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森炜宏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038611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35KB
晖森炜宏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晖森炜宏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晖森炜宏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申请表
3、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明细表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5、组织结构代码证
6、税务登记证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县晖森炜宏养殖有限公司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
改建
3、项目建设地点:
**县龙溪镇佛堂岭村
4、建设工期:
5、项目单位:
6、项目单位法人及电话:
7、主要建设内容:
(1)粪污处理系统:
修建500m3粪污处理池,修建排污渠500m;
(2)猪舍标准化改造:
猪舍改造2000m2;
(3)配套设施:
新建蓄水池一座600m3,道路硬化1000m2,场区绿化500m2,消毒水池10m3;
(4)其他:
固液分离机一台,80KVA变压电设备一套,1t/h环保型锅炉一台。
8、项目总投资:
157.4万元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2.1企业简介
**县晖森炜宏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注册资金3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
猪、羊、鸡养殖销售,开荒造林及农副产品开发。
目前公司占地100亩,现有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及生活管理建筑总建筑面积4000m2,其中生产建筑3000m2,辅助生产建筑600m2,办公生活建筑400m2。
包括办公室、饲料加工室、库房、消毒室,养殖场房,配置了部分自动饮水器、自动采食箱。
现有基础母猪200头,公猪8头,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
公司现有职工18人,其中技术人员7名,管理人员5名,生产工人6名。
公司以养猪场为依托,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动力,实行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1.2.2企业现状
1、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表1-1近两年企业经营情况
项目
单位
2007年
2008年
1、养猪总数
公猪
头数
4
8
母猪
100
200
年出栏
2000
3000
2、资产总额
万元
752
850
固定资产
452
550
流动资产
300
3、销售收入
496
净利润
62.5
134
由表可以看出,近二年公司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财务状况运行良好。
2、企业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
现有基础设施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生产区
1.1
公猪舍
m2
1.2
母猪舍
1.3
保育舍
1000
1.4
育肥舍
1500
2
辅助区
2.1
饲料加工车间
2.2
库房
320
2.3
消毒室
80
3
办公生活区
3.1
办公室
3.2
职工宿舍
(2)供水、供暖及供电
供水:
现有水源为龙溪镇佛堂岭村深水井,通过管道接入猪场;
供暖:
现无采暖设备;
供电:
现有供电由龙溪镇佛堂岭村供给,猪场附近接入,未设变压器及相关变配电设施。
(3)现有设备
现有设备明细表
设备名称
生产设备
公猪运动床
个
待配母猪栏
50
妊娠单体栏
高床产仔栏
1.5
高床培育栏
辅助设备
饲料加工设备
套
热风炉
台
仔猪转运车
辆
2.4
手推饲料车
5
2.5
手推清粪车
2.6
可移动电子称
1.2.3存在问题
1、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粪便排污量增大,大量的粪便不能及时清运和污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给生猪的生产、防疫、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影响与周边群众的和谐相处。
2、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原有简陋猪舍已经不再适应猪场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3、基础设施有待于完善。
场区内的大量空地和场区周围的主要道路至今仍未硬化,既影响环境卫生,又不利于车辆来往;
现有供水设施由村内水井直接供给,场区内未建设蓄水设施,即影响场区内供水压力,又无法保证场区内消防需要。
3、现有供电设施不稳定,没有供配电设备。
4、猪场现无水池。
5、随着猪场养殖规模扩大,现有的一些设备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2.1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1.1政策优势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大力发展畜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省畜牧业产值已将近占到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畜牧业生产正处于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
《**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08】17号)中指出:
到2012年,将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规模化饲养畜禽数量占到总饲养量的70%以上,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600元以上。
逐步实现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成为国民经济中一大独立产业的目标。
此外,为了稳定、鼓励发展生猪养殖,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建立生猪保险体系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保监会与农业部联合下发《保监会农业部关于做好生猪保险和防疫工作的通知》,财政部下发了《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促进保险机构开展能繁母猪政策保险业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财政首次划拨巨额资金支持生猪养殖保险,这对于养殖户而言是一重大利好消息,这表明抗风险能力一向较低的生猪养殖行业有了赔付保障,风险大大缓解,养殖业发展被注入新的力量。
2.1.2市场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市场销售呈现出有增无减的发展趋势,虽然肉类产量中牛、羊、禽肉发展较快,年均销售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猪肉的销售量仍处在领先地位,而且是长期居高不下。
据有关资料刊载,世界的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40%,而我国的猪肉产量已占到了80%以上,从人均猪肉的占有量看,我国的消费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如丹麦为243Kg、荷兰为132Kg、德国为49Kg,而我国仅为23Kg,由此可见,我国的未来猪肉市场是十分广阔的。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2.2.1猪舍改造有助于企业逐步向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场方向发展,从而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猪舍环境不仅对猪群生产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采用综合措施来改善猪舍环境。
猪舍环境调控:
舍内环境调控应遵循既要保障猪群生产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又尽量减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耗的原则。
通过改善猪舍环境可以有效的控制疫病传播,消除自然气候的影响,使养猪效率大大提高。
该项目通过改造1000m2猪舍,将极大的改善企业的饲养环境,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2.2粪污处理池建设是解决大规模养殖污染问题的需要
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猪的粪便严重污染环境将会引发疾病传染,猪病死率骤升等一系列问题。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针对养殖污染生态环境问题联合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强制养殖企业必须做到依法排污,对粪便进行有效处理,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粪便排污量增大,大量的粪便不能及时清运和污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给生猪的生产、防疫、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影响同周边群众的和谐相处。
项目通过建设一座500m3粪污处理池,以满足规模扩大后对猪粪污处理的需要。
2.3项目建设的目标
通过该项目建设,使企业在向标准化、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历程中更进一步。
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修建500m3集粪池和500m排污渠,改善场区内的生产环境,有效解决粪便污染;
2、通过改造2000m2猪舍,解决猪舍通风、采光差及舍内地面排污问题。
;
3、通过新建600m3蓄水池,解决养殖场生产和生活用水;
4、通过对场区道路硬化1000m2,使场区内交通更为便利;
5、通过购买配电及供暖设备满足场区电、暖需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1项目生产规模
企业原有生产规模为年出栏生猪3000头,通过本次改造建设后,达到年出栏生猪4000头的规模。
3.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参考《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17824.1-1999,结合猪场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1、粪污处理系统
1)修建500m3粪污处理池;
2)修建排污渠总长约500米。
2、猪舍标准化改造
通过对2000m2猪舍改造,解决猪舍通风、采光差及舍内地面排污问题。
3、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
水:
新建一座600m3蓄水池。
电:
购置安装80KVA变压器。
路:
场区道路硬化1000m2,绿化500m2;
防疫:
修建10m3防疫水池。
4、其它
1)购置固液分离机一台;
2)购置1t/h环保型锅炉一台。
3.3工程设计方案
在场区北侧修建500m3粪污处理池,采用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壁作防水处理防止污水的渗漏,粪污处理池的基本尺寸:
长10m、宽10m、深5m,池底设泵坑,顶部设盖板。
排污渠总长500米,矩形断面0.6m×
0.6m,在猪场两侧修建,最终排入规划的粪污处理池中。
排污渠采用人工挖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灰土垫层,底厚100mm,壁厚150mm,上为预制盖板。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原有猪舍已经不再适应猪场的发展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造。
这些旧猪舍原来均采用石棉瓦双坡式屋顶,现将其拆除,改用彩钢材料;
在舍内增加通风系统。
3、水池
需新建一座600m3饮用水池,采用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壁作防水处理防止污水的渗漏,饮用水池的基本尺寸:
长10m、宽10m、深6m,池底设泵坑,顶部设盖板。
第四章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4.1编制依据
1、2005年《**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2003年《**省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3、2003年《**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4、2009年**市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
4.2估算说明
根据工程方案,参考估算指标,并结合项目区市场价格,确定各主要建筑及设施的综合造价指标如下:
(1)新建500立方米粪污处理池一座,按每立方米500元计算,小计25万元。
(2)500米的污水管道,按每米300元估,小计15万元。
改造猪舍20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200元估,小计40万元。
(1)新建600m3水池一座,按每立方米400元计算,小计24万元。
(2)道路硬化1000m2,按80元/m2,小计8万元;
(3)场区绿化500m2,按40元/m2,小计2万元;
(4)10m3防疫水池一座,按400元/m3,小计0.4万元;
4、其他(包括主要设备)
(1)固液分离机一台,小计25万元;
(2)新增加1台80KVA变压器,小计10万元;
(3)新购置1t/h环保型锅炉一台,小计8万元。
5、综合以上费用,项目总投资为项目总投资157.4万元。
4.3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7.4万元,申请中央补助投资60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97.4万元。
资金来源及使用表
单位:
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规模
总投资
中央投资
地方投资
40
20
(1)粪污处理池
500
m3
25
(1)排污渠
m
15
改造圈舍
3、配套设施
34.4
10
24.4
(1)蓄水池
600
24
(2)道路硬化
(3)场区绿化
(5)防疫水池
0.4
4、其他
43
33
(1)固液分离机
(2)80KVA变压器
(3)1t/h锅炉
5、合计
157.4
60
97.4
第五章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5.1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主要是指业主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高效、合理的筹划、实施、组织协调及控制。
根据有关规定,项目的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
1、管理的目的
1)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计划建成和投入使用;
2)努力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3)保证项目建成后在功能和质量上达到设计要求。
2、组织机构
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对工程质量总负责,下设工程管理、财务、设备采购、招标及综合部门,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具体事务。
3、工作职责
1)负责项目决策。
2)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并做好五通一平工作。
3)选择适宜的工程监理机构,并选派合格的现场代表。
4)负责协调施工单位与监理、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协调政府、社会各有关单位等一切外部关系。
5)确定工程进度,落实有关资金来源,合理安排投资计划,按合同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6)定期召开工程建设碰头会,及时了解工程有关进度、质量及费用的情况,做好有关设计变更工作。
7)组织有关方面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及决算审查工作,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做好项目的有关资料的接受与管理工作。
5.2项目实施进度综述
**县晖森炜宏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改建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完成前项准备工作,协调好各方关系,确保项目后期顺利进行。
为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应按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工程进度,整个工程的建设工期,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参考《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约12个月的建设工期是可行的。
5.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09年9月中下旬至2009年10月底,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即完成相关备案手续及后续协调工作。
第二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完成土建工程。
此段工期时间较长,必须进行的工程进行冬季施工并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管道工程尽量放冬季以后。
第三阶段2010年7月至2010年8月,完成场内硬化、绿化等室外工程及工程验收工作。
计划完成工期:
2010年8月底正式投入生产。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统一协调,做好衔接工作。
以上三个阶段中的第二、三阶段可适当进行一段时间的交叉作业。
5.4资金管理
对中央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款专户,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程序,接受镇政府、县财政、市财政及各级发改委监督,接受审计部门的开工竣工审计,确保国家资金能发挥最大效益。
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地改善原有饲养环境。
经初步估算,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粪污5000吨,生猪出栏增加1000头。
6.2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周围养殖单位和个体养殖户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方向发展,从而缓解当前的局势。
并且项目的建设将促进粮食资源的就地转化增值,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减少农民单独寻找市场的风险,避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给农民带来的负效应,有利于保障种植户收入的稳定增长及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
此外,由于企业对农户种植的玉米等原料的大量采购,将带动当地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起“粮--猪--粪--粮”的完整循环生态型产业链,促进项目区生态型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预计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养殖户50余户,增加就业30人,带动农民增收20万元。
6.3生态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猪场生产、生活用水将得到有效保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将得到有效治理,通过硬化道路使企业的整体形象有了极大改观,对区域生态环节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晖森炜宏 生猪 标准化 规模 养殖场 建设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