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的心理期待看新闻标题的变革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054497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02KB
从受众的心理期待看新闻标题的变革Word格式.docx
《从受众的心理期待看新闻标题的变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受众的心理期待看新闻标题的变革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的专家说“报纸争取受众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始于标题的竞争”。
同一个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有人将新闻比喻成钻石,一颗钻石有许多平面,不管你怎么拿,你都不可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总是有一些面被挡在后面。
同样,对一个新闻事实的报道不可能面面俱到,选择哪个角度更能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需要对受众的心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
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表现为: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
从心理学角度讲,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对象后,就忽略了其他的对象,就像在人声嘈杂的公共场合,我们很容易就能听到同伴喊自己名字的声音。
同样,对新闻报道(具体来说是新闻标题)的受众来说,他们不是对每一条信息都做出反应,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注意那些与自己的观念、态度、价值、立场和需要相吻合的信息。
例如:
如果受众是青少年学生,那么他们对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最感兴趣的应该是娱乐新闻;
如果是体育爱好者,那么体育新闻就最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所以说,受众的注意力和他们的兴趣点以及知识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二)受众对信息的心理期待
受众的心理需求直接影响他对信息的选择。
受众对信息的心理期待主要有以下几种:
1.突出性要求。
看一篇新闻报道或注意到一条新闻标题,受众最关心的是从中体现出了什么信息。
对新知识、新情况、新动向的信息的认知渴望促使人们主动去接触新鲜信息。
例如2005年4月下旬,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这次“破冰之旅”本身就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受众对连战先生的行程以及访问进展情况都很关心,由于纸质媒体的局限性,不能第一时间对该事件作出报道,但可以对这一事件作深入分析。
《光明日报》关于这一事件的新闻标题有:
(1)新闻人物: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04-27)
(2)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跨出历史新步伐(2005-04-27)
(3)一甲子后的握手(2005-04-30)
《京华时报》中关于这一事件的新闻标题有:
(4)连战“登陆”考验美两岸关系(2005-04-29)
(5)国共两党60年后再握手(2005-04-30)
(6)两岸关系注入春天气息(2005-04-30)
(7)连战少小离家老大回(2005-05-01)
从这些新闻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报纸媒体不仅避免了不能第一时间报道该事件的劣势,反而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期待。
2.快速的要求。
即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去获得最大价值的信息,是受众共同的愿望。
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出了一个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
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使受众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价值的信息,获选率就最高。
3.趣味的要求。
能引发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的兴趣。
正如施拉姆所言,“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对有趣的事实,总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在这一点上,新闻的标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现象尤其表现在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些事件上。
像前面提到过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还有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等这些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对这些事件的追踪报道和从独特角度的报道都能满足受众兴趣的要求。
4.贴近的要求。
即新闻信息是否有利于自身,贴近自身。
那些有利于受众,贴近受众心理和需求的信息往往会被受众优先选择或记忆。
这些贴近性包括地域贴近、心理贴近、利益贴近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地域性贴近,比如:
北京的市民比较倾向于看报道北京的时事的报纸;
喜欢体育的人喜欢看体育版的新闻;
教师喜欢看关于教育信息的版面等。
这些不同的受众在快速扫描新闻标题时,看到符合他贴近要求的标题时,就会把目光固定到这则消息上,搜寻他所需要的信息。
二、新闻标题的格式
随着“秒”时代的到来,新闻标题愈来愈彰显重要作用,除了那些特别重大或人们普遍关注的信息以外,一般的平平淡淡的标题很难再引起受众的关注了。
各大报纸为了能抓住受众的眼球,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期待,在标题格式的制作创新上花足了功夫。
现在,面对着这样一个浪花翻卷的信息海洋,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对每条新闻逐字逐句的阅读,很多是先看新闻的标题,有时标题长了也很难吸引受众。
所以标题的结构变得极为紧凑,语法形式简化,结构关系淡化,结构类型程式化,有些语序也变得相对灵活。
而语法形式的简化和语义关系的支撑力成正比:
语法简,语义显,形合不,意合补。
语法形式越简单,语义作用越突出,那么标题的制约支撑力就越大。
(一)新闻标题的种类
首先,在标题中通常把虚词省略掉。
这样的标题可以分为三类:
繁式标题:
这类标题与非标题语言没有分别,如“关于/对于(对)……的V”式。
如:
(8)关于南水北调中线湖北省境内工程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人民日报》2005-03-03)
(9)对文化遗迹破坏的反省(《南方周末》2005-03-17)
简式标题:
这类标题在非标题语言中较少见,“……V”式
半简式标题:
介于繁式标题和简式标题之间的“……V”式。
(10)全国两会之解读(《京华时报》2005-03-10)
半简式标题特别是简式标题的紧凑性是在标题特定的语用背景下,通过语法形式的简省和语义作用的增强实现的。
所以,简式标题最能体现标题的语言特色。
如一些期刊的名称:
《语文研究》《修辞学习》《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它们就不能分别改成“关于语文的研究”“关于修辞的学习”“关于语言的教学与研究”。
这就是充分诠释了“语法简,语义显,形合不足,意合补”的说法。
其次,新闻标题的语序可以颠倒。
(这种情况常见于报纸的栏目名称)在标题这一特殊的语用环境中,有些语序可以前后颠倒而无关宏旨。
这里语用环境成为背景条件,语义关系成为决定性语素,由于它的支撑,语法格式的变换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度,可以更好地、灵活地适应表达的需要。
这里主要指的是双置标题动词和兼类词,以及这类词前置和后置所构成的同义标题格式,如《人民日报》上的栏目名称“记者连线”“对话连线”“热点解读”“政策解读”等,这些名称和“连线记者”“连线对话”“解读热点”和“政策解读”的语义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语法关系。
第三,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标题格式。
(11)监测不出门,便知供水事(《华东新闻》2005-04-20)
套用的“好事不出门”的句式,读了之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2)“拯救男孩王凯”(《华东新闻》2005-04-04)
这个句式是套用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名称。
(13)“人民生命高于天”(《华东新闻》2005-04-08)
例(13)套用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个句式。
类似的还有很多。
这些模仿和套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可能继续沿用下去,有些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二)修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新闻标题只有新奇、生动、醒目、形式活泼、有文采,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
要做到这点就不能不讲究修辞。
新闻标题采用的修辞格有很多,基本上把修辞格都用上了。
有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移脱、设问、反诘(反问)、摹拟、排比、反复、反语、借代、回环、警句、顶真、对偶、比拟、移就、仿拟(仿词、仿句)、拈连、谐音等。
这里只讨论其中的几种。
1.比喻。
在文学作品和新闻标题中,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
它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和借喻。
在新闻标题中,借喻是最常见的。
《人民日报》中有几则标题:
(14)基础建设急于“补课”军费增长不怕“出头”――解读印度新财年预算(2005-03-03)
(15)“多事之秋”忙救火内部改革不懈怠――阿盟外长会为峰会“热身”(2005-03-04)
(16)姚迈双星闪辉火箭“射落”太阳(2005-03-13)
(17)过年,别忘“空巢老人”(2005-02-03)
例(14)中是说印度把新一年的财政预算一大部分用在基础建设和军费上面了。
“补课”指补学或补教所缺的功课。
比喻某种工作做得不完善而重做。
这里的意思是印度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怕“出头”是指军费增长幅度较大。
例(15)是指中东局势复杂,阿拉伯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这个背景下开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理事会会议。
这次外长会议就是为阿尔及利亚首脑会作准备工作的。
例(16)“姚迈”是指姚明和迈克雷格迪两位球星,这个标题是讲“姚迈”所在的“火箭”队以127:
107击败了“太阳”队。
例(17)的“空巢老人”是指老年人,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或中年丧偶又无他人照料的老人,晚景大都孤寂、凄凉,成为“空巢老人”。
借喻的运用率之所以会这么高,其原因一是出于新闻简练性要求和节律协调方面的考虑,一般不太用带比喻词的比喻形式;
二是就表意而言,以比喻词连结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有点人为的说教性,远不如用喻体直接代本体那样显得自然。
又如:
(18)何炅“当皇帝”吃苦头(《京华时报》2005-04-20)
这里是说何炅在《正德演义》中演著名的“荒淫皇帝”――正德皇帝朱厚照。
(19)消费者勿受食品“绿帽”误导(消费警示)(《京华时报》2005-04-12)
这里用借喻的手法把一些不法商家在包装或宣传上的“纯天然”商标比喻成食品的“绿帽”,既有趣,同时又揭示了“绿帽”的本质。
2.移脱格。
所谓“移脱”是指某个语言单位在新闻标题拟制时出现一次后又因机缘移用一次,移用后虽然形式没有变化,但语义或语法内容却脱离了原先状态。
(20)孤儿不孤单生日热闹过(《人民日报》2005-03-17)
(21)宁静在宁静中悄然举行婚礼――远嫁洛杉矶郎君是美国演员(《新民晚报》1997-04-10)
在例(20)中,第一个“孤”是指失去了父母,第二个“孤”是指单身无靠。
这里运用了移脱的修辞格使得新闻标题的内容变得更加丰满。
例(21)中,第一个“宁静”是演员姓名,而第二个“宁静”则是指(举行婚礼时的环境和心情)安静。
运用移脱格的优点是便于增加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
反映新闻事实是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而移脱能借两个语言单位间形同异义的机缘联系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或体现题旨。
另外,移脱还能因势利导体现作者的情感色彩。
一个标题有没有可读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标题内容的情感穿透力。
体现这一点的方式就是作者在表现新闻事实时是不是充满情感。
移脱就能改变先行语言的词性或语义指向。
修理业也该“大修理”(《今晚报》1996-11-28),第二个“修理”在移脱后改变了语义指向,表达了作者对“修理业”存在着的问题的忧虑和整治意见。
类似的例子还有:
(22)移动梦网“网”住色狼(《京华时报》2005-04-07)
(23)买旧车买来处罚通知(《京华时报》2005-04-08)
3.对偶。
使用这种修辞格的新闻标题目视之工整,口读之节奏感强,而且它能提供新闻细节,因此可以收到多种修辞效果。
(24)悠悠中华文明漫漫世遗之路(《光明日报》2005-01-03)
(25)白天多云夜间大风(今日天气)(《京华时报》2005-03-09)
(26)强化责任完善预案
(27)全面落实防大汛抗大旱措施(《人民日报》2005-04-12)
例(24)这个新闻标题不仅道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而且也表达出了中华文明进入世界遗产的风雨历程。
例(25)通过简短的八个字把这一天的天气情况说得明明白白。
例(26)中通过“强化责任完善预案”这个对偶的修辞格加强了语气。
这样的例子在《人民日报》上还有:
(28)关注交通噪声整治城市环境(呼吁)(2005-04-12)
(29)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05-04-18)
(30)改进城市管理推动社区发展(2005-03-02)
除了以上的几种修辞格外,新闻标题经常用的还有排比、设问、反复等修辞格。
修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还是综合使用的,即有时一个新闻标题可能同时用几种修辞格,这种综合使用大致可分为修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几种情况。
如例(14):
基础建设急于“补课”军费增长不怕“出头”――解读印度新财年预算。
“补课“和“出头”同为借喻,在这里形成了借喻的连用。
(31)发展之中见责任为民之中见宗旨细微之处见先进――红土地上“红支书”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人民日报》2005-03-03)
此例属于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引题是排比句式和对偶的套用,主题又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32)提高动力激发活力打造合力(《人民日报》2005-03-29)
例(32)这个新闻标题是排比、层递和反复三种修辞格的兼用。
使得这个标题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尹世超.标题用词与格式的动态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5,
(1):
95-101.
[2]尹世超,标题语言的语义特点[A].陆俭明.《面临新世纪挑战的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C].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徐建华.新闻标题中的移脱格[J].修辞学习,1998,(4):
14-15.
[4]张志君,徐建华.新闻标题的艺术[M].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88.
[5]彭朝丞.现代新闻标题学[M].北京:
长征出版社,1989.
[6]刘路.新闻标题论[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资庆元.中国新闻标题研究[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张振华河南郑州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4500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受众 心理 期待 新闻标题 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