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010328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161.23KB
大洋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大洋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洋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洋河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主编部门:
主编人:
年月日
审核人:
年月日
审定人: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
大洋河特大桥施工方案
2010年03月18日
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新建铁路工程大洋河大桥工程施工图;
(2)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文件、法规和施工规范、验收规范、技术标准、暂规;
(3)施工现场周围水、电、交通道路等调查资料;
(4)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当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与要求;
(5)我单位拥有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和技术能力;
1.2编制范围
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新建铁路工程大洋河大桥基础及下部工程。
1.3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法律、法规、命令及规定,科学合理地制订施工方案和方法,明确施工工艺。
(2)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标文件中对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规定及施工合同条款,各项指标控制同步进行。
(3)妥善处理质量、安全、工期、成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4)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施工程序,运用网络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的施工。
(5)综合考虑各施工作业面的施工条件及各专业工程的施工特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实现整体推进,均衡生产。
(6)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的控制,保证重点的同时突破工程的难点,对整个工程统筹组织,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7)文明施工,重视环保,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8)坚持施工与运输兼顾,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既有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1.4工程概况
1.4.1工程项目概况
大洋河特大桥位于前阳至庄河段里程DK75+637.55处,为85-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结构,桥梁全长2791.8m。
全桥共计84个圆端型桥墩及2个U型桥台,各墩台采用钻孔摩擦桩基础与扩大基础,桩径为Φ1.0米,桩长11米~39米不等。
1.4.2地形、地貌
桥位处地势平坦低洼,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区。
主河床下主要为中砂、砾砂、千枚岩,岸滩部分主要为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砾砂、圆砾土、千枚岩、变粒岩。
1.4.3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最大设计水位100年一遇8.43米。
桥头壅水高度为0.04米,水流速度最大3.13米/秒,勘测期间最高潮位为2.44米,一般冲刷标高-5.79米。
本次未给出施工水位,按丹东至庄河高速公路大洋河大桥设计资料提供数据,施工水位5.47米,本方案施工水位按5.5米采用。
1.4.4各专业设计概况
2006年10月,铁道部以“铁计函[2006]834号”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年6月25日,水利部下达了《关于新建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水保函[2007]186号);
2007年9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下达了《关于新建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7]376号);
2007年12月24日,国土资源部下达了《关于东北东部铁路通道新建前阳至庄河段工程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国土资预审字[2007]337号);
2008年8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东北东部铁路新建前阳至庄河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交运[2008]2233号);
2008年11月25日,铁道部下达了《关于东北东部铁路通道新建前阳至庄河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8]1335号);
因方案变化,工程从2月24日起暂停;
2009年4月4日,铁道部下达了《关于开工建设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工程英那河特大桥等5处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的批复》(铁计函[2009]613号);
2009年4月21日,铁道部和辽宁省签订了《关于加快推进辽宁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铁计函[2009]500号);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组织于2009年6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进行可研审查;
2009年7月14日辽宁省、铁道部联合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关于报送调整前阳至庄河铁路建设方案的函》(铁计函【2009】955号);
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组织进行初设审查。
并下达初设审查意见(草稿);
本项目设计正线157.899km,工程静态投资1274350.2万元,修改初步设计部批施工总工期42个月。
1.4.5工程建设条件
物资供应计划原则及要求:
按铁道部铁建设[2006]217号、铁建设[2007]219号、铁建设函[2007]495号、铁建设[2008]179号文件规定,甲供、甲控和施工单位自购物资设备分类采购供应、及时提报采购计划(提报年度采购计划、按季提报供货进度计划),按权限分别同铁道部或铁路局招标确定厂家签订供货合同,施工单位要建立物资管理机构,及时进行物资招标采购,督促设备、材料及时发货,按时进厂,根据具体责任划分,按规定检验产品质量,要求所购材料不得出现大量积压,更不能出现停工待料情况。
主要砂、石、道碴场和砖、瓦、石灰等来源与供应沿线设计范围内砂石料比较丰富,均能满足工程需要。
石料:
在庄河、东港和丹东均有石场,多为花岗岩和石灰岩两类。
中粗砂:
主要来源于英那河、大洋河、爱河。
1.4.6主要工程数量
钻孔桩22666m,混凝土16130立方米。
承台混凝土9560立方米。
墩身混凝土13100立方米。
人行道栏杆5400米。
1.4.7工期、安全、质量、环保要求
(1).工期安排
全桥安排4个施工队伍,便桥、套箱等钢结构加工安装安排1个队伍,桩基础施工安排1个队伍,承台及墩身施工安排2个队伍。
工程从2010年4月1日开始施工,至2011年9月30日完成基础及下部全部工程,总施工工期18个月。
(2)安全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3)质量要求
消灭质量事故,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开通速度不低于设计速度;本工程争创部优。
2.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2.1组织机构
桥梁工程施工组织机构图
2.2人员职责
2.2.1作业队队长(副队长)
(1)宣传国家、铁道部和路局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
(2)负责组织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达的施工任务。
(3)负责所承担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
(4)负责本队的思想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活管理。
(5)负责本队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核算和发放。
2.2.2作业队技术负责人
(1)协助队长抓好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各项工作。
(2)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保等书面技术交底,并将技术交底分类存档。
(3)检查、监督、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工序、工艺方面的问题。
(4)参加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
2.2.3作业队技术员
(1)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所辖技术交底。
(2)跟班作业,纠正施工中安全、质量、环保、工序、工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重大质量隐患立即停工并报告上级。
(3)做好施工日志等相关技术资料的编写、收集整理。
(4)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5)对隐蔽工程的关键部位,重点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旁站。
2.2.4作业队安全员
(1)跟班作业进行施工安全巡视,发现违章作业行为坚决制止,不听招呼者,立即报告,并做好巡察记录。
(2)协助队长进行安全教育,接受专职安质人员的业务检查与指导。
(3)负责本队安全器材、用具、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标识。
(4)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并保护好事发现场。
2.2.5作业队质检员
(1)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保证措施。
(2)跟班作业,纠正施工工序、工艺方面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督促检查“三检制”的落实。
(3)负责隐蔽工程自检、报检。
2.2.6作业队物资员
(1)点验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入库保管。
(2)建立出入库台帐和逐日材料消耗台帐。
(3)负责原材料进场后填写通知单,通知试验室(员)取样送检。
(4)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状态标识。
(5)采购所需辅助材料,并做好台帐。
2.2.7作业队设备员
(1)负责落实上级部门制定的有关设备管理的规定、制度、办法、细则,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
(2)负责设备配置计划的编制,组织设备顺序进场。
(3)负责设备的进、出场验收、调迁。
(4)负责本作业队设备台帐的管理。
(5)负责设备日常运行情况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8作业队领工员
(1)组织工班完成架子队下达的施工任务。
(2)负责工班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
(3)协助队长进行劳务人员的日常管理。
2.2.9作业队工班长
(1)带领工班全体人员完成架子队下达的施工生产任务。
(2)纠正所属人员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违章行为。
(3)完成队、领工员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2.2.10作业队试验员
(1)原材料的进场取样、送检。
(2)做好试验的登记工作,形成试验台帐。
(3)配合试验室做好施工中试验检验工作。
2.2.11综合管理部
(1)负责作业队的人力资源、医疗卫生、宣传、治安消防、党政、文秘、接待以及协调等工作。
(2)参与作业队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参与对员工的质量培训,组织对劳务分包人员的质量培训;对劳务分包队伍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3.总体施工布置
本桥跨越大洋河,施工时须修筑便桥一座318.08米,便桥采用ф529*10钢管桩做基础,安装32b工字钢在桩顶作桩顶纵横梁,4片贝雷架作梁,I22b为横梁,纵向按250mm间距铺设[22b为纵梁,桥面总宽度5m,在平台处加宽与平台连接。
全线设3台500KVA变压器,另自备120Kw发电机2台,作为备用电源。
施工用水采用井水,施工便道利用既有村路,在桥位右侧全桥长度修建临时施工便道,钢筋由项目部集中采购统一提供,混凝土集中搅拌。
3.1基础施工
采用反循环冲击钻机成孔。
采用泥浆护壁;桩身钢筋笼一次性加工成型,整体吊装就位,孔口焊接连接;砼拌合站集中拌制,砼输送车运输,导管法水下连续灌注砼。
3.2承台施工
陆上承台基坑开挖采用锁口钢护筒作为围护结构施工。
水上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作为止水结构,承台钢筋在现场一次性绑扎成型,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钢管架加固支撑。
混凝土采用拌合工厂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车,一次性连续灌注成型。
3.3墩台施工
墩身、托盘、顶帽采用整体大块钢模板,拼装成型,配以水平围带和竖向围带加固,采用整体钢模一次支立到位,一次灌筑完成,不留施工缝;台身采用竹胶板模板,方木及钢管架加固支撑。
在绑扎承台钢筋时,同时绑扎墩台身钢筋。
托盘、顶帽及垫石钢筋在加工棚绑扎成钢筋骨架,待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墩台身模板安装后,将钢筋骨架整体吊装,与墩身钢筋绑扎成整体。
墩台身、托盘、顶帽、混凝土采取一次连续浇筑成型,垫石混凝土采取二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供应。
3.4资源配置
3.4.1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工期安排及施工总体安排,配置相应的设备,设备配置见附表4-1:
施工设备计划表
3.4.2劳动力配置
劳动力根据工程需要动态配置,配置见附表4-2:
劳动力使用计划
3.4.3施工临时场地布置
本桥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洋 大桥 施工组织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