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必记简答题大汇总文学考研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979022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4.43KB
文学理论必记简答题大汇总文学考研Word文件下载.docx
《文学理论必记简答题大汇总文学考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必记简答题大汇总文学考研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
(2)文学反映论。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
本书主要从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这种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
即我们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的最终解释。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这种观点认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审美方面”。
(5)艺术交往论。
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
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
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
从美学的社会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文学的整体面貌。
3.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主要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种指导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现成结论照搬照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特别要注意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现实文学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
第二,要具有中国特色,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特别要有鉴别地吸收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精华,实现新的综合。
第三,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关注当代文学运动的变化与发展,敢于面对20世纪新文论的挑战,吸收新的方法等。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文学活动是人类生活活动的一个方面,而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有别于动物活动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历史的、生产的、文化的范畴。
生活活动具有以下几点内涵:
它体现为人和自然交换的过程,它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特性,并且它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
文学活动作为生活活动的一个方面,它以意识形态话语的方式来描述生活(在生活之外);
同时,它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创造出人们审美的和想象的世界(在生活之内)。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简述并指明片面性
文学活动作为活动是一个过程,是历时性、阶段性的,对它进行分割应具有可行性。
同时,在文学活动中,涉及世界(社会生活)、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那么,从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来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照,这是对文学活动进行多个层面、多个阶段论析的基本着眼点。
在对文学活动四个阶段的论析中,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艺术理论涉及四个要素的观点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四个要素分别是作品、艺术家、作为描写对象的世界、欣赏者。
这与我们对文学活动四阶段的论述也基本上吻合。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文论史上关于文学的反映说、表现说、形式说和读者的接受理论中找到具体的理论资料。
文学活动作为人通过语言媒介来创造和欣赏艺术的活动,是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或系统)。
它所涉及的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只具有相对的可分性,在实际的文学活动过程中,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
我们只有在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中,才可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它的本质特征。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在文学起源问题上,前人从不同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上作出了推定,它们是文论史上的宝贵思想资料。
而其中“劳动说”是对其他众多观点的总结和扬弃,具有更大合理性。
其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文学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各个时代和各种文化中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界定,它产生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作为恋歌歌词的文学与作为战争动员鼓动词的文学,它们的创作动机、写作语境是不一致的,它们的具体功能与要求也千差万别。
但作为文学,它必须是在人脑走向成熟、有相对完善的语言体系后才可能出现,而人脑的成熟与语言体系的完善,都只有通过劳动才可能达到。
其二,劳动催发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动机产生)、提供了文学的主要内容。
文学是人自觉的、自由的活动,所谓自觉,是在于它有合目的性;
所谓自由,是人在文学中要表达出超越现实束缚的理想。
上述特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劳动中产生的。
另外,文学作品要描写人的社会生活,而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方面,作者经历的劳动过程往往成为他们创作的素材。
其三,在文学的早期形式上也体现了劳动的痕迹。
诗这种文学体裁成熟时间较早,它往往讲求韵律、节奏,而这与人的劳动过程是直接相关的,如通过劳动号子来协调步伐,通过有节奏的声音来协调狩猎者队伍的推进速度与包围猎物时的队形等。
早期的诗歌,从文学史的发掘、整理情况来看,它基本上是作为歌曲的唱词出现的,同时在吟诵中,往往伴随着吟诵者的身体语言动作,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诗、乐、舞三位一体,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诗歌、音乐、舞蹈几种艺术形式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劳动说”这种文学起源观是在前人若干种起源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对于其他起源观有所扬弃,但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将其纳入自身的体系中,使其他起源说的美学观点在“劳动说”的整合下体现出合理的一面。
如“巫术说”提出了文学与巫术的共生关系,这是有着许多民俗依据的,但巫术说不能回答巫术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内在根源,我们从“劳动说”出发就可看到,巫术起于人的生产愿望不能在既有生产力水平上达成的矛盾。
从根本上来说,它还是与人们的劳动状况直接相关的,有些巫术仪式甚至就直接融会在原始人的劳动过程中。
同样,对于文学起源的“游戏说”、“宗教说”也可作出相似分析。
“劳动说”是对文学起源问题上诸家学说的合理扬弃,它不仅克服了其他诸说的不足,而且能够合理说明其他诸说的一些观点。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经济因素,是对文学发展起最终支配作用的因素。
但这个最终支配性因素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
恩格斯在给约·
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如果将这种最终决定性因素说成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就会将唯物史观变成了一种空话。
文学发展在最终意义上是受经济制约的,但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发展变化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学发展的动因可以粗略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意识形态的变革往往首先表现在政治等领域中,政治意识形态的变革,又进一步对文学意识形态提出相应的变革要求。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艺术的变革就与政治上的变革要求直接相关;
在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也可以找到政治上革新要求的影响,它们都不是由经济直接推动的文学变革。
其二,文学发展有着自身体系化的要求和发展惯性,有着它相对的独立性。
恩格斯曾说过,法的观念是受经济状况制约的,它要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但是,它又有着自身的运作逻辑(诸如形式上的公正性,运用中的可操作性等),这样就使得法律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显得模糊和疏远了。
同样,文学发展也有着自身的一些特征,如诗歌文体对于韵律、句式的一些调整,小说文体在叙事模式上的一些演进,大都是文学发展自身规律在起作用,与经济的关系不明显。
其三,在承认经济状况与文学的变化发展并非一一对应的同时,还应看到经济的影响也是可以反映在文学领域中的。
古希腊城邦制国家以市民作为公民主体,它的戏剧艺术很早就步入了发达阶段。
而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农民居住分散,闲暇时间不多,也没有建立商品消费的生活模式,这是中国戏剧长期停留在巫术仪式、傩戏阶段。
中国戏剧的兴盛起于南宋时江南的一些商业城市。
江南一带物产丰裕、生活舒适、居民集中,使得戏剧艺术有着广大的市场,能够得到经济保障,因而有了很快的发展。
在欧美国家,长篇小说产生在文艺复兴之后,几百年来,成果丰硕,它与版权法等经济法规的推行直接相关。
电影业的发展在技术上有赖于科技,而在制作中有赖于一些企业化的管理方式。
从上述方面,可见经济因素对文学发展的直接影响。
总之,推动文学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有着不同的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在这种种原因中,有些与经济因素相关,有些则没有直接关系。
但在最终决定意义上,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
5.试述关于文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文学活动与人类生活活动的有机联系的问题
文学活动是人在有审美意蕴的语言系统中进行审美创造、审美传达和审美接受的活动。
从其内部的构成来说,文学活动涉及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涉及审美的反映、表现、形式上的创造以及文学的欣赏与批评等多个环节,文学活动是这些环节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或系统)。
文学活动的内部具有统一性的基础。
以《诗经》为例,春秋之前,社会上流传的“诗”成千上万首,传说孔子将其纂集删编为一册,只取305首,称为“诗三百”。
他将主体归纳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无邪”的含义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合乎礼仪规范,有助于增进社会伦理秩序的。
孔子的这一概括将本来是不同作者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不同的写作动机下创作的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诗经》的阅读就是在孔子的这一诠释下来接受的,就是说,它的创作状况的差异在接受活动中得到了整合,体现出统一的特性,并且对于其后的诗歌创作和批评起到了示范性的影响。
在这里体现出了文学活动的各个阶段的整体性。
进一步看,孔子对于《诗经》的诠释还不单纯是从文学活动的意义上来论说的、或者说在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与作为一般意识形态的双重性中,孔子更看重的是其作为一般意识形态方面的特质。
孔子告诫其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这并不是说不学《诗经》就不能说话,也不单纯是说学《诗经》是掌握修辞方法,使言辞富于美感,而是指《诗经》表达的“哀而不怨”、“乐而不淫”的情绪和态度,可以影响人的思想言行,使人达到谦谦君子的要求,这样的“君子”可以在社会中起到一种做人的示范作用。
这和后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以“仁”、“忠”、“孝”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以加强其思想、政治上的统治,也是相一致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关于《诗经》的观点是与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相关联的,文学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有着不能截然分开的有机联系。
6.关于文学发展动因上的多方面性与终极追溯
文学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说,经济因素是其中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所谓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指文学发展中,对其进程起直接影响的可能是诸如政治的、文化的因素等,如果对进程的每一阶段都用经济因素来解释,就可能显得牵强,从而使唯物史观的观点本身成为“空话”。
所谓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说在文学发展进程中,在对因果链进行分析时,虽然有些结果并非经济在起直接作用,但其根本原因,往往可以追溯到经济因素。
以中国格律诗体的形成与发展为例,它有着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也有着当时社会一般文化状况作为其发展的动因,这种发展动因本身就不是单一的,它与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也并非无关,在隋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统治者已消磨了收复故土的雄心,沉溺于笙歌燕舞的享乐生活中。
南朝的音乐创作包括歌曲创作向着精巧化发展,并且流风所及,成为时尚,从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多少可窥见当时的状貌。
歌曲中的歌词对于音韵、字数、节奏的要求与吟诗中“四声”、“八病”的认识,与歌曲创作的特性相关联。
至于隋唐实行开科取士的制度,则与隋朝统一中国后,原来的门阀贵族势力并非隋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关;
加上战争的浩劫也使得原来有权势的贵族势力受到侵削,社会的势力集团重组了,因而,隋实行科举制既可招贤纳士,扩充政权的权力基础和号召力,也是对新的社会状况的一种适应。
同理,唐沿袭科举制也有相似原因。
在这一变革中显示了社会经济利益在分配上的调整以及随之在政治利益上的适应,而格律诗的兴起则可看作是这最初动因的一个间接结果,或者说格律诗兴起的近因与科举制有关,其远因则与门阀贵族势力的衰落有关,在这里有着经济关系变化的因素起作用。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1.怎样理解文学的含义?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考察文学的含义:
第一,文学的文化含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此种文学概念盛行于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把文学当作一般文化形态,并无特殊的或专有的性质;
第二,文学的审美含义——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此种文学概念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3至6世纪)和西方16至18世纪,强调文学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的特殊审美性质;
第三,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尽管文学的通行含义已经固定,但也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可以截然分辨文学与非文学。
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是社会结构的—个组成部分。
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包含两个层面: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
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渗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
第一,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第二,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
第三,从态度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
3.什么是话语含蕴?
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存在于其话语系统的蕴藉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二是在更具体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文本的话语蕴藉常常表现在两方面:
含蓄和含混。
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籍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但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共同揭示出文学本文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同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文学活动一样,都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审美活动。
因此审美特性同样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本质属性,如果失去了审美特性,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也就不成其为文学活动了。
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活动,又具有时代的特点和性质。
它不仅要受它所表现的客体——社会主义时期的人及其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要受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属性。
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社会需要和审美需要,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也必然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就层次性讲,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
有不同色调的爱国主义的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
有写山水花鸟、歌颂自然美的文学活动;
不时地也会出现某种违反人民根本利益的有害的文学活动,等等。
对于那些有害的文学活动,理所当然也应加以反对和禁止。
但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的题材、人物、形式、风格和艺术方法、表现手段,等等,不仅应该而且必须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的审美需要。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雅与俗的问题?
雅与俗,即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是文艺活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
从字面上讲,雅即高雅美好,高雅艺术一般是指思想艺术水平高或较高的作品;
俗即平凡通俗,通俗艺术是指水平一般或较低的作品。
文学艺术的雅与俗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雅与俗在文艺领域被使用,同毛泽东提出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是中国古代楚国的艺术。
据《文选·
宋玉对楚王问》记载:
当时,楚都唱“下里巴人”的,“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而唱“阳春白雪”的,“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毛泽东所说的“阳春白雪”即高雅的、提高的文艺,它的特点是比较细致,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
“下里巴人”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它的特点是比较简单浅显,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
由于文化素质的关系,那些不识字、无文化或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在劳动、工作之余,迫切需要从那些普及的、通俗的文艺中得到消遣、娱乐。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62页。
]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俗——雅——俗——雅,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学艺术活动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也必将在雅与俗、提高与普及的双向循环的无限发展过程中,走向更大繁荣。
3.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有什么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毫无疑问,它的根必须扎在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上。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是提高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已说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在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他说: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去全面整理民族文化遗产,然后加以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吸取一切有价值的成分,用以创造社会主义民族新文艺,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
历史已经证明鲁迅在上个世纪30年代讲的一段话是完全正确的。
他说:
“我们已经确切的相信:
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
民族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
早在18世纪,伏尔泰就明确意识到,同样的体裁在不同的民族国家里,因其具有不同的民族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从理论上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的则是德国诗人、美学家歌德(Goethe,1749-1832)。
他在1827年1月31日同爱克曼谈话时说:
“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强调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各民族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应当通过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理论必记简答题大汇总 文学考研 文学理论 必记简 答题 汇总 文学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