
答:
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140元。
三、巩固练习
1、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原来长多少米?
1,第二次剪去
5
3米,还剩2.45米。
这根绳子
4
2、果园里有桃树15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少棵?
2,又是苹果树的
3
2。
苹果树有多
7
3、打印一份稿件,若甲单独打印,要
2小时,若由乙单独完成要45分钟。
现在
3
乙先做15分钟,然后两人合作,还要多少时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课堂作业:
①电视机厂,计划五月份生产电视机2400台。
上旬完成了计划的了计划的5%。
下旬再生产多少台就能完成任务?
2,中旬完成
5
②一本书共240页,小红上星期看完了这本书的
1,这个星期看了剩下的
3
3
。
下
5
星期再看多少页就看完了?
2、课后作业
①一篮鸡蛋,甲上前拿了篮里的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乙又上前拿了篮里现在
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丙又上前拿了现有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丁又上前拿了先有鸡蛋的一半多半个走了。
这时篮里一个鸡蛋都没有了。
篮里原来有多少个鸡
蛋?
②饲养场有鸡250只,比鸭的
1多25只。
饲养场有多少只鸭?
3
③仓库里有15吨水泥,第一天用了总数的20%,第二天用去
1吨,还剩多少吨?
2
教学反思
在应用题复习中,一题多解是沟通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形式。
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可以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应多提倡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题。
第8课时式与方程
(1)
教学内容:
式与方程
(1)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优点,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数学 复习 教案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