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数学研究下.docx
- 文档编号:20103745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7.36KB
0910数学研究下.docx
《0910数学研究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0数学研究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10数学研究下
09——10三年级下册《数学研究》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
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
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
“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
你是怎样认识的?
”
4、出示课题:
东西南北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
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
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
这边是北。
指右边:
这边是南。
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
(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
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
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
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小结。
课外作业:
认方向。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一幅校园平面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
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
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
(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
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三、引导看图,说一说,少年宫怎么走?
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
去医院怎么走?
去商店怎么走?
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
(挂图)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
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
比一比,谁说得对!
讲评。
五、小结
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
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
二、学习新知:
1、观察:
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试着说出其他七个方向。
3、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4、观察图:
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第四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
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
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观察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
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
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
你能说出了几条?
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
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四、总结:
收获?
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五课时除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略)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193≈87≈896≈253≈
二.新授:
1、“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
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 教师问:
大约是什么意思?
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
再问:
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
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 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 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
第18页6、7题。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
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20题(略)。
2.18÷6=27÷9=8×8=56÷8=
()×6=18 ()×9=27()÷8=8()×8=56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
商×除数=被乘数
二、新授
1、教师谈话引入。
2.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是怎样的?
3、抽学生分析题意。
然后自己列式。
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再问:
你们怎样验证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说,教师板书。
5.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
100-2=98 98÷7=14
3.小结。
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笔算除法,你们验算了吗?
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
(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240÷836÷384÷7=32-048+0
0×1242×00+2529+09×014×0
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358÷62147÷7605÷5488÷4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生:
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引导学生想到:
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
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
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
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决问题。
1、问:
怎样列式?
怎样计算?
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
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试一试。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题问:
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
强调简便写法。
6.出示计算 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
问:
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
为什么?
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巩固。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
(2)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8 45÷5 63÷7 42÷6 54÷9 25÷5
13÷4 26÷8 33÷6 52÷8 46÷9 61÷8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 405÷2
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
二、新授
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
怎么列式?
⑵832÷4=?
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⑶汇报:
你是怎么算的?
3÷4不够商1,怎么办?
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
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⑷展示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
为什么?
2.做一做:
615÷3 624÷6 218÷2 525÷5
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
⑶集体订正
3.判断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作业。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3)
教学目标:
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被除数末尾不够商1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分钟口算练习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15÷3 280÷6
二、新授
1.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鼠展览。
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还剩几人?
⑴全班读题,题目里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做什么方法?
怎么列式?
⑵562÷4,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在四人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请学生板演
⑶汇报:
你是怎么算的?
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为什么要商0,不写行吗?
为什么?
⑷全班口答
2.做一做:
631÷3 340÷2 704÷5 843÷6
⑴同桌任选两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说算法。
⑶集体订正
3.巩固:
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了816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米?
⑴独立完成后同桌说算法
⑵集体订正
4.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三、作业布置:
笔算练习。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平均数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
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 、、5个 、、4个 、、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
1、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
(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
(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
为什么呢?
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
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
(以多补少)
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
为什么?
(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
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
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
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
你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
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一组平均数。
出示:
(1)195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199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99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
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南宁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
你们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
我们同学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
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四、拓展
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
谁举例
1、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2、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
(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
自己试一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
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4、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
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时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
为什么?
3、讨论:
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
142厘米表示什么?
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
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
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
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
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
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十一的相关习题。
四、课后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年月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2小时=( )分 60秒=( )分
60分=( )小时 1星期=( )天
3分=( )秒 4星期=( )天
二、新授。
1、课题:
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问:
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2、认识年历。
师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年历。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
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
各有几天?
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分别找出:
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3、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
二月有多少天?
一定是28天吗?
(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
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有几个月?
一个月中最多的有几天?
最少的有几天?
还有的月份是多少天?
归纳:
习惯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问:
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
介绍用拳头记忆方法和歌诀记忆方法。
5、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然后提问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简便的算法有:
(1)31×7=217(7个大月) 30×4=120(4个小月)
平年217+120+28=365(天) 闰年217+120+29=366(天)
(2)平年:
30×12+7-2=365(天)闰年:
30×12+7-1=366(天)
小结: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四、小结。
师: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制作日历。
六、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时平年、闰年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注意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重难点:
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归纳时间单位表。
(1)教师出示时间单位表。
(未填的)如下表:
时间单位
年
月
日
时
分
秒
进率
12个月
大月
31天
24时
60分
60秒
小月
30天
平年2月
28天
闰年2月
29天
(2)提问:
①我们已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讲。
②一年有几个月?
每月31日的有哪几个月?
每月30日的呢?
③平年二月多少日?
闰年二月呢?
④一日几小时?
一小时几分?
一分几秒?
(3)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上表填完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3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
接着。
教师讲解:
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
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一年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一天。
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
又因为4年中大的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如果长年累月也要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闻,必须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
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
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
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
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 1840 1902 1944 1955
2100 1976 1987 1994 2400
2、复习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
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230 1338 1978 1979
学生上台板演,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3年=( )个月 120小时=( )日
让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练习题
1、填空
闰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10 数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