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考试题库答案.doc
- 文档编号:200897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格式:DOC
- 页数:67
- 大小:429.50KB
机械制造考试题库答案.doc
《机械制造考试题库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考试题库答案.doc(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一、填空
1.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轨迹法_、成形法、_展成法_。
2. 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3.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
4. 表面残余_拉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5. 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
6. 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_润滑__、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7. 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现象
8. 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
9. 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0.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11. 尺寸链的特征是_关联性和_封闭性_。
12. 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1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
14. 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 、 尺寸 、 相对位置 、及 性质 的过程。
15. 零件的 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16. 加工经济精度 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7.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 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 、 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 、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由于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
18. 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 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19. 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 小(大) ,加工精度就越 高(低) 。
20. 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获得高的生产率 。
21.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 、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 、工件的安装误差。
22.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23.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 小(大) ,加工精度就越 高(低) 。
2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实用性____、可靠性和__经济性____三个方面。
25.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_定尺寸刀具法__、__调整法_____、自动获得尺寸法。
26.__加工经济精度_____是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27.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形______。
28.工艺上的6σ原则是指有__99.73%_____的工件尺寸落在了3σ范围内
29.零件的材料大致可以确定毛坯的种类,例如铸铁和青铜件多用_铸造____毛坯
30.表面残余拉应力会_加剧_(加剧或减缓)疲劳裂纹的扩展。
31.车削加工时,主偏角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_。
32.切削液的作用有_冷却___、润滑、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33.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____、__滑擦______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34.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_____现象。
3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_工艺过程卡片和_工序___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36.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__通用化_____、_标准化___和系列化。
37.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_研磨______、超精加工及__抛光_____等方法。
38使各种原材料主、半成品成为产品的 方法 和 过程 称为工艺。
39衡量一个工艺是否合理,主要是从 质量 、效率 、生产耗费 三个方面去评价。
40零件加工质量一般用 加工精度 和 加工表面质量 两大指标表示;
41而加工精度包括 形状精度、 尺寸精度、位置精度 三个方面。
42根据误差出现的规律不同可以分为 系统误差 、 随机误差 。
43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有:
加工原理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和磨损、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工件残余应力 引起误差等
44.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___最后__形成、__间接___保证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二、 简答题
1. 冷作硬化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
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表面受切削力的作用而产生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破碎,表面层得到强化,其硬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影响冷作硬化的因素有:
1)刀具的影响 2)切削用量的影响 3)工件材料的影响
2. 精基准有哪些选择原则?
【答案】
(1)基准重合原则 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2)基准统一原则 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表面。
(3)自为基准原则 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14.精密车削的必要条件?
答:
精密车削的必备条件包括:
(1)精密车床—要求车床实现精密的回转运动和精密的直线运动。
(2)车刀—车刀对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起决定性作用。
(3)加工环境—包括消除振动干扰及保持稳定的环境温度。
15.振动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危害?
【答案】
当切削振动发生时工件表面质量严重恶化,粗糙度增大,产生明显的表面振痕,这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使生产率的提高受到限制,振动严重时,会产生崩刃现象,使加工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此外,振动将加速刀具和机床的磨损,从而缩短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振动噪音也危害工人的健康。
三、 识图题
1. 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 b
【答案】
B结构的工艺性好,钻头切入和切出表面应与孔的轴线垂直,否则钻头易引偏,甚至折断。
2. 图示毛坯在铸造时内孔2与外圆1有偏心。
如果要求:
(1)与外圆有较高同轴度的孔;
(2)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
请分别回答如何选择粗基准为好?
【答案】
(1)为保证与外圆有较高的同轴度的孔应与外圆表面,即1为基准加工内孔,加工后孔壁厚薄均匀。
(2)因要求内孔2的加工余量均匀,则以内孔2自为基准加工,即可保证。
3. 基本投资相近时,从经济性角度对不同工艺方案如何选择?
【答案】
Nk为临界年产量,当基本投资相近、产量为变值时,如果年产量N
4.从装配工艺性特点指出图示结构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答案】
右边的结构(B)较好,支承孔内安装滚动轴承时,应使支承内孔台肩直径大于轴承外圈内径,以便于拆卸方便。
A) B)
5. 图示零件的A、B、C面,及孔均已经加工。
试分析加工孔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比较合理?
为什么?
答:
选A面(定位元件为支承板)、孔(定位元件为圆柱销)、(定位元件为削边销)作为定位基准。
选孔和A面可以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6. 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 b
答:
图示b方案较好,凹槽尺寸相同,可以减少刀具的种类,较少换刀的时间。
7.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为便于装配,在设计不穿透的柱销孔和柱销时,应设置逸气口,以便装入销钉。
8. 从结构工艺性考虑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 b
【答案】
图A中孔太深,加工不方便,而图B结构中孔加工较容易。
9. 指出图示哪种粗加工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 b
答:
图示a方案较好,a方案先以导轨面为粗基准加工床腿,再以床腿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有利于导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较均匀,提高导轨面的耐磨性。
10.从装配工艺性特点指出图示结构哪个方案较好,并说明理由
a b
答:
图示b方案较好,因销子与孔为过盈配合,当压入销子时,b方案有利于空气排出。
11.下图中存在结构工艺不合理之处,说明原因并改图。
【答案】
键槽的尺寸、方位相同,可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全部键槽,效率较高。
四、计算
计算如图所示齿轮内孔及键槽加工工艺过程是:
镗孔至¢39.6 ,插键槽至尺寸A;热处理;磨内孔至设计尺寸¢40 。
求工序尺寸A(设热处理后内孔无胀缩)。
(18分)
解:
(1)建立加工艺尺寸链,为封闭环
(2)列表计算
环
A
ES
EI
T
增
20
+0.025
0
+0.025
A
45.8
+0.275
+0.05
+0.225
减
-19.8
0
-0.05
0.050
46
+0.3
0
+0.30
得工序尺寸
2. 有一小轴,毛坯为热轧棒料,大量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粗车-半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外圆设计尺寸为,已知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经济精度,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毛坯尺寸和粗车余量,并填入表中。
(8分)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精磨
0、1
0、013,h6
粗磨
0、4
0、033,h8
精车
1、1
0、084,h10
粗车
0、21,h12
毛坯尺寸
4(总余量)
3. 图示齿轮箱部件,根据使用要求,齿轮轴肩与轴承端面的轴向间隙应在1~1、75mm范围内。
若已知各零件的基本尺寸A1=101mm,A2=50mm,A3=A5=5mm,A4=140mm,试确定这些尺寸的公差及偏差?
(12分
【答案】
解:
(1) 画出装配尺寸链图,确定各环属性
A∑为封闭环;A1,A2为增环;A3,A4,A5为减环,
A∑j=1,TA∑=0、75,则A∑=1
(2)极值法(各环设公差相等)
1)各环平均公差TM(Ai)=TA∑/(n-1)=0、75/(6-1)=0、15
因A3,A5尺寸小且不难加工,可取TA3=TA5=0、1
又A1,A2较大且难加工,取TA1=TA2=0、2
则TA4=0、15
2)按入体原则,取
A1=101,A2=50,A3=A5=5,A4=140
3)验算ES(A∑)=∑ES()-∑EI()=0、75
EI(A∑)=∑EI()-∑ES()=0
故结果正确。
如图所示零件,镗孔前表面A,B,C已经过加工。
镗孔时,为使工件装夹方便,选择A面为定位基准,并按工序尺寸L进行加工。
为保证镗孔后间接获得设计尺寸 1000.15符合图样规定的要求,试确定L尺寸的范围(基本尺寸及偏差)。
(10分)
答:
(1) 画出工艺尺寸链图:
(2) 计算基本尺寸:
L3=L+L2-L1
100=L+80-280 L=280+100-80=300
计算L的上偏差=0.16,下偏差=0.01
所以:
L=300mm
5.图示套筒工件,在车床上已经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考试 题库 答案 精品 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