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分享专用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77745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88KB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分享专用Word格式.docx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分享专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分享专用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近几年我省作文平均分在45~46分。
作者把自己二十多年专心研究所得的部分成果汇集精编而成这本资料,希望它对你的语文学习和考试有帮助。
第一章 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点
1.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tiá
o):
指幼童(又称“总角”)。
4.豆蔻:
指女子13岁。
5.及笄(jī):
指女子15岁。
6.加冠:
指男子20岁(又“弱冠”)。
7.而立之年:
指30岁。
8.不惑之年:
指40岁。
9.知命之年:
指50岁(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
指60岁。
11.古稀之年:
指70岁。
12.耄耋(mà
odié
)之年:
指80~90岁。
13.期颐(yí
100岁。
1.元日:
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上元:
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元宵节”。
3.社日:
祭祀土地神,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4.寒食:
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吃寒食(介之推,又称“介子推”)。
5.清明:
四月初,扫墓、祭祀。
6.端午:
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屈原)。
7.七夕:
七月初七,妇女乞巧(向织女星乞求巧智)(牛郎织女)。
8.中元:
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9.中秋:
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0.重阳:
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1.冬至:
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2.腊日: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3.除夕:
一年的最后一晚,除旧迎新。
1.干支纪年:
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天 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 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等。
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每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所以每60年称为“一甲”。
2.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
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
春秋战国时使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
1.黥(qí
ng)刑:
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2.劓(yì
)刑:
割犯人鼻子。
3.笞(chī)刑:
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4.刖(yuè
将犯人的脚砍掉(和氏璧,卞和)。
5.宫刑:
又叫“腐刑”,去掉男犯生殖器(司马迁)。
6.大辟(pì
):
对犯人砍头。
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7.膑(bì
n,同“髌”)刑:
剔去犯人的膝盖骨(孙膑)。
8.炮(pá
o)烙:
将犯人烧烤死。
后泛指用烧红的铁器烧烫犯人。
9.车裂:
俗称“五马分尸”、“五牛分尸”,用绳索把犯人的头和四肢与车相连,用五马(或五牛)拉车,拉扯为六块(商鞅)。
10.汤镬(huò
也作“烹”,将犯人煮死。
11.腰斩:
将犯人从腰部斩成两截之刑。
12.凌迟:
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
把犯人处死后暴尸街头。
1.授官:
除、拜。
2.升官:
迁、擢。
3.降官:
谪、左迁。
4.免官:
罢、黜。
5.招聘:
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
出、徙。
8.代理官职:
行、守。
9.暂代职务:
署、权、假。
10.兼任官职:
兼、领、判(以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兼任州郡官)。
11.大臣申请退休或申请辞职:
乞骸骨。
12.官员退休、离职(不再任职,含不辞而别):
致仕、致政、致事、休致。
吏部:
官职任免升调等。
兵部:
军事军队边防等。
礼部:
典礼科举学校等。
刑部:
司法刑狱案件等。
户部:
土地税收户口等。
工部:
营造工程水利等。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多义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泛指中原地区。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司马光《赤壁之战》)。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泛指中原地区。
“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三国志》)。
今为中国别称。
【九州】传说中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为中国别称。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秦居雍州,加其他八州即九州。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八荒】四面八方,指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鸿门宴》);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
项羽本纪》)
【山东】山的东面。
“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所指地域也不尽相同。
下面几句中的“山东”指崤山: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汉书》);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鸿门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地区。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三辅】西汉时指治理京畿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的名称,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军】产生于五代后期的地方行政单位,宋时广泛设置,北宋初期为县级。
如“火山军巡检”。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因山的南侧向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汉阴”指汉水南面;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之意,又称荐举。
由侯国、州郡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或“贤良”与“文学”分称)、茂才等。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孝廉】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之意。
实际上察举多被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民间名人到朝廷任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科举制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考查内容:
四书五经等。
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总 纲:
考试级别:
童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取得功名:
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1)
【童生试】简称“童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童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促织》),童子:
童生,亦称儒童、文童,“操童子业”是说正准备参加童生试。
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生员参加,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各省主考官由皇帝钦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中举即获得选官资格,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3)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的贡院举行的国家级考试,在乡试的次年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
(4)
【殿试】由唐高宗创制,但唐时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
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策问,以定甲第。
有时,皇帝委派大臣主管殿试,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称“状元”(殿元、鼎元),第二称“榜眼”,第三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唐代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状元。
(5)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祭妹文》),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祭妹文》),“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6)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第一名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7)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限定。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不得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考生要模拟圣贤口气,传达圣贤思想,不得自由发挥。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寒食】寒食节,节日里禁烟火,吃寒食。
在清明前一两天。
相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途中,某日,饥寒难耐,大臣介子推悄悄割股烹而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规定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以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曹刿论战》)。
【三牲】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夏、商、周三代也指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猪,没有牛。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20岁)加冠的礼节。
冠礼在宗庙内进行,父亲主持,由指定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他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配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
因男子20岁行冠礼,后世称20岁为“弱冠”。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不参加娱乐活动、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
古人斋戒时忌荤,主要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位以待宾客称“虚左”。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
今有“虚左以待”一语。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主要有两种说法:
“稻、黍、稷、麦、菽”;
“麻、黍、稷、麦、菽”。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产地在南方,北方种稻少,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六畜】指六种家畜:
马、牛、羊、猪、狗、鸡。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文房即书房。
传统名品:
安徽泾县宣纸、安徽歙县歙墨、广东端州端砚、浙江吴兴湖笔。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造字法而归纳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关。
象形:
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
指事:
以象征性符号表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象形字和指事字全是独体字。
会意:
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形声:
由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合成新字的造字法。
形旁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
转注:
属于“用字法”。
各家解释不同。
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
例如“考”、“老”,本义都是长者;
“颠”、“顶”,本义都是头顶;
“窍”、“空”,本义都是孔。
假借:
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意义的用字法,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如借“汤”为“荡”。
借“壶”为“瓠”。
附:
许慎《说文解字·
叙》: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第二章 古代文化常识好题集萃
1.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
天神、地衹(qí
)、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礼记·
曲礼》: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hōng),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B.母艰,就是“母忧”,也称“丁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不同。
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自号的人,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好。
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常用词语。
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则常用“右迁”一词。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4.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
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到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
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谥武勇”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属于非官方的私谥),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杨广为隋炀帝。
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
死的讳称,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
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6.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弘治六年进士”中“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这两类地位显贵者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7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
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补潍州教授”中“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出知平江府”中“出”指京官外任;
“除给事中”中“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8.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9.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10.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明道二年六月”中“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
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11.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畿辅:
畿,指京畿;
辅,三辅。
指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B.尚方剑:
俗称“尚方宝剑”,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
C.文士:
知书能文之士,泛指文人、读书人。
科举制度为底层贫寒文士入仕治国提供了重要途径。
D.旦日:
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1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的宠爱。
1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赐姓:
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
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
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
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其同义词如:
践阼、践极、践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化 常识 专题 分享 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