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论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doc
- 文档编号:2004981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13KB
教育学论文-论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doc
《教育学论文-论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论文-论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即将就业的师范生,无可厚非,教师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不禁让我深思,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如何去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授业解惑者,首先便是学高。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是教师的典型文化特征。
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的化身”、“活的知识库”。
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知识素养是教师从教得基础,一名合格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一、本体性知识,即是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理解与掌握。
教师是通过系统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智力开发来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的,“术业有专攻”是做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
为此,教师必须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的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懂得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教师的博学,是建立教师威信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学生往往吧教师当做“无所不懂”的知识的化身。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
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既知教之所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技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与之相关的知识,或更具体地说,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反思,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
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学生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更为严格;而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其对老师的审美感情必然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因而,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具体来说,教师们应该从仪表形象、语言形象、行为形象和教学形象四个方面努力,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展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风采。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这就是一名好老师的人生写照。
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要做一名“真”教师。
“真”教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心里有学生,无论是多还是少,总想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
要做一名“活”的老师,而不是“死”的教师。
臧克家先生有一句诗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里的“活”,不仅是生命的存活,更是指一种精神或道德的追求。
进一步来说,就是教师要对学生敏感,对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敏感。
在现实中有一些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事物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一颗敏感的教育之心在丧失,这意味着其作为教师这种职业的个体的生命正在死去。
做一名“真”教师,要求我们心有学生;做一名“活”教师,则要求我们心系学生。
最后,我认为还要做一名“美”的教师。
当然这里不仅仅是教师要仪表美、心灵美,更在于要求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
天生万物,物物不同。
人贵为万物之灵,从其最原始的存在形态来讲就是美的。
就如同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所说,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教师而言,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而你每天都要把自己看作一名发现美的伯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论文 如何 成为 一名好 人民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