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030641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97.05KB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word文档良心出品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
(1)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3)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
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
一定温度②标准:
100g溶剂③状态:
达到饱和④单位:
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②标准:
1体积水③状态:
升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气体本身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和难溶物。
(2)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
如NaCl(如海水晒盐)。
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
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100%(C<
S)(注:
S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
只要温度不变,质量分数就不变。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计算、称(固体)量(液体)、溶解、装瓶。
②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计算、量取、稀释,装瓶。
②仪器: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本身
紫色
无色
遇酸溶液
红色
遇碱溶液
蓝色
二、常见的酸: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
黄色(因为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敞口置于空气中,则瓶口有白雾生成)
吸水性脱水性
腐蚀性
用途
金属除锈
制造药物
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剂
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相当于稀释)。
(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4)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5)稀释浓硫酸时:
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
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
①加速溶解②散热。
(6)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
金属>H)
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注FeCl3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2HCl==CuCl2+2H2O(注CuCl2溶液:
蓝色)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碱+酸==盐+水
HCl+NaOH==NaCl+H2OH2SO4+2NaOH==Na2SO4+2H2O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现象
Cl-
AgNO3及HNO3
产生白色沉淀
SO42-
BaCl2及盐酸
CO32-
HCl/石灰水
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三、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易潮解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去除油污:
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工业:
制漂白粉
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建筑:
石灰浆(粉刷墙壁)
(1)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2)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
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CaO、Ca(OH)2、CaCO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
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a(OH)2CaCO3
CaO
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
(3)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四、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
它们溶于水时离解形成了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
硫酸、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
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氯化钠、碳酸钠
2、酸氢离子+酸根离子碱氢氧根离子+金属离子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盐酸是混合物,因为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3、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即酸的共同化学性质为氢离子的化学性质。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
即碱的共同化学性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学性质。
4、几种离子的检验:
H+变红OH-变红
Cl-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SO42-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课题二、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盐+水
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2、实质:
OH-+H+==H2O
3、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例如:
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
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
(2)处理工厂的废水。
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
(3)用于医药。
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
不小心被黄蜂刺了(蜂毒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
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
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值的范围:
0----14
07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2、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例如:
H2ONaCl溶液Na2SO4溶液
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例如:
酸溶液
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例如:
碱溶液
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3、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
(1)向酸性溶液中:
加水,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
加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PH值大于7。
(2)向碱性溶液中:
加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
加酸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PH值小于7。
4、pH的测定: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1)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2)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
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
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
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
5、酸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
pH<
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常见的盐: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氯化钠
NaCl
食盐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
(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NaCl溶液)。
Na+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可促生胃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制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钙
CaCO3
白色固体,
难溶于水
建筑材料、补钙剂。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
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
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
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
(化学变化)
3、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1、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1)与酸的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2)高温分解:
CaCO3
CaO+CO2↑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这两个反应可用检验NaOH是否变质
Na2CO3+2HCl==2NaCl+CO2↑+H2O
(2)与碱溶液的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3、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与酸的反应;
NaHCO3+HCl==NaCl+CO2↑+H2O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O32-无色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碳及碳的化合物、两种碱的相互转化:
CaOCa(OH)2CaCO3CO2CO
或
NaOHNa2CO3C
检验CO32-的方法:
(1)加入稀HCl,若有无色气泡产生,则存在CO32-
(2)加入石灰水或Ba(OH)2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存在CO32-
(3)加入CaCl2或Ca(NO3)2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存在CO32-
三、盐的性质:
1、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
大多数都可溶。
(2)碱:
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
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都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都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BaSO4、、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2、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条件:
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铜”原理)
2Al+3CuSO4==Al2(SO4)3+3CuCu+2AgNO3==Cu(NO3)2+2Ag
(2)盐+酸==新盐+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
H2SO4+BaCl2==BaSO4↓+2HCl
2HCl+Na2CO3==2NaCl+CO2↑+H2O2HCl+CaCO3==CO2↑+CaCl2+H2O
HCl+NaHCO3==H2O+NaCl+CO2↑HCl+AgNO3==HNO3+AgCl↓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
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
出现蓝色沉淀(注:
Cu(OH)2沉淀:
3NaOH+FeCl3==Fe(OH)3↓+3NaCl现象:
出现红褐色沉淀(注:
Fe(OH)3沉淀:
红褐色)
Ca(OH)2+Na2CO3==CaCO3↓+2NaOH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
NaCl+AgNO3==AgCl↓+NaNO3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Na2SO4+BaCl2==BaSO4↓+2NaCl现象:
四、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
首尾交换,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4、条件:
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碱+酸==盐+水
RHCO3/RCO3+酸==另一种盐+CO2↑+H2O
五、特殊离子鉴别:
离子种类
检验方法(所加试剂)
Cl-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SO42-
先加Ba(NO3)2(或BaCl2)溶液,再加稀HNO3
CO32-
先滴加稀HCl,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OH-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
H+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NH4+
先加碱溶液(溶液)加热,再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验
有无色气体产生,试纸变蓝
课题二、化学肥料
一、农家肥料:
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二、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
(1)作用: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
叶发黄。
(2)常用氮肥: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项
NH4HCO3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4)2SO4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26.2%
CO(NH2)2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
NH3.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NH3↑
NaNO3
(3)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
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
叶尖发黄。
KCl
(2)常用钾肥草木灰:
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
K2SO4: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
(1)作用:
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抗旱抗寒,促进作物提早成熟。
缺磷:
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2)常用磷肥:
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Ca(H2PO4)2
4、复合肥:
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2HPO4
三、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
NO2、NH3、H2S、SO2。
(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2、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四、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
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
放出氨气
不放出氨气
五、NH4+的检验:
试剂:
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NaOH=NaNO3+NH3↑+H2O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
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
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
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
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
CO、尼古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知识点 归纳 上下册 word 文档 良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