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947168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214
- 大小:172.75KB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2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课时:
3课时
总第_______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2015年__月___日第____周星期___第____节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
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
说说海潮什么样?
(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
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
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板书:
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呢?
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
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
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
n)雷薄(bó
)雾风号(há
o)浪吼(hǒu)
涨(zhǎng)起颤(chà
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作业与练习:
抄写本课生字
五、作业
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总第_______课时
第二课时
2015年__月___日第____周星期___第____节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
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远近)
(2)远:
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
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
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
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
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
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五、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收集有关钱塘潮(钱江潮)的资料。
第三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背诵课文,总结课文
读课文,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一)导言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是怎样表达的?
2.提问: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经过。
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
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3.思考:
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
(奇)奇在什么地方?
(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
)什么是“天下奇观”?
(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小结:
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
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读同学看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录像片,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五)布置作业:
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书面作业:
教学反思:
1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了解课文写了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哪些特点
2课时
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2015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学写课文提纲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
学写课文提纲。
一、谈话导入。
1.(板书:
西藏)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
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
2.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
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
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抽读生字,说说组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出示“金钥匙”的内容)
三、整体感知,初感其“奇”
1.教师范读,学生圈画文中重点词语。
2.能谈谈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初步印象吗?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
3.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
(提示学生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
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
相机板书词语。
)
四、精读细品,深感其“奇”
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
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处所在!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
读到我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有什么感受。
2.学生认真默读,勾画内容。
3.组织小组内交流。
4.班上交流。
(随机板书)
(1)我读到“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
”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你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
(指导学生朗读)
(2)我读到“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也感到“惊叹不已”。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说说你对“鬼斧神工”的理解。
C读出你的感受好吗?
(3)我读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46.3千米,比号称世界最深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2082米……”感到它是世界峡谷之最,“无与伦比”,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4)我读到第四段神奇美丽的自然博物馆时,感到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5.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惊叹”、“折服”、“骄傲”、“自豪”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展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的景观吧!
四、理清脉络,学写提纲
1.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提示:
“先……然后……再……最后……”)
2.出示“金钥匙”,认识课文提纲。
神奇
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
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教学重点
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一、回忆内容
作者是怎样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二、阅读对比,体会表达
1.出示部分段落,说一说与课文中的段落有什么不同?
(段落1摘选第二段,去掉了传说内容;
段落2摘选第三段,去掉了段中的数字;
段落3摘选第五段,用“非常”换掉了“最”。
2.学生互读比较,交流意见。
3.学生在班上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段落1加入了传说故事赋予了神奇的色彩,而且更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段落2加入准确的数字使得说明的事物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段落3用“最”表示达到了极点、极限,表达的程度要比“非常”高。
三、欣赏奇观,激发情感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无音乐、无解说)
2、同学们,风光秀丽,景观宏伟,只是好像缺点什么?
(学生会提出
没有音乐和解说)
3、组织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内容做解说。
4、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有音乐),学生做解说。
四、拓展
大自然有许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奇观,你还知道哪些奇观?
能不能介绍给大家。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奇观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五、作业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
3.鸟的天堂
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生机。
1、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3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会本课生字词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游览胜地,它们有的是以种类繁多的游乐设备吸引众多的游客,有的则以绮丽的景观闻名遐尔。
我们同学去过哪些自以为较好的地方?
它以什么吸引你?
是否听说过一处以“大榕树”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2、同学介绍有关资料。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这棵大榕树的课文。
鸟的天堂,齐读课题。
“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指什么?
大榕树和天堂有什么关系?
二、各自读文,思考:
①、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②、每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找出有关语句。
③、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
请用“”划出语句。
1、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
三、学习(1—4)小节
1、指名读1—4小节,思考:
写了什么?
投影显示句子: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动。
”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品一品:
哪些词用得好?
“拨”、“移”让人感觉船行驶轻快,与下文的“没有一点波浪”相呼应。
“声音像乐曲”写出了心情的愉快。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写出反义词
热闹()茂盛()不可计数()
2、选词填空
似乎几乎
他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陆续继续
我们()跳上一只船。
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茂盛的()翠绿的()
平静的()美丽的()热闹的()
六、板书:
鸟的天堂——大榕树
划船游览
第一次看到“鸟的天堂”
第二次看到“鸟的天堂”
留恋、赞美
学习课文5-9小节
学习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体会大榕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熟读及背诵7、8自然段。
初步认识静态和动态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过程: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的天堂》。
(出示课件)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说)
学生说出“昨天是巴金的眼睛骗了他,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你读书真仔细,这篇课文最后的确是这样写的。
课件出示,齐读这句话。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骗之前倒底看到了什么呢?
板书:
大榕树
二、学习5-9小节
1、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大榕树是什么样的。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5—9小节,读完后想一下榕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大)
2、介绍资料:
榕树占地约15亩,相当于300个办公室、150教室那么大。
3、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课件出示:
“真是一株大树。
”指导朗读。
4、那你从课文中是怎么读出来的?
5、分析第7小节并指导朗读、背诵。
6、榕树除了大,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美)
7、其实作者的感受跟你们是一样的。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8、那课文中又是如何去体现榕树的美的?
分析并指导。
9、总结:
是啊!
这榕树枝繁叶茂,绿得多么可爱!
一簇树叶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密层层的阳光照在翠绿的叶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阵微风吹来,鲜亮的叶子一动一动,像在长呀长呀!
10、范读、个别读、整体读。
过渡:
这么大、这么美的榕树,朋友告诉我还是鸟的天堂呢?
引读第9小节。
我不禁这样想,事实证明,当时作者想错了,因为文章最后已经说了,再次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读,不信,你看。
三、有机渗透。
1、当地的人们为什么不允许人们去破坏“鸟的天堂”呢?
说说自己的见解。
2、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确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四、巩固认识法律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11—14小节。
继续学习课文11—14小节,了解作者第二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了解鸟的特点。
学习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了解作者第二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
一、复习
学生读一至十小节,说说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学习11—14小节。
1、看录像。
2、看完录像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所看到的内容吗?
(指名学生说)
3、那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
指名学生读。
4、我觉得这样读还比较单调,下面我们就边读边表演。
四人一小组合作,读、表演之后汇报。
三、通过这样一幅画面,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儿看出来的?
刚才,我跟作者有一样的感受,眼睛都来不及看了,看见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时一只画眉鸟在一根小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你能告诉我,那鸟会说些什么呢?
(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总结:
榕树为鸟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环境,鸟在此生活,使得更能茁壮成长,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是多好呀!
它使得人类的家园更加美好。
学完这篇课文后,请你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1、帮这篇课文写解说词。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