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口算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0124190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13KB
三年级数学口算训练.docx
《三年级数学口算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口算训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口算训练
三年级数学口算训练
本学期训练速算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
”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俗话说: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口算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口算训练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所以我们三年级教师通常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二、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三、让学生理解口算算理;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口算训练;五、注重对口算技巧的引导。
除了每天坚持课前准备两三分钟的口算专项练习;课后让学生相互出题练习;还让家长给孩子出题或给孩子外出购物的机会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等。
训练由少渐多,难度由浅入深,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口算速度,达到熟练化。
怎样提高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口算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市场交易、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口算还有利于思维训练,能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口算还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
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据此可采用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一、传授
传授,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思路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
在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横向思维、逆向思维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通过这个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达到懂理、会算。
并使学生在学习口算方法的同时,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都得到锻炼,促进智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例1“64+25”。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思路,把第二个加数25分解成20和5,然后,用64加20得84,再用84加5得89。
使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计算道理。
然后再提问学生:
“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这时,学生可能说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比如,有的会说:
先用60加20得80,再用4加5得9,然后用80加9得89;还有的会说:
先用64加5得69,再用69加20得89,等等。
在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后,教师应该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积极思考的精神给予表扬。
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哪种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计算步骤少的比较简便。
接着,教师抓住时机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进行小结,并向学生说明,在以后计算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应该尽量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二、初练
初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进行的初步练习。
这时的练习,重点是要求计算正确,不强求计算的速度。
练习时应注意:
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习题,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计算方法;2.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3.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时,可选用下面几种练习形式。
(1).看口算卡片算。
口算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反复使用。
(2).用口算簿进行口算。
使用时,教师翻动口算簿,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得数,最后让学生自己订正。
(3).用活动口算卡。
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纤维板或胶合板等,中间用钉或螺丝固定,大小圆板上分别写上不同的数字。
中间写上运算符号。
使用时,教师可任意转动圆板,组成需要的题目。
(4)用口算板。
口算板上是0~99的100个数字。
教师任意指两个数,说出运算符号,让学生口算出得数。
(5)用口算表进行口算。
一张口算表可以组成各种类型的口算题,便于对学生进行口算基本训练。
三、活练
活练,是在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口算之后进行的经常性练习。
在每节课前,要根据新课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安排口算练习,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习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计算合理、灵活、迅速,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要紧紧依靠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智力水平进行教学。
讲清数字与数位的关系,数和形的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配合教具、学具的使用,从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形成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2.练习中应采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
在计算时,让学生先说出口算方法,再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方法。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对新知识加深记忆。
3.在进行口算练习时,要注意因材施教。
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完全相同。
如果用一个标准要求,有的学生就会精力过盛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就会完不成任务,失去练习的信心。
因此,口算练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口算中应该注意的:
误区一重视解决问题,忽视口算练习
在口算教学中,教材往往将解决实际问题融人其中。
为了让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解决新的“问题”,很多教师“大刀阔斧”砍去课堂上必要的口算练习时间,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
由于口算速度的快慢对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不少教师也舍不得花费课堂上的有效时间进行常规的口算练习。
当学生出现口算错误时,不少教师及家长都认为是“粗心”现象,无关紧要,只要细心一点就能避免。
口算练习对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熟练程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误区二重视结果正误,忽视过程优劣
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有的教师为了突出这一理念,在教学中过度强调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想方设法“逼”学生说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一些低层次的口算方法,显然没有必要逼迫学生一一讨论出来。
如果忽视口算过程的优劣,忽视方法的优化,即使让学生创造、交流再多的口算方法,学生也不能灵活掌握、合理运用,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有认知层面上,很难提高口算能力。
误区三重视练习形式,忽视练习实效
一次听中年级的数学课,三位教师上的都是计算练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都是口算,他们都将书中练习里的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挂了出来。
甲教师指定举手的学生一一口答,学生发言积极,小手如林。
小黑板上有12道口算题,12个同学口答后此口算练习就结束了。
难道12个同学每人算对一道,就能说明全班同学都完成了口算的任务,都能正确熟练口算了?
乙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车一到站,此项练习也就结束。
表面上看,学生注意力集中,车开得顺当。
但是,全班只有两个小组有“开火车”的机会,轮到“开火车”的同学,也只是算了自己将要算的那一道。
丙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得数,好几分钟过去了,也不见几个同学完成。
笔者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大多数是先将题目抄下来后再写得数,也有一、两个同学直接写得数,但时不时用笔指着小黑板上的口算题数一数,又指着本上的得数数一数,原来是分不清写到哪一道了。
因为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写出得数后教师就匆忙组织学生校对答案,校对后此题的练习也就不了了之。
这几位教师都能在课前将口算题抄在小黑板上,说明他们还是比较重视这项口算练习的,但是这样的口算练习形式能有多少实效性呢?
误区四重视题量多少,忽视时间长短
也有不少教师知道口算的重要性,既然课堂上没有时间练,那就规定学生回家练。
尤其是在低年级,不少教师每天都规定学生回家后做一定量的口算练习题,但是忽视了练习时间长短的控制。
一份口算练习卷,可能是几分钟内做好,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做好,还有的学生边做边玩,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教师只关注学生做了没有或做对没有,忽视对完成时间长短的评价。
新课程下,我们如何改进口算教学,走出口算教学的误区,有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重视口算价值,明确口算要求
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仅凭记忆与思维而直接算出结果。
口算是运算中独立的一部分,也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口算更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口算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对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材系统性强,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只有明确了各年级的口算要求,才能在口算练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明确各年级口算的具体要求,哪些口算作为基本口算,哪些口算作为一般口算,都要切实把握;何时练什么内容,练到什么程度,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题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每学期要根据总的训练目标,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并把口算练习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
二、明确口算算理,优化口算方法
口算练习,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明确算理,优化算法。
首先,在口算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重算法、轻算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如果教师只以学生口算结果正确为目标,不去花时间分析学生口算的思维过程,不帮助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算理和算法,学生就只会满足于套用方法机械口算。
当遇到稍有难度的口算,即使以“笔算”代替“口算”,仍会出错。
其次,在口算练习过程中要改变只“练习”不“疏导”的现象。
很多情况下,教材中的口算练习都是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目的是把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所以,口算练习结束后,教学任务并没有完成,还要帮助引导学生结合口算过程说说算理,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
算理的疏导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自主选题交流算理,口算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几道题在小组或全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寻找易错题交流算理,口算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哪些题目容易算错,应该注意什么。
(3)借助题组对比梳理,如,让学生口算后说一说30×30,30×300,300×30这几道题之间的关系,怎样又快又准确地算出结果。
三、变换练习形式,提高练习实效
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积极性,能注意采用多样化的口算练习形式,这点是好的。
但形式是为实效服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形式”深入到“实质”,避免走人形式主义的误区。
如组织口算练习时,教师喜欢采用指名口答或“开火车”的形式,学生积极性高,且易于组织又节省时间,但是这样的形式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
口算练习时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形式:
(1)口算比赛,让学生在书上口算练习题的后面直接写得数,比赛后组织校对、评价,并让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诀窍。
(2)看口算卡片直接写得数,可以将书上的口算题或一些重点口算式题写在卡片上,教师一一出示,学生依次写出得数,最后出示口算题组织学生校对、评价。
(3)看口算题直接口答,让每个学生自己先口算一遍后再指名口答,也可以让同座位或小组中的同学轮流口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4)听算,教师念口算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听算结束后出示口算题,组织学生校对、评价听算的结果。
口算练习既要变换形式,激发练习兴趣,更要优化形式,提高练习实效。
口算练习时,还要注意不能用个体显性反馈结果代替群体实际水平,要尽量少一些指名回答,多一些群体练习,不要被“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所蒙蔽,要努力提高群体学生口算练习的质量。
四、激活练习兴趣,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科学练习并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正确、合理、迅速、灵活的目的,从而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1.制订计划,科学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加强口算练习,不等于简单加大口算练习题量,而要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注意口算练习的科学性。
首先,要注意口算练习的计划性。
把口算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口算练习的时间。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口算练习材料。
三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口算;口算练习材料编制,既要面面俱到,也要重点突出。
要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安排学生常错、易混的练习,更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为后继学习的内容考虑。
如,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题有300多道,在多位数乘法计算中,涉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有60道,比如67X8,要用到48+5这道口算题,所以这60道进位加法口算题就应在练习中反复出现,让学生重点练习。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口算速度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在理解算理阶段,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具体的、详尽的,在形成口算技能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则在逐步压缩,口算过程则在逐步简化,最终达到“自动化”的境界。
开始可以放慢对速度的要求,侧重于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保证口算的正确率和思维过程的清晰性。
接着加强口算思路的训练,指导学生简化思维过程,建立起算式与得数之间的直接联系,形成熟练技巧,还可以让学生熟记一些内容,如特殊的乘法算式:
25×4,125×8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限时要求,规定学生在家练习也要自觉限时(低年级建议家长帮助计时),要求每次练习后,在练习材料上记上口算时间与题数,并与前次的练习相比较,了解自己口算速度的进展情况。
最后,适当加大练习量,使学生逐步实现思维过程内化后的“自动化”,达到脱口而出。
3.开展竞赛,激活持久的练习兴趣。
教师要注意开展科学、有趣的竞赛活动,激活学生持久的口算练习兴趣。
(1)定期举办“口算大王”竞赛。
学生受童话故事影响,喜欢当“王”,我们可以顺应学生的心理,每个学期定期举办班级和年级的“口算大王”竞赛,让“口算大王”的预赛、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贯穿整个学期当中。
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每一次的竞赛活动都能激发口算练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口算练习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4、时间的把握性
把训练、辅导、订正、控制在十分钟内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口算能力的强弱。
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口算教学的优良传统,既要重视加强口算算理的教学,让学生会算,更要舍得花一定量的时间,采取合理有效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口算练习:
练习题每天25~30道题左右
1)90÷5=
(2)67÷1=(3)88÷8=(4)90÷9=
(5)91÷7=(6)80÷8=(7)72÷2=(8)90÷9=
(9)98÷2=(10)90÷9=(11)90÷5=(12)70÷7=
(13)92÷2=(14)77÷7=(15)70÷7=(16)10÷1=
(17)90÷9=(18)60÷5=(19)63÷3=(20)88÷8=
1)798÷7=
(2)475÷1=(3)627÷3=(4)825÷5=
(5)566÷1=(6)570÷5=(7)547÷1=(8)980÷7=
(9)800÷8=(10)395÷1=(11)735÷7=(12)284÷2=
(13)927÷9=(14)945÷9=(15)824÷8=(16)732÷6=
(17)810÷6=(18)600÷6=(19)784÷7=(20)400÷4=
(1)6×30=
(2)20×5=(3)4×10=(4)1×20=(5)60×3=(6)3×10=(7)50×3=(8)90×4=(9)3×20=(10)8×90=(11)70×1=(12)4×60=(13)3×30=
(14)30×9=(15)20×3=(16)4×20=(17)8×30=(18)70×8=(19)80×6=
(20)7×10=
(1)364+791=
(2)577+360=(3)132+231=(4)907+853=(5)473+639=(6)374+908=(7)857+316=(9)927+419=(10)182+928=
(11)850+988=(12)935+361=(13)863+173=(14)837+750=
(15)326+926=(16)879+598=(17)330+772=(18)786+682=
(19)913+695=(20)225+188=
(1)307÷4=
(2)832÷6=(3)141÷8=
(4)622÷2=(5)175÷6=(6)713÷7=(7)983÷4=(8)216÷8=
(9)941÷9=(10)405÷2=(11)95÷4=(12)199÷4=(13)688÷4=
(14)970÷4=(15)780÷5=(16)740÷5=(17)633÷3=(18)140÷4=
(19)446÷5=(20)932÷1=1)921-458=
(2)281-217=(3)994-826=
(4)217-178=(5)637-465=(6)904-273=(7)386-367=(8)307+876=(9)518-345=(10)198+142=(11)657+786=(12)520-144=
(13)556-397=(14)373-189=(15)803+326=(16)895+948=
(17)386-103=(18)234+823=(19)521+714=(20)493-389=
)20×3=
(2)80×9=(3)90×8=(4)9×50=(5)2×70=(6)7×50=(7)9×10=(8)4×50=(9)40×1=(10)3×50=(11)90×3=(12)3×60=(13)90×2=
(14×40=(15)30×7=(16)30×8=(17)30×6=(18)90×7=(19)70×2=
(20)20×5=
(1)600-233=
(2)300-207=(3)200-112=(4)800-390=
(5)700-635=(6)400-354=(7)800-562=(8)700-412=(9)900-272=
(10)400-135=(11)300-257=(12)500-179=(13)300-152=
(14)600-498=(15)300-177=(16)900-476=(17)400-110=
18)800-758=(19)800-717=(20)500-304=
(1)524-206=
(2)436-369=(3)356-197=(4)683-157=(5)304-117=(6)655-625=(7)764-345=(8)974-618=9)822-674=10)311-168=
(11)672-402=(12)913-325=(13)929-404=(14)318-172=
(15)342-141=(16)249-127=(17)212-185=(18)840-591=(19)177-112=(20)218-147=
(1)20×40=
(2)80×50=(3)80×10=(4)50×20=(5)40×80=(6)10×40=(7)20×10=(8)20×90=(9)70×70=10)40×60=(11)50×50=(12)60×40=(13)10×20=(14)60×50=(15)20×30=(16)50×90=
(17)30×20=(18)40×20=(19)60×90=(20)30×50=
(1)400×70=
(2)300×30=(3)700×10=(4)200×80=(5)300×80=(6)40×200=(7)900×90=(8)600×80=(9)60×400=(10)900×70=(11)50×500=(12)500×10=
(13)20×900=(14)60×500=(15)400×20=(16)900×30=(17)50×100=
(18)10×200=(19)30×400=(20)20×600=1)90×51=
(2)70×15=
(3)56×60=(4)99×70=(5)92×40=(6)14×30=(7)90×21=(8)96×90=(9)22×30=10)20×35=(11)82×80=(12)46×60=(13)22×20=
(14)84×70=(15)40×17=(16)12×80=(17)59×60=(18)30×90=
(19)92×80=(20)60×50=1)97×12=
(2)47×18=(3)74×73=(4)59×42=(5)57×65=6)59×76=(7)98×57=(8)25×11=(9)44×56=(10)51×75=(11)42×82=12)34×79=(13)28×73=(14)42×99=(15)42×82=
(16)78×34=(17)87×70=(18)36×48=(19)37×53=(20)86×98=
(1)1+5÷1=
(2)9÷1-6=(3)5×9+9=(4)9-1+1=(5)3-1-1=(6)6×4-8=(7)8+9-3=(8)4×7÷1=(9)6-3-1=(10)8+3-5=(11)9+8+5=(12)5+1÷1=(13)8+6×3=(14)9×1-8=(15)7÷1÷1=(16)2-1+9=(17)7×5+1=(18)8+2-5=(19)8×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口算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