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政策法规.doc
- 文档编号:2004768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89.50KB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政策法规.doc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政策法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政策法规.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
1.道德:
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区分善恶美丑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道德本质:
是指道德现象的内在联系和道德的内在矛盾。
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五种道德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道德。
3.职业道德:
来源于职业实践活动,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正当的社会职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4.职业道德的特点:
①内容的稳定性。
②形式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③适用对象的限定性。
5.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对象:
应当是指向教育领域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
6.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①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于教育实践,是反映教育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教育意识。
②教师职业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③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实践精神。
7.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①特殊的认识功能。
②特殊的调节功能。
③特殊的迁移功能。
8.社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①社会道德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支配和制约作用。
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着并影响着社会道德。
9.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
①可使教师职业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
②可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10.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又由两个原则构成:
一是利益统筹兼顾的原则;二是在必要时的利益服从原则。
1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教育性质,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教育原则所决定的,各级各类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在处理以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
1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
①具有质的规定性。
②具有社会意志性。
③具有全面调整性。
1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
①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②全面育人;③为人师表。
14.构成职业道德的8个因素:
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责任,职业荣誉,职业良心。
15.职业理想:
是人们关于职业对个人价值及个人通过从事职业活动所能实现的社会价值方面的愿望和要求。
16.教师职业理想的内容:
①明确教师应承担的社会义务;②明确教师发展个性的理想的内容;③关于维系生活的愿望。
17.职业态度:
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态度。
劳动态度是人对待劳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
18.教师职业技能包括:
教学技能;管理技能;交往技能;德育技能;研究技能。
19.教师在职业纪律方面的道德规范是:
①教师应当自觉遵守职业纪律;②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纪律;③教师应当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
20.职业良心:
是职业道德规范自律性特征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
21.教师在职业良心方面的规范要求:
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教师应当对教育行为的过程进行自我检查;②教师应当对教育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做出评价;③对教育行为不断进行修正。
22.职业荣誉:
是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以及正确的主观认识。
教师职业荣誉的道德规范:
①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达到使每一个学生全面素质上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公民为荣;②教师应当以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行为使教育更好的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荣;③教师应当以自己良好的教育行为,使教师群体更加和谐,学校更加优秀,自己更为进步为荣。
23.职业作风:
是指职业劳动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
教师职业作风的道德规范:
①教师职业作风应当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教育工作有执着的热爱之情,视教育教学为一种享受,投入全部的精;②教师职业作风应当是讲求教育教学的效率,思维敏锐,逻辑严密,绝不是拖泥带水,故作深奥;③教师职业作风应当是以宽容、公正、友爱、自主的态度处理教育人际关系,真诚的对待他人,绝不做作、虚伪;④教师职业作风应当是积极进取的、才华横溢的。
24.高等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热爱教学,献身教育,教书育人,遵循规律,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科学,坚持真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集体,团结协作,学而不厌,开拓进取。
25.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①广义上讲,是指反映和概括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本质的基本概念。
②狭义上讲,是指那些反映教师个人与社会,教师个人与他人之间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
26.教师职业道德义务(即教师认识,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确立的重要性:
①可以减少教育活动中的冲突,有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
②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
④有益于培养高尚的师格。
27.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践行:
①道德责任的承担;
②义务感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道德义务感要做几项主观上的努力:
a.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义务认知水平;
b.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事业意识水平;
c.实现教育义务意识向教育良心的转化。
28.教师公正: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直无私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平合理地解决各种矛盾。
29.教师公正的作用:
①有助于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②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③促进良好校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
30.教师公正的培养:
①平等待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树立正气;
②坚持正义,敢于向社会不正之风作斗争;
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做到自身公正。
31.教师幸福的特点:
①教师幸福的精神性;②教师幸福的关系性;
③教师幸福的集体性;④教师幸福的无限性。
32.幸福能力:
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一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所谓狭义的幸福能力,主要是指主体必须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品味人生意义的价值性条件。
广义的幸福能力或技术性能力包括:
①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②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料与能力。
③教师应当具有审美的素养。
3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
素质导向原则。
①素质导向原则的公平性;②素质导向原则的效率性;③素质导向原则的创新性。
3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
①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感情,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的过程;
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相统一。
③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a.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b.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c.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d.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3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的作用:
①具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作用;
②具有教育教师的作用;。
③具有调节作用。
3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
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处理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根本准绳,具体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着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实践活动,是评价教师职业集体和个人职业行为善恶的正确标准。
37.职业道德修养评价:
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个人内心信念等三种形式来进行。
38.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系的三种主要关系:
①师生关系;②教师之间的关系;③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39.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践:
①教师的学生观分析;②教师的自我定位观的分析;③优化师生关系的协调方式的分析;④师生关系建立中难题的分析。
40.教师间关系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践
①教师与同事关系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a.自重型;b.亲和型;c.排斥型
②教师间人际交往应注意的问题:
a.尊重别人才能证明你是有真正自尊的人;b.和蔼的态度—缩短人际关系距离;c.直言相告,以陈述事实表明态度;d.坚持原则,友谊才能长存。
41.教师与家长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实践:
①家长类型分析:
a.涵纳灵活型;b.接受机械型;c.阻抗定势型
②教师处理与家长关系的一般原则:
a.激发责任原则;b.指导教育原则;c.尊重信任原则;d.运用舆论原则。
42.教师职业技术行为的特点:
①与主体关系的密切性;②涉及领域的广泛性;③教学对象的制约性;
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②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③有利于培养好规格的人才。
43.教学技术行为中的道德要求:
①掌握课前准备技术,认真履行教师义务;
②钻研课堂教学技术,用教师良心鞭策自己;
③重视谋后导评技术,追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④加强第二课堂的组织,指导技术,树立自我牺牲精神。
44.科研技术行为中的道德要求:
①严谨求实,切忌弄虚作假;②团结协作,切忌相互拆台,内讧;③坚持真理,切忌见风使舵,人云亦云。
45.教师职业道德形象:
是由人格、学识、感情、道德、情趣、能力、语言、仪表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是教师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体的高度完美结合。
46.教师职业道德形象的构成:
①教师的外在形象。
②教师的内在形象。
47.教师职业道德形象的意义:
①教师职业道德形象对受教育者具有深远影响。
②教师职业道德形象对课堂教学具有直接影响。
③教师职业道德形象对社会精神文明具有广泛的影响。
48.教师内在形象的塑造表现:
①强化教师意识,发掘修养动力。
②认真学习理论,明确修养方向。
③投身教育实践。
49.教师外在形象的塑造:
①教师语言的道德要求:
a.教师的语言,要文明纯洁,切忌粗鲁污秽;b.教育的语言要有鲜明的教育性。
②教师仪表的道德要求:
a.衣着整洁雅致;b.举止端庄大方;c.态度和蔼可亲。
教育政策法规
1.教育法制的含义:
第一种:
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法律和制度,是一国全部有关教育的法律制度的总和。
第二种:
指有关教育的立法,执法,司法,手法和法律监督等活动和过程。
这是对对教育法制运行的概括。
第三种:
指将其理解为”教育法治”,即与民主政治制度相联系的,按照依法治理的原则和方式来管理和规范各种教育活动。
这一含义是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法制。
总而言之,”教育法制”不仅包括教育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教育法律制度的运行,即教育立法,教育法律的普及,教育行政执法,教育法,教育法制监督,教育法律的遵守,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等。
2.依法治教:
简言之;就是指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
3.教育法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3)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5)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
4.教育法制的基本要求:
1.具有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2.具有健全的有关教育的民主与监督制度;具有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3.具有高素质的教育执法队伍;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
5.教育法制的主要任务: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促进教育改革;
3.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6.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异同:
①制定的主体不同;②表现的形式不同;③实施的方式不同;④作用不同。
7.法的含义:
⒈法是一种行为规范;
⒉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⒊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
8.教育法的含义:
⒈教育法是一种行为规范;
⒉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
⒊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9.教育法的本质:
⒈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⒉法所代表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道德 教师 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