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报告参考直流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975340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49.03KB
电路实验报告参考直流Word文件下载.docx
《电路实验报告参考直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实验报告参考直流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达到满偏转,即I=|A=恤。
然后合上开关S,并保持I值不变调节
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
1/2满量程位置,即
%丨mIA
可调恒流源
Ia
则电流表的内阻
Is|m
Rar
2•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设被测电压表的内阻为RV,满量程电压为Um,测试电路如
图2-3所示,首先闭合开关S,调节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使电压
表指针达到满偏转,即U=Uv=Um。
然后断开开关S,并保持U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在1/2满量程位
置,即
UvUr
则电压表的内阻
Rvr
。
图2-2
RvUm
R
Uv
Ur
/
S
Ub
可调恒压源
图2-3
图2-1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R/不为无穷大,在测量电压时引入的方法误差计算如下:
RvR2
B.实验内容
1•根据’分流法’原理测定直流电流表1mA和10mA量程的内阻
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其中R为电阻箱,用100Q、10Q、1Q三组串联,1mA
电流表用表头和电位器RP2串联组成,10mA电流表由1mA电流表与分流电阻并联而成(具体参数见实验一),两个电流表都需要与直流数字电流表串联(采用20mA量程档),由可
调恒流源供电,调节电位器RP2校准满量程。
实验电路中的电源用可调恒流源,测试内容
见表2-1,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中。
表2-1电流表内阻测量数据
被测表量程
(mA)
S断开,调节恒源,使|=IA=|m(mA)
S闭合,调节电阻R,使|r=|A=|m/2(mA)
(Q)
计算内阻Ra
6
39
10
20
2•根据’分压法’原理测定直流电压表1V和10V量程的内阻
实验电路如图2-3所示,其中R为电阻箱,用1kQ>
100Q、10Q、1Q四组串
联,1V、10V电压表分别用表头、电位器RP1和倍压电阻串联组成(具体参数见实验一),两个电压表都需要与直流数字电压表并联,由可调恒压源供电,调节电位器RP1校准满量
程。
实验电路中的电源用可调恒压源,测试内容见表2-2,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中。
表2-2电压表内阻测量数据
(V)
S闭合,调节恒压源,使U=UV=Um(V)
S断开,调节电阻R,使
UR=Uv=Um/2(V)
R(Q)
计算Rv
0.4
0.2
809
16k
3•方法误差的测量与计算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其中R=300Q,R2=200Q,电源电压U=10V(可调恒压源〕,用直流电压表10V档量程测量R2上的电压U2之值,并计算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实验和计算数据记入表2-3中。
表2-3方法误差的测量与计算
Rv
计算值U2
实测值U'
绝对误差U=U2—U'
相对误差U/U2100
3.2
0.8
20%
4•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表2-1和表2-2数据,计算各被测仪表的内阻值,并与实际的内阻值相比较;
(2)根据表2-3数据,计算测量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二)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
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
间的函数关系1=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
()
U(V)
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曲线所示。
3.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
图1-1
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
硅管约为0.5〜0.7V),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
电阻元件,其伏安特性如图1-1中c所示<
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
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
4.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较特别,如图1-1中d所示。
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基本维持恒定,当外加的反向电压继续升高时其端电压仅有少量增加。
注意:
流过二极管或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不能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否则管子会被烧坏。
B、实验内容:
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
按图1-2接线,调节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R、I。
图1-2图1-3
UR(V)
2.33.04.56.07.99
I(mA)
2.02.74.15.27.07.4
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按图1-3接线,R为限流电阻器。
测二极管D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得超过25mA,二极管D的正向施压UD+可在0〜0.75V之间取值。
在0.5〜0.75V之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
测反向特性时,只需将图1-3中的二极管D反接,且
其反向施压UD—可达30V。
正向特性实验数据
UD+
0.10
0.30
0.50
0.55
0.60
0.65
0.70
0.75
2.00
5.80
12.00
13.02
13.40
16.44
19.70
22.05
反向特性实验数据
UD—
-5
-10
-15
-20
-25
-30
3.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正向特性实验:
将图1-3中的二极管换成稳压二极管,重复实验内容3
中的正向测量。
UZ+为2CW51的正向施压
UZ(V)
8.222
9.145
9.564
(2)反向特性实验:
2CW51反接,测量2CW51的反向特性。
测量2CW51
二端的电压UZ—及电流I,由UZ—可看出其稳压特性。
UZ—(V)
30
32
34
1.004
1.235
1.569
4.实验注意事项
(1)测二极管正向特性时,稳压电源输出应由小至大逐渐增加,应时刻注意
电流表读数不得超过25mA。
(2)进行不同实验时,应先估算电压和电流值,合理选择仪表的量程,勿使仪表超量程,仪表的极性亦不可接错。
5实验报告
(1)根据各实验数据,分别在方格纸上绘制出光滑的伏安特性曲线。
(其中
二极管和稳压管的正、反向特性均要求画在同一张图中,正、反向电压可取为不同的比例尺)
(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被测各元件的特性。
稳压二极管其伏安特性曲线与普通二极管相似,但反向击穿曲线比较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反向电流很小,当反向电压增高到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突然猛增,稳压管从而反向击穿,此后,电流虽然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但稳压管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却相当小。
实验二基本电路定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及诺顿定理的正确性,以提高对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通过实验加深对电位、电压与参考点之间关系的理解。
3.通过实验加深对电路参考方向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需用器件与单元:
(一)基尔霍夫定律
A、基本原理: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测量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
尔霍夫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电路中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电路中任一回路上全部组件端对电压代数和等于零。
KCL:
刀i=0
KVL:
刀u=O
B、实验内容:
1.验证基尔霍夫定理
1)、实验线路
+12V\
□1()
K2I①匚2.X-T-
2)、实验步骤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一路E为+12V电源,另一路旦为0〜30V可调直流稳压源),令Ei=+12V,已=+6V。
(3)将弱电线插入标识“I”的两端,导线另两端接至直流电流表的“+、—”两端。
(4)将弱电线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标识“I”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录之。
3)、实验记录
被测量
Ii(mA)
b(m
A)
E(V
)
Ufa(V
Uab(V
Uad(V
计算值
-3.5
6.5
12
-2
测量值
10.31
-3.6
6.74
11.
5.9
4.12
-2.0
7.98
相对误
差
0.31
0.1
0.24
0.12
0.03
0.02
2、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验证KCL的正确性。
由KCL定律有,11+12-13=0,代入实验数据:
10.31-3.60-6.74=-0.03(A)
我们认为0.03A与0A比较接近,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本实验符合KCL定律。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由KVL定律有,E1-Ufa-Uad=0,代入实验数据:
11.8-4.12-7.89=-0.21(V)
我们认为0.21V与0V比较接近,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本实验符合KVL定律。
(3)计算理论值,并与实测值比较,计算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1)实验仪器误差,如电阻阻值不恒等于标称值;
2)仪表的基本误差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3)数值的读取和计算由于约分产生误差。
(二)、叠加定理
A.基本原理:
1•叠加定理:
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
路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不
作用的电压源所在的支路应(移开电压源后)短路,不作用的电流源所在的支路应开路。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少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
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少K倍。
2.电位与电压:
电路中的参考点选择不同,各节点的电位也相应改变,但任意两点的电
压(电位差)不变,即任意两点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B.实验内容:
1、验证叠加定理
2)、实验步骤
(1)、按图1-1,取Ei=+12V,E2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
(2)、令E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E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E
E2
*
I2
I3
Uaf
UaB
UAD
E1单独
作用
14.36
-9.58
4.74
-7.16
-4.81
4.800
E2单独
-3.82
5.81
2.0
1.95
2.958
E1、E2
共同作
用
10.83
-4.32
6.75
-5.16
-1.82
6.78
(3)、令E2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令E1和E2共同作用(将开关S1投向E1侧,S2投向E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5)将E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三项的测量并记录。
2.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
E1单独作用时的电流+E2单独作用时的电流=E1、E2共同作用时的电流
E1单独作用时的电压+E2单独作用时的电压=E1、E2共同作用时的电压结论:
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
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2)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
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P=14.36*(-7.165)+(-3.82)*1.95工(-10.83)*(-5.16)
所以功率不可叠加。
(3)计算理论值,并与实测值比较,计算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三)戴维南及诺顿定理
A•基本原理
1•戴维南定理
戴维南定理指出:
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s和一个电阻Rs串联
组成的实际电压源来代替,其中:
电压源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内阻Rs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电压源短接,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R。
Us、Rs和Is、Rs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
路,测其短路电流Isc,且内阻为:
Rs晋。
1sc
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
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
外特性曲线,如图2-1所示。
开路电压为Uoc,根据
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0,则内阻为:
U
Rstg-。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以及额定电流In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
Un,如图2—1所示,则内阻为:
UocUn
Rs
IN
⑶半电压法
如图2—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oc一半时,负载电阻Rl的大小
Rs数值。
E2-2
0E-3
也
⑷零示法
(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
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
测量法,如图11-3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恒压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恒压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
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
路电压。
1•被测有源二端网络与负载电阻R-(用电阻箱)连接,如图2-4(a)所示。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Uoc、Rs等效参数。
音MHft
『J[
-
»
■"
:
r
i
E>
测开路电压Uoc:
在图2-4(a)电路中,断开负载甩,用电压表测量1、2两端电压,将数据记入表2—1中。
测短路电流Isc:
在图2—4(a)电路中,将负载Rl短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将数据记入表2
—1中。
计算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Rs。
表2—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数据
Uoc(V)
Isc(mA)
Rs=Uoc/Isc
7.490
39.76
188
(2)负载实验
按图2-4(b)改变Rl阻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
R-()
100
200
300
400
500
g(V)
2.74
4.73
6.23
7.42
8.36
l(mA)
27.6
23.8
20.9
18.6
16.8
(3)验证戴维南定理:
用一只1K可调电位器,将其阻值调整到等于步骤“1”实验中所测的等效电阻“Rs”之值,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Uoc(调整“1”步骤时所得的开路电压“Uoc”之值)相串联,如图2b)所示,仿照步骤“2”测量其外特性,对证戴维宁定理进行验证。
表2-2有源二端网络外特性数据
U12(V)
2.13
4.76
6.27
7.46
8.40
I(mA)
27.14
23.14
21.20
18.7
17.0
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
根据实验步骤,分别绘出曲线,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1)实验仪器误差,如电阻阻值不恒等于标称值;
2)仪表的基本误差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3)数值的读取和计算由于约分产生误差。
注:
诺顿定理实验参照戴维南定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实验 报告 参考 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