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处理通用工艺守则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60082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48KB
油漆处理通用工艺守则Word格式.docx
《油漆处理通用工艺守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漆处理通用工艺守则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小时内涂上配套底漆。
5.3不通过5.2、5.3条款的工件,前处理也必须采取措施实施,如果用“三合
一”金属表面处理液,去油、除锈、磷化。
前处理后的工件应无油污、无锈迹,
磷化层均匀。
工件所有部位无死角,干燥后方可油漆。
6.刮腻子
凡无技术、工艺、出口产品及顾客不允许刮腻子的要求,油漆工件基本上都
必须经过刮腻子这道工序。
6.1粗刮腻子。
填平金属表面凹陷处,待干燥(如烘干:
80°
C,4小时)。
6.2细刮腻子。
砂平打磨后,二次嵌腻子。
待干燥(如烘干:
C,2小时)
6.3水磨:
用200#水砂纸砂磨(未刮腻子处切勿水磨),待干燥。
6.4补嵌腻子:
填平补齐,待干燥。
6.5细砂:
用400#水砂纸最后将工件仔细地砂磨光滑。
7.干燥
7.1烘干:
按本工艺守则及其他有关工艺守则规定的要求执行。
7.2自然干燥:
根据天气、温度、环境、场地等情况,进行自干控制。
8.油漆
8.1各类产品油漆的选用。
8.1.1工矿产品及出口产品。
8.1.1.1底漆:
环氧富锌底漆二度,漆膜厚度30μ×
2(干膜)。
8.1.1.2中层漆:
环氧云铁中层漆二度,漆膜厚度40μ×
8.1.1.3面漆:
聚氨酯面漆二度,漆膜厚度40μ×
8.2颜色规定
8.2.1若顾客无特别说明,电阻箱用银灰色,电缆卷筒、中心集电器、供电坑
等用桔红色。
8.2.2顾客对油漆颜色有特殊要求时:
8.2.2.1顾客提供色卡或样板。
8.2.2.2顾客提供油漆。
8.2.3油漆工、检验工使用的色卡与顾客提供的色卡相一致。
8.3涂漆工艺
8.3.1认真检查经过各种前处理即将涂漆的工件,符合第5条款方可涂底漆。
8.3.1.1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必须经过彻底的除油和除尘,干燥的情况下喷涂蚀刻
底漆,干膜厚度6μm。
然后喷涂要求配套的底漆、中层漆和面漆。
8.3.1.2热镀锌后的工件必须在清除镀锌缺陷后喷涂磷化底漆,干膜厚度15μm
(或喷涂蚀刻底漆,干膜厚度6μm)。
8.3.2底漆、中层漆、面漆使用前必须详细翻阅使用说明书。
无须稀释的(如
厚浆型)油漆,不必稀释;
需稀释的使用权前必须充分搅拌均匀,稀释到适当的
粘度过滤后方可使用。
8.3.3喷漆时采用的压缩空气,必须使用油水分离器除去其中的水份和油污。
油水分离器需经常清理。
8.3.4喷涂时,如发现漆膜发白、失光、可加入适当的防潮剂;
或采取降低环
境温度的措施,如对漆件加热等。
8.3.5在弯板或“C”型钢的内表面等不易空气喷涂的部位必须先进行刷涂,然
后进行喷涂。
涂漆必须均匀。
被涂层覆盖面100%,不留空白,并达到规定的厚度
要求。
8.3.6油漆的修补
8.3.6.1结构件拼装结束后,切割、焊接、火焰校正所造成的损伤部位应用动力
工具清理,表面必须经过二次除锈或磷化处理,达到表面处理要求后(Sa2.5
级),根据各部位的涂装要求进行修补。
8.3.6.2工件在现场安装和调试时造成的损伤应用动力工具清理,达到表面处理
要求后(Sa2.5级),根据各部位的涂装要求进行修补。
8.3.6.3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应用动力工具清理,达到表面处理要求后(Sa2.5
8.3.6.4修补的涂层与未受损的涂层应充分重叠,重叠范围不小于25mm,并要有
过渡面。
9.施工要求
9.1“712”红丹酚醛防锈漆。
9.1.1表面处理与要求。
9.1.1.1如前处理采用脱脂、除锈、磷化工艺,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应无锈迹,
且有均匀的磷化层,待水分干燥后,应及时涂上“712”底漆,一般在干燥后24
小时内喷涂完毕。
9.1.1.2如采用喷丸或喷砂工艺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应无氧化皮,铁锈、除尘
清洁后,及时涂上配套底漆,间隔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若喷涂时出现少量
锈迹应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再喷涂底漆。
9.1.2涂装方式:
刷涂,无空气高压喷涂,空气压力一般选择为1.76105~4.9
×
105Pa(1.8~5Kg/cm2)。
9.1.3稀释剂:
200#溶剂汽油。
9.1.4干燥时间:
表干1小时,实干2小时。
9.1.5涂装间隔:
10~25°
C24小时,25°
C以上12小时。
9.1.6后道配套涂料:
酚醛型漆或醇酸型漆。
9.2醇酸型面漆
9.2.1前道间隔时间:
一般为24~36小时,在温度较低时必须根据漆膜干燥程
度而定,原则上最长不得超过120小时。
9.2.2涂装方式:
无空气喷涂二道或刷涂四道,但应根据漆膜厚度而定。
9.2.3干燥时间:
(25°
C)表干4小时,实干24小时。
9.2.4涂装间隔:
C)20小时,温度较低时应根据实际干燥程度定,一般
为24~120小时。
9.2.5前道配套涂料:
“712”红丹酚醛防锈漆。
9.3“539”蚀刻底漆
9.3.1所有待涂覆的表面均应清洁、干燥、无污染。
一般材料在经过脱脂、除锈、
磷化工艺处理后,进行刷、喷、擦处理。
如果使用喷射处理,应使用低气压和细
砂(80目),喷射离表面一米远。
只有条件不允许使用这些方法时,才可以使用
“539”蚀刻底漆。
9.3.2配比:
蚀刻底漆:
固化剂=2:
1(体积比)
9.3.3稀释剂:
一般不推荐使用。
9.3.4涂装方式:
刷涂或空气喷涂,干膜厚度为6μm。
9.3.5干燥时间
温度表干硬干
推荐面漆重涂间隔
最小最大
10°
C(50°
F)30分钟1小时2小时24小时
15°
C(59°
F)20分钟45分钟1小时24小时
25°
C(77°
F)15分钟30分钟1小时24小时
40°
C(104°
F)10分钟20分钟1小时24小时
9.3.6适用期:
混合后25°
C在8小时内用完。
将固化剂液加入底漆的大口桶内,
搅拌均匀,熟化30分钟后使用。
9.3.7后道配套涂料:
环氧富锌底漆。
9.4环氧富锌底漆。
9.4.1表面处理与要求
9.4.1.1如前处理采用脱脂、除锈、磷化工艺处理后的工作,表面应无锈迹,
且有均匀的磷化层,待水分干燥后,应及时涂上配套底漆,一般在24小时内喷
涂完毕。
9.4.1.2如采用喷砂或喷丸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应无氧化皮,铁锈等现象,待
除尘清洁后,及时涂上环氧富锌底漆,间隔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如喷涂前
出现锈迹应用砂纸打磨清洁后,再涂喷。
9.4.2配比:
环氧富锌底漆:
固化剂=1:
0.1(重量比)
9.4.3稀释剂:
106稀释剂或103稀释剂。
9.4.4涂装方式:
刷涂,高压无喷涂或空气喷涂。
9.4.5干燥时间:
C)表干30分钟,实干24小时,完全固化7天。
9.4.6适用期:
9.4.7后道配套涂料:
环氧云铁中层漆。
9.5环氧云铁中层漆
9.5.1前道间隔时间:
C)24小时,在温度较低时须根据涂膜干燥程度而
定,一般为24~120小时。
9.5.2配比:
环氧云铁中层漆:
固化剂=1∶0.9。
9.5.3适用期:
C,8小时用完。
9.5.4涂装方式:
高压空气喷装二道或刷涂二道,干膜厚度80μm。
9.5.5干燥间隔:
C)表干2小时,实干12小时,完全固化7天。
9.5.6涂装间隔:
C,12小时。
(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9.5.7前道配套涂料:
9.5.8后道配套涂料:
聚氨酯面漆(见9.7条款)。
9.6“72”环氧树脂锌粉底漆(国际牌)。
9.6.1表面处理与要求同9.3.1。
9.6.2配比:
环氧锌粉底漆:
固化剂=4∶1(体积比)。
9.6.3稀释剂:
一般不需要,如需要请用GTA200。
9.6.4涂装方式:
无空气喷涂一道、高压空气喷涂或刷涂二道。
9.6.5混合后有效期:
C--12小时,25°
C--8小时,40°
C--5小时。
9.6.6干燥时间
F)45分钟6小时8小时无限制
F)35分钟4小时6小时无限制
F)25分钟90分钟4小时无限制
F)20分钟45分钟2小时无限制
9.6.7后道配套涂料:
088/089环氧铁红防护漆。
9.7“990”(国际牌)。
9.7.1前道间隔时间:
(5°
C)24小时。
9.7.2配比;
:
聚氨酯面漆:
固化剂=6∶1(体积比)。
9.7.3稀释剂:
正常下不需要,如需要用GTA220。
9.7.4涂装方式:
无空气喷涂一道、空气喷涂二道或刷涂二道。
9.7.5涂装间隔:
5°
C-24小时,23°
C-6小时,35°
C-3小时,以上间隔时间为
最短时间,最长不超过3个月。
9.7.6前道配套涂料:
“072”环氧树脂锌粉底漆(国际牌)。
9.7.7后道配套涂料:
聚氨酯面漆(国际牌)。
9.8聚氨酯面漆(国际牌)
9.8.1前道间隔时间(25°
C):
24小时。
9.8.2配比:
面漆:
固化剂=5:
9.8.3稀释剂:
用730聚氨酯稀释剂进行稀释并过滤,粘度为18~209,静止约
15分钟,待气泡自行消失,即可喷涂,用多少,配多少,并在6小时内用完。
9.8.4涂装方式:
以喷涂方式为佳,气压(30~40)*105Pa(3~4Kg/cm2),喷
嘴与工件距离为200~300mm,进行喷涂。
9.8.5涂装间隔:
C)16小时,干燥后用600~800目水砂纸打磨后,再满
喷第二道。
9.8.6干燥时间:
C(41°
F)5小时24小时24小时无限制
F)2.5小时10小时10小时无限制
F)1.5小时6小时6小时无限制
F)1小时3小时3小时无限制
10.注意事项
10.1凡使用油漆前,必须认真阅读该产品使用说明书,弄清楚该产品的一切性
能。
所选用的油漆类型必须正确。
10.2施工最好的温度范围是10-30°
C,相对湿度80%以下。
10.3经混合配制的漆料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否则将自行胶化而失效。
10.4施工的工具必须清洁干燥。
10.5配漆和喷涂过程中,忌与水、酸、碱、醇等接触,环境必须清洁,干燥。
10.6胶化后的漆料严禁稀释后涂覆在工件上。
10.7底漆与中层漆、中层漆与面漆之间涂覆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7天。
10.8若无中层漆,底漆与面漆间涂覆间隔时间可不按10.7条规定执行。
10.9固化为双组漆的干燥过程主要是漆膜内起化学反应,完全固化是指化学反
应已完成。
固化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反应快;
气温低,反应慢。
一般来讲温度
每上升和下降10°
C,反应速度相差1倍。
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漆 处理 通用 工艺 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