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对讲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074316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58.69KB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对讲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对讲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对讲机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总体设计方案
1.2.1设计思路
此课程设计的课题为半双工对讲机,要求利用模拟电路和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用所提供的元件来完成对输入的语音信号的进行调频,然后通过耳机接收该语音信号。
1.2.2方案论证与比较
满足上述设计功能可以实施的方案很多,现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1)方案一
图1-1设计电路图
收音机原理:
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藕合到ICl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
ICl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
、
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
在ICl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I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口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
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藕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
、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对讲发射原理:
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
,
阻抗均衡后,由VT1l进行调制放大。
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
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
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
经过LC振荡电路及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
耦合至发射管VT2进行高频放大后通过TX、
向外发射调频信号。
VT1为9018是振荡放大三极管。
VT1为D40是专用发射管。
(2)方案二
图1-2对讲机工作框图
图1-3对讲机电路图
三极管Q1和耦合可调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等组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约为49.8MHz的载频信号。
Q2、Q3、Q4、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
扬声器SPK1兼作话筒使用。
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置于“接收”位置(默认状态为接收),从天线ANT1接收到的信号经天线匹配电感L1、再经可调耦合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及T1次级线圈等组成的检波电路进行检波。
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经T1次级线圈中心抽头耦合到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由电容器C17耦合推动扬声器SPK1发声。
电路工作在发信状态时,S2收/发转换开关按下置于“发信”位置,由扬声器将话音变成电信号后由电容器C17耦合到Q2、Q3、Q4、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耦合可调电感的中心抽头将信号加到振荡管Q1进行信号调制,使该管的BC结电容随着话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该管的bc结电容是并联在T1次级两端的,所以振荡电路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实现了调制的功能,并将已调波经T1及L1从天线发射出去。
(3)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通过综合考虑我们决定选用方案二。
986A型对讲机是一款专用的对讲机,发射频率是49.8MHz,两套对讲机构成一对,使用时用9V叠层电池。
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具有遥控距离远(达100米以上),声音大,音质好等优点,性价比很高。
第二部分单元电路设计
2.1发射电路
2.1.1发射电路工作原理
图2-1发射部分原理图
锁相环个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进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2.2接收电路
2.2.1接收电路工作原理
图2-2接收部分原理框图
接收部分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再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第一混频器,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
第一中频信号通过晶体滤波器进一步消除邻道的杂波信号。
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中频处理芯片。
与第二本振信号再次混频生成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通过一个人陶瓷滤波器滤除无用的杂散信号后,被放大和鉴频,产生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带通滤波器、去加重等电路,进入音量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扬声器,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
2.3调制电路
2.3.1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人的语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预加重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压控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
2.4信号处理
2.4.1电路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整机电路
3.1整机电路图
图3-1对讲机工作原理图
3.2元件清单
第四部分性能指标的测试
4.1电路调试
4.1.1测试仪器与设备
元器件以及连接导线全部悍接完后,经过认真仔细检查后即可通电调试:
首先用万用表100mA电流档(只要
50mA的档即可)的正负表笔分别跨接在地和K的GB之间,这时的读数应在10~I5mA左右,这时打开电源开关K。
按动“复位开关按纽”,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扬声器起“电”转化为“声”的作用,可以听到“丝丝”的声音;
把另外一套的复位按纽按下,使其工作在“发信”状态,这时扬声器起“声”转化为“电”的作用,把两套的对讲机的天线平行靠近,用无感起子(或者牙签)轻轻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使接收机的“嘟嘟”啸叫声最大,即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
然后,两套互换按同样的方式微调可调电感T1的磁芯,保证两者的发射、接收频率一致。
这样的过程要反复相互微调几次(包括拉开距离调试),保证两套之间对讲距离最远,声音最清晰。
4.1.2故障分析及处理
第一次调试时听不到啸叫声,经过检查发现是喇叭焊盘脱落。
由于目前手里没有相同的配件所以用了一个外形较大的喇叭来替换,再次调试成功听到啸叫声。
所以,当调试时没有啸叫声,应检查有没有元件装错,印刷电路板有没有短路或开路,有没有焊接质量不高,而导致短路或开路等,还可以试换一下T1,本机只要装配无误可实现一装即响。
焊接元件时,应对照图纸插放元器件,用万用表校验,检查每个元器件插放是否正确、整齐,二极管、电解电容极性是否正确,电阻读数的方向是否一致,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元器件的焊接。
焊接完后的元器件,要求排列整齐,高度一致。
若声音有失真,则可调整T1的松紧度,直到消除失真,或者使距离拉得更开,信号更稳定。
第五部分课程设计总结
接到课程设计任务后,我们第一时间去图书馆和网上搜集调频原理、调频收音原理、对讲机原理。
实验初段,我们搜集资料到的一些资料,经过整理和筛选,拟定出基本的电路图框架和设计方向。
方案拟订之后,随之搜集到了整个系统的大致原理框图,然后我们经过对比,进一步确立课程设计的具体后续内容。
之后,用Word文档正式的整理出来第一份调频对讲机原理报告和原理图样。
可能在过去的电路课中,对电路的了解不够深。
通过课程设计,让我明白了一个电子产品的产生是多么的复杂,与复杂的电路相比我更明白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
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激流中前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不断给我们指导和意见的王老师,还有在一起不断努力的同学们,是你们让我们可以顺利的完成这一课程设计,并且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遇到问题时所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六部分附录
6.1器件清单
序号
名称
符号
规格
数量
1
电阻
R1、R9
10ῼ1/8w
2只
22
复位开关
PS42D02
2
R12
220ῼ1/8w
1只
23
拨动开关
SS-12F15
3
R8、R13
1k1/8w
24
导线
Φ0.8*100mm
4
R2、R3
5.6k1/8w
25
Φ0.8*50mm
5
R4、5、6
10k
1/8w
3只
26
Φ0.8*120mm
6
R11
330k1/8w
27
Φ0.8*80mm
7
R7
560k1/8w
28
扬声器
Φ0.8*29mm
8
瓷片电容
C8
15p
29
天线接耳线
9
C4
35p
30
弹簧天线
含黑色套管
10
C1、C2
50p
31
电池弹片
9V正负公用(u型)
11
C3
82p
32
跳线
用剪下的零件代替
12
C5、C6
502p
33
986主体塑料盖
13
C9、10、11、13
403p
4只
34
电池盖
14
C14
104p
35
复位开关塑料钮
15
电解电容
C17
47uF
36
拨动开关塑料钮
16
C15、C16
100uF
37
装饰按钮胶片
17
可调电容
T1
7KB
38
不干胶贴片
18
色码电容
L1
1.5uF
39
螺丝
19
三极管
Q2
9014
40
PA2.3*7mm
20
Q3
41
线路板
PWA2.3*5mm
21
Q1
9015
42
说明书
6.2作品及原理图展示
参考文献
[1]袁建平.卫星定位导航基础[M].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李棠之.通信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3]孙蓓、忠义.电子工艺实训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4]刘进军.卫星电视技术[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
[5]王京玲.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北京[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6]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测量方法天线测量.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年。
[7]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2009年12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设计 对讲机 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