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0112693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10MB
淄博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docx
《淄博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淄博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两河流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中东长期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读两河流城聚落分布图和当地民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两河流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
②聚落分布区气候适宜,降水丰沛
③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④石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对两河流城所在的中东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宗教文化多元,矛盾冲突不断
B.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C. 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D. 全部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
(1)关于两河流域聚落的说法,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河流沿岸才有灌溉水源;聚落分布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石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2)对两河流城所在的中东地区的叙述,宗教文化多元,矛盾冲突不断;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也有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淡水资源严重不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
A. 便利的交通 B. 平坦的地形 C. 自然资源贫乏 D. 水源充足
【答案】C
【解析】【分析】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一般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对学生来讲比较简单,生活化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3.读我国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示地区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在图示地区的南部重点发展柑橘种植业
B. 在②地附近地区培育天然橡胶林
C. 在①地附近地区发展探险漂流运动
D. 在甲地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
(2)甲、乙两地中,乙地聚落发展规模更大,对其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乙地( )
A. 地形更平坦开阔
B. 更接近水能资源富集地
C. 水陆交通更便利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该地是长白山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位于北方地区,在图示地区的南部不适合发展柑橘种植业,故A错;天然橡胶林是热带的经济作物,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故B错;探险漂流运动要求漂流速度快,故而河流水流要急,落差要大,①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最适合漂流,故C对;甲地位于盆地中,四周高,中间低,不适合建设全年日出观景平台,故答案选C.
(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地形更平坦开阔,水陆交通更便利,水源充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较小,聚落发展规模更大;由于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答案选B.
故答案为:
(1)C;
(2)B。
【点评】
(1)该小题考查区域开发利用方式,需结合图示地区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解答,有一定难度。
(2)该小题考查聚落的形成原因,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图示提取相关解题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答。
4. 2019年3月8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山脉是( )
A. 武夷山
B. 太行山
C. 雪峰山
D. 戴云山
(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
A. 防震 B. 防风 C. 防洪 D. 防沙
(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
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
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
【答案】
(1)D
(2)B
(3)D
【解析】【分析】
(1)图中①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
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故答案为:
D。
(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
低矮、顶缓、窗小。
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
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
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
故答案为:
B。
(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闽江在福州市注入东海。
故答案为:
D。
【点评】
(1)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峰岭连绵不断,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素称“东南山国”。
主要山脉有武夷山脉、杉岭山脉、太姥山脉、戴云山脉、玳瑁山脉、博平岭山脉。
(2)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在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3)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呈东北-西南走向。
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5.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
(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
(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
故选:
D。
【点评】
(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6.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
A. 因纽特人的冰屋 B.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C. 东南亚的高脚屋 D. 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的冰屋是为了保温防寒,所以A错误;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黄土直立性强,窑洞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所以窑洞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冷夏热的自然环境,所以B错误;东南亚气候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在东南亚一带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来居住,所以C正确;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是为了便于拆卸和搬运,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
7.图中景观所在国家居民多信仰(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答案】B
【解析】【分析】解:
图中景观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埃及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
B。
【点评】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8. 2019年4月15日,当地时间18时左右,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失火,遭受重大损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著名建筑与巴黎圣母院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是( )
A. 白金汉宫 B. 罗马古斗兽场 C. 卢浮宫 D. 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2)下列有关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文化遗产是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B. 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
C. 云南丽江古城改建成现代化商业城市
D. 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保持河多桥多的特色
【答案】
(1)C
(2)C
【解析】【分析】
(1)欧洲旅游资源丰富,如英国的白金汉宫,意大利的罗马古斗兽场,法国的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希腊的奥林匹克遗址公园;C符合题意。
(2)云南丽江古城改建成现代化商业城市,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其它选项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故C符合题意。
【点评】
(1)法国的旅游资源既有湖光山色、民俗风情,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宝藏,还有展示现代化科技的人工文化娱乐景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使法国的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入境旅游收入在世界居第二位。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有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和园林、沙特尔大教堂等。
(2)文化遗产蕴含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9.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
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 )
A. 海门 B. 如东 C. 如皋 D. 海安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
A. 11人/平方千米
B. 91人/平方千米
C. 110人/平方千米
D. 910人/平方千米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
故答案为:
(1)A;
(2)D;
【点评】
(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上即可得出答案,比较简单。
(2)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学生要记住计算公式,同时要注意单位变化。
10.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
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下图)。
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多雨,易于储水
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
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
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图中的省区有地坑院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
(1)B
(2)C
【解析】【分析】
(1)地坑院也称“天井院”,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地坑院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调节气温,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故答案为:
B。
(2)读图可得,A是贵州省,B是辽宁省,C是陕西省,D是青海省,其中陕西省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故C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
(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中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
(2)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分。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在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11.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岡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三题。
(1)该区域( )
A.河流是内流河
B.有高原和平原
C.森林多在平原
D.桥梁跨越河流
(2)图中( )
A.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
B.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
C.山区修路取最短路线
D.城市建设要靠近湖泊
(3)“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应在( )
A.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
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
【答案】
(1)D
(2)B
(3)C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河流流入海洋,是外流河,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和平原,没有高原,森林多分布在山地,桥梁跨越河流,故答案为:
D。
(2)由图可知,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山区修路选择最平缓的路线,城市建设靠近河流,农田靠近湖泊,故答案为:
B。
(3)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引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不利于农田的发展;山区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故答案为:
C。
【点评】
(1)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如平原地区是聚落的最佳选址区位,中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聚落往往比较集中。
交通便利的地区像交通路线交汇处、沿海沿河等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2)山区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开发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
如在缓坡可以修梯田,既增大了耕地面积,又减少了水土流失。
在陡坡则需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改变山区经济结构,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样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可以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12.(自贡)如图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1999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 )
A. 10% B. 16% C. 26% D. 30%
(2)该国乡村人口最多时出现在( )
A. 1961年
B. 1976年
C. 1995年
D. 2010年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比重。
根据图示1999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30%,所以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30%。
(2)根据图示:
乡村人口数最多时出现在1995年前后,乡村人口接近90000万。
故选:
(1)D
(2)C
【点评】
(1)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解答该题要会判读地理图表。
13.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
A. 汉语
B. 阿拉伯语
C. 日语
D. 英语
【答案】C
【解析】【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故日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故答案为:
C。
【点评】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14.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 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C.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答案】B
【解析】【分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世界上的人口、人种、宗教、语言问题,错综复杂,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可以分类记忆,如世界上主要人种有哪几大类,主要分布在哪;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些主要分布在哪等。
15.高台民居是我国某地古代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厚度达1米。
该建筑依山之势、傍水之边,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高台民居位于我国( )
A. 福建省 B. 安徽省 C. 内蒙古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登高望远
B. 防御洪水
C. 通风采光
D. 方便交通
【答案】
(1)D
(2)B
【解析】【解答】
(1)由题目可知,高台民居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以上四个省区中,该民居应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D。
(2)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离水近,这样做可以更好防御洪水,对于登高望远和通风采光不是主要目的,故选B。
【分析】
(1)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淄博市 初中 地理 居民 聚落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