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合格考必修二必背提纲.docx
- 文档编号:20131801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25.81KB
鲁教版合格考必修二必背提纲.docx
《鲁教版合格考必修二必背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合格考必修二必背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合格考必修二必背提纲
专题一人口与地理环境
省指导意见: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知识点一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
(1)人口问题: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缓慢
注:
老龄化原因:
寿命延长和出生率下降。
(2)措施:
①人口增长缓慢→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②解决老龄化→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生育。
2、发展中国家:
(1)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
加大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国家财富减少、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人民生活升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②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会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加剧贫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知识点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2)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由乡村到城市、由内陆到沿海、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乡村到城市。
(3)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迁移形式多样化。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如美国老年人退休后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②土壤,如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③水源,如我国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④矿产,如我国大庆石油资源的开发。
⑤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①经济发展,如内地人到沿海城市打工;
②交通,如现代人口迁移远大于过去;
③通信;
④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布局,如山下水库建设时,库区百万居民迁出。
(3)社会因素:
政策,如我国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治,如巴西迁都到巴西利亚;战争,如美伊战争使大量伊拉克人背井离乡;社会变革;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知识点三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人口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①最显著的特点是: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④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
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知识点三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2、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3、影响因素:
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⑤技术水平⑥资源基础⑦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专题二城市与地理环境
省指导意见:
1、运用资料,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其形成原因;
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知识点一城市化
1、城市化
(1)概念:
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体现: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社会方面: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教文化事业发展和提高;提高居民平均收入
经济方面:
城市化促使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利于城乡交流,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消极影响: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用地紧张。
(5)城市区位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矿产资源
新兴的工矿业城市
矿产资源丰富
②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如株洲)、矿产资源(大庆)、旅游资源(桂林)、商业贸易;
国家政策(深圳)、外交、宗教(拉萨)、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
知识点二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外部形态:
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补充)
2.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
3.城市主要功能分区: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1)商业区市中心或街道两侧及干线交汇处,符合交通最优、市场最优的原则
(2)工业区
①按生产联系,自然集聚;
②按城市规划,位于下风向、下游区,并沿交通干线
向市外迁移,寻找低价位的厂址用地。
(3)住宅区
尽可能方便生产、生活,与工业区有防护带,在上风向、上游区,尽可能少受污染。
(4)交通区以城市边缘的内外连接为佳
(5)旅游区接近自然风景区或名胜古迹
注:
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一般在市中心,行政区与各市区都有便利的交通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扇形、多核心模式、未来田园城市;
5.城市功能分区成因:
(1)历史因素:
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②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2)经济因素:
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①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程度等条件不同,造成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的不同。
②付租能力差异: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3)社会因素:
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4)政策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三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的含义
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
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
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2)地域文化的表现和特点
表现:
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建筑、民间信仰等等。
特点:
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
2、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城市景观,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
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另外,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
如沿海、沿江、沿湖城市多利用水体表现城市特色。
在水体的边缘,有的形成重要的商务区,如美国芝加哥市密歇根湖畔、上海黄浦江两岸;有的发展为风景旅游区,如我国的杭州西湖等。
世界城市景观差异与形成(下表)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格局
美国城市
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
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
欧洲城市
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更为少见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
建筑风格
杭州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北京
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沿城市中轴线排列
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
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建筑结构
中国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西方
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专题三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省指导意见:
1、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农业区位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工业区位因素
知识点一农业
1、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
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2)农业包括5个部门:
农(种植业)、林(用材林、经济林、生态林)、牧(饲养牲畜)、副、渔(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
(3)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光、热、降水、大气、温差等)、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历史经验等。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相对变化较快;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最具活力,变化较快。
2、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特点: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俄罗斯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珠江三角洲
形成的主要原因
1、高温多雨的气候
2、平坦的地形
3、人口密、劳动力丰
4、稻米是主食,市场需求量大(亚洲)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3、交通便利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便利的交通运输
3、高度发达的工业
4、地广人稀
5、先进的科技
(美国)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地广人稀
3、机械化水平高
(墨累河—达令盆地)
主要特征
1、小家经营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5、科技水平低
1、商品率高
2、农场经营规模大
1、商品率高
2、生产规模大
3、机械化程度高
1、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3、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
A.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有利条件: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
④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
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B.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①气候(降水):
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②气候(热量):
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③水源:
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
④土壤:
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罗河三角洲:
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
C.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
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
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
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①经营方式不同:
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
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
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D.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
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
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E.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区位优势: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农业制约因素:
①受季风活动不稳定性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多寒潮、伏旱等气象灾害;
②地形复杂,开发利用难度大,生态脆弱,且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③红、黄壤为主,酸性强、土质黏重;
④农业利用的生物品种单一,经营方式极为粗放。
F.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区位优势分析:
①自然因素:
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
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③不足:
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G.畜牧业
典型地区:
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
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因素:
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
②社会经济因素:
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③不足:
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H.云贵高原坝子农业和彩色农业:
优势是纬度低,水热充足;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典型地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有利自然区位因素:
光照、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
不利自然区位因素:
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世界部分地区农业
A.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
纬度高,气温低,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B.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
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
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C.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D.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社会经济因素:
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E.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知识点二工业
1、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弱)水源、土地。
社会经济因素(强):
劳动力(数量、素质)、政策、科技、信息、原料、动力(能源)、运输、市场、环境、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
工业生产对场地和水源依赖较大,对其他自然条件依赖较小,工业区位选择上比农业灵活度大。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A、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B、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C、信息的通达性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并且其影响不断增强;
D、交通条件改善,使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E、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3、工业地域
(1)工业集聚
①工业集聚的含义: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形成工业地域。
②工业集聚的意义和弊端:
利-----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应,提高竞争力;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形成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区,降低损耗,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弊-----引起工业“饱和”;污染加剧;各种资源供应紧张;交通负荷量增大。
(2)工业地域
①工业地域的含义: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而形成工业地域。
②工业地域类型:
a、按形成条件分类:
-----自然形成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出于生产工序上的考虑,有的则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
b、按发育程度分类: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一些工业区(如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学工业区、汽车工业区等),其内部工业联系比较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发展成为工业城市(如鞍山钢铁城、大庆石油城等)。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这样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3)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①工业分散的含义
为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的现象,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4)工业分散的条件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是完善;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的发展
4、工业指向型:
工业导向型类型(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下表
工业导向类型
工业生产特点
主导因素
选址要求
举例[来源:
学_科_网]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原料
接近原料地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
便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
市场
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制造业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动力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炼铝厂
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劳动力
接近有大量劳动力的地
方
服装厂、电子装配厂
技术导向型
需要高技术
技术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电脑软件开发公司、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专题四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省指导意见: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及其变化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
知识点一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费的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原则:
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货物的运输需要及特点,看距离远近,运量大小,运费高低,时效运达等,用优选法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可选择空运;
短途、量小。
容易死亡、易变质的鲜活货物,可选择公路运输;
远程、量大、容易死亡、易变质的鲜活货物,可选择铁路运输;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可选择水运(轮船运输)。
(3)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铁路、公路建设)
区位因素
影响
自然
因素
平原
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带;陡坡上公路修成“之”字形,或者开隧道
水文
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可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需考虑沿线的气候,如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频率,以及冻土、积雪深度等,去设计桥涵洞孔径大小、路基高低。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
合理布局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国道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的经济据点,并从城市边缘穿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等方面发展
技术
克服自然条件等自然障碍,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交通运输布局因素一般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等四个方面分析。
交通区域因素中人文因素(经济、社会、技术)是决定性因素。
知识点二交通站点:
(1)火车站:
铁路运量大,车站固定且设施完备
(2)汽车站:
运量小,行动灵活,停靠比较方便,汽车站内设备比较简单。
(3)港口:
①航行条件:
港阔水深,背风、避浪
②停泊条件:
A建港条件:
地形平坦广阔,有利于港区和码头货场的规划建设。
B依托城市:
提供人力、物力、财力
C经济腹地:
腹地广阔,经济发达,为港口发展提供基础。
(4)航空港:
①地形上:
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便于排水
②地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 合格 必修 二必背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