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份守孝礼仪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094792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5.83KB
辈份守孝礼仪Word文件下载.docx
《辈份守孝礼仪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辈份守孝礼仪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视服孝人亲疏而异(如孝布长短……)称五服。
穷苦人家制备不起孝服但必包孝帕。
有文化之家在门前贴讣告:
“不孝子侍奉无状,祸延显考(妣)某公,于X年X月X日X时辞世(或:
弃养)享年X岁。
”并书明成服、祭奠、出殡日期。
孝子之名上如父母双亡称孤哀子,父亡母存称孤子,母亡父存称哀子。
财势家要专印讣闻比讣告更慎重,有的还请文人撰行状,征诗文,或在报纸上登讣告。
亲友要送丧家金钱、香烛、冥锭以及孝帏、挽联,并亲往丧家吊祭,孝子除叩谢外不迎送并贴孝对于门“不迎不送丧家礼,自来自去吊客情。
”丧家也以孝布为反馈礼。
啼更据《西后城风俗志》载:
“诸子、诸妇及昆弟之子,夜居柩左右,妇女夜五哭,逢更则哭,俗名:
‘啼更’”。
设孝堂孝堂又称“灵堂”、“灵棚”、“祭堂”,是停放灵柩、祭奠死者灵魂的场所。
棺柩停在主屋里,前屋外的院子里搭起宽阔的“灵棚”。
正面摆着祭桌,桌后挂关竹帘,帘上糊着一个大大的“奠”字或“灵”字。
两旁的门上各有一个小竖匾,匾文十分考究,如丧家死的是父亲,则横匾上写:
“陟岵兴悲”。
如丧家死的是母亲,则横匾上写:
“陟屺兴悲”。
两旁有挽联,也称“灵棚对子”,其内容要求点出死者与丧主的关系、死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对国家、民族、家庭的贡献,要求对仗工整,情感真挚,令人读而生悲。
无论是棚里棚外的挽联,不拘字数多少,可随意而作。
灵堂里放两张桌子,一大一小,大者称“大殿”,小者称“小殿”,大桌上供猪头、公鸡、鲤鱼、馒头、糕点及各种水果,猪鼻孔里要插葱。
也有的用整猪整羊作祭品。
小桌上放酒壶、酒杯、碗筷、烧纸等。
祭桌放丧盘、倒头灯,事前备好装着麦穰等物的白布拜垫,供吊客磕头用,两旁排列许多小型拜垫,供小孩趴棚用,趴棚的小孩多为死者族中辈份晚的男孩,人数愈多愈好,辈份愈晚愈好,这说明
死者福寿双全,族中人丁兴旺。
灵棚正门有一块大匾,匾上书:
“恭承惠吊”,以表丧主对吊客的谢意。
灵堂设置因地位和贫富而异,地位高、富者,为
了表示家族大、亲友多,将祭品陈放桌上,多的达几十桌,最高者称“龙门祭”,即在祭品上用各种材料塑成或剪成山水人勿、飞禽走兽形状,其中一大盘为“鲤鱼跳龙门”,故称“龙门祭”。
地位低的贫者,不分大小殿一张大桌上简单摆点供品,不行大礼,只是磕头而已。
如灵堂设小殿者,则要行三拜九叩大礼。
灵堂两边有一对纸扎的金童、玉女,称“站棚人”,相传将纸人焚烧后,到冥间可变成死者的佣人,任其使役。
金童、玉女按男左女右设放。
亲朋故旧来吊唁时,孝子在灵棚内跪接来吊者。
孝堂中悬挂亲友送来的挽幛,旧时,挂幛的位置十分考究,分三档,一档一个席位。
一档为祖档,即祖母娘家送来的挽幛;
二档为母档,其上席为舅舅家送来的挽幛;
三档为妻档,即妻子娘家送来的挽幛,其后才是其它亲戚的挽幛。
挂孝球、钉门麻人死后在门上悬挂白纸球,名“孝球”,以示家中有丧事。
死者如是家中最尊的长辈,丧家要大门上横钉一幅粗麻,俗称“钉门麻”作为丧事的一种标志。
送无常旧时,迷信认为,人死是无常鬼勾摄生魂所致,故有送无常的习俗。
在死者尸体移人孝堂后,丧家携酒饭至河边、江旁、池畔、湖滨,焚化纸钱、草鞋、稻草等物,从水中送勾魂的无常鬼离去。
主丧、傧相、孝子主丧者称“丧主”,是操办丧葬事宜的主人。
由于丧礼仪程繁琐,清规戒律甚多,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礼仪不全和失礼,一是对死者不恭,二是对吊唁者不礼,所以在发生丧事时,必须请有威望、有经验、阅历深、会办事的长者帮忙料理。
古代对指引宾客、赞礼的人员称“傧相”,由于丧主悲痛,孝子忙于跪接亲友,故丧事安排、礼仪施行,均由傧相主持。
孝子是死者的儿子、孙子、重孙,其中长子、长孙、长重孙为正孝子,他们的孝服与一般不同,特点是孝布较长,鞋上罩一层白布,在后跟半寸左右现出鞋的本色,腰间系草编的绳带,手持哭丧棒。
服重孝者则披麻戴索,俗称“披麻戴孝”。
孝子手中拿“哭丧棒”,亦称“丧杖”、“哀杖”。
哭丧棒用竹或木制成。
其中父丧用竹杖,称“苴杖”,母丧用桐木杖,称“削杖”。
原丧杖是用于孝子拄扶,因孝子过度哀伤,造成身虚体弱,行走困难,设杖以扶持。
后来逐渐演变成俗,为丧礼中的一种规定。
原丧杖长一米,主要用于扶拄,后演为三十公分,主要用于丧礼仪
俗。
成服即丧礼大殓后,死者亲属按同死者关系的亲疏,穿着应持的丧服,叫“成服”。
古代为亡者服丧的丧服分五等,称“五服”。
五服为: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五服之内的亲属
称“五属”,五服之外,就不再是亲属关系。
“斩衰”是五服中最高的一级,服丧最重,最低的一级是“缌麻”,服丧最轻。
由于等级不同,守孝期和丧服不同。
“斩衰”守孝三年,“齐衰”守孝一年。
随着社会的变革,到了清末以后,五服制不行,而行服孝。
服孝分三种(l)“重孝”:
子女为父母、妻为夫、承重孙(子亡,长孙按子成服)为祖父母,着素服、束麻绳、头戴孝箍,女顶白长巾,服穿麻边白鞋。
停灵、三七、五七。
(2)叔父母、堂伯叔父母、姑父母顶白布短手巾,孙为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外甥女为舅父母,侄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顶白布手巾,停灵期服孝,其后则除。
(3)“全破孝”:
内外亲吊客,每人一条白布手巾,葬后即除去。
有的祖父、祖母亡故,孙辈穿孝服,帽子前沿正中缝一用红绒扎成的圆球,布鞋加罩白布面,俗称“封鞋”,鞋跟处不封死,留一宽缝,加缝红布一条;
鞋脸正中各缝一红线球。
孙女无帽,则头扎一白布宽带,于前额正中部位缝红绒球一个,鞋同孙男,这三个绒球称“缨儿”。
另外,外祖父、母死亡,外孙、外孙女服孝时也要带缨,红线球按男左女右,缀于孝帽和封鞋的偏侧,裕称“歪缨”。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市面上有麻制红线球出售,则红线球就改为麻制红线球。
建国后又改孝服为佩带黑纱,红绒球则缀在黑纱上。
对请来的抬殇人员及其它帮忙人员,一律给孝帽。
报丧人死后,由死者的儿孙、侄儿、侄孙们分头给与死者有往来的亲朋、故旧报信,称“报丧”。
报丧分“口传”与“文告”,口传即报丧者分别奔赴亲友家,将死者的故因、亡故时间简略向亲友说明,然后告之分孝情况以及开吊、送葬日期。
有的报丧特别讲究,孝子报丧须赤脚敞头、披麻。
到亲友家须叩头报丧,路遇亲朋故旧,也须叩头。
到一家,必须在这一家吃三个熟鸡蛋,才能离开。
有时亲友不在家,报丧者必须在此家舀一口水喝,喝后才好离开。
孝子在村中挨户“报丧”时,要户户下跪,路遇长老也要下跪敬告。
文告又称“讣告”,也称“讣闻”、“讣音”、“讣文”、“讣式”等,由古代“赴告”演变而来。
古代诸候以崩薨祸福相告,曰“赴告”。
“赴”同“讣”。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面报丧又出现了新的形式――讣帖,内容与讣告同,但
讣告可贴可送。
而讣帖篇幅小,只宜投送个人。
讣告、讣帖都须在死
者出殡前送出,以便亲友及时做好吊丧的准备。
讣文用白纸书写,白为凶事的代表色,显得肃穆、悲痛。
下报单与奔丧死者的子孙奔走亲友家报丧时,因重孝在身,不
能进亲友家门,要等候于门外,当亲友出来时,突然闪出,跪地磕一响头,泣告丧情,称“下报单”。
奔丧之俗历史悠久,客居在外的人或亲友,听到亡故噩耗,急忙赶回料理丧事或前往吊唁。
开孝、呈白丧家报丧或发讣告于亲友,葬前一、二天,亲友便带上花圈、香烛、纸钱、挽联等来丧家吊唁。
待亲友、邻里聚集稍多,主人便以白布丈余包裹于头上,表示吊丧开始。
亲友前来吊孝,要先到灵床前行礼,礼毕,丧家跪呈致吊者孝巾一条,巾长四至五尺,白色,多以白粗布为之。
致吊者接孝巾后,立即顶之于头,或系之于腰,否则被视为失礼。
题主题材头题材盖亦称“写木主”、“写主牌”。
古代丧礼规定,除幼丧和凶死者外,人死后,都要为其设神位,以飨祭祀。
死者入殓前,在木主(即神主牌)未列宗庙前,丧家要择日请本族或当地有名之士,为木主题主,以便长期奉祭。
一般在木主正面写衔名、谥号,背面写其经历、生卒时间、子女和配偶的姓名,以及安葬的地点方位。
木主正面的“主”字,暂写为“王”字,待日后举行点主仪式时补上一点,也有在题主时一并完成的。
加点时须请地方绅士或有威望的老者,用红笔在“王”上加点,变成“神主位”,点后将笔向后一甩数丈,拂袖而去。
再由孝子用墨笔在点上复点一次,俗称“点主”。
点后孝子在前跪,捧主牌,次子等在后跪,磕头,然后转身将主牌放置棺头。
如果开吊设祭堂,则神主牌供奉灵堂内,等出殡时再将其供奉在主屋堂柜上,或列人宗庙内。
灵柩出殡前,丧家请题主的祭官,在棺头、棺盖上题字。
题材头时,先让孝子跪下,向祭官呈上题材头的绢和白布,双手献上崭新的毛笔。
然后,孝子执砚跪于前,祭官题材头神位。
材头神位格式一般有老年人与年轻人之分,字数按“生、老、病、死、苦”推算,必须拈“生”字.似男性为例,老人的神位格式是:
“时故先考某公讳某灵柩”,宫式门眉扇形框中,均题“安乐宫”三字。
丙边楹联大都书写“孟坡头上金童送,奈河桥边玉女迎”、“金童持壶春常在,玉女举案日月长”等。
有的植材盖上留有碗口大的圆圈,用以题字,称“题材盖”,题字仍请祭官书写,题法各地不一,一是用金、木、水、火、土、五行题盖,寓镇压之意;
一是按性别书写,男性老人多书写:
“佑启我后人”、“是之谓不朽”等,女性老人则写:
“坤德后嗣昌”、“坤柔顺利贞”等。
也有少数写七个字的,男性多题:
“大德锡类昌后嗣”,女性多题:
“王母瑶池添宝座”等,写法以吉徉为主。
大开门发葬的前一天,称作“大开
门”。
这天太凡亲友均赶来?
?
或傧相的安排下,还不时到村口迎接吊客。
死者的孙子、重孙,趴在灵堂两旁,向前来吊唁的亲朋回拜谢吊。
中午丧家以便筵招待,一般大米饭、四菜一汤。
有的人家吊客多,从中午就开始置酒席,一直可延续到晚席。
黄昏时上庙送汤.晚上放焰口(做佛事),晚席结束后,吹鼓手哀乐阵阵,直至深夜,举行辞灵仪式。
篇二: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5:
丧事大全
二、夫妻悼挽联挽妻春风闲楚管;
明月断秦箫。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窗竹鸣秋雨;
床琴断夜弦。
梦游蝴蝶飞双影;
血泪杜鹃泣孤身。
宝琴无声弦柱断;
瑶台有月镜奁空。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宝琴无声弦折断;
云深竹径樽犹在;
雪压芝田梦不回。
南极无辉寒北斗;
西风失望痛东人。
每思田园共笑语;
难禁空房悲泪流。
泪残秋雨遗罗衫;
肠断春风殒玉娇。
钗逐燕飞,影分鸾凤悲菱镜;
梭停龙化,尘染鸳鸯废锦机。
负我多情,空抱鸳鸯偕老愿;
祝卿再世,重寻鹣鲽未完盟。
终年辛劳,衣食无双,以致累君贫到老;
顿时醒悟,合计一番,自然先我死为佳。
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畔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
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
挽夫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
碧水青山谁作主;
落花遗孀总伤情。
鸾飞镜里悲孤影;
凤立钗头叹只身。
燕阵残斜孤月冷;
箫声吹断白云愁。
生前记得三冬暖;
亡后思量六月寒。
裂肺撕肝小寻老;
捶胸跺足妻哭郎。
假如我死替你死;
换来君生代吾生。
欲殉难抛黄口子;
偷生勉事白头翁。
鲲鹏云断声千里;
杜鹃声哀月一轮。
无禄才郎,长夜不醒蝴蝶梦;
伤心少妇,深宵悲听子规啼。
郎果多情,楼上冀迎萧史凤;
妻真薄命,冢前愿作舍人鸯。
哭望天涯,愿到黄泉痛洒大乔泪;
恨如春水,谁言世上唯独小青悲。
生立奇功,死留典范,九泉瞑目君无憾;
上侍高堂,下抚子女,一家重担我来挑。
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念前徽深为吾痛;
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声。
三、亲属悼挽联挽祖父
一夜秋风狂催祖竹;
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风起云飞,室内犹浮诫子语;
月明日黯,堂前似闻弄孙声。
挽祖母
慈训长昭,谨守燕谋毋或失;
深恩未报,情陈鸟哺永难忘。
挽父
深恩未报惭为子;
隐憾难消忝作人。
多感佳宾来祭奠;
深悲严父去难留。
屋内儿哭慈父逝;
门前吊客履霜来。
音容未远悲愁昔;
杖履空存忆老成。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父常望白鹤飞。
慎终不忘先父志;
追远常存孝子心。
只见三秋多苦雨;
谁知九月别严亲。
亲厌尘纷,寿终正寝归蓬岛;
儿慈手泽,眼流双泪滴麻衣。
挽母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慈竹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香。
冰霜高洁传幽德;
圭璧清华表后资。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惊春花染杜鹃血;
倚门深得子规啼。
罔报难酬慈母德;
挥毫莫罄此儿情。
直骨尤超古鹤上;
慈教仍存青云中。
良操美德千秋花;
高节良风万古存。
看月瞻云慈容在目;
期劳戒逸母训铭怀。
杜宇伤春,泣残雪泪悲花老;
慈乌失母,啼破哀声夜光寒。
祸及贤慈,当年顽梗悔已晚;
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慈母东来,绕膝慕深萱草碧;
彩云西去,献觞悲断菊花黄。
挽父母杳杳双亲无复见;
哀哀两字不堪闻。
饮泣难消欲断肠。
挽岳父丁年病入
黄家路;
午夜惊颓太岳峰。
峰顶大人嗟已矣;
膝前半子痛何如。
泰岳无云滋玉润;
东床有泪滴冰清。
冀泰山常荫婿;
鹤龄方祝,孰期冰鉴顿捐尘。
半子荷深恩,玉镜台前承色笑;
一朝悲怛化,璇闺堂上失慈晖。
挽岳母
自入婿乡蒙厚爱;
何堪甥馆杳慈云。
凄凉甥馆慈云黯;
缥缈仙乡夜月寒。
挽同辈亲属杨柳春风怀逸致;
梨花寒食动哀思。
玉树栽来欣擢秀;
琼枝萎去动悲怀。
不图花萼终联集;
何忍雁行各自飞。
(挽兄弟)雁阵霜寒悲折翼;
鸰原露冷痛孤翔。
(挽兄弟)幸托丝罗荣分椿荫;
悲歌蒿薤空奠椒浆。
(挽亲家)儿女亲事今世如意;
两家结缘再生相逢。
(挽亲家)魂兮归来,夜月楼台花萼影;
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挽兄)
训弟课儿,一生辛苦今犹在;
持身涉世,十分忠厚古来稀。
贞静幽娴,姊妹行中惟独冠;
凄凉寂寞,杜鹃声里暗伤神。
(挽堂妹)
原上春深,鹊鸽音断云千里;
林梢夜寂,鸿雁声哀月一轮。
风片雨丝,萧飒忽摧女贞荫;
莺啼燕语,凄凉偏杂子规声。
(挽亲家)
人羡陆家姑,万事补缝能爱弟;
我仪张玄妹,一时荣秀不留春。
(挽妹)
同气遽分途,原隰秋风魂不返;
异时谁共被,池塘春草梦难通。
(挽弟)
寥落数晨星,鹤驾云中偏去远;
凄凉忆旧雨,蟀吟床下不成声。
篇三:
丧事知识
显考显妣
“先考”还是“显考”成语有“如丧考妣”,就是说如同死了父母一样令人伤痛。
从这里来看“考、妣”指父母,似乎没有亡故这重意思。
那么“考、妣”何以与父母相关?
据《考工记》解释:
“考,成也;
妣,媲也。
”具体说就是父亲完成了自己的功业,把儿女养育成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安心了。
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亦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的。
用这两个字指称父母体现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济特点。
这一模式同时规定了父、母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
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意为父母已亡,“先”是“亡”的讳称,“先”又是敬词,与考妣合用就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
中国古代有谥法制度,古人在人死之后常用一个字来评定人的一生,也就是盖棺论定,其起源至少应在三代的夏以前。
桀、纣因其暴虐而被谥桀、纣;
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文,孔子回答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
”这就是卫国的孔圉被谥以“文”的原因。
谥法的精神是公正,其善恶评定不让帝王,不避将相。
但一般的老百姓是无资格受谥的。
父母对于子女都是有功的,都是应该肯定的。
于是大家都用“考妣”称已故父母,“考妣”也就成了普通老百姓的通谥。
“考妣”由原来的指称父母,转而指称已故父母,其词使用范围的转移始于何时已无从考据了。
有时在乡间的墓碑上,可以看到很多“显考”、“显妣”的刻文。
“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
古人讲三不朽: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普通父母与国家谈不上立功,一般也没有什么著述,立言就更谈不上。
于是大家从“德”上做文章。
“显考”、“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
这溢美的颂词,我总疑心其始现在功利唯上的现代。
“考、妣”作为通谥,从家庭的角度肯定了父母的一生,更重要得是,这一通谥还责成已为父母,或将为父母的子女,如何来尽自己的责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将“先考”、“先妣”改为“显考”、“显妣”,模糊了“考妣”的文化内涵,丧失了其礼教精神,一字之差,相去甚远。
孔子当年曾叹曰:
“觚不觚,觚哉!
觚哉!
”有些东西我看还是不改的好。
孺人
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也用对妇人的尊称迎接了孺人唐氏一同到任。
——《喻世明言》。
孺人也指妇人,小娘叫对你说,明日老太太同孺人们下园来看花。
——《梼杌闲评——明珠缘》
孺人,妇女封号。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定,用以封赠通直郎以上至承议郎之妻。
元命妇中无此封号。
明用以封赠七品、清用以封赠九至七品官之妻。
武职八旗八品以下、绿旗营七品以下妻无封。
后改绿旗营正七品妻亦封孺人。
如封赠官之母或祖母,则称太孺人。
乾隆五十年(1785),规定八品官以下不得赠封祖母。
对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勅。
一般都用“锡之诰命”“锡之勅命”诰和勅用不同的玺印。
一品是夫人,二品也是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是孺人,八品是八品孺人,九品是九品孺人。
要是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要前面加太字。
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
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的情形不多。
五服之制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一曰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书.益稷》:
“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孔:
“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
服,五百里。
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
”又周称侯﹑甸﹑男﹑
采﹑卫为五服。
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本来的五服指的是五种孝服:
斩衰(摧);
齐衰(资崔);
大功,亦称“大红”;
小功,亦称“上红”;
缌(思)麻。
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胶东半岛一带,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就是利用上面那句话,往上推五代,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
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
一般情况下,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血缘关系中五服的计算方法:
由于古代一夫一妻,有时有妾,因此,同父又同母的是一服,即所谓“同胞”、“一奶同胞”;
同父不同母的是二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环。
同祖父的是三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琏,同曾祖父的是四服,例如《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与宁国府的贾敬;
同高祖父的是五服。
现代实行一夫一妻制,除非父亲离婚、丧偶后再婚再生育,一二服之间的区别通常消失,因此计算起来会令人困惑,错以为五服就是五代,实际上五服只四代。
从祖父开始向上,不再分别妻妾的子女。
另外,对于长辈及晚辈的称呼实际上也是有相应的说法的。
由自己开始,上一辈为父亲,父之父为祖,祖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由自己往下,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un)孙,晜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耳孙。
丧葬
老人逝世,俗说“归家”、“过身”、“过背”、“老掉”。
入殓,俗说“入棺”、“收殓”。
安葬,俗说“过山”、“出葬”。
办丧事,俗说“做白喜事”或做“丧事”。
入殓、出殡、安葬(俗称“落事”)都要请堪舆(俗称“地理风水先生”)择“吉日、吉时”和安葬的“风水宝地”。
入殓:
事前孝子孝孙(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
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
在县城,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
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加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
富人死后,棺材要停入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
穷人死后,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
出殡:
满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称“烧香”,先儿孙后亲朋按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
祭奠后,儿孙及儿媳孙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饭,俗称“食材(财)饭”。
食材饭时,要请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饭,酒斟二巡,饭盛二次量少。
随意食菜,每碗吃一点。
主持人要说些吉利话。
出殡时,孝子孝孙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绳,持孝杖棍。
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负责丢引路纸。
接着是持旌旗的、抱灵牌的、乐队、祭轴、花圈、送葬的亲朋、灵柩、子孙。
行至村外交通道口处(城市、集镇走出街口)“谢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
谢孝后,孝子才孙扶柩至坟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即参加筑坟。
坟筑好后,有喝彩、撒粮米习俗。
出殡的当天晚上请道士念经一至七天,超度亡灵,俗说“做归山灯”。
第二天,孝女、孝妇等穿孝服,首次上坟,俗说“拦山神”、“扌罗两朝”。
办丧事:
对内亲要派专人报丧。
亲朋好友要先送礼,再参加吊祭、送葬、吃饭。
丧饭两
餐(正餐),一荤一素,入殓时食素,俗说“归棺饭”、“斋饭”;
出殡时食荤,俗说“出葬饭”。
旧时安葬后,有的孝子还会昼夜在灵堂或坟前守护一段时间,俗说“守孝”。
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守孝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