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docx
- 文档编号:2012335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5.89KB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docx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
(含2003-2009年《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16套,17页,约8957字)
一、2003年呼和浩特市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24—27题;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
①不以物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念无/与为乐者D.相与步/于中庭
2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27.[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
[乙]段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
(2分)
参考答案:
24.①介词,因为②只,不过
25.B
26.①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7.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闲人
二、2003年广东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4.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
译文:
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
(3分)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2分)
)
参考答案:
3.
(2)A
4.(3)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5.(3分)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1分)概括:
庭中月色(或:
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6.(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三、2006年河北省邯郸市(课改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一——,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选文的作者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八大家”之列。
(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6、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1分)
盖竹柏影也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译文: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9、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参考答案:
4、苏轼,唐宋。
(答完全正确者得1分;否则,不得分)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6、盖/竹柏影也
7、①考虑,想到②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8、①(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1
9、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四、2006年山西省(实验区)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
(10分)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把洒问青天()
(2)念无与为乐者()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分)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译文: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
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2分)
参考答案:
3、
(1)端起洒杯
(2)考虑或:
想着
4.B
5.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五、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19题。
8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怀明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18.翻译句子。
3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19.“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分)
参考答案:
17.高兴地想形容水的澄澈解析:
考查的是解释加点的词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18.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解析:
考查的是翻译句子,要注意重点词语的对译,还要保证句子通顺、无语病。
解析: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名家名作,考查的是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
19.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解析:
考查“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解答此题一是要结合语境,把握题干活所给信息“沧桑凝重”,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六、2007年浙江衢州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分)
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3分)
参考答案:
19、①遂:
于是,就②寝:
睡觉③但:
只3分,每题1分)
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七、2007年山东省枣庄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拭《记承天寺夜游》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参考答案:
7.A
8.D
9.C
八、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月色入户。
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译文:
10.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分)
参考答案:
8、①门评分:
每小题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9、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②这种心得乐趣只能于山中隐逸的僧侣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 各省 中考 文言文 汇编 记承天寺 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