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题狂练1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011851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6.28KB
语文小题狂练1文档格式.docx
《语文小题狂练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小题狂练1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富兰克林自传》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它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3.D.(A.语序不当,改为“遴选和审定”。
B.搭配不当,改为“宣泄……情绪”。
C.不合逻辑,“并且”应改为“相反”,表示反向递进。
4.给下面的绝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书当快意读易尽
②世事相违每如此
③好怀百岁几回开
④客有可人期不来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②③①④
4.A(看韵脚:
“开”、“来”同韵,所以③④句为偶数句,以押韵,排除C。
看平仄相粘(主要看二、四、六字):
排除B、D。
看内容:
第②句是对①④句的总结,“如此”为承接上面两句而来。
故为A。
二、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
5.默写填空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李密《陈情表》)
②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诗经·
氓》)
③,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5.①凡在故老,犹蒙衿育②其叶沃若;
无与士耽③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三、诗歌鉴赏(8分)
6.阅读下面的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
[清]纳兰性德
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
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①,只隔遥山。
花雨忆前番,粉泪偷弹。
倚楼谁与话春闲,数到今朝三月二②,梦见犹难。
[注]①南朝梁江淹《别赋》: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②古代“上巳”节,是游春之日,一般在三月三日,也有定在三月二日的。
(1)上片“东风那惜小眉弯”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结合作品进行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雨忆前番,粉泪偷弹”二句在词的章法结构和情感抒写上有什么作用?
6.
(1)①“东风”句运用拟人手法:
抒情主人公埋怨东风吹得春来,又将春吹走,哪里会顾惜时光如流水,年华易老,人之愁眉紧蹙呢?
②怨东风表面看是无理之辞,但妙在写出了主人公因遥山阻隔,不得与心上人相见的愁情绵邈深长的特点。
(2)①结构上:
承上启下;
抒情上:
借景抒情,以乐衬哀。
②“花雨”指落花如雨。
此句承上片“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的暮春之景,在暮春残景中,抒情主人公回忆往昔与心上人欢乐相处的情形。
③昔日之欢,反衬出今日之泪,又由“偷弹”之泪,引出下文独自倚楼,闲愁无人倾诉的寂寞和日日期盼,终究连梦见亦难的相思苦况。
四、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6分)
怎样读中国书?
(节选)
余英时
①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②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
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
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覆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
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
“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
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
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
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③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
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
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
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
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
朱子曾说过: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
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④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朱子说得好: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
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
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
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
事实证明:
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⑤“虚”和“谦”是分不开的。
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
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
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宫,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
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
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⑥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
朱子说:
“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
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
“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
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⑦“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
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
⑧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经、史、“注”“疏”,除了“疏”不全记得,其它全能背诵。
B.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譬如从前芝加哥大学开设“伟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课程就是很好的例证,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C.在知识爆炸的现代,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必须“快读”“跳读”“一目十行”。
D.作者借鲁迅的激愤之辞,表达对当今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中国读书人,尤其是治中国学问的人的强烈不满。
E.要批判古人,发现古书的漏洞,必须具有相当阅读的程度,而不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凿”;
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8.“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读完一部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本来就是不容易做到的说法,书读百遍或许不能做到,但反复读多遍一定不可少。
9.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怎样读中国书”?
请结合文意分条概述。
10.作者提出“读书要‘虚心’和‘谦逊’”,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结合文意分析。
(5分)
7.DE(A原文第一段中的“经”指的是“十三经”,更没有提到“史”,犯了“扩大范围”的错误;
B原文为:
“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漏掉了“有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C原文见第③段:
选项中漏掉了“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这一先决条件,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8.C(A项在原文第③段:
其中“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是作者的体会,不是朱熹的话语;
B项在原文第④段和第⑧段,其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不是朱熹的原话;
D项是近人余嘉锡对汉代学者董遇的读书方法的看法,不是朱熹的言论。
ABD项都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只有C符合题意。
9.①就方法而言,余先生指出了两点:
一是“专精”阅读,即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反复多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
二是扩展博览,也就是在“专精”的基础上择其精者作有重点地、一字不遗地系统阅读,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
②就态度而言,余先生也教导我们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虚心”,要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不要设“先入之见”;
二是要“谦逊”,不能狂妄,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10.①作者提出“读书要‘虚心’和‘谦逊’”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②从反面看,它批评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
就是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为了炫耀自己的所谓“创造力”,“发前人所未发”,来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③从正面看,它告诫读书人要端正态度:
虚心谦逊;
要明确读书的第一要义:
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
要遵从古人的教导:
精读熟读。
这样,才能达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最高阶段。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蚍蜉/秕谷优渥/斡旋出发/间不容发
B.犄角/绮丽骁勇/瘦削漂泊/淡泊明志
C.蓦然/募捐雪橇/翘楚呜咽/咽喉要道
D.刮痧/聒噪推诿/萎缩纰缪/未雨绸缪
1、C(A.pí
/bǐ,wò
,fā/fà
;
B.jī/qǐ,xiāo/xuē.bó
C.mò
/mù
,qiāo/qiá
o,yè
/yān;
D.ɡuā/ɡuō,wěi,miù
/mó
u)
2.下面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在向后人挑衅,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
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人口实,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
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
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
A.后来居上B.别开生面C.贻人口实D.高粱纨绔
2.C(A.后来居上: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B.别开生面:
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C.贻人口实:
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原文为“贻祸子孙”。
D.高粱纨绔:
原指只会吃喝、不会创业的富家子弟,这里指只模仿和依赖前人成果的诗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年,日本时常因为捕鲸遭国际社会谴责。
最近,日本再度启动捕鲸计划,计划捕鲸超过1000头,包括最多50头以上濒临灭绝的座头鲸。
B.通常来说,运动员总是与自己国家媒体的关系更好,但李娜并非如此,这也让国外媒体感到不可思议。
C.春运期间,我国运输部门和企业将挖潜增能,合理错峰,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之间协同,缓解春运运能供不应求,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D.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教委将面向全市百万中小学生推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免费享受体育、文艺、科技等艺体方面的社团活动,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埋单。
3.B(A自相矛盾,改为“最多50头”;
C缺“缓解”的宾语中心语,改为“缓解春运运能供不应求的矛盾”;
D“科技”不属于“艺体”,改为“体育、文艺、科技等方面的社团活动”。
4.使下列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从长城内侧的农耕文明来看,侵犯总是坏事;
但是,从长城外侧的游牧文明来看,,不应该受到阻拦。
,于是有一系列奇特的历史。
①用马蹄开拓空间,正是自己的文明本性
②表现自己的文明本性的以马蹄开拓空间,
③于是有战争,于是有长城
④于是有长城,于是有战争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C(①前后照应“侵犯”;
③因果关系)
(5分,每空1分)
5.默写填空
①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③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5.①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②剑阁峥嵘而崔嵬③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3分)
吴汝纶传
赵尔巽
吴汝沦,字挚父,桐城人。
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
好文出天性,早著文名。
同治四年进士,用内阁中书。
曾国藩奇其文,留佐幕府,久乃益奇之,尝以汉祢衡相拟。
旋调直隶,参李鸿章幕。
时中外大政常决于国藩、鸿章二人,其奏疏多出汝纶手。
寻出补深州,丁外内艰。
服除,补冀州。
其治以教育为先,不惮贵势,籍深州诸村已废学田为豪民侵夺者千四百余亩入书院,资膏火。
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
会以忧去,豪民至交通御史以坏村学劾奏,还其田。
及莅冀州,仍锐意兴学,深、冀二州文教斐然冠畿辅。
又开冀、衡六十里之渠,泄积水于滏,以溉田亩,便商旅。
时时求其士之贤有文者礼先之,得十许人。
月一会书院,议所施为兴革于民便不便,率不依常格。
鸿章素重其人,延主莲池讲席。
其为教,一主乎文,以为:
“文者,天地之至精至粹,吾国所独优。
语其实用,则欧、美新学尚焉。
博物格致机械之用,必取资于彼,得其长乃能共竞。
”其勤勤导诱后生,常以是为说。
尝乐与西士游,而日本之慕文章者,亦踔海来请业。
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荐汝纶加五品卿衔总教务,辞不获,则请赴日本考学制。
既至其国,上自君、相及教育名家,妇孺学子,皆备礼接款,求请题咏,更番踵至。
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汝纶为学,由训诂以通文辞,无古今,无中外,唯是之求。
著有《易说》二卷、《写定尚书》一卷、《尚书故》三卷、《夏小正私笺》一卷、《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及点勘诸书,皆行于世。
(选自《清史稿·
吴汝纶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以汉祢衡相拟拟:
比拟
B.籍深州诸村已废学田籍:
借助
C.会以忧去忧:
特指父母的丧事
D.延主莲池讲席延:
延请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易松脂以照读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其治以教育为先
其可怪也欤
C.会朝旨开大学堂于京师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唯是之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B.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C.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D.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规制粗立/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汝纶是桐城人,幼时家境贫寒,但刻苦学习,曾经得到一枚鸡蛋不肯吃,到集市上换成松脂,供夜读时照明。
B.吴汝纶的文章很有名,先后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府任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奏议,多出自吴汝纶的手笔。
C.吴汝纶认为汉语国文是天地间最精粹的语言文字,因此,欧美等国的博物、格致、机械地运用也都要向我国学习。
D.张百熙曾奏荐吴汝纶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务,加五品卿衔,吴汝纶坚辞不就,未获批准,于是奏请出国考察教育。
10.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及莅冀州,仍锐意兴学,深、冀二州文教斐然冠畿辅。
(2)时时求其士之贤有文者礼先之,得十许人。
(3分)
11.简答:
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吴汝纶致力于教育的两个事例。
6.B(解析:
“籍”,此处是“登记”的意思。
7.C(解析:
均是介词,相当于“在”。
A项,前者是连词,相当于“来”;
后者是介词,因为。
B项,前者为代词,他的;
后者为副词,难道。
D项,前者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后者动词,到。
8.A(旋返国,先乞假省墓,兴办本邑小学堂。
规制粗立,遽以疾卒,年六十四。
9.C(解析:
正确的理解是“吴汝纶认为我国要向欧美等国学习博物、格致、机械的运用”)
10.
(1)等到他担任冀州知州,仍然锐意兴办学校,深、冀两州文化教育成绩显著,在京城周围名列前茅。
(5分,关键词“及”、“莅”、“兴”、“冠”、“畿辅”,每个1分,语句通顺。
(2)常常寻求那些贤能的读书人,礼待他们,得到十几个人。
(3分,关键词“礼”、定语后置“士之贤有文者”,语句通顺。
11.①在深州任知州时,他发现那里的学田被豪强侵占,教育经费无着落。
他不畏权势,毅然追回学田的赋税收入,作为书院经费。
(籍深州诸村已废学田为豪民侵夺者千四百余亩入书院,资膏火)
②他把深州三个县的高材生集中到书院,并亲自登堂授课。
(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之)
③他在家乡桐城创办桐城小学堂。
(兴办本邑小学堂)
参考译文:
吴汝纶,字挚父,桐城人。
幼时家境贫寒但是刻苦努力学习,曾经得到一枚鸡蛋不肯吃,至集市上换成松脂用来供夜读时照明。
爱好文学出自天性,较早就在文学上具有显著的名声。
同治四年考中进士,被任用为内阁中书。
曾国藩认为他的文章奇特,将他留在幕府辅佐自己,时间久了就更加认为他的文章奇特,曾经将他与汉代的祢衡相比拟。
不久,吴汝纶被调往直隶。
到了李鸿章幕府。
当时朝中内外大政常常由曾国藩、李鸿章两人决断,他们的奏疏多数出自吴汝纶的手笔。
吴汝纶不久补充出任深州(今河北深县)知州,遭遇父母去世,回家服丧。
服丧期满,补任冀州(今河北冀县)知州。
他治理地方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不惧怕权贵势力,登记深州各村被地方豪强侵占的已经荒废的学田一千四百余亩划入书院,作为书院经费。
他还把这个州三个县的高材生集中到书院,并亲自登堂授课,时间长了,以致人们忘了他是州官而尊称他为大师。
适逢他因父母丧事离去,有财势的人勾结串通御史以损坏村学为由上奏弹劾他,官府退还了地方豪强的田地。
等到他担任冀州知州,仍然锐意兴办学校。
因此,深、冀两州文化教育事业成绩卓著,在京城周围名列前茅。
他又开挖冀州、衡州六十里的水渠,将低地的积水排入滏阳河,不仅灌溉了良田,还便利了商旅交通。
常常寻求那些贤能的读书人,礼待他们,得到十几个人。
每月到书院聚会一次,商议措施,对百姓便利的事马上就办,对百姓不便的就革除,一律不依照固有的格式行事。
李鸿章向来看重吴汝纶,邀请他主讲保定莲池书院。
吴汝纶教学,一心主张汉语国文,认为“汉语国文,是田地间最精粹的语言文字,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优秀文化。
说到实用,崇尚欧、美新学。
博物、格致、机械的运用,一定要向他们那里学习,得到他们的长处才能和他们竞争。
”他恳切至诚地教导后辈学子,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开导他们。
曾经喜欢与西方人交游,日本仰慕他文章的人,也渡海来向他求学。
适逢朝廷下诏在京城开办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上奏推荐吴汝纶加五品卿衔担任总教务,吴汝纶坚辞不就,未获批准,于是奏请赴日本考察教育。
到了日本后,上自君王、宰相和教育名家,下至妇孺学子,都备着礼品迎接款待他,请求题字咏诗的人,轮番接踵而至。
不久返回国内,先请假为去世的长辈扫墓,兴建创办本县小学堂。
规则制度大体建立,就因病突然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吴汝纶做学问,从解释文字入手弄通文章意思,无论古今中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小题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