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095846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3.73KB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基本含义
(2)实践的特点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教法学法指导]
(一)教法
教学过程中注意贯彻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突出重点内容的讲解,通过事例分析、材料阅读、课堂讨论、典型观点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法
按照导读提纲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现实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加强对所学概念、原理的识记和理解,能及时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及时解决。
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课堂反馈练习,发现并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说明实践特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材料,充分了解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已有认识,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将文字、图片材料事先做成课件或投影,设计预习导读提纲和课堂反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的特点,可事先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步骤一:
引入新课,预习导读
教师: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应该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第六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首先请大家预习第一框题的内容。
(出示导读提纲)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实践是什么?
2.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实践具有哪些特点?
它与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所讲的实践有什么不同?
3.如何理解实践既有客观物质性,又有主观能动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为什么实践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生根据导读提纲预习教材。
如果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可直接进入教学过程步骤二。
)
教学过程步骤二:
释疑解惑,设疑探究
说到实践,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经常说,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等,这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
(出示投影材料或有关视频材料)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曾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思考:
为什么徐本禹能够“感动中国”?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回答)
(归纳总结)
徐本禹能够“感动中国”,重要的一点是他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实践,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说到实践,实际上人们每天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确实是多种多样的。
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对于什么是实践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出示投影)
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问题:
上述三位哲学家对实践的认识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
1.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是一样的。
2.费尔巴哈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进行的利己的活动。
3.黑格尔虽然承认实践是人的活动,但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的活动。
教师总结:
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实践的有价值的思想,有的还提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行等,但他们始终都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
合作学习:
如何理解实践的含义及其三个特点?
(将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实践的含义及三个特点,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第一小组:
实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理解实践的含义,要注意两点:
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它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
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变革客观事物的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这就与上述一些哲学家关于实践的论述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二小组: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
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它们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不仅如此,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第三小组: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动物,人在行动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四小组: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质疑探究:
(学生提出或由教师设疑,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1.实践既有客观物质性,也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否矛盾?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不应该用这一特征去否定另一特征。
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实践的三个特点是一种什么关系?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必须把实践的三个特点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去把握。
只有这样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说明,并与其他哲学派别的实践观区别开来。
(过渡)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求索真理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有关材料,学生前后排组成小组讨论、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出示投影1)
大约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浙江余姚的一座安静的“阳明书院”里,有一小片茂密的竹林,青枝翠叶,摇曳多姿。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王阳明,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
他双目发呆,脸色苍白,已经在这里坐了好几天,家里人多次劝他回屋休息,都被他拒绝了。
到了第七天,终于病倒了。
他在欣赏竹林风光吗?
是发神经病吗?
都不是,他是在苦思哲学道理。
书上说:
“格物致知”。
“格”是研究的意思,“致”是取得,“格物致知”就是从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竹子是客观事物,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就是想知道竹子的道理,看“格物”能否“致知”,一直到病倒,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于是,他得出结论:
格物致知是错误的,知识不能从研究客观事物得来。
他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
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
王阳明静坐看竹子,为什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万事万物的道理是从心里想出来的吗?
(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
1.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只能获得对竹子的“感觉”,而不能知道竹子的“道理”,因为他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2.王阳明确实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但单纯靠“想”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万事万物的道理不能从心里想出来。
(出示投影2)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
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人吃螃蟹,结果螃蟹泛滥成灾,把越国的稻子都吃光了,弄得越王勾践一筹莫展,没有办法讨伐吴国。
到魏晋时才有人懂得螃蟹好吃。
人怎么知道螃蟹好吃的?
必定有人不管它难看不难看,硬是抓住吃过它。
鲁迅先生说: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
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
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这样才能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出示投影3)
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沙皇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剩下来的也已腐烂变质了,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患病,严重地损伤了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解决长距离作战中食品供给问题,许多人开始了对食品贮存的研究。
法国马赛的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
阿培尔最先用“加热杀菌”的方法——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杀死细菌。
不久,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即用铁罐式瓶子,把食品放入后,再把瓶口密封。
从此,罐头食品开始流行起来。
食品防腐技术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1.食品防腐技术是适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2.战争的需要提出了食品如何防腐的问题,推动了人们对食品防腐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3.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出示投影4)
《庄子·
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
庄子说:
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
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
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
请第三者来。
也无法断定是非。
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一个人观点、认识的对与错,真的像庄子所说没有办法断定了吗?
怎样去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用什么去检验呢?
1.认识的正确与否,就是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种认识无法判定另一种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2.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既有客观物质性,又有主观能动性,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桥梁。
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3.科学发展中的无数事实已经充分地证明了只有实践能够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出示投影5)
材料一:
一位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
他从银行贷款买了奶牛,运用学到的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试验,第二年。
奶牛就产下了良种牛犊。
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材料二:
《庄子》里有个“屠龙术”的故事。
说的是有个人,去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把千金的家产都耗费光了。
他学了3年技术才得精通,但是天下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龙,因而也就没有地方去施展他的本领。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1.材料一说明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材料二说明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
教师总结:
综上所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学生提出或由教师设疑,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1.俗语中“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出真知”,讲的都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是也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说法,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可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秀才知道的东西,也是别人从实践中间获得的,只是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间接地“知天下事”。
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2.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就能推动认识的发展吗?
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不仅因为实践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而且因为实践能够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例如,今天人们借助射电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
使用电子显微镜能够使物体放大百万倍以上;
高空中的人造资源卫星能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
电子计算机每秒亿次的运算速度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确;
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扩展了认识范围,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符合实践是认识基础的观点有()
①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②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学而不用,等于不学。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没有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毫无价值的
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C.认识与实践同等重要
D.参加实践和看书学习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3.荀子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知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
行之,明也。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实践比认识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出真知
D.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从哲学上看陶行知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简答题
5.孔子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鲁迅说:
“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是一首好诗。
(1)以上言论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
(2)谈谈你对上述言论的认识。
三、探究题
6.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义。
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5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次别
时间
主要内容
第一个
2004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第二个
2005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个
200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个
2007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个
2008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研究
结论
历次“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
“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请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
参考答案
1.B2.B3.C4.C
5.
(1)孔子认为知识可以生来就有,实质上否认了认识来源于实践;
鲁迅则认为知识不是天生的,坚持了认识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也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孔子把认识看作是主观自生的,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鲁迅的观点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是否承认实践决定认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认识论的根本分歧。
6.①历次“一号文件”的出台,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五个“一号文件”的发出,体现了党对“三农”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历次“一号文件”的出台,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④“一号文件”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主题拓展与探究]
1.如何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贯穿于实践过程的始终,这种统一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示来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新人 高中政治 必修 认识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