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docx
- 文档编号:201119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1.89MB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docx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
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局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项目经理部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方案
1、立项背景
2014年11月,国家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
根据国务院统筹安排,2015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发布了全国第一批九个试点城市名单。
厦门是第一批入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
在前期筹划的基础上,主管部门迅速启动了试点项目的相关设计工作,并选定某大道作为厦门“四个一”项目中的新建道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在城镇化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即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目前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主要采用的是LID技术,也即低影响开发。
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
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
要实现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的海绵城市构建,其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
在建筑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的规划建设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2、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①《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招标文件;
②《某大道及护岸整治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图纸;
③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同期要求;
④国家、省、市(工程所在地)及海沧区现行有关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
1.2、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①《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DB3502/Z5009-2016)
②《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DB3502/Z5010-2016)
③《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材料技术标准》(DB3502/Z5011-2016)
④国家、省、市现行有关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标准。
1.3、编制原则
(1)、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确保质量、满足工期的原则。
(2)、施工过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3)、遵循专业队伍施工,机械配套的原则。
三、工程概况
某大道工程位于某南岸,起点接灌新路,终点至船运大队,道路呈东西走向,长5138.007m,实施范围K0+060~K5+138.007。
起点灌新路至霞光路(K0+000~K3+911.55)段,道路红线宽43m。
为城市主干道,道路设计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50km/h。
霞光路至终点船运大队(K3+911.55~K5+138.007)段,道路红线宽30m。
为城市次干道,道路设计为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30Km/h。
1﹑某大道已实施概况
某大道已基本完成软基处理、路基填土、雨水主管等施工工作,全线道路路面、雨水连管、雨水口、人行道等工作根据结合海绵城市要求暂停实施。
2﹑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改造方案概况
本次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主要改变传统雨水排水方式,新建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路面等雨水收集、存储设施,新建砂滤池、雨水净化系统、LID树池等雨水净化设施,同时也利用传统雨水系统进行雨水的溢流排放和错峰排放。
3﹑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改造内容概况
本次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沿用原道路线型、标高、雨水管道、雨水井等,调整了雨水连接管、侧分带(包括宽度、景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原雨水口不实施。
四、海绵城市设计
1﹑海绵城市道路综合设计
起点灌新路至霞光路(K0+000~K3+911.55)段原设计横断面布置为:
43m=3m(人行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11m(机动车道)+4m(中央绿化带)+11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3m(人行道)。
图1原某大道(起点灌新路至霞光路)横断面布置图
为利于海绵城市设施带布设,将边分带2个1.5m绿化带调整为3m下凹式绿化带。
调整横断面布置为:
43m=3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3m(下凹式绿化带)+11m(机动车道)+4m(中央绿化带)+11m(机动车道)+3m(下凹式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图2某大道(起点灌新路至霞光路)调整横断面布置图
霞光路至终点船运大队(K3+911.55~K5+138.007)段原设计横断面布置为:
30m=2.5m(人行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7m(机动车道)+7m(机动车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2.5m(人行道)。
图3原某大道(霞光路至终点船运大队)横断面布置图
为利于海绵城市设施带布设,将边分带2个1.5m绿化带调整为3m下凹式绿化带。
调整横断面布置为:
30m=2.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3m(下凹式绿化带)+7m(机动车道)+7m(机动车道)++3m(下凹式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
图4某大道(起点灌新路至霞光路)调整横断面布置图
排水系统流程如下:
路面雨水路缘石开口砂滤池(LID树池﹑雨水净化系统)植草沟雨水花园溢流井市政管网。
图5某大道排水系统流程图
2﹑具体结构形式设计
2.1﹑植草沟
某大道植草沟设置在3m侧分带中间及红线外绿化带,其中红线外绿化带中植草沟为近期人行道路面雨水的蓄水、排水通道,待道路两侧绿化、公园、地块改造方案确认后进行改造。
植草沟沟底宽1m,沟底高程比机动车道外侧标高低0.25m,沟底高程纵坡与主线一致,其结构(从上到下)为:
20cm种植土
10cm粗砂
30cm碎石层
在粗砂与碎石层、碎石层底设置过滤土工布,防止粗砂和碎石的流失。
考虑植草沟蓄水的循环发挥作用和水量均匀分布,植草沟底部设置d150的连接管,与溢流井连通。
植草沟设计图
2.2﹑雨水花园设计
雨水花园设置在3m侧分带中。
其结构为(从上到下):
40cm种植土
10cm粗砂
30cm碎石层
在粗砂与碎石层、碎石层底设置过滤土工布,防止粗砂和碎石的流失。
考虑雨水花园蓄水的循环发挥作用和水量均匀分布,距离雨水花园底部30cm设置d150的连接管,与溢流井连通。
2.3﹑砂滤池设计
砂滤池设置在路缘石开口末端,考虑雨水的沉砂、净化作用。
2.4﹑溢流井设计
溢流井设置在植草沟中间。
溢流井考虑当雨水超过海绵城市的收纳能力时,通过溢流井排入市政管网系统。
2.5﹑LID树池
LID树池解决初期雨水的净化和收集作用。
树池净化系统尺寸:
0.9m*0.9m*0.95m,内结构为:
40cm种植土层+30cm砾石层(内设DN150穿孔管)。
同时设置溢流口,可以溢流入碎石沟,通过溢流井进入市政雨水管道。
LID树池
2.6﹑雨水净化系统
雨水净化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低冲击开发技术措施。
系统同时具备雨水入渗、沉淀地表径流中颗粒物、吸附油脂去除营养盐等污染物的功效。
地表径流通过道牙或者立篦进入系统,其中的颗粒物与油脂类污染物被系统截留后,干净的雨水通过系统入渗或者排入市政管道。
雨水净化系统
(1)截污篮:
用于截留大块垃圾。
可拆卸,易于清理。
(2)吸油袋:
采用高效吸油棉。
可拆卸,易于清理和更换。
(3)出水管:
当系统需要与下游排水系统连接时,采用出水管。
(4)滤网:
过滤1mm以上粒径颗粒。
可拆卸,易于清理。
(5)溢流孔:
超标准降雨时雨水溢流到绿地上,避免道路积水。
(6)底部入渗孔:
入渗处理后的初期雨水。
(7)盖板:
易于打开,便于清理内部的淤积物和吸油袋。
(8)根据道路设计的路沿进行定制,保证与路沿配合良好。
(9)入渗区:
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其空间。
(10)入渗沟:
入渗处理后的初期雨水。
出水水质要求:
TSS<30mg/l;COD<30mg/l;TN<2mg/l。
雨水净化系统示意图
2.7、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
本次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调整非机动车道的上面层,其余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人行道路面结构均与原设计方案一致。
(1)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从上到下):
上面层:
4㎝细粒式透水彩色沥青砼PAC-13
封水层:
1㎝稀浆封层ES-3
下面层:
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透层厚:
透层+铺设土工格栅+单层沥青表面处治
上基层:
20㎝5%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
15㎝级配碎石
路面总厚:
46㎝
(2)人行道路面结构层(从上到下):
面层:
6㎝透水人行道砖
调平层:
3㎝中粗砂
垫层:
20㎝透水混凝土
基层:
15㎝级配碎石
人行道路面结构示意图
五﹑主要工程量清单
新阳大道海绵城市主要材料工程量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d150mm透水管
m
4936.8
雨水花园
2
管道铺设D60mm透水管
m
20718.24
LID树池
3
管道铺设D100mm透水管
m
3912.43
中央分隔带
4
d150mm透水管
m
19791.47
抛物线植草沟
5
15*50排水路缘石
m
4847
6
20cm透水混凝土
m³
7696.20
人行道透水基层
7
透水砖铺砌6cm
㎡
34643.09
人行道块料铺设
8
雨水净化系统
套
225
9
4cm细粒式透水彩色沥青砼PAC-13
㎡
27769.5
非机动车道
六﹑材料要求
常用材料要求
1、D150/100透水管
(1)、PE、PVC、HDPE管材
(2)、铺设坡度>0.2%
(3)、钻孔孔径15~20mm,孔间距10cm
(4)、至少4排孔,每排孔错开
(5)、穿孔管上下层碎石/粗砂层厚度5cm
(6)、管材未打孔之前的强度要求满足GB/T13663要求。
(7)、停车位透水铺装下用的穿孔管SN不低于6kn/m2;人行道透水铺装下用的穿孔管SN不低于4kn/m2,;植草沟或碎石沟下用的穿孔管SN不低于2kn/m2。
2、排水路缘石
抗压强度不低于C20
3、透水混凝土
(1)﹑透水率不低于0.5mm/s
(2)﹑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抗弯拉强度不低于2.0Mpa
(1)﹑水灰比为0.27~0.35;
(3)﹑骨料宜为5~10mm,骨料水泥比为4~4.5:
1;
(4)﹑可按水泥要求添加缓凝减水剂;
(5)﹑可添加玻璃纤维网格布以增加水泥混凝土强度;
(6)﹑凝土混合料,不得使用高频振捣器;
(7)﹑透水性水泥混凝土每30~40m做一接缝,养护后灌注接缝材料;
H养护时间宜大于7d,并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路面和路基。
4、透水沥青混凝土
(1)﹑宜添加少量细骨料以保证孔隙率要求18%~25%;
(2)﹑干骨料重量比例宜为5.5%~6.0%;
(3)﹑沥青铺设温度宜为110~120℃;
(4)﹑不宜过分碾压,以免影响透水沥青混凝土孔隙率;
(5)﹑每30~40m做一接缝,养护后灌注接缝材料。
5、透水砖
(1)﹑渗透系数应大于1×10-4m/s;
(2)﹑孔隙率应大于20%;
(3)﹑抗压强度应大于30Mpa,抗折强度应大于2.5MPa。
(4)﹑C25次冻融实验强度损失不超过20%
6、雨水净化系统
(1)﹑土工构件可采取定制
(2)﹑小构件、滤袋、吸油带等也可找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绵 城市建设 工程施工 方案 大道 护岸 整治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