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尹珍文化 彰显务本精神正安一中办学特色综述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903830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8.25KB
传承尹珍文化 彰显务本精神正安一中办学特色综述Word格式.docx
《传承尹珍文化 彰显务本精神正安一中办学特色综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尹珍文化 彰显务本精神正安一中办学特色综述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清以来,人文蔚起,人才辈出,整个黔北尤其是正安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
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对正安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尹珍故里正安,先后涌现了文志强、石邦定、赵进争、赵剑平、王华、杨颐等一大批在国内外知名作家和艺术家。
正安籍人士在全省和全国的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有100多人,其中全国会员有24人。
文学创作成就辉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有100多部,短篇小说、诗歌、散文不计其数。
这些作家、艺术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正安一中的校友和在正安一中工作过的教师。
正安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小说之乡”。
务本,即尹珍精神的核心。
“务本”本意,一是取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之意,二是尹珍辞官归乡,重操旧业,将原学馆改名为“务本堂”,他认为做官不如教书,兴教育人才是根本。
二者结合统一,就是尹珍精神的精髓。
务本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
尹珍将原学馆改名为“务本堂”,兼有孔子“务本”之要义和自己对“兴教育人”的认识,体现了他“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
二是教书育人的教学模式。
尹珍拜许慎为师,专门研习“五经”和“许学”,意在成为汉学的忠实传承者。
他在教学中一方面结合儒家经典透析每一个汉字的本义,注重词语的表达与运用,另一方面他结合书法的教习,注重对汉字结构组合规律的认识和诠释。
他在教学中开创了珍州教书育人模式,也为后来的执教者创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是“尊前贤、励后学”的优良传统。
千百年来在尹珍故里乃至整个贵州,“尊前贤、励后学”蔚然成风,成为人们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使珍州历朝历代文人学士辈出不穷。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尹珍文化的基本框架。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尹珍精神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逐步丰富了尹珍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具体表现为:
一是不甘落后、奋发自强的精神。
尹珍不以“生于荒裔”而自卑,不以出生豪门而满足,千里拜师求学,终成名家。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正是有了尹珍精神的激励,千百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崛起于“蛮荒之地”的尹珍故里,出类拔萃的人才由此改写了尹珍故里的历史。
这种不甘落后、奋发自强的精神,早已被锻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精魂。
二是热爱家乡、回报故土的精神。
家乡地处偏远的“蛮荒”之地,与繁华的京城洛阳不可相提并论。
尹珍没有被京城的浮华喧闹所迷惑,而是想到要用所学知识开启家乡子弟的智慧,传授文明之火。
这不仅在尹珍当时,就是在当今社会,也是难能可贵的。
三是不慕名利、献身教育的精神。
尹珍学成于京师洛阳,完全可以在那里求职做官,谋求更大的发展,他却毅然回到故里,设馆教学,兴教育人,乐此终生,成为千古美谈。
四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精神。
尹珍将其学馆更名为“务本堂”,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他认为做官不如教书,兴教育人才是根本。
这种不慕虚荣、脚踏实地为教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正安历代文人学子。
五是热爱艺术、崇尚文明的精神。
尹珍对书法艺术有很高的造诣,他将书法教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艺术来陶冶情操。
他大力倡导和睦友善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
71年来,正安一中继承了尹珍务本精神的优良传统,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甘落后、奋发图强,不慕名利、献身教育,造福桑梓、回报故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辛勤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科学发展。
二.以育人为本,弘扬尹珍务本精神
正安一中以“务本求实”为校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务求实效,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向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
打造优质教育环境,环境育人;
加强学校管理,管理育人;
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立德育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启智育人;
实施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教育成果累累。
1、打造优质教育环境,环境育人
随着正安一中的发展,狭小老一中校舍已经无法满足其需要,就连学生做操的地方都没有。
2005年,正安县委、县政府为了打造优质教育环境,站在教育优先发展的高度,做出正确决策,举全县之力,启动正安一中新校区的建设。
政府贷款筹资7000万元,学校贷款筹资1000万元,征地260余亩,精心设计,具有超前意识的规划,修建了一流的正安一中校舍。
校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各类设施设备完整规范;
规划布局,错落有致。
建筑设计,美观大方。
拥有现代化的综合楼、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学校食堂等5栋大楼,教室93间,标准化实验室5套……日渐成为学生求知成长的乐园。
2、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管理育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正安一中就开始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学生奖惩暂行办法(草案)》、《学生守则修正草案》、《成绩参考暂行办法》、《校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正安一中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中行政班子深刻地认识到,要使学校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深化改革。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内部管理,团结广大教职工,增强凝聚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快学校的发展。
1997年,学校领导班子与时俱进,根据正安一中的具体情况,在全县率先实行了《“三制—管理—公开”的内部管理方案》(即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学校目标管理、校务公开),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得到了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2001年学校先后出台了《正安一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和《正安一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等文件。
2004年学校领导班子又在此基础上,实施了正安一中认识制度改革,分别制定了岗位职责、量化考核细则、奖惩制度、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65个,辑录成《正安一中管理制度汇编》和《正安一中内部管理方案》;
2008年学校又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认真研讨,重新修订《正安一中管理制度汇编》和《正安一中内部管理方案》。
之后相继出台了《正安一中领导干部廉洁守纪的十条》,《正安一中贯彻〈中学德育大纲〉的实施方案》、《正安一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等若干文件和各类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涉及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都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从校长、支书到各处室、教研组以至科任教师、实验人员、后勤人员、办公人员,每位人员都详细规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相关责任。
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民主、科学、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3、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立德育人
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育人,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全校领导教职员工的共识。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以学生为中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校团委、班主任为成员的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共同研讨德育工作方案,先后出台了《正安一中德育工作总纲》、《正安一中德育工作条例》、《正安一中学生量化考核细则》、《正安一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正安一中关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施意见》、《正安一中诚信教育实施意见》《正安一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
学校从2001年起,先后召开了三届德育工作研讨会,与全校教职工共同商讨、研究德育工作,使各学科教学都渗透德育教育,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并出台了《正安一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安一中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实施意见》和《正安一中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鼓励和认真培养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加强班级管理,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礼貌教育,使学生是非分明,遵纪守法,争做合格公民。
学校非常注重三结合的德育管理工作,按时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随时进行家访,积极听取社会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提出的建议,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正安一中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势在必行。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竞争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目标的手段。
在竞争中,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让学生深深懂得现代社会因竞争而不断进步,充满生机活力,更需要有“合作意识,奉献”精神,更需要“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
在积极竞争的同时,发扬光大团结协作精神。
大家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壮大,越办越好。
鼓励学生采用正确的竞争手段,如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或者通过团体内部的通力合作等来取得竞争的胜利。
使竞争的过程成为自我提高,增进合作的过程。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竞争目标,创设正当竞争平台,如竞选班干、各种文娱、体育、科技、学习竞赛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这些,对学生终生有用。
学校注重抓好德育工作,以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启智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学校以多种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是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在全县范围内选调优秀教师和向社会招聘教师方式,让省内外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二是抓好继续教育工程。
学校采取几种方式:
(1)鼓励教师脱产进修培训。
学校对学历不合格的中青年教师,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他们到省教育学院或贵州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脱产进修,完成学历,增长知识,增加才干。
(2)与有关高校联系,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让教师们开阔眼界,多吸收新的信息和新的教育理念。
近几年来,学校与西南大学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寒暑假都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前去参加各类培训,效果很好。
(3)制定制度,建立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2000年制定了《正安一中校本培训制度》,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做了长期规划和具体安排,请来有关专家分歧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知识、普通话、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对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业务的学习培训。
选派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新大纲”学习培训。
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学校制定了校本培训制度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了“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即“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之意,要求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钻研业务,提高其思想业务素质。
学校在每个教研组都明确了“师徒”结对,“师傅”和“徒弟”分别制定阶段目标和具体措施,以期达到使青年教师迅速成熟,老教师再上新台阶。
“名师工程”即鼓励教师开拓进取,努力创新,著书立说,尽快“成名”。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工作,我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达98%以上,普通话考试二乙以上等级已达90%以上,计算机考试合格率已达90%以上。
我校有中学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52人,中学一级教师9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0人,考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3人。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种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有80多人次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各种荣誉称号或表彰,有10多名教师在全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的教师队伍已经基本形成。
正安一中的教育指标,曾经一度处于全市同类学校中挂末的位置。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校行政一般人马的深深思考。
有了教师,具备了有人的物质条件,以怎样一种境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呢?
我们从尹珍务本精神中找到了答案:
不慕名利,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全校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
要改变正安一中的现状,只有秉持务本精神:
不甘落后,奋发图强。
正是由于有这支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的教师队伍务本求实的工作,我们学校才得以摘掉落后的帽子,终于跻身于全市同类学校中先进的行列并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注入式教学,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以研究性学习为契机,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发展个性特长。
2002年,学校依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及教学大纲》制定了《正安一中研究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和指导教师组,专门负责实施研究性学习工作。
这几年的研究性学习既顺应了时代要求,提高了教师素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知识结构得到改变,教师知识得到更新,又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变革,更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开辟了全新的领域,使学生形成了新的世界观、人生哲学、生活方式、伦理准则、思维模式等,最终达到塑造人格、完善德行的终极目的。
认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随着国家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列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规定要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纳入必开课程,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面对这个新课题,学校作出了《正安一中关于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决定》。
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与有关单位联系将凤仪镇桃源社区和文昌社区确定为正安一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或利用周末、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每次活动都事先确定师生人数、制定活动计划和目标,设计活动活动方案,既重过程,又重结果,通过展示成果让学生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学校出台了《正安一中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标准》,要求教师把民主风气引入课堂,故里学生标新立异,大胆争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要求人人写经验文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学校出台了《正安一中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决定》和《正安一中教研工作制度》,要求全体教师都要从学校、学生以及自己的情况出发,努力进行教学研究。
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并拟订出该课题的研究方向、步骤、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实施。
各教研组都根据本学科教学实际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向省、市级教研机构申报立项。
到目前为止,经学校立项开题的研究课题有10多个,一部分已经结题,如化学组的《学生学习兴趣与科学素质培养》,数学组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育人艺术研究》,语文组的《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探讨》《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研究与实验》,历史组的《时间新课程方案——分层教学方法探索》,政治组的《答好政治选择题的环节初探》等,都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
还有的教研组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状况开展了研究,如生物组的《现代家庭居室和办公楼的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组的《对正安农村能源问题的研究——建设沼气池》等。
学校制定了《正安一中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正安一中高考奖励办法》、《正安一中岗位津贴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对积极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其业绩与奖金、评定职称、干部提拔等结合起来,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学校制定了《正安一中教师工作考核细则》、《正安一中行政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从出勤、师德、教学过程、学生评教、民主评议等方面加以细化,分别规定了分值和考核办法,每月公布一次考核结果,当月兑现奖惩。
期末按量化积分划出等级发放业绩津贴,年终再纳入全年考。
为了激励教师努力工作认真钻研,《考核》里还规定了加分因素,如教师在国家、省、市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每一篇分别加3分、2分、1分,参加地级以上的优质教案或优质课评比获奖,按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分、2分、1分,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分、3分、2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7分、5分、3分。
这些措施激发了教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4、实施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教育成果丰硕
有了好的环境,有了有力的德育队伍,有了好的教师,育人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孔子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我们知道,今天教师所传之“道”与孔子所说之“道”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今天,教师的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都是为了学生。
全校教师形成了一种共识并以此作为全校的研究课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2008年12月召开的德育研讨会,主体就是在学科教育中加强德育渗透,有20位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流了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语文教研组确定了“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从文以载道,立德立言方面进行研究与实验。
如李宗学老师的“高中文化语文教学研究与实验”省级课题申报课题立项后,他把字词教学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突破口,以阅读激化名著、写作有文化品位的文章为途径与方法,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顺利结题。
学校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以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知恩报恩等方面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公民意识的教育。
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法制课、演讲比赛、参观学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增强学生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良好发展。
1998年以来,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近几年有100多名学生在毕业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
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县先进单位。
许多升入高校学习的学生,他们以行动来表达对母校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工作于上海一家外资企业的张黎曾将他精心收集的有关高考的资料发送电子邮件到学校,说这是他对母校的一点心意。
1998年考入武汉大学的贵州省高分(619分)考生贾颖曾专门利用假期时间为学校的信息教育、网络建设献计献策(贾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于中山大学)。
2007年以正安理科第一名(638分)考入西安交大的吕虓,他利用2008年暑假组织他们大学同寝室的四位同学组成支教小分队来到正安县河溪镇桑坝村的一所点上学校支教一个月。
他们没有收任何报酬,完全是自愿尽义务……等等,不胜牧举。
从上述学生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到尹珍文化和务本精神对走出正安一中校门的莘莘学子的影响:
他们不甘落后,奋发图强;
他们心系桑梓,回报故土;
他们成才成人,品学兼优。
学校除了抓好常规教学工作之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艺特长。
正安一中是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学校坚持为有体育特长和特别兴趣的学生开办课外辅导班,安排专职老师定期辅导或训练。
自1992年以来,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体育术科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每年都要向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院、天津体院、长春体院、贵州师大等省内外院校输送大批合格人才。
1998年毕业的叶鑫,以贵州体育考生术科成绩第二名、文化成绩第一名(512分)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就业于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
学校还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都选派师生参与社区和县城各单位的篮球比赛、田径运动、迎春长跑等。
1997年,学校荣获国家体委授予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奖牌。
学校非常重视音乐、美术教育。
学校制定了《正安一中培养艺术特长生的办法》《正安一中关于正确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实施意见》。
学校经常开展绘画、书法和演唱比赛等活动,每年的元旦、五·
四、国庆等节日都要举办规模较大的文艺活动。
2007年5月23日,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通知对证按劳务输出作出重要批示20周年纪念日,正安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和尹珍文化节,学校有1000多名师生参加了大型广场表演,受到广泛好评,被评为优秀节目。
学校切实抓好体艺特长生的培养工作,极大地弘扬了尹珍文化中热爱艺术、崇尚文明的精神。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创造了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正安文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正安一中学生文学社的工作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
学生文学社经常开展征文竞赛、编印社刊、举办展览、调查采访等活动,经常邀请文学创作上有成就的人士来校讲课。
这些活动,陶冶了社员们的情操,丰富了社员们的课外生活,开阔了社员们的视野,提高了社员们的写作水平。
1991年第六期《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和1992年《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作品集粹(五)》都对正安一中新芽文学社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文志强、石邦定、赵进争、朱吉成、王美泉、陈义忠、刘宗扬等作家、诗人都曾为正安一中新芽文学社社员做过讲座指导。
他们大都是正安一中校友和在正安一中工作多年的老师,如石邦定等。
学生文学社的工作,为正安“小说之乡”后备力量的成长培植了土壤创造了条件,为正安“文化之乡”添加了一抹耀眼的色彩。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造福桑梓,回报故土,是正安一中不懈的追求。
正安一中人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还是校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71年的风雨兼程,正安一中走过了一条艰难而辉煌的道路。
一代代教师孜孜以求,一代代学子奋发有为。
从正安一中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中,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在全国各行各业乃至世界各地崭露头角。
如留学德国博士冯育坤,留学日本兄弟双博士郝明辉、郝双辉,留学美国博士邬小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汉林,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陈代霖,浙江美院教授陈仲常,湖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承尹珍文化 彰显务本精神正安一中办学特色综述 传承 文化 彰显 精神 正安 一中 办学 特色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