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是父母一辈子的事业和孩子谈话15分钟就够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047389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9.92KB
孩子才是父母一辈子的事业和孩子谈话15分钟就够了Word文档格式.docx
《孩子才是父母一辈子的事业和孩子谈话15分钟就够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才是父母一辈子的事业和孩子谈话15分钟就够了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父母跟孩子交流,一定要讲有效沟通,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孩子到底听进多少。
我认为一般谈话15分钟就可解决,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我在初中孩子中做过调查,他们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父母的唠叨。
沟通的第一原则要关注对方听你说话的感觉,要尽量少说多听。
父母要多重视非语言交流,比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
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说法,交流过程中,一个人对其他人的影响,55%的影响力来自动作等肢体语言,话语的作用只起到7%。
谈话需要很多技巧,父母跟孩子,不是原则性的事情,一定要商量着说。
比如我家里装修买瓷砖地板,买什么颜色、什么牌子,我都征求女儿意见,她会很受用,觉得自己是家里不可缺少的成员。
谈话时,不要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两个凳子呈45度角摆放,父母和孩子这样的角度坐着谈话,比较让人放松。
碰到问题谈话时,先耐心地听完孩子谈谈事情的过程,然后分别站在她以及对方的立场上与她做些客观的分析,最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谈话怎么吸引人,要学会多讲故事。
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听空洞的说教,但都爱听故事。
我主持学校会议或与孩子谈话,一般都是从讲故事起头的。
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不要过大
看看现在初中学习的现状,苦、累、压力大,这似乎是普遍现象。
传说中的民办初中,作业多,活动少,竞争激烈,在很多人眼里是地狱,没有快乐。
初中生活真的只能这样吗,现状能改变吗?
我认为,初中学习一点都不苦不累,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改良,让我们的初中生活更为美好。
这其中孩子和家长的心态非常重要,父母不要一天到晚只问孩子分数,阳光型的家庭是能让孩子一直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
学校里曾有一位学生,刚入学时年级排名比较靠后,我每次见到他,都会鼓励他,“不要着急,学科上缺什么补什么,一定能冲上去的。
”打气打多了,学生自信心十足。
现在这位学生成绩很不错,稳定在年级50名左右。
我们父母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
快乐学习要讲究方法,是需要动力的。
我的女儿初中时也不是特别自觉的那类孩子,慢慢地引导,自觉性越来越强了,现在已有了很强的上进心。
前天晚上我去接她时,她跟我说,老爸,要期中考了,我要做的事情真多啊,忙不过来了,有点累。
到家时,我让她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列了个表,总共12样。
做完一件划去一件,第一天她就划去了五件事情,我跟她说,你看看,按这样的进度,两三天就解决了,女儿心情一下好了很多。
家长对孩子定的目标也不要过大,合适的目标是“跳一跳能够摘得到”。
我女儿小学毕业时,我们家庭会议确定的目标是高中考上前三。
现在虽然是在一所重高读书,成绩还不错,但是我对她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定的目标是考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等以上的大学。
目标越容易接近,孩子的斗志反而越高。
给家长推荐四本书
今年即将读初一的学生,我建议父母让孩子在今年暑假做做这些事情,首先是积极休息,踊跃做些好事,乐于助人的学生情商一般都很高,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
鼓励孩子拜访一两位学长,最好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长,从他们那里了解初中学习生活的特点,请他们介绍学习的节奏,学习的方法,看看自己有哪些可以参照。
有几本好书推荐给家长,比如蔡笑晚《我的事业是父亲》、林格《管一辈子的教育》。
王金战《学习哪有那么难》,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一位知名的数学老师,孩子也可以一起阅读。
还有一本,齐昌博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很难得的一本书。
摘自林格《管一辈子的教育》一书
PERFACE导读
教育之道,就是指导人们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之道。
改变中国教育,要从改变家庭教育开始,因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源头、生长的土壤,所以兴建“水利”、改良“土壤”是一切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
而很多家长认为,父母不需要专门学习怎样教育孩子,并且说,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父母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啊。
可是,他们错了。
记得郑渊洁老师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教育孩子就像开飞机,如果没有专门学习过开飞机,十个有九个都会掉下来”。
事实上,我们考察过很多国家,这些国家所有要结婚的人都必须学习专门的家庭教育功课,学习合格后才能拿着这个结业证书去登记结婚。
这种学习的言传身教,这种学习的潜移默化,这种学习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是完全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
常常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无论你自觉还是不自觉。
但是,我还要说,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家庭教育理论。
马克思说过:
“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
”这句话非常深刻。
作为法官,必须执行法律,否则就是失职;
作为传教士,必须以传播宗教为本分,否则就是不虔诚;
同样,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
做父母的,必须像法官、传教士那样忠于职守,更加重要的是,家长这个职务是不能退休的,是终身制的。
我国有近4亿未成年人,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广大家长共同的愿望。
但如何做好“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却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十分清楚的。
如果按照老一辈人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不仅是无效的教育,甚至招来孩子的反感,因为现在的时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比如,独生子女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是前无古人的,而人类在面对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没有任何经验。
比如,现在孩子的身体发育大幅度提前,许多新问题随着身体变化时间提前,以新的面貌层出不穷地出现,使我们无所适从。
还比如,我们的社会处于社会大转型期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规律,使孩子失去了以往他们应当有的真正的童年。
再比如,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以及在网络时代长大的孩子,具有特殊的心灵生长特征,这是我们的上辈人根本无法解释和理解的教育现实。
记得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说过,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你麻醉前,外科医生走了进来,说:
“我对于手术没有什么理论和经验,我会摸索着来做手术。
”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我想只能是赶紧逃命了。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家庭教育理论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照样在接受教育,这是多么危险啊。
父母就像外科医生一样,也需要学习,这样,在教育孩子时才有能力胜任。
就像受过训练的外科医生在下刀时需要小心谨慎一样,父母在使用语言时也要有技巧,因为语言就像刀,可以切掉“毒瘤”,给人带来愉快,也可以给孩子带来痛苦,不是身体上的痛苦,而是感情上的伤害。
他还说,家庭教育需要学习,首先是因为教育孩子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北大、清华,有的家长却把孩子送进了监狱。
其次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能搞实验,学校搞实验,失败一个孩子只是千分之几,而家里搞实验,失败一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
人的成长不能重来,不能做实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代价太大了。
第三是因为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把孩子“摸”大了,成了小流氓,后悔也晚了,盲目地教育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家长必须树立学习意识,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水平,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那么家长应当如何学习家庭教育呢?
部分家长,特别是有知识的家长往往过于理性,认为:
书上写的,专家讲的,自己心知肚明,所以不必学了,自己去悟吧。
部分家长迷信某某家长的成功教育经验,比如什么《卡尔威特的教育》,照搬照套,结果根本不起作用。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依靠个性成功的,没有可复制性和普遍性。
部分家长很浮躁,学习了很多国外的理论书,或者掌握了很多所谓的“教育方法和技术”,自认为自己都会了,结果一到实践,什么都不会。
教育是道,不是术,所谓道,其实就是洞察力,是对规律的把握,学了就用一定没有用,真正的学习是学而不用,最后化为自己的教育素养,创造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这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关于家长的学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读万卷书。
就是攻读经典教育理论书,但要提醒的是:
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立即拿来用,而是读了不用,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教育素养,因此,市面上流行的讲方法的、讲自己教育成功经验的书,是不必读的。
究竟哪些书是值得阅读的呢?
原理性的书籍是值得读的,尽管不能让你直接得到方法,但只有“可靠的书”才能让你避免误入歧途。
二是高人点悟。
相比“读万卷书”,更加有效的是“得到高人点悟”。
“得到高人点悟”莫过于参加教育课程与专家面对面了。
但中国年轻的父母愿意花几千元学开车,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的。
任何一对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问题上,经常是“身在此山中”,云里雾里,雾里云里,很简单的道理在实践中都变得很难实现,或者就差那么一点点。
这时,就需要别人,特别是专家的点拨了,专家的一个强调、一个建议,就可能让您受益匪浅。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时……
文/林格
我的一位远行的学生问我,怎样识别一个男人是否真爱一个女人?
真爱,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我决定认真地回答。
这篇文章是我的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文章,值得再向大家推荐。
真爱,一生哪怕只拥有一次,就足矣,因为那是人生中最重大的财富了,更是命运赐予的最伟大幸福。
关键是,什么是真爱?
我的朋友、教育家孙云晓在一本著作中写到对孩子的真爱:
--所谓真爱,就是就是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
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不求任何回报的爱。
--人之所以是人,离不开真爱;
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
--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
因此,当您准备在孩子的心田里播种的时候,请务必拷问自己:
这种子是真的吗?
假种子坑农民毁一季,假种子坑孩子毁一生。
虽然孙云晓说的是对孩子之爱,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这个理解什么是真爱。
因为,真爱是人类共同的、高尚的情感,是相通的,不仅仅存在于亲子之间,也存在于男女之间。
这个世界真爱越来越稀少,渐渐地被功利、世俗等暗流侵吞殆尽。
我们应当呼唤真爱,珍惜真爱,世界才会美好。
还小的时候,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
不小心把一件重要的东西弄丢了,等想要珍惜的时候,已经后悔不及了。
我想告诉这位学生,如果遇见了真爱,一定要用整个身心去参与、去珍惜,否则等年岁渐长了,就会后悔终身。
怎样识别是不是真爱呢?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无条件维护她,不管在什么场合决不允许别人评论她说她坏话;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一握她的手,心灵就发颤,甚至紧张得不知所云;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对她的声音极为敏感,即使是隔着十里之外,也能清晰听见她的说话内容;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恨不得半个小时之内把自己所掌握的有用的自我保护措施传授给她;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特别热衷于谈论她的家庭,特别是长辈的身体情况、年龄;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特别敏感于她的家乡,她毕业的学校,她读过的书,并且会狂热的研究与她直接有关的一切信息;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的所有都交付给她,让她保管,但又担心因此突然失去她,然后就会慢慢地分阶段地给她,直到最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她保管;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给她寄出一份邮件,发出一个短信,他会痴痴地等候她的回复,那怕一个字“OK”,要不然就可能彻夜不眠。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用笔写很多东西,并且把它藏起来,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拿出来阅读。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经常会理智地将自己隐蔽起来,在不远处静静地候着她,直到自己有勇气走近她。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当其他任何一个男人接近她,他都会心酸心疼一阵儿,那不是嫉妒与狭隘,而是真爱的条件反射,即使再坚强胸襟再宽广的男人也不例外。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在她临行的时候,心里会祈祷火车准时,飞机安全,天气适宜,行李轻便,一切一切顺利再顺利。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如果晚上十点还没有回到宿舍,他会着急得不想吃饭,不想睡觉,一直到她回去。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在她忧伤的时候,恨不得替她流泪,更恨不得让她通过骂一顿、打一顿自己,以缓解她的忧伤。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极端尊重她,保护她,保证她的自信,捍卫她的高贵。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将尽自己的所能,满足和引导她的发展需要,而不求任何回报。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一定会想并且去做,即使最后没有披婚纱,没有世俗的结果,他也会一辈子关注她,保护她,让她幸福,无怨无悔。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如果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在一起,他也会等待,即使她病了,结婚了又离婚了,老了,受尽坎坷了,任何时候都会给她留一个温暖归宿,让她一辈子都有底线和安全感。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经常坐在椅子上遐想:
与她在一起,即使相互拥抱着什么都不做也会甜蜜的睡去。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郑重地用吻浸润她的每一寸每一寸肌肤,温柔地点燃她内心的、灵魂深处的香味,让她幸福。
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死去……
令世人欣慰的是,一般而言,真爱的男人最终总是获胜者。
因为,古今中外无数多事实证明,当很多男人同时爱上一个女人的时候,总是爱的最深、最真的那个男人获胜。
当我写到“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死去……”时。
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真爱,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力量。
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发掘潜能,就可以战胜一切世俗与功利的围追堵截。
真爱,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观。
换言之,人的高贵,就在于曾经被文化过并由此而呈现出了独特的人文价值。
中午到京城俱乐部聚会,闲聊到我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博客主题,北广总裁任小青说,世界上一切关系归根结底都是男女关系,所以,你的博客有意义。
闲聊归闲聊,而真爱,作为极至的男女关系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这就回到了我的命题之中,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时……
我认为,真爱首先是一种信念,然后才是一种关系,一种灵魂互赖、生死相随的关系。
谈及当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不能不提及爱尔兰诗人叶芝和他的那首《当你老了》,叶芝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这首诗歌是他写给他的至爱毛特·
岗的: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火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上的山上它缓缓地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是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那个人就是你值得信赖而又真心佩服的真爱。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开诗歌朗诵会,我曾经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带有些许广东腔的普通话,给同学们朗诵这首诗,朗诵完了,会场一片长时间的寂静……。
我不知道如今的人们是否已经了无兴趣了。
我还是执拗地把这首诗录下来,让所有热血依然的人们,尊崇真爱的人们,领会到:
当一个男人真爱上一个女人时,那种干净而流畅的情怀,美丽的心境以及高贵的灵魂样式。
一位母亲写给学校的信
亲爱的学校:
今天,我的儿子开始了他人生的求学旅程。
尽管内心是如此忐忑不安,但一大早,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把他送到你的怀抱。
学校,你是否能体会此时此刻一位母亲的心情?
她不舍,她担心,她甚至还有些害怕。
你试过把自己最最珍爱的东西交给他人保管吗?
在把东西交给他人的刹那……呵呵,就是这种感觉。
今天,我把孩子郑重地交给你,请允许我对你提一些期许:
我希望,你能像母亲一样呵护我的孩子,呵护他的童真,呵护他的自尊,呵护他对这世界无穷无尽的好奇,呵护他脑子里稀奇古怪的幻想。
我希望,他在你那里不仅仅学习知识,更学习做人。
我希望你能把他培养成一个自尊、自信、珍惜爱与被爱、坚持公平正义、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健全的人。
而不是只会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
我希望,你能教他寻找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而不是盛几碗知识海洋的海水给他。
我希望,你教会他以质疑的眼光审视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是奉为圭臬。
我希望,所有真知灼见,他是在探讨、交流与思考中获得,而不是在灌输之下无条件地接受。
我希望,你能使他对学习保有长久的兴趣和热情,而不是一提到上学就恐惧。
我希望,你给他足够的时间锻炼体魄,让运动成为他一生的爱好。
我希望,你还能让他得到充分的美的熏陶,懂得欣赏和享受生活之美。
我希望,你能让他明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今后能担当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人类赋予他的责任和使命,而不是仅仅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
最后,我希望,当他从你的怀抱走出,依然还有一双亮晶晶的、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眼睛。
我的希望好像很多,请不要见怪,他是我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更是社会和国家的孩子。
我和你都有责任把他培养成一个为社会和国家造福的人,而不是相反。
哦,对了,我还想提醒一下,他现在疯狂地迷恋超人,请你千万别对他说“超人是假的,世界上没有超人”,不然的话,他的天可就要塌了。
并且,每年圣诞节他都会虔诚地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你可不能告诉他“这是你妈妈骗你的”啊!
那么,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我把一块未经切割的玉石给你,希望你能还我一块巧夺天工的美玉。
拜托了!
一位母亲
桂子
2009年9月1日
永远都要坐前排
——林格教育建议(2)
积极的人生才有意义,我始终主张积极的选择。
生活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要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
有了这样的精神和勇气,就能把理想变成行动。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流露这样的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
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
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还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
“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
正因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
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不是每一把都是好牌
——林格教育建议(1)
混沌在中央,掌控这个世界的有可能是冥冥之中的某一种神秘力量。
席慕蓉有诗云: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不能了解的,不然为什么草木会循序生长,而候鸟却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无能为力的,不然为什么日夜交替得那么快,而所有时间都已经错过,忧伤蚀我心怀。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么,我们应当处置人生中的挑战、曲折、厄运甚至死亡绝境呢?
听妈妈怎么说。
这里要讲的是: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
他的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
“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听见母亲又说:
“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
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孩子 才是 父母 一辈子 事业 谈话 15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