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练习.docx
- 文档编号:20107590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19.27KB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蠕虫动物的是()
A.蚯蚓
B.水螅
C.蛔虫
D.涡虫
2.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环境转移到5℃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的变化是()
A.都增加
B.都减少
C.前者增加,后者减少
D.前者减少,后者增加
3.下列结构与动物保持恒定体温无关的是
A.循环系统发达
B.体表有羽毛或毛
C.肺的结构复杂
D.视觉发达
4.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海洋腔肠动物 ②身体呈辐射对称 ③利用刺细胞裙助捕获猎物 ④有口无肛门 ⑤有内、中、外三个胚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生物研究中常常要用到比较法。
从进化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蛔虫有口有肛门,比涡虫高等
B.涡虫体形两侧对称,比水螅高等
C.蛔虫身体不分节,比蚯蚓高等
D.蝗虫有运动器官,比蚯蚓高等
6.与新生儿小头畸形关系密切的寨卡病毒于2016年初再次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是一种细菌病毒
B.寨卡病毒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
C.在培养基上通常变成结晶体
D.利用自己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7.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霉菌生产抗生素
B.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酸牛奶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细菌能使食物腐败、伤口发炎,因此所有细菌都有害
8.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利用醋酸菌制醋
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利用酵母菌制作酸菜
9.绦虫与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蜜蜂能采集花粉,青蛙能捕食害虫,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
10.鱼用鰓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鰓丝,鲜红的鳃丝上有大量的()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
11.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上产卵
D.鸟类体表被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恒定
12.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
变量分别是什么?
()
A.2组,温度、消毒棉球
B.2组,温度、空气
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2组,温度、细菌
13.下列哪组动物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A.褐马鸡、家鸡、鸵鸟
B.啄木鸟、麻雀、喜鹊
C.丹顶鹤、海鸥、金丝猴
D.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
14.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B.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15.(2015秋•东台市期末)“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描述诗中生物特点错误的是()
A.鹰主要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
B.鱼用鳍游泳
C.它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结构
D.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16.某生物社团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将如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空气
B.温度
C.玻璃管
D.微生物
17.看到“1+1=”的牌子后,马戏团的小狗和幼儿园的小明都出示写有“2”的牌子。
这表明马戏团的小狗和幼儿园的小明都有
A.语言中枢
B.后天学习能力
C.相同的遗传因素
D.无限的思维潜能
18.小刚得了蛔虫病,营养不良、体弱消瘦。
根据生物知识回答,蛔虫是什么生物,蛔虫与小刚之间的关系属于()
A.软体动物、捕食
B.线形动物、捕食
C.软体动物、寄生
D.线形动物、寄生
19.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A.种
B.科
C.门
D.界
20.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
A.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2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蚯蚓的身体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
B.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C.蝗虫体外有坚韧的外骨骼,起保护作用,不易被天敌发现
D.缢蛏身体柔软,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氧气和食物颗粒,排出废物
22.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同学们发现蚯蚓的体表是有黏液的,这些黏液有利于蚯蚓
A.进行呼吸
B.进行运动
C.吸收营养
D.维持体温
23.鲫鱼、黄牛、蝗虫的呼吸分别依靠()
A.鳃、肺、气门
B.气管、鳃、肺
C.鳃、肺、气管
D.肺、肺、气管
24.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
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粘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D.B处可能是一个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25.下列关于缢蛏外套膜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保护身体内部结构
B.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C.能使贝壳张开或关闭
D.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二、连线题
26.用线将以下动物与对应的呼吸方式连接起来。
鲫鱼 a.用肺呼吸,有鳞片
娃娃鱼 b.用鳃呼吸,有鳞片
鳄鱼 c.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丹顶鹤 d.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蚯蚓 e.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1)______
(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三、判断题
27.蜘蛛,蝗虫都是昆虫(______)。
28.“金蝉脱壳”这个成语,从生物学角度看,是指蝉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的脱皮现象。
(____)
29.珊瑚虫、涡虫、线虫、蛔虫都属于扁形动物。
(___)
30.判断题
(1)有人大笑时,上下颌突然不能合拢,这是因为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______)
(2)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应是关节面。
(______)
(3)竹节虫静止不动时,形态像竹枝,这属于竹节虫的防御行为。
(______)
(4)骨质坚硬的主要原因无机盐成分铁。
(______)
(5)蝗虫、青蛙与袋鼠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相同。
(______)
(6)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
(______)
(7)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比大山雀弱。
(______)
(8)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的。
(______)
(9)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______)
(10)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对其生存与繁殖有重要意义。
(______)
31.请判断
(1)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______)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______)
(3)大面积种植人工培育的优良品种、广泛使用除草剂等措施,对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可能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______)
(4)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为保护完整的热带草原生态系统而建立的。
(______)
32.判断题
(1)一群大雁、一块农田、一块草地、一片森林都是生态系统。
(______)
(2)种子的胚包括: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乳。
(______)
(3)绿色植物一般能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______)
(4)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______)
(5)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______)
(6)种子和孢子分别是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
(______)
33.动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____)
34.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后能够收缩牵动着骨绕关节运动(______)
35.生物的俗名在全世界都是统一的。
(______)
四、综合题
36.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如图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蚯蚓靠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图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____(填数字)。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_____和[3]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9]_____活动。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37.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了解生物体的共同和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分析生物的进化历程。
请你根据题中所提供信息和材料完成下表,1、2填写分类名称,请把所提供材料的动物名称填写在题中相应的方格内。
(注意:
填写动物名称)
提供的材料:
白尾海雕 蚯蚓 蝴蝶雨蛙虎 蜗牛 岩蜥 涡虫 鲫鱼
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
3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
从1863年塞罕坝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20世纪90年代后期,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
塞罕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维管植物659种,312属。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npr.Maxim.)Harms]、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unge.)、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和沙芦草(Agropyronmongo-licumKengvar.mongolicum);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6科261种、亚种,鱼类5科32种:
昆虫114科660种。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
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
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50%。
(1)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
但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_________的。
(2)在塞罕坝的“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
(3)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
(4)对于塞罕坝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林业科学家通过给部分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惯,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5)如果要探究空气中负离子对某一种动物的影响,你在设计实验时要同时设置负离子含量低的空气和负离子含量高的空气,原因是________。
(6)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结合材料,请你为塞罕坝的保护工作设计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
39.如图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动物走迷官”的实验装置图,在第一次的实验中,分别用了一只小白鼠和一只蟑螂,它们分别用时367秒和2098秒;第二天进行第二次实验,在迷官中的A、B、C三处分别放上小白鼠和蟑螂的食物,再分别用另一只老鼠和另一只蟑螂进行实验,分别用时132秒和485秒。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设计还有点欠缺,欠缺的地方是什么?
_____。
(2)在实验设计完整后进行第一次实验,你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在第二次的实验中,动物走“迷官”是_____,动物寻找食物吃是_____(按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填).在第二次实验中,动物走“迷官”的时间比第一次大大缩短。
经过二次实验,说明“动物走迷官”这种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连线题
1、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四、综合题
1、
2、
五、资料分析题
1、
六、实验探究题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课程 标准 年级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