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苏教版教学和反思doc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08114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8.55KB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教学和反思doc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教学和反思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苏教版教学和反思doc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后反思:
1、忘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我在结合现实情景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借助实物摆一摆,在这个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要先
分整筒的,每班只能分得2整筒,还有1整筒就只能折开来分,既然折开了那就和2个单个的合起来再分。
有了这个1个整筒折开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对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接着除,就有了直观的理解,从而自然而然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技能。
2、忘了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两份教案中,我都安排了口算算出52*2以为既然能口算了就必定能列竖式。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能口算只是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要想从生活经验转变数学经验,还有一淀的距离,需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更需要老师智慧地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3、忘了简单点未必不是好事
数学有时真的被我们老师想复杂了,学生有时要的只是简单的操作。
“听过的、看过的,只是过眼烟云,做过的,才会狹骨沦肌!
”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后反思:
1、通过复习题的练习,不仅复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也巩固了等分除法的解题方法,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同时新授中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了形象支撑,学生便于理解。
2、新授前先让学生计算商末尾没有0且整除的除法,而后让学生试算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新旧知识产生了矛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同桌合作用学具分一分,求出结果;
当得出商的个位上写0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商的个位上写0。
整个新授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3、注意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4、改错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有利学生在实际计算时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达到了防患未然的作用。
由图中…个同学向同学求助怎样才能自我检查自己的题目做得是对是错來让学生为他想办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进一步养成进行验算的好习惯。
通过练习计算并验算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根据得数分分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理解为什么商的末尾会有0。
第二单元认数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后反思1: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
要求学生能认识整千数和一万,会读会写,还要会口算整千数的加减。
由于本课的知识比较多,我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大数、认识大数、运用大数,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口常生活经验,整千数他们早就已经熟悉了。
上课时,好多同学脸上一副早就会的表情。
我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说说生活中遇到过那些大数,再通过对学校人数的估计初步感受大数,然后引出万人体育馆,实际感受10000的大小。
在学生一千、二千的数数,一直数到一万的过程中,利用正方体图片具体感知了整千数。
并让学生自己归纳10个一千是一万,体验比较深刻,然后再次安排生活实例,再次感受10000的实际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口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二、利用游戏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年级学生毕竟才从二年级升上来,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一方而,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
另一方面,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不强,所以食粮的游戏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为了让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戴着写有数位名称头饰重新排队,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数位顺序更加深刻了,学习过程非常轻松、快乐,学习兴趣更浓了。
三、本课的不足。
因为刚刚接手本班不到一个月,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放得不是很开,我觉得在某些问题得处理上还要给学生充分探讨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在教学整千数加、减整干数的口算方法时,教师不必很快说出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主人,学习自信心才更容易建立,同学之间也才会慢慢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千克的认识教后反思1:
1、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的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教师从数学现实出发,将课本上“已完成的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知识”。
呈现知识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出数学问题,把从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发展情感。
本课共开展了8个活动,说一说、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投入程度极高、极广、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感受加深,逐步建立了一千克的表象,在活动中人人参与,兴致很高,且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热热闹闹,教师引导学生同时在思考,如“你怎么知道钉子和棉花谁轻、谁重?
”先估计苹果有几个再验证,称了苹果后再估计鸡蛋有几个,
“你怎么想,”带问题展开活动,使活动不留于形式,不追求表面的花哨,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数学思考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2、在真实生动的课堂上生成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
重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而要对物体重量的体验基础上理解,在本课中时时处处以生活为慕础,从导入时的黑木耳和虾片,从让学生互背,从说生活中的称,从称大米、苹果、鸡蛋、蔬菜等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真实具体原材料,学生感到很亲切,很高兴,也就达成了情感冃标这一项,教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也深切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小的心灵增进了对数学的亲切感,也增强了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评价中提升学习品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
多角度的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课中,教师不断地、有针对性地恰当评价,改变了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关怀,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张扬,女比师对生的评价,“你想的真好。
”“你的想法真了不起”“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第四小组合作的很好”“第三小组办法真多”,生对生的评价,“我觉得他这个办法很好。
要拿一千克苹果可以和一千克大米比较。
”“他知道的真多,我向他学习。
”还有学生的自评,“我还可以做的好些。
”教师如果经常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评价,使他们观察与交流的能力更强,更适应与人交流,也体现了人文性。
真诚的鼓励的话无论出自老师的还是学生的嘴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自豪且没得表扬的小组、个人也会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马上更正缺点,整个课堂融合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互相促进,提升学习的品质。
使学习成为儿童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
学习是快乐的,这种内驱力会使学生更乐于学习。
希望越来越多的课堂,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教师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展示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自我表现的情感与想法,积极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持续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克的认识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学习有意义的内容。
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就是斤和两,尽管这两个单位只是我们传统的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有所不同,但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不应避讳,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巧妙地运用起来,加强学生对千克和克单位的感知。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课本上常用的“千克、克”夕卜,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常用的质量单位一一斤和两。
在课堂上,学生、教师相互交流,在“斤、两”与“千克、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
1斤=500克,1两=50克,使学生明白“千克、克”是国际计量单位,而“斤、两”是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它们之间并不矛盾,相反可以融会贯通。
通过补充一些农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数学与农村孩子日常生活的距离,使数学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称一称教后反思:
无法预约的精彩应该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几十个学生的经验、智慧、知识,都可以为教学所用,成为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当你正在为课堂上某个知识难点的突破焦虑时,正在为生硬的归纳小结而苦恼时,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巧借学生自发吹来的“东风”,势必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原本只想通过
“称水果和蔬菜”和“称体重”的两个活动进一步感知重量单位在课上正由于教师一个有意义的“表扬”,给予学生一个充满挑战的机会,使学生把自己的体重与生活饮食习惯结合起来思考,教师巧妙地借用学生“合情推理”的动
态资源,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得学生思维的火花竞相闪现,也使课堂渐入佳境,别有洞天。
课堂上学生间精彩的对话,让他们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互相激发。
于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同学的启发下,自己忽有所感、忽有所悟,于是“不能挑食”这个平时多次教育也收不到效果的问题,已成为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
学生对于这节实践活动课的意义,自然就有了更为深刻与独到的体会,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学会了千以内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例题以两个小朋友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算法上的异同。
我能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同时我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给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也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舞台。
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知识,这样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去年优课评比在内容,我比较喜欢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于是我在自己的这节课中以那堂课为原形,作了适当的调整与改动。
这是一节练习课,往往这样的课是比较枯燥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把所有内容串联起來,设计成了一系列活动,这样学生相对而言积极性高一些,课堂气氛活跃一些。
在练习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注重让学生纠错,以此让学生反思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整堂课中,我力求做到多元化的评价,在每做完一题后让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上完课,觉得有很多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控制不当。
猜数游戏用时太多,学生观察、发现、讲述的时间太少,纠错时间太多,课作时间太少。
2、核对得数的方式单调,且不实在,学生自己核对,有一部分学生不够自觉。
可以让同桌互批,效果可能更佳。
3、教师对学生不放心,讲得较多,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教后反思:
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本课设计力求从下而三个方而来突破这个难点。
第一,重视知识铺垫。
课始复习中,通过动手画圆的练习,提示了基本的倍数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画线段图作好准备;
同时还安排了问题说出所需要的条件的练习,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途径。
第二,探索解答方法。
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是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重要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把握相关信息,主动提出问题,组合成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然后尝试画出线段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线段图的画法,体会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合理性,重视借助线段图理清解题思路;
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最后对改变后的问题与原问题进行比较与反思,从整体上把握这两个问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从而逐步学会合理地选择问题的方法。
第三,强化应用练习。
有层次地安排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不仅巩固了例题中学习的基本解题方法和策略,而且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教后反思1:
本节课的主要过程是:
先重点认识1/2的意义,再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认识几分之一,最后再由学生通过结合分数的意义理解两个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老师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将动手操作和学习新知相结合。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既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同时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比较分数时能够从学生“做”出的分数中选取例子,这就让学生把两个分数的比较很自然的和分数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
三、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在新课的设计中,教师注意环节之间的环环相扣,尽量做到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任何创新式的教学构想都是针对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而展开的。
教学反思2:
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成长,事实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地把教育构建在学生自由成长的生态课堂这片土壤上,我在课堂教学中,能大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适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勇于提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分享学习中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如从整数1向“一半”的新数过度,讨论这样的一半,用什么方式表示?
哪种表示更好?
从而建立一种新数,我适当的设计了时间梯度、空间梯度和内容梯度,分角色完成平台中的基础知识的训练。
启发提问,实践操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学习深化的过程,师生都会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紧张热烈的学习状态之中。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由抽象又到直观,在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探究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意义以及数的表示方法。
我在引导学生提问讨论之后,采用想、说、写、看、听,动静结合,安排一小段时间,指导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自设一些问题,进行即时练习,让学生再学习,再讨论,再扩展,再深化,再探究,使学生逐渐养成勤学多思善问多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团体合作精神。
最后我用几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的简要总结,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会及时回顾、反思、总结的方法。
整节课能动静整合,以问题引入,以问题总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导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深入探究,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苏教版 教学 反思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