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全球性大气环流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试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091638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1.97KB
第二单元全球性大气环流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试题Word格式.docx
《第二单元全球性大气环流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全球性大气环流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试题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0.若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一般情况下
( )
A.甲处以晴天为主B.甲处气温比丁地低C.甲处气温比丙地高D.甲处的气温较乙地低
11.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a处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B.西风带C.赤道低气压带D.信风带
12.关于中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
纬度附近形成上升气流B.60°
纬度附近形成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西风带D.高空中形成信风带
13.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①夏季北移②冬季南移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
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
15.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反气旋的影响D.气旋的影响
16.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的是()
A.东亚夏季的东南季风B.东亚冬季的西北季风C.南亚冬季的东北季风D.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
17.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极地高气压带
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东北信风带
D.④多雨带
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18~19题。
18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
1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
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
据此完成20—22题。
20.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A.aB.bC.cD.d
21.该地一定位于( )
A.日本B.澳大利亚C.印度D.德国
22.当南非的开普敦盛行图示风向时,海口市与开普敦( )
A.盛行风向一致B.白昼长短一致C.均为高温期D.均为多雨期
23、有关季风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B东亚季风夏季盛行西北风,冬季盛行东南风
C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东亚的夏季风来自海洋,具有暖湿性质,带来丰沛降水
24.地球上的气压带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同属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5.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约纬度0°
~60°
的对流层大气中
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
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D.30°
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
二、综合题
26.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该地气候类型是。
(2)图中B处盛行季风,附近的洋流名称为。
(3)图中C处盛行季风,此时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是。
27.右图所示为“某月北纬30°
附近地面(或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可以推知与该图情况相吻合的时间是()
A.1月B.7月C.4月D.10月
(2)图中位于北美大陆和大西洋上的气压中心分别是:
和(填字母),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为风,是由图中的和(填字母)气压中心之间的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3)此时在高压地区,水平方向等温线向(低纬或高纬)凸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向(上或下)凸出。
(4)图中气压中心D1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此时这里的季节为季,盛行风向为风,该风向由南半球的越过赤道,并在力作用下形成的。
28.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
(1)图中各气压带名称是:
A、B、
C、D。
(2)E、F、Q三个风带中,属于中纬西风的是。
(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其风)。
(3)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此时地球上应是
①3月21日②6月22日③9月23日④12月22日
29、读近地面的风向形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bcd
(2)该图所示为半球,依据是
(3)如果不受cd影响,b将如何
(4)如果不受d影响,b将如何
(5)甲乙两地相比较,风速较大的是,原因是
30.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
图中A处是(高、低)气压,名称是。
(2)图中B处盛行季风,C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31.读下图,填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在气压带名称是:
A.B.
C.D.
(2)在气压带之间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注出各风带的名称。
(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
32、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
(1)由于的季节移动,导致和的季节移动,
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移,冬季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
ABC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
甲是乙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
①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
()
②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
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33、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交角的存在,导致的回归运动。
(3)此时A、B、C、D中点最干热;
最湿热的是点;
气压较低的是、两点;
气压较高的是、两点。
34、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亚季风:
其成因是,该地冬季受 高压控制,盛行季风,受其影响形成气候特点;
夏季盛行 季风,受其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
(2)南亚季风:
冬季盛行季风;
夏季盛行季风,其成因既与有关,也与有关。
3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为锋示意图,图中A是气团。
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
气压最高的是地,
属于阴雨天气的是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后)
(4)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原因是。
一、选择题
1.一月份,北半球被切成块状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
2.当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较慢时()
A.南亚盛行东北季风B.亚洲大陆蒙古高压强盛
C.亚洲低压最为突出D.我国东北盛行西北季风
3.宁波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明显变化B.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能够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的的盛行风是()
A.西北季风B.东北季风C.东南季风D.盛行西风
5.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B.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C.海陆分布的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状况不同
6.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时()
A.北半球正值夏至前后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正在向北移动
C.亚洲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7.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影响很大的气压中心是()
A.赤道低压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西伯利亚高压D.副极地低气压带
8.如果右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低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副极地低气压的长期控制
D.①气流温暖湿润
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回答9~10题。
9.此时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B.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D.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10.上海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多雨
C.吹东北风、湿热多雨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
11.大气环流()
A.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B.是大气运动中常见的形式
C.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D.它很难调节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12.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
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13.中国东南部位于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成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形成季风气候
D.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
14.(全国高考题)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至北京,大约需3个小时,原因是()
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关系
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D.水平气压梯度的影响不同
15.关于三圈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圈环流上空都是偏西风
B.近地面,低、高纬是偏东风,中纬是偏西风
C.南北半球三圈环流经线方向上一致,纬线方向上相反
D.赤道和副极地为上升气流,极地和副热带为下沉气流
16.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17.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18.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A.高压与低压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D.迎风坡与背风坡
19.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20.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21.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的是()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
22.右手握拳,大拇指垂直向上,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表示水平气流方向。
该方法表示的是()
A.北半球的反气旋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D.南半球的反气旋
23.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B.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C.中心气流下沉增温D.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24.读下面冷锋示意图,从图中可判断出
A.白天气温:
①<
④ B.夜晚气温:
④>
①
C.气压:
②>
③D.降水:
④<
③
25.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C.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二、综合题
26、读图,回答问题:
(1)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此时地球运行到________(近或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________(快或慢),________(是或不是)南极考察的好季节。
(2)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冬或夏)半年,气压带、风带________(北或南)移,半年后,A所在的大陆形成(填名称)气压。
在该气压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吹风。
27.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
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
(3分)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__等。
(4分)
28.读“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图中数字的单位为百帕),填写下表。
A图
B图
气流状况
气压状况
气流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天气状况
举例
夏秋季节,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_______风
冬季,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填气压中心名称)
29.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气压,
它割断了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_____季风,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B处刮_______________季风。
(3)季风环流使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
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4)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成因是夏季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冬季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30.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
趋势,气温变化呈
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
气团控制;
从形成源地看,17日受
气团控制。
(3)在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
、
天气。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
天气。
这种情况在我国
地区
季最为常见。
如果锋前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常出现
或
天气,这在我国
地区的
季常可见到。
26.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图中天气系统属于
,且分布在 半球。
(2)A处往往出现 天气,该天气系统在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形成 ,并在 、夏季和 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3)若C处的风向和B处相同,则D处刮
风。
(4)关于AB两处的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的气压高于B处
B.B处的气温高于A处
C.A处的风力大于B处
D.B处的温差大于A处
Welcome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单元 全球性 大气 环流 热力 季风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