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88042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3.11KB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1
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二)信息技术的特点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
具体表现为:
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
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
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意义1、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
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
2、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
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
(1)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仪表产品中,促进产品”智能化”、“网络化”,是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方。
这项工作往往被称为“机电一体化”。
(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或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4)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2
资金等资源,实现整体优化。
(5)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进行供销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企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的升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3、劳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随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人们的就业结构正从农业人口为主、工业人口为主向从事信息相关工作为主转变。
以美国为例,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到1980年,美国就业比例为:
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38%,采矿业和建筑业占7.23%,制造业占22.09%,服务业占67.2%。
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到1997年其农、林、渔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63%,采矿业和建筑业占6.88%,制造业占16.08%,服务业扩大为73.34%。
服务业中,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数是从事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
对于这种趋势,美国学者总结说:
“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
”“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就像我们过去大量生产汽车一样。
”4、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
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
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不仅可望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
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互联网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工具。
互联网拥有的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文献库和100万个信息源,成为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进入并从中获取最新科技动态的信息宝库,大大节约查阅文献的时间和费用;
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3
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三网融合和宽带化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大方向。
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是指它们都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在网络技术上走向一致,在业务内容上相互覆盖。
电话网和电视网在技术上都要向互联网技术看齐,其基本特征是采用IP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
在业务上要从现在的话音为主或单向传输发展成交互式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
三网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三个网合成一个网,但它的确打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将引起产业的重组与政策的调整。
随着互联网上数据流量的迅猛增加,特别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日益提高。
增大带宽,是相当长时期内网络技术发展的主题。
在广域网和城域网上,以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为代表的全光网络技术引人注目,带动了光信息技术的发展。
宽带接入网技术多种方案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鹿死谁手尚难见分晓。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向信息个人化的目标前进。
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持续的热点。
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网上娱乐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门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对使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形成。
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模式美国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理查德诺兰(RichardNolan)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4
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6阶段(起步、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模型,是信息系统发展规律早期研究的重要成果。
到90年代,米歇(Mische)根据信息技术(IT)和集约化管理的迅速发展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4阶段(起步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更新阶段)、5特征(技术状况、代表性应用和集成程度、数据库和存取能力、信息技术组织机构和文化、全员文化素质和信息技术视野)的信息系统发展模型。
(二)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成本:
现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POS系统、EDI系统等,不仅确保了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且能改善产品库存,而制造业普遍使用的MRPII系统能合理安排生产,提高零部件配套率,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2、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如在汽车制造夜中,在日本和美国,由于运用CAD设计新型车型,将原来的开发周期由5年缩短至1年,效率之高可见一斑。
3、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产品服务的创新,一般是不容易被同行效仿的,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服务的差异化,增加了竞争优势。
4、提高转换成本,改善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引入及应用,使企业能在同行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仅能锁定原有市场,还能不断吸引新客户开拓新市场。
(三)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策略资讯系统:
策略资讯系统能透过信息系统而创造公司的策略性优势;
2、办公自动化:
通过电子邮件有效提高企业日常管理的自动化处理水平,从而达到“无纸化”的境界;
3、生产自动化:
产品开发、制造和经营的全过程实现电脑化,强化物料管理,有效执行操作控制自动化系统,并保证产品质量体系的完善;
4、电讯与配销系统:
透过高速及宽频的电讯传输系统,提高配销资料处理效率,目前最普遍使用的系统就是实时销售POS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
5、人工智慧系统:
以精密、高速的电脑为基础,开发能模拟人类智慧的系统,使用此系统可以解决复杂而没有固定模式的问题并作出相关决策。
5
(四)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由于企业的业务量,工作量比较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比较频繁,采用电脑网络管理,显得十分适合。
在企业中建立网络,使整个网络结构呈现树型的结构,这样可以使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信息交流只要通过网络便可以轻松实现。
而且根据各部门的要求,开发了适应各部门的软件,以便其相互联系,沟通。
主要包括:
采购管理,产品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人事管理,客户资料管理,合同管理,远程查询管理等的软件,并利用这网络软件,对整个企业进行了管理。
其主要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体体现为:
1、利用网络管理,人事资料,客户资料一目了然,资料往来,方便快速。
将公司人事资料档案全部输入了电脑,通过网络的传输,经理就可以清楚看到该公司各员工的全方位的资料,一目了然,简单快捷。
而且各人员的解雇,聘用可以在电脑中随时更新资料,至于员工的工龄,职位等等,就自然会自动更新了。
至于客户资料,也是全部已经输入了电脑,经理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各客户的各种资料,如客户的规模,法人代表,生产产品,客户的信誉度,历年来的往来业务销售情况等等,还可以通过电脑,直接给客户评等级,信誉度。
经理也可以要求助理,利用合同管理程序,将所要求的事件,项目,在电脑上制定合同,打印合同,利用互联网传送合同给客户,当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传送一些公函,通知,互相联系。
2、利用网络管理,采购、订货、销售、财务一气呵成。
利用网络管理,可以当客户需求货物时,销售业务人员通过网络,从电脑查找一下仓库库存,是否存在这种货物,还有多少,销售人员可以直接在电脑下单确定,仓管人员只要在仓库查询一下新单,便可以直接依据单据的资料,打印出仓单及送货单,在仓库里或在指定的仓库里提取货物,直接派车送货到客户单位去,同时电脑中仓库库存数量自动地减少;
财务人员通过销售人员的销售单号码,直接从仓库电脑中提取数据,作为销售,以记录销售人员的业务成绩,及以后追收货款的凭据,当销售人员收到货款后,财务人员便通过电脑记录这笔业务,并入帐,取消欠款,开具货物的发票给销售人员,并送到客户手中。
而同时经理,可以通过网络的传送,从电脑看到各销售人员的销售情况,欠收款,已收款情况,并监督销售人员对货物的处理情况,如单价的高低,收款的期限,货物的进出等等。
6
从货物的订购,到销售,财务的处理,在网络里一手包办,方便快捷。
3、利用网络管理,可以获取更多,更快的市场信息,动态。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的获取及获取的快慢,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各有关的物资的供求信息,市场动态的信息,并将全部资料下载到公司经理电脑中去,给经理查看,了解市场动态。
经过处理后,利用电子邮件,将公司的最新资源情况发送到各客户中去,以及各个物资网点中去,以便客户及市场的查询,反馈,这样有利于掌握市场,把握市场的动态,从而逐步占领市场。
(五)以ERP为例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要研究如何深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先分析为何会出现“系统上了线,领导看不见”这种状况。
我们以实施ERP商务套件为例来作此分析。
1、ERP项目所涉及的层面一个ERP项目的实施会涉及到企业的三个层面:
业务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处理。
(1)在业务管理层面,企业通过ERP项目的实施,引进了先进的业务模式,梳理和优化了业务流程,从而降低了业务经营成本,加快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进而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这部分内容也往往是在推广ERP项目时被大肆渲染的。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部分效益却具有不可视化和瞬间流失的特性。
效益不可视化是指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往往是以通过讨论,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
譬如引进先进的业务模式,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再譬如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可能就是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
一旦有了结论,便“习惯成自然”,因此而带来的效益散落在企业的各个角落,没有一张完整的画面能显示其全貌。
效益瞬间流失是指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虽然可视,但无法保持。
譬如通过信息化手段,业务流程操作效率大为提高,大量劳动力会被解放出来。
但是这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没有通过相应的措施加以有效的利用,结果从企业的宏观层面上看并没有获取相应的效益。
再譬如通过信息化降低了库存,但是因此被解放出来的资金并未被刻意地加以利用,所以反映到资金运7
营方面也没获取相应的效益。
(2)在信息管理方面,企业通过ERP项目对企业产品、工艺、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作了全面的整理,建立起统一集中的数据库。
(3)在信息技术处理方面,ERP项目通过先进的平台和技术加快了数据传输速度,改善了数据传递质量和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但是,ERP项目给企业在信息技术层面上带来的效益和在业务管理层面上带来的效益并不是同步同质的,加上业务管理层面上的效益具有不可视化和瞬间消失的特性,结果便出现了的“系统上了线,领导看不见”的现象。
、ERP项目的配套措施2ERP作为一个软件系统只是一个技术解决方案,要使ERP项目起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组织方面措施的配套。
所谓管理组织方面的措施,首先是指流程可视化方面的措施。
在实施ERP项目时,项目组会对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达成共识,进而绘制所谓的蓝图。
但是这类ERP系统蓝图往往着眼于ERP技术层面,所以不能直接用来为企业流程管理服务。
ERP系统蓝图一般以部门和模块为单位,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流程全貌及其相互关系。
因此,将ERP系统蓝图补充扩展为企业的业务流程全图是达到管理更加透明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管理信息自动化是对企业的管理活动实施信息化乃至自动化。
而管理活动也被称作业务流程,因此管理信息自动化也就是对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更准确地说,是对业务流程操作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
通过ERP项目而对企业实施的数据统一和集中,实际上也是业务流程操作数据的统一和集中。
业务流程操作数据的统一和集中加上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业务流程操作的效率,同时也对业务流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1]王纯滨.浅议信息技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N].哈尔滨市委党报,2008[2]杨国英.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特区经济,2004[3]徐辉.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4]黄红梅.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化研究[J],20028
[5]王泽恩.现代信息技术与市场营销[N].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梁静国,杨丽,姚平.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物流产业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03[7]韩惠敏.试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8]潘锦君,柯新生.E-ERP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企业管理 中的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