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98590
- 上传时间:2023-01-1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32KB
儒家思想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
《儒家思想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思想练习题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故D项错误。
4.(20XX·
四川成都一模·
28)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
“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
”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 )
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b.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
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
【解析】儒学并非神秘学说,朱熹也并未将儒学神秘化,故A项错误;
根据题干中宋理宗认为“有补于治道”可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提出的思想观点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
题干中并未提及《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的命题素材,故c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提及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故D项错误。
5.(20XX·
四川德阳一模·
9)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
这体现了他( )
A.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b.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
c.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D.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
【解析】题干中“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并未体现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故A项错误;
题干中“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并未体现出致良知的思想,故b项错误;
题干中“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出自《论语》,因而其引用这句话不能说明其目的是灌输心学理论,故c项错误;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体现出了秉承道统论以维护纲常的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D
6.(20XX·
四川达州一模·
2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
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
与“客观之诗人”在学风上更接近的是( )
A.儒家的天人感应b.道家的无为无用
c.理学的格物致知D.心学的本心灵明
【解析】儒家的天人感应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A项错误;
道家的无为无用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b项错误;
格物致知意味着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与材料主旨接近,故c项正确;
心学的本心灵明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XX·
广东惠州三模·
26)唐代李翱在《复性说》中说,人性本善,圣人凡人,本无差别,只是圣人不惑,不为情欲所累,所以不失本性;
而凡人往往溺于情欲,因而丧失本性。
凡人只要“妄情灭息”,才能“本性清明”。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发明本心,致良知
c.人性本善习远D.人人皆可以为圣
【解析】凡人要“本性清明”,必须做到“妄情灭息”,可见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精神实质相近,故A项正确;
发明本心,致良知是心学求理的方法,与李翱观点不同,故b项错误;
材料探讨人性本善下圣人凡人的区别,目的是提倡“妄情灭息”,“人性本善习远”只是立论的前提,故c项错误;
材料还没上升到“人人皆可以为圣”的高度,故D项错误。
【答案】A
8.(20XX·
陕西宝鸡一模·
26)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
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
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b.程朱理学的盛行
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解析】题目中比较了唐代和宋代妇女的不同,显示了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但这并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故A项错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宋代程朱理学的盛行,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故b项正确;
题目中是说思想方面的变化,不是说政治制度方面君主制度的强化,故c项错误;
宋明理学是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不分男女,故D项错误。
9.(20XX·
广东茂名一模·
26)宋代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这反映了( )
A.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b.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辨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c.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D.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题干中朱熹和王阳明都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的核心内容便是道德伦理观念,说明两者都重视道德,故A项正确;
题干中并未提到理欲之辩在理学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
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属于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
宋明时期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出来,故D项错误。
10.(20XX·
广东湛江一模·
26)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王守仁的话( )
A.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
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
【解析】材料未体现“行”的一面,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因果报应,故b项错误;
“格物致知”属于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故良知即天理”“心自然会知”可知天理良知,是人内心本来具有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11.(20XX·
湖南永州二模·
2)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
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
这一现象表明( )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解析】西周礼乐制度是对王室贵族言行的规范,与官员“丁忧”尽孝道无关,故A项错误;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官员“丁忧”符合儒家伦理纲常,古代法制也深受其影响,故b项正确;
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了举孝廉,故c项错误;
从材料无法推断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才开始融为一体,故D项错误。
12.(20XX·
安徽合肥一模·
4)“或问:
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
日:
怎得便会贯通?
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材料体现了朱熹( )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通过实验途径,且格物致知也并非是寻求科学真理,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故b项错误;
材料“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体现了其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故c项正确;
朱熹思想中没有涉及到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故D项错误。
13.(20XX·
广东深圳一模·
27)宋儒通过对《易经·
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
女正&
mdash;
&
家道正&
天下正。
该观点( )
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
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
【解析】宋儒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夫为妻纲,反对在政治中女性发挥作用,故A项错误;
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道德贞操与材料中“女正”相符,故b项正确;
夫为妻纲,与“家族内外秩序”不符,故c项错误;
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压制而非肯定女性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故D项错误。
14.(20XX·
广西柳州一模·
27)宋朝时期,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范仲淹设置扶助族人的义庄,司马光著有规范家庭礼仪的《司马氏书仪》,朱熹编写《朱子家礼》刊行。
这些知识分子是在践行( )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
c.“齐家”理念D.周礼宗法制
【解析】题干中“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范仲淹设置扶助族人的义庄,司马光著有规范家庭礼仪的《司马氏书仪》,朱熹编写《朱子家礼》刊行”体现出了宋代思想家们治理家族的观念,故A项错误;
“格物致知”与家族治理观念无关,故b项错误;
“齐家”理念属于家族的治理观念,故c项正确;
周礼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与题干观念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15.(20XX·
湖南衡阳一模·
27)《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解析】花鸟画是明清时期主要成就,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墨梅,反映的是文人画,不是风俗画,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注重个人正义、责任的道德修养,体现人宋明理学的影响,故D项正确。
16.(20XX·
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
26)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
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五经时代到四书时代的转变完成应该是在宋明理学时期,尤其是在程朱理学时期,宗法制逐步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吸收糅合诸子学说是吸收其他学派思想,而四书到五经是儒学内部发展的过程,故b项错误;
科举制度开始创立是在隋唐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程朱理学的兴起,尤其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标志着四书时代的开始,故D项正确。
17.(20XX·
广西桂林、北海、崇左二模·
25)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谥曰:
文。
”;
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将王安石排挤出从祀的行列。
这些作法( )
A.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统治思想b.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
c.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D.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朱熹的谥号以及周敦颐、张载和二程及朱熹的地位,可以看出当时程朱理学逐渐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故A项正确;
程朱理学是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的产物,不是孔孟时期的儒学,故b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理学的神圣化和宗教化,故c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程朱理学,仍以理为本,心本论是陆王心学的特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8.(20XX·
四川乐山二模·
26)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不知不自觉,自然醒悟”。
陆九渊则说:
“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
A.明“理”的方法b.读书的方法
c.明“理”的目的D.读书的目的
【解析】“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体现了格物致知的方法论,“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体现了发明本心,认为读书只是“儿童之学”,因此两者的根本分歧是明“理”的方法,故A项正确;
陆九渊没有涉及读书的方法,故b项错误;
两者明“理”的目的和读书的目的均相同,即明“天理”,故c.D项错误。
19.(20XX·
山东淄博一模·
26)“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说明王阳明( )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解析】材料中“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向万物中求理是错误,那该向哪里求理,根据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故A项正确;
圣人之道就是天理在材料中未曾体现,故b项错误;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更多的体现对格物致知的发展,故c项错误;
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项正确。
20.(20XX·
吉林长春二模·
26)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
“饮食,天理也;
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
三妻四妾,人欲也。
”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若无私,则无心矣。
”据此可知( )
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
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
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
【解析】朱熹在材料中肯定人的正常需求,否定人的过分需求,李贽认为私欲是人之常情,故A项正确;
李贽的思想是认可了朱熹的观点,故b项错误;
本题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
材料中看不出来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的信息,故D项错误。
21.(20XX·
山东济宁一模·
26)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
他编著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助人探究儒家义理b.弘扬“致良知”的学说
c.促进儒佛道的融合D.压制心学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材料中“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故A项正确;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与材料中“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不符,故b项错误;
朱熹强调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c项错误;
《四书章句集注》较系统的反映了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是儒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牌,材料中没有涉及压制心学,故D项错误。
22.(20XX·
福建福州一模·
25)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
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罢黜百家的结果b.科举制度的繁荣
c.民间书院的兴盛D.宋明理学的影响
【解析】罢黜百家是儒学思想是儒学思想获得独尊地位,但发生在汉代,不能解释宋代的变化,故A项错误;
科举制度主要涉及选官制度,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
民间书院的兴盛不足以促使儒学独尊的变化,故c项错误;
据材料“宋以后则是先‘四书&
rsquo;
后‘六经&
,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的影响,故D项正确。
23.(20XX·
福建泉州一模·
27)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
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该故事反映( )
A.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
b.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
c.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
【解析】材料不能表明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因为这是民间行为,故A项错误;
材料信息“埋儿奉母”是一种愚孝,体现了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故b项正确;
只是一则材料,不能说明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
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4.(20XX·
广东广州一模·
2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
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出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故A项错误;
李贽并未反对孔子的思想而是反对人们以孔子的标准为标准,故b项错误;
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其不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故c项错误;
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于心,李贽强调的是是非标准不因孔子而定,两者都有对当时正统思想的一种反思,存在一种共性,故D项正确。
25.(20XX·
山东青岛一模·
25)“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该诗反映了( )
A.圣人之道存于经典,孔孟之要在于天理
b.发明本心,尊我德性,确立自我主体是根本
c.倡导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主张以义制利
D.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循章摘句,博览群书
【解析】根据材料中“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强调人有天赋道德之心,自古圣贤相传的也只是这种本心。
将精力花费到注解诠释古代经典上,以探求精微大义,只会使人迷惘。
存于经典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古圣相传只此心”得出强调的是本心,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b项正确;
出来中未涉及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故c项错误;
格物致知,读书穷理是宋明理学的内容,而材料强调的是心学,故D项错误。
26.(20XX·
山西一模·
25)陆九渊说: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说明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
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
“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
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
27.(20XX·
湖南十三校一模·
5)“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
“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
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
”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
A.有所为有所不为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解析】根据题目,朱熹的“天理”和“公”在社会道德的反应是“三纲五常”,其中对于官员来说,结合题目应当严格遵守“君为臣纲”,“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格物致知是追求“天理”的方法论,强调的实践,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
题目中讲了“公”对于大官、小官的共同重要性,并未涉及权贵,故D项错误。
28.(20XX·
江西九江一模·
25)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说:
“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
”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 )
A.孔孟儒学b.老庄道学c.董仲舒儒学D.程朱理学
【解析】材料中“把知识领域的事情”是格物致知,材料意思是,要求人们通过格物、居静、以“敬”的心境引导自己的心灵,从“人心”转向“道心”,这是朱熹观点,选择D项符合题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家思想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