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4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903117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2.68KB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4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4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4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
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浪潮,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5.(2017·
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
《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A项错误;
对于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两则文献有不同记载,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
北宋时期的文献虽然对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
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6.(2016·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
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他害怕自己偶尔的行为失误也会被史官如实记录,所以说修史会影响到君主个人的行为选择,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部真实可信明显过于绝对,所以B项说法错误;
宋太祖主要是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不好的言行,并没有反映出史官与君主之间的尖锐矛盾,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确实对史官如实记录的做法不开心,不愿意其记录,但这是表面现象的描述,不是对此事本质问题的反映,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7.(2016·
全国Ⅱ卷·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A项错误;
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
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8.(2015·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
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
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
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9.(2015·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
唐宋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江南开发,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
【知识点复习】
阶段特征
总体
宋代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政治
政权并立,民族融合;
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
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
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
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
科技世界领先;
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主干知识梳理
一、政治:
1.君主专制的加强
(1)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中央集权的发展
(1)措施
①军事: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
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生产技术:
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制度:
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3)灌溉工具:
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4)重心南移:
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2.手工业的进步
(1)制瓷业:
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2)纺织业:
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写画中的写实风格。
(3)冶金业:
北宋时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商业的繁荣
(1)表现: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品种类增多;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市”发展
①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④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3)对外贸易
①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国家进行贸易。
②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三、思想
1.程朱理学
(1)背景:
北宋时期,儒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2)主张
主张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二程”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把天理和封建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三纲五常”
朱熹
天理就是“格物致知”;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影响
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③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九渊的心学
(1)宇宙观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认识论:
只需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四、科技文化
1.科技成就
(1)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
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2)火药:
宋朝为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3)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文学成就
(1)宋词
①出现:
唐代。
②繁荣原因: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
词更便于抒发感情。
③代表作家:
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等。
3.书法:
北宋苏轼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4.绘画
(1)两宋:
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
(2)风俗画是北宋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强化练习】
1.北宋初年规定:
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其目的是( )
A.保护佃农利益B.增加政府收入
C.维护地主特权D.规范租佃关系
【答案】 D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北宋租佃关系下,地主与佃农之间依据契约关系进行农业生产,体现的是规范租佃关系,故选D。
2.北宋初年规定:
3.(2019·
龙岩调研,26)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这表明( )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答案】 C
【解析】 唐代的官员大多来源于武将没有史实依据,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宋代重文轻武,不能表明宋代文化比唐代发达,故B项错误;
唐代在边疆设立节度使,故社会上对武将更重视,而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重文轻武,导致社会上文臣地位高于武将的现象,故C项正确;
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故D项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D项错误。
4.(2019·
广州模拟)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
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
这些做法有利于( )
A.抑制土地兼并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解析】 由材料“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可知宋代通过大官僚为主导的宗族建设实现对乡村的控制,巩固和加强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统治,故D项正确。
5.(2018·
宣城模拟)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
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
苏轼感叹说:
“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
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材料体现了北宋( )
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答案】 B
【解析】 材料“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表明谏诤官与君主不存在较大的矛盾,故A项错误;
同理,反映了统治者更加愿意听取不同意见,自律反省,故B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是谏议制度,故C项错误;
材料“未尝罪一言者”不能反映谏议制度的效能,故D项错误。
6.(2019·
商丘模拟)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商贩用其特有的声韵叫卖,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
这反映出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
B.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
C.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
D.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故A项正确。
7.(2018·
赣州适应性考试,26)在对待商业的态度上,赵匡胤认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享天年”;
赵光义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
神宗时也“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
由此可知,当时的政策导向是( )
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
C.重视商业D.重义轻利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对抑商政策的放松,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重视商业发展,并不是农商并重,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宋代的统治者认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尤先理财”等信息可知是重视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材料中未涉及义利的关系,故D项错误。
8.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
可见宋代话本( )
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日益壮大,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兴起。
材料中的两则爱情故事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D项。
材料信息未体现教化思想,故A项错误;
B项与史实不符;
C项中的“真实再现”表述不当。
9.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
其一致性表现在( )
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
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
【解析】 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都是面对佛道思想对儒学思想的冲击而展开的复兴儒学的运动,其目的就是重建儒家文化新秩序,使儒学更加哲学化、思辨化、理论化,以更好的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A项正确。
10.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 )
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
B.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
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
【解析】 材料中“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大部分属于画家专业用品,不完全属于艺术品,故A项错误;
材料“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中“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这种现象与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关,但与促进市民阶层壮大无关,故C项错误;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商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没有形成重商观念,故D项错误。
11.宋朝,理学家以思辨性的哲理否定了先前儒学较为粗糙的“天命”观和“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完成了自宋初以来思想家们致力于建立一种直接把宇宙本体论与儒家伦理学统一起来的哲学体系的尝试。
宋代理学这一“尝试”( )
A.实现了道德、礼教与生命信仰的合一
B.使《四书》《五经》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C.使理学背离了世俗化趋势
D.表明儒学对其他文明的排斥
【解析】 根据材料“一种直接把宇宙本体论与儒家伦理学统一起来的哲学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了道德、礼教与生命信仰的合一,故A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合称“四书五经”,材料并没有体现二者地位平等,故B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发展后期逐渐出现了世俗化趋势,故C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故D项错误。
12.《朱子家训》中有言: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材料体现了( )
A.宋代士人的道德观念增强
B.人臣为君父的“忠”的理学思想
C.朱子强调社会责任感
D.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对读书人的科举态度有所影响
【解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C项正确。
13.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
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
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 )
A.重视人的内在完美
B.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
C.强调对物理的探究
D.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解析】 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可知,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完美,故A项正确;
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反映了宋代理学家在面对困境时注重内在的修养,但并不是反对外在物欲,故B项错误;
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强调内修而不是探究外在物理,故C项错误;
D项与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不符,且与史实不符,宋代理学家注重道德教化,故D项错误。
14.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
“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
”这反映了宋代( )
A.程朱理学的影响突出
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
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
D.文化教育事业日益普及
【解析】 宋明理学强调儒家学子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
宋朝政治黑暗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
宋朝统治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
文化教育事业普及与社会责
任感不直接相关,故D项错误。
15.(2019·
泉州模拟)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
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
A.具有较强的思辨性B.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
C.继承了孔子的思想D.与佛教思想相冲突
【解析】 根据“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佛学冲击儒学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儒学缺乏思辨,利用《孟子》对抗佛教是因为其较强的思辨性,故A项正确。
16.(2019·
四川全国卷冲刺演练一,27)孟子认为:
“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认为:
“人之初,性本恶。
”朱熹认为:
“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由此可推知朱熹( )
A.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
C.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
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
【解析】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材料中“理有善恶”,因此要扬善抑恶,故A项正确;
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而非善与恶难以调和,故B项错误;
材料中“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未涉及纲常理论,故C项错误;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而非初步完成重建理学理论任务,故D项错误。
17.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解析】 程朱理学是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
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维护统治,故C项错误;
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D项错误。
18.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
这种状况表明( )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解析】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发展,说明了印刷技术的进步,材料中“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印刷术的发明、书籍的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全国卷 选择题 可能 13 知识点 宋代 政治经济 文化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9903117.html