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赏析.docx
- 文档编号:2012488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3.25KB
经典诗词赏析.docx
《经典诗词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诗词赏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诗词赏析
经典诗词赏析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简介:
注释:
1、更深:
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
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月色半人家:
月光只照亮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3、偏知:
才知。
偏:
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
第一次透过。
新:
初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
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赏析:
《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动征铎:
震动出行的铃铛。
2、驿墙:
驿站的墙壁。
3、驿:
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说:
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三、四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因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兜鍪(móu):
指千军万马。
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2、坐断:
占据,割据。
休:
停止3、生子当如孙仲谋:
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
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
"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年代太久了。
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
赏析: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注释:
1、黑云:
厚厚的乌云。
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2、霜重鼓寒:
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3、声不起:
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中鲜血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唐军将士寒夜出征解救边境战危的情景,歌颂他们保卫祖国血洒沙场,慷慨赴难的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注释:
1、酬:
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
指白居易。
见赠:
送给(我)。
2、翻似:
倒好像。
翻:
副词,反而。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赏析: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诗鉴赏
这是一首寓言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专权后,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时所创。
诗中以孤鸿自比,以双翠鸟喻李林甫、牛仙客,隐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诗一开始就以孤鸿与大海对比。
沧海浩大,鸿雁孤小,足已衬托出人在宇宙之间的渺小,何况这是一只离群索居的孤雁,海愈见其大,雁愈见其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
可见“孤鸿海上来”这五个字,并非平淡写来,其中渗透了诗人孤寂不遇的情感。
第二句“池潢不敢顾”,笔势陡转,为下文开出局面。
这只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为什么见到城墙外的护城河水,竟不敢回顾一下呢?
这里是象征诗人在人海中因为经历风浪太多,而格外警惕,同时也反衬出下文的双翠鸟,恍如燕巢幕上自以为安乐,而不知烈火就将焚烧到它们。
这一只孤鸿连双翠鸟也不敢正面去看一眼,“侧见”两字暗示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不可一世。
他们窃据高位,就如同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
可是,不要太得意了!
你们闪光的羽毛这样显眼,不怕猎人们用金弹丸来猎取吗?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这两句,诗人假托孤鸿的口吻,对他的政敌提出了诚恳的劝告。
不愤怒,也不幸灾乐祸,这是正统儒家的修养,也就是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
然后很自然地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题旨,忠告他的政敌:
才华和锋芒外露,只怕别人将以你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只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
这里“高明”两字是暗用《左传》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的典故,但用得很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忠告双翠鸟的话,一共四句,前两句代它们担忧,后两句正面提出他那个时代的处世真谛。
那么,孤鸿自己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它既不重返海面,也不留连池潢,它将没入于苍茫无际的太空之中,猎人们虽然妄想猎取它,可是又将到何处去猎取它呢?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纯以鸿雁口吻道出,情趣盎然。
全诗就在苍茫幽渺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开始四句叙事,简洁利落,第五句“矫矫珍木巅”句中的“矫矫”两字,上承“翠鸟”,下启“美服”;“珍木巅”三字,上承“三珠树”,下启“高明”。
足见诗人行文的缜密。
后六句都是孤鸿的独白,其中四句对翠鸟说,二句专说鸿雁自己。
“今我游冥冥”句,以“冥冥”两字来应衬上文的“矫矫”两字,迭字的对比呼应,又一次显出了诗人的细针密缕。
这首诗劲炼质朴,寄托遥深。
它借物喻人,而语意双关,分不出物和人来,同时语含说理和劝诫,颇得诗人敦厚之旨。
《万山潭作》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 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 沿月棹歌还。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
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
“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
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
“坐”字一字,更显安闲。
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
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所谓“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岂能行之于树下?
细细体味,就可理解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
故“鱼行潭树下”。
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
且“鱼行”与“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
“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
颈联借本地典故抒发情怀。
曹植《洛神赋》中说:
“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
郑交甫怅惘良久。
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
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
诗人不禁悠然神往。
“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
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
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
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闻一多说:
“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
”
(《唐诗杂论》)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正是此中境界的写照。
载说:
“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
孟浩然的人品是怎样的呢?
王士源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
救患释纷、以立义表。
灌疏艺竹,以全高尚。
”(《孟浩然集序》)王维在绢本上绘制的孟浩然肖像“颀而长,峭而瘦,..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
(《韵语阳秋》引张洎题识)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可用风清骨峻四个字来形容。
它体现在孟氏诗中,就浇铸出孟浩然的诗品。
正如闻一多所说,《万山潭作》一诗,这是诗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诗。
诗人的心境是多么悠闲、清静、旷达、淡泊啊!
诗人的形象是何其“风神散朗”、“风仪落落”啊!
这真是诗如其人、人即其诗了。
孟浩然所创造的人入其诗、诗显其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冲淡。
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 诗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