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发展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89173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32KB
个性发展教案Word格式.docx
《个性发展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发展教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任务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效果检测: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对提出的疑问的同学进行答疑。
●课堂训练内容安排:
1.测试:
性格类型测试
2.学生讨论、分析案例,了解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
3、“3岁看大,7岁看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设计巩固性作业、项目式作业、预习性作业、推荐参考书及网站)
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
导入新课(10分钟)
回忆上一节课内容
在童年、青少年甚至成人的身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幼儿期的生活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如有个二年级的小女孩,为了让许多小朋友跟她玩,就买了一些小玩具,并告诉周围的人,谁跟她玩就可以玩这些玩具。
从她妈妈那儿得知,用玩具等新鲜物品来作为结交伙伴的手段在她上幼儿园时就有。
因为这个女孩长得非常矮小,在班里的玩伴较少,为了和别人有更多的机会玩,她就经常从家里拿些好的玩具,去贿赂那些在班里较有地位的孩子……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步骤2:
教学内容(100分钟)
一、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的概念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而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
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2.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
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
3.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
因此,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
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系统
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
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
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2、自我意识系统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成分。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
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
分离感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
稳定的同一感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
婴幼儿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对自己的简单的评价;
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三)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
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
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
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
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主要依赖承认的评价
幼儿初期,孩子还没有自我评价。
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如: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
”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2、自我评价还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往往不从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即使自己不如别人,也往往说自己好。
到了幼儿晚期,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有的幼儿还表现出谦虚。
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评价不具体、不细致、不全面、不深刻。
这与幼儿认识水平低有关。
三、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
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
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
例如,当一个人的需要较强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地较强;
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
个性选择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
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二)幼儿需要和动机的发展
1.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2.幼儿需要的发展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同时,幼儿的社会性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并且需要的发展呈现明显的个性特点。
特点:
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优势需要有所发展(在3—6岁这一阶段,不同年龄幼儿需要的排序都在发生变化,说明幼儿期是需要发展的活跃期。
3.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三)幼儿兴趣的发展
兴趣是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兴趣有三个特点:
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兴趣随幼儿年龄发展而不断分化和稳定。
四、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和性格。
(一)幼儿气质的发展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大小)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方面。
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2.幼儿气质的发展的特点
(1)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
随着环境的改变,幼儿的气质可能有所变化。
例如,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的“掩蔽现象”。
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3)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幼儿气质反过来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由此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
(二)幼儿性格的发展
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幼儿性格的发展
性格的特点?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态度是各式各样的。
例如,有的人待人热情,善于关心别人;
有的人冷漠;
有的人私心很重,只顾自己;
有的人勤劳;
有的人懒惰。
这种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方面的差异,是人性格的一个主要方面。
(2)惯常的行为方式
惯常的行为方式区别于一时的、偶然的。
例如,某人勇敢、坚强,只是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表现出胆怯的行为,不能据此就说他有怯懦的性格特征。
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
幼儿性格的发展相对于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更具有明显的受情境制约的特点,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同时,幼儿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行为容易得到改造。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和好冲动等方面。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儿童性格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特征。
2、喜欢交往
孩子进入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喜欢喝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好奇好问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
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
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儿童。
5、好冲动
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就是情绪不稳定,好冲动。
五、幼儿个性评价
(一)什么是幼儿个性评价
幼儿个性评价就是对幼儿个性的某一方面或个性的整体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不是教师主观的评价,而是依据孩子的实际表现而做出的客观的、真实的评价。
(二)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意义
幼儿个性评价是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前提。
公正、客观的评价是教师正确进行教育的前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而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干篇一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较大的发展。
(三)如何进行个性评价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日常观察记录。
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出孩子们行为上的差异。
1.观察记录的项目
对幼儿观察记录的项目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游戏、午睡、进餐、起床等。
同时,对偶然事件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
2.观察记录的内容
观察记录应该尽可能详细些,要记录下当时的环境及幼儿行为的整个过程。
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将上述项目用简单的叙述方式记录下来。
3.评价
在完成所有的观察记录项目以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这也是观察记录的目的所在。
评价可以有不同形式,但一般来说有如下几项:
个性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等。
步骤3:
幼儿社会行为(50分钟)
一、亲社会行为
(一)涵义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
从意向与结果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共同构成了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亲社会行为的内容从传统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
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谦让等等,还有学者从社会性角度,将亲社会行为的内容概括为:
①某些习俗性行为,如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
②包容行为,如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关系的纳入行为;
③公正性行为,如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
④控制性行为,如控制别人打架、骂人等攻击性或不文明的行为。
从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来看,幼儿是在2到3岁时才开始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多的,形式也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并且行为的自发性开始提高,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不断增强。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就如同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一样是贯穿于儿童成长始终的。
可以说,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
这些社会与文化环境就构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与此同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内部因素。
1、内因
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社会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以及气质、个性、自信等方面的影响。
先就社会认知能力来讲,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还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并且还没有形成对他人外部特征完整且确切的认知。
不过,这一时期幼儿的移情能力(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程相同的情绪反应,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还是有初步的发展的。
有研究表明,移情的产生和发展早在个体的婴幼儿阶段就已有表现:
8—12个月的婴儿就已具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行为;
14个月的婴儿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使其兄妹提供注意、同情、关心、分享和帮助;
1岁后,婴儿开始安慰他人,并且助人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这一时期儿童对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则是开始从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加深到对习俗规则的认知,并开始有了初步的对社会责任感规则以及互酬规则的认知。
其次,从儿童的自控能力来看,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主要包括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对认知活动的控制以及对情绪情感的控制。
从有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处在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但3-5岁的幼儿其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到了3-4岁这一方面的表现则更加明显。
在这一时期,从生理的影响角度来看,女孩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高于男孩。
2、外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就更多了,如,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等等。
(1)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最根本的环境。
在这其中,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儿童社会行为的态度、要求和行为,还有家庭的情感氛围等等,这些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都会被儿童看到和感受到,对儿童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过事实上,因为这些因素往往是生活的细节,因而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比如在言行方面,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父母本身对某件事情前后态度的不一致;
二是,父母双方对儿童某一行为态度的不一致。
但总的来说,这些言行上的不一致都会使儿童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矛盾的心理认识。
另外,在对待儿童社会行为的上,如果家长对于儿童错误的攻击性行为总是一种忽视或纵容的态度,则容易助长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长;
但家长如果有对儿童进行亲社会行为的要求,则更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还有就是,融洽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也是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
(2)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在这一环境里,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教师以及同伴。
在幼儿园,教师在儿童的心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教师的言行同样对儿童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教师言行的一致性,以及教师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反应态度以及处理方式等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幼儿园中,同伴是与儿童交往最密切的。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同伴为儿童提供了认知、体验他人情感和感受的机会。
同时,同伴也会成为他们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3)社区环境
社区,在现代的学前教育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以往的社区多是具有院落文化的单位庭院,有着各自的文化氛围,在院落中,儿童所接触到的不只是同龄的伙伴,同时还会有大一些的哥哥姐姐。
在这样的群体中交往以及游戏,同样也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带来了体验和实践的机会。
不过,现在的社区多已是缺失了院落文化的小区,高层住房以及素不相识的邻里,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缺少了自然的体验和实践的场所,并且这种“小区”的住房形式也缺少各自独特而浓厚的文化氛围。
(4)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来看对于儿童的影响最大的还是大众传播媒介,它是社会传递文化和渗透道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以及现代互联网等都是现代儿童获取外界信息以及开阔视野的主要渠道,因而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其所传播的信息的性质,积极向上的信息则是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而带有暴力内容的信息反而会助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增长。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现状
关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总得来说主要的形式有:
1、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的训练方法。
2、行为练习,主要是将幼儿置于困境中,处在矛盾中,让他们反复地进行练习,从而形成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谦让等各种利他行为。
而这种情境,不包含一切假设情境下的模拟行为练习,应是真实的情境。
3、精神奖励,可以起到强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一个研究表明,精神奖励尤其在巩固儿童谦让行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模拟练习,则是将幼儿置于假定的情境种,让他们体验和理解亲社会行为。
5、榜样示范,也是强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好方法。
(四)有效的教育措施
2、物质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从当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现状来看,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于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方法提出了很多,但是这些训练方法应更多地与实际的教学相融合,以更好地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作用。
我认为这些方法应融合到以下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措施之中:
1、游戏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首先,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
其次,游戏也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儿童自然发生的一种学习。
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能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经验,而且还能获得社会性的经验。
儿童在游戏中能充分地体验到生命的乐趣、自我存在的价值、社会互动以及规则的意义,这些对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
首先,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重要途径;
其次,游戏为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机会。
幼儿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这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移情训练,在与伙伴的争论、协商、合作中学会移情。
在游戏的自然状态中,也会为幼儿自然地生成一些矛盾情境,这时候重要的在于教师的引导。
同时,游戏也能够为幼儿提供所需的模拟情境,以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你知道月食的形成过程吗?
2、儿童文学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这里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童话故事、儿歌等等适合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在幼儿生活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
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来说,儿童文学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因为在儿童文学中往往会有许多亲社会的被幼儿所喜欢的角色形象,这些形象本身就是幼儿心中的榜样。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来提供给幼儿一些榜样示范,并且也会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18、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
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本身就是日常性的,包括生活技能以及知识技能两方面。
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其实也是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去。
使幼儿在平时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体谅他人,在与同伴的争执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减少负面方式的影响。
7、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同时,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也可以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即,专门的教育活动,以便幼儿对亲社会行为有更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二、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边沿薄、中间厚、透明),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一)内涵
攻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它与亲社会相反,无论是破坏玩具还是少年帮派之间的打架斗殴豆薯于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只故意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并且没有社会理由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敌意的攻击性行为,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侵犯行为,如嘲笑、殴打等。
另一种是工具性攻击性行为,指为了实现某一种目标而以攻击性行为作为手段,如为了从其他小朋友手重获得一个可爱的玩具。
答:
月相从新月开始,然后是峨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峨眉月。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侵犯”别人的侵向。
如孩子打架,对他人的身体进行大、推、咬、踢、吐口水,用其他物品上伤害别人。
从别的孩子那里抢夺物品,骂人等。
在互相“侵犯”的过程中,往往回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会对自己、家庭、社会造成危害。
孩子的种种“侵犯”行为使父母、老师感到不安,所以一定要严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性 发展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